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学

2017-09-26崔延军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11期
关键词:棱柱数学知识思想

崔延军

【中图分类号】:G633.6

一、培養数学思想

新课标强调了高中数学在教学过程中要强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数学思想是对数学知识与方法形成的规律性的理论研究,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策略。在高中数学中,分析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只有准确透彻地分析问题,通过数学题目的剖析,把握住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认识数学知识的本质,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数学问题的分析是一个数学知识理解的过程。要多让学生在数学问题的分析中去探索数学知识的变化和发展过程。这样长时间的锻炼,学生不仅能够获得知识,而且能够不断丰富数学活动经验,学会探索等。要讨论数学思想就必须先叙述数学方法。所为教学方法,是指某一数学活动过程的途径、程序、手段,它具有过程性、层次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高中数学思想方法包括“分类”思想、“化归”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整体”思想,“迁移”思想等。我们作为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数学思想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教学思想方法,不断强化数学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除了要重视数学概念的教学,培养学生教学语言和符号思想。还要注重数学知识的转化意识,让学生理解“转化”是解数学题的重要手段。同时,我们老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让学生多多思考数学中解题的思路和方法。久而久之,学生的数学意识增强了,他们会自觉地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来处理各种现实问题,也会把日常生活中一些看上去似乎与数学无关的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一旦学生达到这一层次,我们就可欣慰地说,“我们培养的目标达到了”。我们通常所讲的“要给学生授之以‘渔而不是只授之以‘鱼”就是这个道理。努力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思想观点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增强成就感

成就感是一个人保持对于某一活动的兴趣的原动力。然而,客观地说在教育的普及阶段,如果采用一刀切的要求满足每一个学生的成就感是不现实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老师就要分层教学、因材施教,认真区别对待每一位学生。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性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新课程要求教师采取有效的方式或手段,把沉睡在每个学生身上的潜能唤醒起来,激活起来。在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每进一步都要感受到成功的快乐。让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渐得到强化。皮亚杰认为:数学教师的任务就是要给于学生恰当的帮助,“教师对学生的帮助应当不多不少,恰使学生有一份合理的工作;教师应该考虑周到地、不显眼地帮助学生。”因此我们老师在这个时候就要当好学生的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数学课堂上只要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都要学生多动脑经,小组进行探讨和互助。大家都知道,现在的每年高考,我们的数学课程都是必考科目,一旦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相信在高考中也取不了多大的成绩。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平时要多加引导学生,要多鼓励学生,只要有进步都要好好表扬和鼓励,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这些一旦建立起来,学生就会对数学产生兴趣并逐渐深入研究数学这门学科。长期坚持,学生的数学成就一定会提升。

三、巧设导语

数学教学心理学认为:教师应该设法使学生在数学学习前处于对知识的“饥渴状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和热情。如何让学生在学前处于“饥渴状态”,那么,一节课在开始的时候就要把导语设计好。清人李渔说过:“开卷之初,当认奇句夺目,使人一见而惊,不敢弃去。”一堂课开始的时候如果方法得当,导入有趣,不但能将学生的课间休息时散放的心很快吸引到本节课学习的目标上来,还能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当然引导要得当,不要喧宾夺主,占用过多的时间。尽快转到本节课的内容上来。例如:在学习 “棱柱与棱锥的体积”时,可以这样导入:首先,老师取等底、等高的三棱柱与三棱锥模具各一个,通过“装水实验”,让学生观察棱柱与棱锥体积的关系,进而引导学生思考其它的各种等底等高的棱锥与棱柱体积的关系,从而引入课题。像这种导入,学生学习的热情高涨,老师也就顺理成章地步入了新知识的授课。

四、培养创新意识

现代教育科研理论指出:教育要把实践中的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进一步指导实践,使学生有意识地、主动地运用思想方法解决数学问题。高考改革内容也强调:更加注重能力的考查,在此基础上考察与高中水平相适应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江泽民主席指出:“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培养中学生创新能力是跨世纪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在数学教学中,加强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教会学生不断实验,大胆猜想是一种好方法。著名的数学教育学波利亚早在1953年就大声疾呼:“让我们教猜测吧!”“先猜后证 ──这是大多数的发现之道”。牛顿也早就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要尽量让学生觉得数学不在枯燥、乏趣、难学。要教会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进行猜想;归纳总结出规律,作出猜想。

只有敢于猜想、大胆假设,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endprint

猜你喜欢

棱柱数学知识思想
The Evolution of Stone Tools
理解棱柱概念,提高推理能力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一次函数中折射的重要思想方法
空间垂直关系错解剖析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
阿吾(一首)
对一道高考题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