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8F-FDG PET/CT显像在大动脉炎诊断中的价值

2017-09-27樊琳琳史晓飞毛秋粉武新峰周丽卿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7年9期
关键词:主动脉弓主动脉动脉

樊琳琳,史晓飞*,毛秋粉,马 新,武新峰,王 飞,周丽卿

(河南科技大学临床医学院,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风湿免疫科;2.核医学科,河南 洛阳 471003)

18F-FDG PET/CT显像在大动脉炎诊断中的价值

樊琳琳1,史晓飞1*,毛秋粉2,马 新1,武新峰1,王 飞1,周丽卿1

(河南科技大学临床医学院,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风湿免疫科;2.核医学科,河南 洛阳 471003)

目的探讨大动脉炎患者的18F-FDG PET/CT显像特征及其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通过18F-FDG PET/CT显像确诊的5例大动脉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年龄、性别选择5例非大动脉炎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测量病变动脉段血管壁局部摄取18F-FDG的标准摄取值,SUV是该部位标准摄取值的最高值。大动脉炎组和对照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SUV的差异。大动脉炎组SUVmax分别与血沉、C反应蛋白做Spearman相关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大动脉炎组中,5例患者PET/CT显像均表现为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血管壁FDG代谢增高。CT提示4例患者血管壁增厚。5例患者均累及升主动脉、主动脉弓、降主动脉。3例累及头臂干。3例累及左/右颈动脉。1例累及肠系膜上动脉。3例累及左/右髂总动脉。2例SUVmax位于主动脉弓,1例SUVmax位于颈总动脉,1例SUVmax位于降主动脉,1例SUVmax位于腹主动脉。大动脉炎组病变血管壁SUV为(4.21±0.91),对照组SUV为(1.54±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22,P<0.001)。大动脉炎组的SUVmax与C反应蛋白呈正相关(r=0.900,P=0.037),与血沉无相关性(r=0.100,P=0.873)。结论PET/CT显像在大动脉炎患者表现为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血管壁的FDG代谢增高。PET/CT显像能够发现早期大动脉炎。SUVmax能评价大动脉炎的疾病活动度,敏感性高于血沉、C反应蛋白等炎性标志物。

大动脉炎;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18氟-脱氧葡萄糖

大动脉炎是累及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自身免疫性血管炎[1]。长期的肉芽肿性血管炎引起不同部位的动脉狭窄、闭塞、扩张或动脉瘤形成,导致组织或器官缺血症状,严重时可引起死亡[1]。大动脉炎好发于亚洲、中东地区,90%左右患者在30岁之前发病[2]。本病多发生于年轻女性。18F-FDG是18氟-脱氧葡萄糖,为葡萄糖代谢的示踪物、显像剂,能够反映肿瘤的能量代谢[3]。18F-FDG PET/CT显像是全身显像,能够准确对病灶定位,并能显示病灶的代谢异常。目前18F-FDG PET/CT显像主要用于肿瘤高危人群的筛查和早期诊断。在炎症反应中,炎性细胞对18F-FDG的摄取升高,故可以用18F-FDG PET/CT显像来反映大动脉炎的血管炎症反应[4]。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2014年1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通过18F-FDG PET/CT显像确诊的5例大动脉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年龄、性别选择5例非大动脉炎的患者作为对照组,为筛查肿瘤的体检者,18F-FDG PET/CT显像结果未见恶性肿瘤及血管炎。大动脉炎组一般资料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本检测应用的PET/CT显像是PHILIPS GEMINI TF 128- PET/CT System。患者禁食状态下,当血糖小于11.1 mmol/L时,静脉注射显像剂,平静休息约1小时后行18F-FDG PET/CT全身显像,影像经重建处理后获得CT、PET和融合图像。PET/CT影像由两位经验丰富的高年资核医学医师做出诊断。将动脉分为升主动脉、主动脉弓、降主动脉、胸主动脉、腹主动脉、头臂干、左/右颈动脉、左/右锁骨下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左/右髂总动脉、左/右髂动脉、左/右肾动脉,共17段血管。当存在血管壁炎症时,炎性细胞对18F-FDG的摄取升高,故病变血管壁18F-FDG浓聚。观察这17段血管是否存在18F-FDG浓聚。由两位核医学医师测量病变动脉段血管壁局部摄取18F-FDG的标准摄取值,SUV是该部位标准摄取值的最高值。SUVmax是一个患者所有病变血管壁SUV中的最高值。如果一个患者的所有血管壁都没有18F-FDG浓聚,就把测量主动脉的标准摄取值的最高值作为SUVmax。

