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英语有效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与运用

2017-09-26魏艳平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9期
关键词:有效阅读构建运用

魏艳平

摘要:英语阅读课结构间互相渗透,相互关联,发挥其整体作用。因此,在研究英语阅读课优化的同时,不仅是各个分要素结构的优化,还要考虑及整体性如何构成完整模式。本文对初中英语有效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与运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英语;有效阅读;教学模式;构建;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41

引言

英语阅读教学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其中每一个环节不仅关系到阅读教学的整体效果,而且关系到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提高。因此,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必须深入了解学生,钻研教材,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创新英语阅读教学模式,从而实现英语阅读课的高效性。

一、消除学生心理障碍,增强学生阅读的信心

学生对阅读存在心理障碍,对自己没有信心的根源就在于词汇量匮乏、语法不牢固。试想,如果学生词汇量丰富,语法掌握牢固,那么阅读文章时就会流利快速,能够读懂读通。但是如果词汇量小,语法也不会,那么阅读时就会障碍重重,读不通、读不懂、读不透,自然就会认为阅读难,就会从心理上排斥,而逐渐对阅读失去信心。由此可见,要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让学生对阅读重拾信心,关键就在于丰富学生的词汇量,牢固掌握语法,激起学生学习的激情,让学生快乐阅读。而词汇的丰富与语法的掌握并不是短期就可以见成效的,而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渗透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词汇与语法的学习不能只是简单枯燥而机械地分析、讲解与记忆,而是要结合具体的句子来展开,以情景会话的形式来让学生在对话中掌握基本的词汇与语法。如学习“How muchis it /are they? It is /They are …”时,教师可以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向学生直观而形象地展现购物场景,通过售货员与顾客之间的对话来呈现相关的句型与所要学习的单词,让学生认真观看,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两两一组来展开情景对话。这样学生不是孤立而机械地学习词汇与语法,而是与具体的句子、真实的场景结合起来。这样的教学氛围更活跃,更能激起学生参与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更为重要的是,将词汇与语汇的学习置于生动的句子与真实的场景之中,更加利于学生的理解与运用。这样学生在阅读时就可以英语思维来展开,能帮助学生克服阅读障碍,重拾阅读的信心与勇气。

二、优化阅读教学结构,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

1、读前活动(pre-reading)

即新课的导入环节,此环节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阅读的主观意愿,调动学生参与阅读的主体性与主动性。为此我们要避免单刀直入的教学,而是要为学生设计新颖而巧妙的导入,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带入阅读的最佳状态。如利用图片、电子白板等的直观导入,围绕学生所熟悉或感兴趣内容的谈话导入,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生活导入。

2、读中活动(while-reading)

教学的主体部分。第一次阅读,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大意,教师可以通过相应的问题来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获取详细的篇章信息,了解生疏的词汇、短语、结构等。第二次阅读,教师要提出细节性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认真的阅读与思考,进行充分的交流与讨论,以让学生深刻理解。此部分应以学生自主阅读与探究为主,辅以教师的启发性提问与诱导,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文章信息。

3、读后活动(post-reading)

此阶段侧重于语言形式的掌握、文章结构的分析以及文章意图层次的理解,对于学生的阅读来说是一次飞跃与提升。教师可以利用比较、图表等形式来展现文章结构,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脉络。然后根据文章内容来设计豐富的活动,如复述课文、角色扮演等,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理解水平与运用能力。

三、增加语言实践量,延伸英语阅读空间

1、精心选材

课外阅读材料丰富,但并不是所有的材料都适合初中生阅读。我们要根据初中生的兴趣爱好与英语基础、认知水平来选择内容丰富、思想健康、难易相当的阅读材料,如《中学生辅导报》《二十一世纪报》和《英语漫画》等。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这样学生才能读得轻松、读得愉悦、读有所获,才能在不断的阅读中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增强学生有效阅读的信心。

2、分层阅读

教学要向全体,就是重视学生间的差异,将学生视为具有鲜明个性的学习群体,这样才能促进实现学生个体富有个性化的发展和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中我根据好中差不同层次的不同学习需求来布置不同的阅读材料,设计不同的阅读目标,如差生侧重于词汇量小、难度低的简单文章;优生侧重于词汇量大、有一定难度的文章;中等生介于两者之间。这样的分层阅读更能满足学生的不同阅读需求,让学生基于自身基础能够顺利完成。

3、定期检查

采用丰富的形式与活动来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检查。如让学生复述阅读材料,用表演的形式展现出来,或是交流心得与体会等等,并引导学生展开充分的交流,让学生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这样更能在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同时让学生真正地爱上阅读,学会阅读。

四、强化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是靠一篇、两篇短文能够培养提高的,只有在进行长期、大量的阅读之后才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而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阅读内容。目前我们使用的教材,课文的篇幅多、阅读量大、题材新颖、涉及的知识面广,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首选材料。教师还要结合教材内容,为学生提供一些贴近实际生活、针对性较强的文章,让学生全身心地阅读。

其次,要求学生在阅读中不断积累好词好句,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大纲指出:“在英语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应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也就是说,在阅读教学中要渗透作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和感悟能力,使学生在阅读中不断积累好词好句,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结束语

总之,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精心设计各种阅读教学任务,帮助学生不断感知体验、熟悉内化所学的语言知识,句型,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培养和训练了学生的阅读技能,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

参考文献:

[1]刘瑞娟.浅谈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J].现代阅读,2011,(01):22.

[2]叶丽容.浅谈如何提高初中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学周刊,2012,(28).

[3]曹学红.初中英语有效阅读教学探析[J].教师,2013,(22).endprint

猜你喜欢

有效阅读构建运用
高中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