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煜词《虞美人》中真情之体现

2017-09-26张海振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7年9期
关键词:愁思春花秋月故国

李煜,南唐后主,也是著名的词人,其词风继承了花间派词人的传统,诗词风格鲜明生动,言辞明快,情真意切,又具有深沉的含义,其词对后世影响很大,也是后人学习的典范。其中,《虞美人》是其最有代表性的一部作品,为后人久久传颂。这首词深刻地体现出了作者的真情,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終,通过曲折回旋、游走自如的艺术结构,形成了一种凄婉的美感。

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瑰宝,更是文学领域的宝贵财富,为世人咏唱感悟,其中涌现出很多诗词奇才,为后世人所敬仰。南唐后主李煜,虽然作为一名皇帝不够合格,但是在词作方面却胜人一筹,是一位享有盛名的伟大词作家。其词纯真率直,抒情真挚,不喜刻意雕琢,词风意境深远,水到渠成,很多名句流传千古。他的词对我国词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词作,作者真情贯穿始终,是我们重点赏析的内容。

一、问答方式,表达悲恨相续之情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整首词都突出一个“愁”字,这也是整首词的一个基调[1]。词人把这种情感表达得非常深刻自然,没有一点儿做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词人的伤情、愁思于一问一答中体现出来,春花秋月本为美好之物,为何观后会增伤感,只因伤怀往事,这与作者的人生境遇不无关系。词人此刻已是阶下之囚,看到此景此物,怎能开怀,烦躁、忧思郁结于心中。这样的日子何时能结束,表露出作者的绝望和厌烦。作者感慨月缺花残,人生随即消逝。“往事知多少?”一句往事又包含了多少深意,既有他作为南唐后主时的风光无限,自由快乐,又有他沦落阶下之囚的痛苦与悲伤,往事不再,时过境迁,变化无常,感叹人生的短暂和坎坷。“小楼昨夜又东风”说出了他阶下囚的日子又过了一年,内心生出无限感慨。“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回想起故国,悲痛感伤袭上心头,这是一个亡国之君的痛,亡国之恨由此而凸显。词作一问一答引出作者的悲伤愤恨之情,真实生动,无不使人痛彻心扉。

二、对比手法,感叹人生无常之情

李煜本为南唐后主,一国之君,却沦为阶下之囚,往时的尊贵、快乐、自由都已失去,生存的意义也已丧失,没有一丝安全感,心中满是悔恨,悲伤,充满对故国的无限追思和对人生无常的深深感叹。词作以对比的手法把这种感叹表现得淋漓尽致,使人感同身受[2]。首先,“春花秋月”年年重复不变与“往事”短暂消逝形成鲜明对比。其次,“小楼昨夜又东风”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形成对比,突出世事无常。最后,“雕栏玉砌应犹在”与“只是朱颜改”,又形成对比,故国的宫殿依然立在哪里,只是里面的人已经变化,已经衰老,形成对比,突出时光易逝,人生多变。这几处对比,浑然天成,紧密相连,反复把词人的哀愁、伤悲、悔恨感慨表达出来,波澜起伏,深情自然流露。

三、生动比喻,抒发忧愤之情

愁思之情本是无形无声的,但是词人词法巧妙,善用比喻,把无形的愁思、悲伤写得生动形象,把深情愁思化为客观可感的景物,使愁绪抒发得更加深刻具体。“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是千古名句,也是最能深刻体现出作者愁绪哀思的词句[3]。词人以“一江春水”比喻愁思之绵长、愁绪之无边,愁思如汩汩流淌的水一样奔腾不止,把无形的愁思写出了动态之感,更加深刻有力度,使人读后,能真正进入意境之中,体会作者的痛与愁,悲与恨。无形的“愁绪”也变得有形有声,更加形象。使读者与词人很快达到感情上的共鸣,更能够站在词人角度,体会他那时那刻的心情与哀伤。词句感染力极强,以一江春秋比喻愁思,形象深刻,把愁绪的外形生动地表现出来,使人们更能体会愁绪的内涵与本质,这也是词流传千古的重要原因。

四、善用意象,表达思国思乡之情

“月”自古以来就被用作词作中的意象,来表达作者不同的情感。在《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这首词中也是如此,词人两次用到“月”这个意象,情境交融。“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词人通过写“月”,深刻地表达出自己思念故国,思念家乡的情感,把这种愁绪哀思转化为具体的景物,使愁思之情表现得更加生动、深刻。词中“秋月”,“明月”都是美好的意象,但是词人的处境苦楚,无心欣赏,反而给词人带来更深的哀愁,美景喻哀情,哀情更哀,思念之情也更浓郁深沉。词作的审美效果也更加突出。

结论

诗词本身就是一种艺术,而艺术都是来源于生活的,没有丰富的生活,没有深厚的情感,词作也就不会显示出它独有的魅力。雪莱说:“我们最甜美的歌,就是那些倾诉最哀伤的思想的。”李煜作为一位伟大的词人,一个亡国之君,人生的巨大变化,让他忧愁悲恨,让他的生活充满了绝望。此词深刻地体现出了作者的真情,自然朴素,毫无雕琢。词风和表达技巧也都堪称不拘一格,却又得体工巧。全词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通过曲折回旋、游走自如的艺术结构,形成了一种凄婉的美感。

参考文献:

[1]蒋昌鑫.从《虞美人》看李煜词的真情[J].文学教育(上),2014,(02)

[2]刘广辉.千古真情一钟隐 肯抛心力写词经——简论南唐后主李煜后期的词[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5,(03).

[3]史立群.试论李煜词所体现的情感特征[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

(张海振 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 210000)endprint

猜你喜欢

愁思春花秋月故国
春花秋月望西楼
他把悲伤流成一江春水——读《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鹧鸪天·无题
从宋初笔记看江南士大夫的“故国情怀”——以《南唐近事》《江南别录》等为例
秋思
故国·青铜
故国·青铜
满天星
纳兰词与李煜词之愁思比较研究
故国(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