1.3 大动脉炎的分类标准

目前广泛采用1990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提出的大动脉炎的分类标准[4],具体如下:①发病年龄≤40岁;②肢体间歇性跛行;③一侧或双侧肱动脉搏动减弱;④双上肢收缩压差>10 mmHg;⑤一侧或双侧锁骨下动脉或腹主动脉区闻及血管杂音;⑥动脉造影异常。符合上述6条中3条者可诊断本病,同时需除外先天性主动脉狭窄、肾动脉纤维肌性结构不良、动脉粥样硬化、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贝赫切特病、结节性多动脉炎及胸廓出口综合征。该标准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0.5%、97.8%[4]。但是仅适用于进展病例的诊断,大动脉炎的早期阶段可能并不满足ACR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1.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大动脉炎组和对照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SUV的差异,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变量(大动脉炎组SUVmax与血沉、大动脉炎组SUVmax与C反应蛋白、大动脉炎组的血沉与C反应蛋白)间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5例大动脉炎患者中男性2例,女性3例,年龄16-64岁(平均40.6±20.3岁),病程3-36月(平均17.0±17.4月)。2例患者发热,分别持续2个月、4个月,最高体温39.2-39.5℃。4例患者胸闷,其中1例既往在心内科行冠脉造影提示前降支近中段管状狭窄,最重80%狭窄病变,于前降支植入支架1枚。1例患者出现急性脑梗死。2例患者血压明显升高。具体特点见表1。

表1 5例大动脉炎患者的特点

2.2 PET/CT 显像SUVmax值分布部位及影像学表现

在大动脉炎组中,5例患者PET/CT显像均表现为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血管壁FDG代谢增高。CT提示4例患者血管壁增厚。5例患者均累及升主动脉、主动脉弓、降主动脉。3例累及头臂干。3例累及左/右颈动脉。1例累及肠系膜上动脉。3例累及左/右髂总动脉。2例SUVmax位于主动脉弓,1例SUVmax位于颈总动脉,1例SUVmax位于降主动脉,1例SUVmax位于腹主动脉。大动脉炎组病变血管壁SUV为(4.21±0.91),对照组SUV为(1.54±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22,P<0.001)。5例大动脉炎患者的PET/CT的影像学表现,见图1-5。

2.3 SUVmax与炎症指标相关性分析

大动脉炎组的SUVmax与C反应蛋白呈正相关(r=0.900,P=0.037),与血沉无相关性(r=0.100,P=0.873)。大动脉炎组的血沉与C反应蛋白无相关性(r=0.300,P=0.624)。

图1患者1,女,27岁。血沉为90mm/h,C反应蛋白为33.00mg/L。PET/CT显像表现为升主动脉和相邻主动脉弓、降主动脉管壁环形增厚,FDG代谢弥漫性增高,SUVmax为4.3。

3 讨论

2012年美国ChapelHill国际血管炎大会[5]上对大动脉炎的定义为:累及主动脉及其分支的肉芽肿性动脉炎,一般发病年龄小于50岁。大动脉狭窄、缺血是大动脉炎的主要临床表现。然而,大动脉炎早期可无血管缺血的临床表现,仅仅表现为发热、疲劳、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早期诊断较为困难。

图2患者2,女,16岁。血沉为108mm/h,C反应蛋白为65.00mg/L。PET/CT显像表现为升主动脉、主动脉弓、降主动脉、胸主动脉、腹主动脉、头臂干、双侧颈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FDG代谢对称性增高,SUVmax为5.2。

图3患者3,女,64岁。血沉为142mm/h,C反应蛋白为50.00mg/L。PET/CT显像表现:CT示全身大血管(颈动脉、胸主动脉、腹主动脉、左右髂总动脉等)显影明显,血管壁局部增厚,PET示管壁FDG摄取弥漫性增高,SUVmax为4.8。

