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2017-09-26孙洪昌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11期
关键词:创新意识小学科学素质教育

孙洪昌

摘要: “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二十一世紀的发展至关重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每个教育工作者肩负的重任,而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阵地。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应积极开展探究科学创新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小学科学,创新意识,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301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把握教学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课堂内容,在对自然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开拓思维,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动手实践能力。为学生营造科学氛围,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索,对学生实行合理评价,就是在把握学科特点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有效教学的方式,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手段。

一、结合课堂内外,重视科学启蒙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小学科学课的教学担负着向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的主阵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科学教育的核心。小学科学教育不能只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及科学方法的培养,否则将会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上缺乏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难以创新。因此,我们应十分重视学生的科学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激发学生对现代科技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鼓励他们关注科学的发展和进步。在教学中除书本科学知识外,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教师要结合科学知识教学及时向他们讲解各门类科技发展最新动态。

二、 创设情境,主动创新

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充满激情的语言,妙趣横生的游戏、新颖奇特的实验来创设情境,使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和浓厚的兴趣进入学习。如:《磁铁的性质》一课,教师在上课时让学生把事先准备好的乒乓球放在胸前,问:乒乓球会掉下来吗?学生说:会!老师于是把乒乓球放在胸前,把手放开,乒乓球停在了胸前!学生们都很惊讶!学生纷纷对这个现象进行猜测,学生对兵乓球自由落体是知道的,而老师做的这个小魔术,乒乓球停在胸前,是老师利用了磁铁的性质使乒乓球停在胸前,这时学生事先不知道的。教师准备的这个小魔术,激起了学生提出问题和创设探究的情境,让学生产生认知矛盾,强烈激发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了可能

三、自主设计,开发创新

1、主动设计实验

教师要不失时机提供机会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观察现象,分析探究问题,从而学习科学知识。如:教《把混合的物体分离》一课,在探究怎么把盐中的粗沙进行分离时,有的学生说用过滤纸的方法,有的学生说用太阳晒、有的学生说用火煮、有的学生说轻轻拍打,轻的物体会分离出去等方法,这时有个学生提出了用眼看、用手挑的方法。这个方法马上遭到了其他同学的质疑,在教师的鼓励下,这个小组用了这个方法进行了实验,尽管时间不够,没能把粗沙挑干净。课堂总结的时候教师肯定了这个组的实验方法,教师不是以固定的思维模式去要求学生执行教师脑中臆想的实验方法进行实验,而是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遇到的问题,保护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2、主动操作实验

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只要实验目的明确,方法恰当合理,就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实验而不应千篇一律,统得过死。如教《各种各样的锅》一课,教师为学生准备了一个“材料超市”,放在教室一角,这个“材料超市”为学生准备了各式各样的材料提供给学生。学生们看到了这些材料都很兴奋,但是教师提出了一个要求:取材料之前必须出示该小组的锅的设计图和实验方案。这个要求,使学生加快了实验设计和研究,有的小组的设计方案已经通过,获得了相关的实验材料,有的小组已经开始了实验,还没完成设计的小组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紧锣密鼓地设计和完善设计图纸。这个教学环节把学生动手操作的欲望极度激发了起来,使“被动实验”转化为赶快动手设计图纸,抓紧领取材料的“主动实验”学生做出来的锅多种多样,都是真实的,是通“他们自己主动实验带来的实验成果。我仉不必苛求“各种各样的锅”完美无暇,而在F学生是否能积极主动的参与、设计实验,诈从中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四、交流碰撞,促进创新

一问多解是培养学生横向发散思维的一种方式,是训练学生拓宽思路的有效手段,也是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主要途径。如教((1oo毫升说能溶解多少实验》时,在探讨“一平匙”这个问题时,学生提出了很多不同的看弘:有的学生说用药匙在盐里挖一下算一匙,另一个学生说:不行,每个人挖的不一样多;有的学生说把药匙挖满平平的算一匙,有的学生说:不行,药匙后面还有一小空间呢,有时候可能没有把这个空间装满,一个同学说:先用药匙挖满一匙,然后用尺子压平,并把后面的空间填满等等。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了进行激烈的讨论和争辩,最后学生讨论通过了用“尺子压平、并稍微用力”为“一平匙”的标准做法。通过讨论、分析、比较、优选,学生们发现了最好的办法,个人的创新思维在集体的智慧中得到培养和发展。

五、实现科学评价,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课堂上对学生形成合理评价,能够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小学科学教学鼓励学生进行创新,但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就需要教师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具有自身的独特思维,在科学学习过程中往往会“突发奇想”,对于这样的“奇想”教师要积极对待,鼓励学生继续保持这种“想法”,让学生明白,权威不是没有缺陷的,是可以挑战的,让学生形成一种大胆猜测、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牛顿从一个落地的苹果发现万有引力,而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无限的,也许这些“胡思乱想”中就隐藏着伟大的发明,教师不能用自己的思维来否定学生的“奇想”,要鼓励学生在‘莆想”的引导下,继续探究。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不能以成绩论高低,要采用灵活、科学的评价形式,不能用考试和分数来禁锢学生思维,要让学生摆脱分数的束缚,实现探索思维的自由性,在自由中实现创新。合理的评价,能够保护学生的创新,让学生在一个被理解的氛围中学习,不会因为自己想法的奇特而受到歧视,从而坚定创新之路。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体现在每一堂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尽自己所能创造条件,让学生利用发散思维和直觉思维探索新事物,形成科学的思维结构,逐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陈玉彬. 浅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儿童的创新素质[J].读与写,2014, (2).

【2】叶静云. 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有效策略[J].小学科学,2013(1)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新意识小学科学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