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式午餐

2017-09-26qinzi

三联生活周刊 2017年39期
关键词:餐盘午休烤箱

qinzi

算起来我和德国人一起吃过上千顿饭了,其中大部分是中午的工作餐。

最早是在学校的食堂,每顿大约有三种主菜和主食自由选择,但重复率极高。另附小食,无非是一碟子沙拉或一小碗酸奶。我的德国同学无一不吃得津津有味,而我似乎只对难得出现的烤鸡和炸薯条的搭配稍感满意。有时候宁愿早起夹一个三明治带去学校,待到中午冷冰冰地下肚,也不愿端着餐盘排队接一份加热的冷冻蔬菜。

好在学校生活很快结束了。欢欣雀跃地进入了公司开始职场生涯,不料在公司吃午餐仍是不可避免的课题。冬季开始了第一份工作,想到那个办公室,回忆里便都是雪的寒意。餐厅和厨房在负一层,暖气似乎永远不够对抗愈来愈低的温度。中午12点半左右,大家陆续带着餐盒下了楼,德国东北部的午餐极其寡淡,厨房设施虽然齐全,但用得最多的只有咖啡机。炉子几乎没开过,微波炉和烤箱被我和一位法国同事承包了,德国同事则只需简洁地打开锡纸包着的黄油,用餐刀均匀地抹在面包片上,就着热饮吃下即可。其中一位高大的德国女孩,每天中午无一例外地吃四片面包,喝保温瓶里自带的黑咖啡,我常常怀疑她从烟草中汲取了更多的能量。

圣诞节前夕,合作的公司之间会互相送些小礼物。我们收到了整条的烟熏鳗鱼和大袋的烟熏三文鱼,面包和搭配的酱料也一并送来,小冰箱塞得满满的。那几日是不用带午饭的,午休开始,大家就热火朝天地切鱼和面包。将柔韧的法棍切成半寸左右,其上抹白色的酱,再叠一两片红白可人的三文鱼片,颤巍巍地送到嘴里。鳗鱼也极鲜美,表皮滑滑溜溜,切一刀颇费点事。不过由于油脂太重,我们一次吃一块也就足够。

而后我渐渐习惯了短暂的午休和啃两口面包就继续工作的紧凑。午餐仅是饱腹而已,谈不上美味的享受,更谈不上营养的搭配。

随着工作的变动,我于一个春天迁居到了南部。新公司规模略小,厨房和细长的过道合二为一,餐厅则兼职会议室。入职第一天,中午12点不到,两个年轻的同事就张罗着去附近超市买午餐食材了,走之前还不忘开着烤箱预热。不一会儿,他们抱着一摞比萨回来,放入烤箱。其他人也陆续加入厨房的队伍。

员工不到十人,却用零零碎碎的食物覆盖了会议桌,相对于北部公司面包独霸天下的齐整,这儿的人更多选择意面、手削面(Spatzle)和大馄饨(Maultasche)作为主食。同事们相当重视这一顿午饭,甚至将其作为三餐中唯一的热餐。一接近午休,大家就各自按需去买菜做饭,聚在小小的厨房里忙忙碌碌:煮面条、切黄瓜、烤蘑菇、拌牛油果、煎饼……工作忙的时候,至少也会烤比萨或汉堡或鱿鱼圈或千层面。面包仍会出现,但一定是摆在餐盘中,旁边往往是刚煮好的白香肠、一勺甜芥末,圆滚滚的酸黄瓜和鲜嫩嫩的竹笋。餐盘之外还有一碗蔬菜沙拉和贮存在专用盒子里的黃油。我受到了感染,也开始丰富我的午餐。准备蛋炒饭、蔬菜汤和煎饺的时候总能收获一些羡慕的眼神。随着波兰籍和日本籍新同事的加入,餐桌上又出现了更多的搭配,无论厨艺好坏,每个人似乎都极力在有限的条件里用为数不多的食材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胃。

南部的冬天比北部亮些,雪却更厚。为了不让公司残留食物的气味,我们总是开着窗子做饭,在冷风中哆哆嗦嗦地站在烤箱前取暖。我也是在冬天离开那个城市的。离职前的最后一天,按照公司惯例为大家做了一顿告别午餐。中国菜还是有些复杂的,前一晚在家准备了大概,上午还是11点就进了厨房。两位同事过来帮忙,我们一起将黄瓜切成极薄的片,和蒜末一起凉拌;又用平底锅煎了豆腐块,放了麻婆豆腐料慢炖;主菜用炸过的猪肉丸,和家里能找出的各种干笋干香菇干黄花菜一起红烧。甜点是做好带去的,一份红豆糕,一份草莓大福。没有电饭锅,就在炉灶上煮米饭,便要小心火候。准备妥当后大家都迫不及待围了过来,没一会儿饭菜都被消灭干净了。

那是我最花工夫的一顿工作餐,也是我和德国人共享的最后午餐时光。告别了德式午餐,也便和那一种生活方式说了再见。endprint

猜你喜欢

餐盘午休烤箱
光影视界
餐盘上的卡通王国
动物世界
太阳能烤箱
当春日落入餐盘中
疯狂编辑部之午休时间
午休小插曲
我们该在无病呻吟的文字餐盘里加入什么样的营养?——常新港创作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