在影像学检查方面,动脉造影是诊断大动脉炎的金标准,但动脉造影是有创性操作,且应用的造影剂有一定的肾毒性[6]。由于肺脏的干扰,彩色多普勒超声不能显示主动脉,这就限制了超声在大动脉炎诊断中的应用[7]。计算机断层摄影血管造影术(CTA)能够显示血管壁是否增厚,以及血管腔是否狭窄、闭塞、扩张等,但不能提示血管炎早期的炎症反应[8],且一次只能检测某个指定层面的动脉病变[9]。磁共振血管造影(MRA)能够发现动脉血管壁的增厚、水肿等,有助于判断大动脉炎疾病是否活动。

图4患者4,男,38岁。血沉为20mm/h,C反应蛋白为75.00mg/L。PET/CT显像表现为左颈总、右头臂干、升主动脉、主动脉弓、降主动脉、主肺动脉干、左右肺动脉、腹主动脉、左侧髂总动脉近端管壁增厚,边缘毛糙,动脉壁未见钙化影,受累管腔轻度狭窄,PET示FDG摄取弥漫性增高,SUVmax为6.2。

图5患者5,男,58岁。血沉为15mm/h,C反应蛋白为30.00mg/L。PET/CT显像表现为血管改变:CT示头臂干、主动脉弓、胸主动脉、腹主动脉、左右髂总动脉及其分支血管壁增厚,相应部分PET示FDG摄取增高,SUVmax为4.6。

18F-FDG PET/CT显像可用于大动脉炎的早期诊断[10]。18F-FDG是炎症显像剂,正常血管不会摄取18F-FDG,当受累血管存在炎症反应时,18F-FDG的摄取增高。CT图像能够对病灶准确定位,标准聚取值能反映代谢异常的严重程度,用于判断大动脉炎的活动性。因此,18F-FDG PET/CT显像能够明确受累血管的范围,且18F-FDG越高,提示疾病活动度越高。SUVmax是评价18F-FDG浓集程度的指标[11]。同MRA相比,18F-FDG PET/CT显像能够在动脉血管壁结构发生改变前,发现炎症反应,以利于大动脉炎的早期诊断[11]。

2004年,Webb等[12]首次报道了PET/CT在18例大动脉炎患者中的应用,PET/CT诊断大动脉炎的敏感性是92%,特异性是100%。Tezuka等[13]对39个大动脉炎患者和40例对照组接受PET/CT检查的研究中,以SUV=2.1作为诊断界值,病变血管壁SUV≥2.1,其敏感性是92.6%,特异性是91.7%。SUV与疾病活动密切相关,积极治疗后SUV下降,复发时SUV升高[14]。本研究中5例大动脉炎患者病变血管壁SUV为(4.21±0.91),与上述研究结果相一致。

大动脉炎没有特异性的血清学标记。血沉和C反应蛋白是反映大动脉炎疾病活动的重要指标。血管炎伴有明显炎症反应时,C反应蛋白、血沉可有反应性升高。但仍有30%的活动期患者血沉、C反应蛋白正常[4,15]。本研究中一个活动期大动脉炎患者血沉正常,而PET/CT提示头臂干、主动脉弓、胸主动脉、腹主动脉、左右髂总动脉及其分支血管壁增厚,相应部分PET示FDG摄取增高,提示血沉正常不代表动脉血管壁炎症的停止。本研究大动脉炎组的SUVmax与C反应蛋白呈正相关,与血沉无相关性,提示PET/CT显像在评价大动脉炎患者疾病活动度方面较血沉敏感性更高。

本研究中一个38岁男性出现急性脑梗死,该患者有难以控制的高血压,无冠心病、糖尿病以及吸烟史。PET/CT显像提示左颈总、右头臂干、升主动脉、主动脉弓、降主动脉、主肺动脉干、左右肺动脉、腹主动脉、左侧髂总动脉近端管壁增厚,诊断为大动脉炎,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症状缓解。Miller等也有类似报道[16]。因此,在青年患者伴发急性脑梗死时应警惕大动脉炎的可能性。

