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校新进教师培训体系构建

2017-09-26董颖王磊姚慧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11期
关键词:民办构建体系

董颖+王磊+姚慧

摘 要:本文以黑龙江东方学院为例,阐述了民办高校新入职教师培训体系的构建,为同类民办院校新入职教师的培训管理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民办;新进;培训;体系;构建

G645.1

随着民办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青年教师的人数越来越多,据教育部人事司提供的材料,目前,全国高校30岁及以下年龄阶段教师比例为28.4%,40岁以下教师所占比例达到68%,超过普通高校教师总数的2/3。近年来,新补充到高校的教师,从引进途径来看,多为高校毕业生或从其他单位调入的人才。新进教师的学历层次高,思维活跃领悟力强,专业基础扎实,善于接受新知识,在教学科研中勇挑重担。但他们中也有不少人没有经过正规的师范培训教育,对教学工作了解较少,存在着角色适应困难,教学技能水平不高,教学行为低效等问题。所以,如何积极整合师资培训资源,充分挖掘新进教师潜能,构建切实有效的新进教师培训体系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一、分析培训需求

黑龙江东方学院是全国首批民办本科高校,是全国首批获得硕士专业研究生培养资格的五所民办院校之一。学院坐落在北国“冰城”哈尔滨市,现有本科在校12,062人,硕士研究生21人。学院以教学评估和申办硕士点为契机,努力尝试在有限的财力、人力等条件下创造性地整合各方面资源,对新进教师进行以应用型为主的实用性培训。力求最大限度地挖掘新进教师的潜力,调动其工作积极性,提高其教学水平,并对教研工作有最初步的认知。

二、明确培训目标

现代高校必须全面承担时代赋予的教育责任、学术责任和服务责任。高校教师作为这些责任的实践者,已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更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智力资源的开发者,未来发展的设计者,学生人生的榜样。因此,新时期的高校教师应建立新的胜任素质观,这是时代发展向高校教师提出的新挑战。依据胜任力模型理论,新时期高校教师胜任力结构模型应由三部分构成:最上层为知识素质结构、中间层为能力素质结构、最下层为人格素质结构。

根据高校教师胜任力结构模型,黑龙江东方学院新进教师培训目标体系见表1所示。

胜任能力层级 具体培训目标

知识结构 教育理论知识的掌握

学科专业知识的掌握

学科发展前沿知识的掌握

能力结构 实施课堂教学的能力

操作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进行教育科研的能力

人格结构 东方精神和文化的传承

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

师德师风建设和

表1:黑龙江东方学院新进教师培养目标体系

三、设定培训方案

黑龙江东方学院新进教师培训体系的建立以《高等学校教师培训工作规程》和《黑龙江东方学院教师培养与培训管理办法(暂行)》为指南,以促进新进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为宗旨,以发挥新进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为前提,以改革培训内容和考核方式为突破口,以多部门有效合作,共同参与为保障。

(一)新进教师岗前培训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应作为促进新进教师成长,开发学校人力资源,提高教学质量的“长期性”、“发展性”工作。黑龙江东方学院新进教师岗前培训涉及省教育厅、学院、学部三个层面。主要培训形式有:

1.省教育厅高校师资岗前培训

培训周期为1个月,120学时,培训的内容涉及高等教育法规、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师职业能力和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基础知识。培训以集中授课为主,采取专题讲座、典型报告、教学观摩、课堂教学实践或讲评等形式。最终以考试及课后作业的方式考核。

2.黑龙江东方学院新进教师入职培训

培训周期为1周,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校史校情、规章制度、师德教育、教师实践、教师职业素养、科研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七个专题,涉及学院发展历史、精神文化、规章制度、礼仪规范、骨干教师课堂教学经验交流、信息化技术技巧和手段的应用等。培训主要以专题讲座和经验交流会的形式实施,并要求新进教师有学习笔记,最终以笔试(现行规章制度及行为规范和操作现代教学手段)和提交心得体会(学院发展史、东方精神文化传承和课堂教学经验)的方式考核。

3.新进教师在职培训

黑龙江东方学院新进教师在职培训为三阶段培训,为期1学期(一般为转正后的第一个学期,共计18周)。

(1)培训初期(1-6周)

主要培训内容是学科专业知识的掌握,形式以自学为主。学院在学院网站上专门开辟了课件教案模块,将学部各专业课程骨干教师的教学课件和教学视频整理、上传至网上,以供新进教师学习及教学交流。

(2)培训中期(7-12周)

主要培训内容是实施课堂教学的能力,形式以教学观摩为主,以教学交流为辅。学部会组织新进教师到教学现场观摩骨干教师实际授课的情况(一般8-12课时),并要求及时反馈听课体会,并于本阶段末期组织骨干教师评审新进教师的实际授课情况。

(3)培训终期(13-18周)

主要培训内容包括学科发展前沿知识的掌握、进行教育科研的能力和教师素质教育,形式以专题讲座为主、以角色扮演及拓展训练为辅。学部会组织骨干教师对新进教师进行辅导,并以别开生面的形式进行教师素质的培养和教化。

黑龙江东方学院新进教师培训体系的构建是为了顺应高校改革趋势,學院二次创业发展而做出的积极尝试,在实际运用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为同类民办院校新入职教师的培训管理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 曾凤玲.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创新实践与问题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08.(3)

[2] 王中向.高校教师培训的理论与分析[J].继续教育,2006.20(2)

教改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民办高校校本师资培训体系建设研究”(JG2201201226)之研究成果;黑龙江东方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民办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与实践”(HDJG2013002)之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董颖,女,1978.11,硕士,黑龙江东方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法律endprint

猜你喜欢

民办构建体系
北京高等教育中的民办普通高校(2001年- 2019年)
教育部要求各地为民办幼儿园纾困
仁爱至和 笃行达慧——至和教育的理念体系与实践体系构建
教育部发布民办本科教育首份“体检报告”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
民办高等教育:现状、问题与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