浅谈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7-09-27刘佳单旖旎
刘佳++单旖旎
摘 要:加快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步伐则是中国实现科技兴国的重要举措,而高校是培养未来人才的基地,大学生作为国家人才资源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势必需要具备创新能力,但在高校发展中,却有很多制约创新能力发展的因素,认清存在的问题才能更好的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
关键字:创新能力;培养;高校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2.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科技发展方向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对于高校而言,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创新是高校发展重要使命,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国家未来科学技术能否顺利发展。当代大学生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对自身素质的完善与提高,如何在高校中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创新能力的内涵
创新能力是人在顺利完成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的创建新事物的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潜在心理品质。同时也是在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
人的创新能力与四个因素直接相关: 一是知识因素。知识因素, 指人在某一领域的专门知识和经验水平。没有专门知识和经验就没有人创新能力的显现。高校学生想要更多更好的全面发展,就需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主动站在自身和社会的高度锻炼自己,成为创新型人才。二是价值取向。价值取向,指一定主体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在面对或处理各种矛盾、冲突、关系时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取向。高校教师需要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同时学生应具备清醒的头脑和强烈的民族危机感。三是智力因素。智力因素,它是人们在对事物的认识中表现出的心理性,是认识活动的操作系统。它由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记忆能力、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等因素构成。智力因素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有重要作用,这六种构成要素之间是相互关联共同发挥作用。观察能力是创造性学习的必备条件;思维能力标志着智力的发展水平;想象能力是突破知识经验的约束,掌握我们不曾感知或无法亲自感知的事物;记忆能力是思维在观察感知事物方向的通道;创新能力标志人的新思维;实际操作能力是智力结构与物质力量转化的推动力。高校学生在智力因素的提升上需要多方面协调发展,全力培养造就具备创新能力的高校学生。四是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指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对人的认识过程起直接制约的作用。包括自信心、意志力、逆反心、求知欲、进取心等。自信心是培养学生面对困难和挑战的强大动力;意志力是人成功具备的必然素质;逆反心是人成长过程中存在的对环境的内心或外在表现的抵抗;求知欲是人作为学习者想要追求更高更深知识的渴望;进取心是人在成长过程中对自身要求的体现。
二、制约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因素
(一)高校学生自身学习动力不足抑制创新能力的培养
1、考上大学后缺少奋斗目标。学生在中学阶段为了升学目标注重学习基础知识,到了高校后容易迷失目标找不到自己的定位,进而缺少奋斗目标。2、学习心态浮躁。学生学习目标追求短期化,压制了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3、对自身要求松懈。大学没有升学压力,没有老师严格监督,很多学生不再像中学时那样刻苦,不再有进取精神和学习、创造的热情。
(二)高校現有的课堂及课程设置抑制创新能力的培养
1、教学方法陈旧。高校在教学活动中,基本以“讲授法”授课,课堂上以书本知识为主,以教师的“教”为主,缺少学生的课堂学习自主性,学生上课以“听”为主,不会主动思考问题也少有教师涉及科研方面的知识。如果将前沿科研知识与学生的基础知识相联系,学生上课积极性提高,教师讲课的关注度也会相应提高,同时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的提升。2、课堂教学模式不完善。课程资源单一化,学生掌握课本内容即可无需掌握更多教材外的内容即限制学生的视野;课程置入统一化,学生被动学习,很难做到因材施教或因兴趣教学;教师授课专制化,垄断式教学方法不能使学生独立思考;创新课程的缺失,很多高校对于创新创业课程的设置很少甚至空白,没有形成大学生创新教育目标体系。如果高校能够对同一专业的各门课程进行有效整合,对于教育本身来说,是促进创新能力提高的有效方式。
(三)高校现有的机制抑制创新能力的培养
1、教学理念偏离。高校在培养学生时不应单纯传授书本上知识,应该将人的创造力潜能激发出来。从教师到学生应既有原来知识的传承,也应有新知识、新能力的创新。2、激励机制偏斜。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对教师的考评多集中在论文、专著、规定课时数量等方面,达不到量化考评指标则不能晋升。鉴于这种现状,教师将大多数精力和时间放在应付各种考评上,对于学生在正常授课方面精力少一些,而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的投入精力较少。这样看来,高校激励机制与社会对人才创新能力的各项素质要求不相符,考核方式也比较单一缺乏多元化。3、学业评价机制偏离。学业评价机制是教师的“教课”与学生“学习”相互促进过程。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存在重考试成绩轻综合素质测定的问题,且在试卷内容的编写上,更多是基础知识水平的考评,缺少知识转化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测试,与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相悖。
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输出地, 是构筑我国知识经济的重要基础。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从高校的体制改革出发,创新能力的培养方式可以多样化, 但是高校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探索并制定出一套适合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路与途径值得我们继续探索。
参考文献:
[1]邹晓燕.论创造性人才的独立性人格特征[J].中国教育学刊,2000,(5):14—16.
[2]宫丽华.高校要着力营造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生态环境I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27(3):48—50.
[3]高建勋.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应遵循的原则[J].科技创业月刊,2004,(11).
[4]岳晓东.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J].高等教育研究,2004,(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