本研究病例数少,分析原因有以下几方面:①PET/CT显像并非诊断大动脉炎的首选影像学检查,而是在其他资料不能明确诊断而临床高度可疑的一种诊断方式;②PET/CT显像价格昂贵;③具有典型症状的患者,局部血管彩超、CTA、MRA即可确诊。由于本研究病例数少,未得出SUV的诊断界值。本研究中,治疗后的大动脉炎患者未复查PET/CT显像,原因是治疗后症状缓解,且PET/CT显像费用高。这导致了患者拒绝复查PET/CT显像。故没有得到治疗前后PET/CT显像的对比情况。这些均是下一步研究的主要内容。

总之,PET/CT显像能够发现早期大动脉炎,尤其对于以发热为首发表现的临床症状不典型患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且SUVmax能评价大动脉炎的疾病活动度,敏感性高于血沉、C反应蛋白等炎性标志物。

[1]Numano F,Okawara M,Inomata H,et al.Takayasu’s arteritis[J].Lancet,2000,356:1023.

[3]Ohara M,Shigematsu H,Tsutani Y,et al.Role of FDG-PET/CT in evaluating surgical outcomes of operable breast cancer-usefulness for malignant grade of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J].Breast,2013,22(5):958.

[4]Blockmans D,De Ceuninck L,Vanderschueren S,et al.Repetitive 18-fluorodeoxy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in isolated polymyalgia rheumatica:a prospective study in 35 patients[J].Rheumatology(Oxford),2007,46:672.

[5]Jennette JC,Falk RJ,Bacon PA,et al.2012 revised International Chapel Hill Consensus Conference Nomenclature of Vasculitides[J].Arthritis Rheum,2013,65:1.

[6]Andrews J,Mason JC.Takayasu’s arteritis-recent advances imaging offer promise[J].Rheumatology(Oxford),2007,46:6.

[7]Czihal M,Lottspeich C,Hoffmann U.Ultrasound imaging in the diagnosis of large vessel vasculitis[J].Vasa,2017,23:1.

[8]Pacheco Castellanos Mdel C,Mínguez Vega M,Martínez Caballero A,et al.Early diagnosis of large vessel vasculitis:usefulness of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with computed tomography[J].Reumatol Clin,2013,9(1):65.

[9]Kim SY,Park JH,Chung JW,et al.Follow-up CT evaluation of the mural changes in active Takayasu arteritis[J].Korean J Radiol,2007,8(4):286.

[10]Bucerius J.Monitoring Vasculitis with 18F-FDG PET[J].Q J Nucl Med Mol Imaging,2016,60(3):219.

[11]Wen D,Du X,Ma CS.Takayasu arteritis:diagnosis,treatment and prognosis[J].Int Rev Immunol,2012,31(6):462.

[12]Webb M,Chambers A,Al-Nahhas A,et al.The role of 18F-FDG PET in characterising disease activity in Takayasu arteritis[J].Eur J Nucl Med Mol Imaging,2004,31(5):627.

[13]Tezuka D,Haraguchi G,Ishihara T,et al.Role of FDG PET-CT in Takayasu arteritis:sensitive detection of recurrences[J].JACC Cardiovasc Imaging,2012,5(4):422.

[14]Ohigashi H,Haraguchi G,Konishi M,et al.Improved prognosis of Takayasu arteritis over the past decade--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106 patients[J].Circ J,2012,76:1004.

[15]Borg FA,Dasgupta B.Treatment and outcomes of large vessel arteritis[J].Best Pract Res Clin Rheumatol,2009,23:325.

[16]Mille R,Griffin C,Shah J,et al.A young stroke:the need for vigilance[J].J R Soc Med,2006,99:527.

*通讯作者

1007-4287(2017)09-1326-05

R543.5

:A

2017-06-02)

猜你喜欢

主动脉弓主动脉动脉
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前支假性动脉瘤1例
颈总动脉高位分叉、舌动脉与面动脉共干1例
胸主动脉阻断联合主动脉旁路循环技术建立大鼠脊髓缺血损伤模型
儿童永存第五主动脉弓超声心动图表现
上颌动脉终末支参与眼球血供1例
超声三血管气管切面在胎儿主动脉弓发育异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单侧“腋深动脉”变异1例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全主动脉弓置换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
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在进展期胃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主动脉球囊反搏应用于胃贲门癌手术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