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学生精心备课
2017-09-26苏家珍
苏家珍
【中图分类号】G623.5
目前,面对课程标准和新的课程理念,该如何备好小学生数学课,提高教学有效性呢?要使新课程的理念真正落实到每节课堂教学中,是每一位教师面临的新课题。我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领会及教学实践,浅谈以下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备学生要——全
备课前要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教师一要备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干扰,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育教学措施,引导学生调整学习状态,从而获得最佳教学效果;二要备知识的起点。《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基础之上。”起点合适,才能有利于促进知识迁移,学生才能学的得法,学得轻松。
二、备教学目标要——深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它对学生的课堂发展起着调整和控制作用,并最终决定和支配学生发展方向和程度。例如下面这个案例,同样的“确定位置”一课,由于两位教师确定了不同的教学目标,因而形成了两种不同水平的教学设计。一位教师对“确定位置”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这样确定的:“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基于这一目标,教师给每个学生发了一张写有第几列、第几行的卡片,让学生手拿卡片到前边站好,然后按照卡片上的要求找到相应的位置。从这节课的目标确定与教学过程设计来看,认知性教学目标是主体,尽管教学设计质朴,也考虑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与生活经验,但却造成了学生的单一认知发展,而缺少良好的情感体验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另一位教师对“确定位置”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这样确定的:“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自主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并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在该目标的指导下,教师首先让学生尝试用最简捷的数学方法描述班级中一名同学的位置,然后把同学们各种不同的表示方法加以分类比较,在此基础上得出不同的表示方法的共同特点──都是用“第3组、第2个”描述这位同学在班级中的位置的。此时教师指出,其实这名同学的位置还可以用(3,2)来表示,这种方法在数学中就叫“数对”。在师生共同研究了“数对”的读写方法之后,教师设计了一个游戏活动──教师用手指一个学生,请这个学生用“数对”说出自己的位置,其他学生判断正误;教师说“数对”,请坐在相应位置的学生起立,其他学生用手势判断对错。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但使学生感受到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简捷性、唯一性,同时还体会到数学与生活是密切联系的。
三、备知识疑点要——巧
疑点即学生易混、易错的知识点。备课时要结合学生的基础及实际能力,找准疑点,充分准备。乘法分配律是运算定律中最容易出错、最不易掌握的。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的观察算式的特点,理解算式的含义,发现乘法分配律就是“分与配”的问题,解决好分哪个数和找相同因数是关键,如“102×56”这样的题目要“一分二乘三相加”,而“46×89+54×89”这样的题目是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用,要“一找二合三相乘”,“一找”指的是找出相同的因数89,“二加”就是把46和54相加,“三乘”是把 46和54的和乘89,最后算出两个数的积。在训练中加强比较辨析,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运算定律使计算更加简便。
四、备教学过程要——趣
1、教学情境要有趣。根据教学的实际内容,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伊始,教师设计联系与我们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情境或生活中刚好发生的热点问题,通过数学活動、数学实践、数学游戏等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去发现、去提问、去思考,在浓厚的兴趣驱使下,培养、锻炼、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如教学《找次品》设计比尔.盖茨出题招聘员工的情境激起学生挑战知识的欲望;学习“7的乘法口诀”用“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的童话故事引起低年级儿童的好奇之心,使学习变得快乐而有趣;学习小数的认识时以刘翔奥运会110米跨栏成绩12.88秒为情境,可以激起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主动探求小数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小数,关于小数还有哪些知识等等。因此,创设新奇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学习方式要有趣。运用恰当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新课标指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应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同桌讨论,全班交流等学习形式,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知识产生、发展的全过程。精心设计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活动中发展”,真正体现以学生主体实践活动为基础的高效课堂教学。例如在教学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时,先让学生猜一猜乘法有没有像加法那样的运算定律呢?如果有请你在小组内举例验证,说说你的发现。学生通过活动获得了知识,发现了学习的乐趣,提高了主动获取知识和与人合作共事的能力。
3、练习设计要有趣。儿童的心理特点是好奇、好动、好玩。设计练习时要考虑到儿童的心理特点,从新的练习形式、新的题型、新的要求出发,避免陈旧、呆板、单调重复的练习模式,保持练习的形式新颖,生动有趣。学生必然兴趣盎然,积极参与,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完分数的基本性质后,设计“哥俩好”这一娱乐性练习。每个学生手里拿着一张写有分数的卡片,当老师出示一张分数卡片时,要让学生判断自己手中的分数是不是和老师手中的分数大小一样,如果一样就赶快高举分数卡片并大声说出这个弟弟是怎样由哥哥演变而来的。把填空、选择、判断、计算、应用题各种题型以“闯关我最棒”、“我来挑战”、“计算小能手”等有趣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这样的练习设计可行性强,趣味性浓,参与面更广,能受到全班学生的欢迎,从而避免了机械重复练习所引起的注意力分散,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巩固所学的知识,更增添了练习的乐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