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一堂优质高效的语文课
2017-09-26黄春秀
自从实行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就一直在追求语文教学的“有效”、“高效”,然而遗憾的是,尽管我们的口号喊得很响,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形却仍然不容乐观。有些教师还是习惯于运用传统的授课方式,从作者和写作背景的介绍,到文本的字词句段篇的详细讲解,再到中心思想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归纳,按部就班地“满堂灌”。有些教师打破了这种呆板沉闷的局面,但是又滑入了另一个极端——“满堂问”,不考虑所提的问题有没有思考的价值,也不考虑留给学生多少独立思考或者小组讨论的时间,搞得学生整堂课都很紧张,还跟不上我们的教学节奏。还有些教师貌似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都很先进,课堂上能用多媒体就尽量用多媒体,可是课件基本上都是从网络上直接下载的,“借鉴”二字只落实了一个“借”,并没有根据自己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作出科学灵活的处理,说得不客气点,仅仅充当了搬运工的角色。凡此种种,都在无形之中制造了大量的废课,扼杀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造成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低下。那么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什么样子呢?虽然不可能有个统一的评价标准,但我想至少必须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一、创新理念,科学定位新型的师生关系
不论什么样的课,不论讲授什么内容,要想取得实际效果,教师和学生就必须共同投入,共同发力。也就是说,我们只有先创设一种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使师生自然而然地快速进入情感交流、思想碰撞的状态,才能确保教学效果。我们始终要牢记,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我们所要做的,是引导他们、配合他们充分利用好时间,学到真知识,掌握真技能。在这过程中,我们要千方百计地将他们的注意力和精力吸引到课堂中来,还要指导他们如何独立思考,如何合作探究,如何记忆知识,而不是逼着他们跟随我们的节奏。打个比方,我们要当一个高明的导演和编剧,故事情节怎么演,只能依赖演员,只有他们的表演不合要求或者不够到位时,我们才需要在一旁加以指点。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潜能才会被激发出来。
二、精心备课,确定最佳的教学方案
正如打仗事先一定要在知己知彼的情况下精心设计好作战方案,要上好一节课我们也得在知己知彼的前提下精心设计好教学方案。备好教材是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环节。我们必须花足功夫去研读课文,吃透内容,不留任何疑难问题。很多时候要想真正吃透文本,准确把握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仅仅靠我们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还得查找相关资料,细读教学参考书,或者与同行共同探讨,一句话,要善于借用他人的头脑来启迪我们的思维。但要注意千万不可盲从他人,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见。
我们自己搞定教学内容后,接下来要考虑的就是怎样讲给学生听了。也就是说,要根据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接受能力,灵活机动地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力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只有课前各种可能性都考虑周全了,在课堂上我们才能胸有成竹,应付自如。
三、灵活授课,大胆彰显教学个性
一个语文教师,要想让学生喜欢你的课,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平等对待每位学生的胸怀,巧妙应对各种情况的教学机智,还要有鲜明的教学风格与个性。不少调查研究均显示,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往往不是知识丰富或所谓教得好(能使学科平均成绩在年级保持领先)的教师,而是敢于表现独特个性的教师。作为语文教师,由于知识结构的复杂性和教学内容的诸多不确定性,我们就更有必要彰显个性了。例如,遇到浅显易懂的课文时,不妨让学生当一回小老师;指导学生作文时,也亲自写一写下水作文,而不是简单地布置一下写作要求就完事。
四、突出主体,保证学生课堂学习的获得感
衡量一堂语文课的教学效果如何,不能只看教师讲了多少,讲得怎么样,还要看学生参与课堂的程度如何,有没有积极思考以及与他人合作探究的主观能动性,解决了多少有价值的问题。换句话讲,还要看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没有体现,一节课下来他们究竟投入了多少心力和精力,到底掌握了多少知识和技能,这个是最重要的评价尺度。
以前谈到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时,我们总喜欢用摘苹果来打比方,认为直接摘下苹果给他们不如让他们自己跳起来摘下有意义,因为付出努力后摘到的苹果品尝起来会更觉香甜。现在想想这句话仍然很有道理,因为我们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鼓励学生自己“摘苹果”,并创造各种条件帮助他们“摘到苹果”,让他们切实体会到劳动的价值和成功的快乐。从这一角度说,我们就像教孩子学走路的父母,只能在他们前面不停地鼓励他、引导他,必要时才可以去扶他一把,这样他才会有获得感,才会靠自己的努力走得很稳,走得很远。
五、讲求实效,和学生一同做好课堂反思
提起反思,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教学反思。不错,写好教学反思确实很有必要,因为它是上好一节课必不可少的功夫,能够使我们静下心来全面客观地审视整堂课,优点也好,不足也好,都会在自我观照中一一显现,成为我们写作的素材。随着这些素材的日积月累,我们探究问题的能力会越来越强,从改进不足中获得的经验会越来越丰富,相应地,教学理念和教学技艺也会越来越成熟。
除了坚持写教学反思,我们还有必要指导学生尝试着写写每堂语文课的学习反思,让他们自己说说课堂上的学习体会,包括对学习重点、难点的掌握程度,在课堂上提了几个有含金量的問题,在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看法与其他成员有分歧时是怎么处理的,有没有余力对其他小组领到的学习任务进行认真的思考,其他同学的发言对自己有没有什么启发,一节课下来有没有什么遗憾,等等。如果学生真的养成了坚持写学习反思的好习惯,并及时地将反思的结果反馈给我们,我们一定能够做到“教学相长”,一定能够大大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益。
(黄春秀 江苏省海安双楼中等专业学校 22666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