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国民族教育的价值基础

2017-09-25扎西措

东方教育 2017年14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民族价值

扎西措

摘要:从古至今,民族教育引起人们重视的主要原因就是为了维护团结、巩固边防、保证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此外还是为了落实党的民族政策。这样对民族教育价值进行定位,应该说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单纯的出于这一目的是不够的,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与探索。民族教育是少数民族成员成长的过程,是少数民族人员人权的需求,是少数民族成员发展的需求,是少数民族人性的需求。因此对民族教育的价值定位应当在民族去向与国家去向中间寻找平衡点。

关键词:民族教育民族取向价值基础

一、民族教育的价值与意义

(一)维护国家独立统一

各民族之间和谐发展,对于相对落后的民族经济、建设,国家可以大力扶助,例如西部大开发,可以促进西部边疆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双向发展,更好的整治国土,维护生态平衡,巩固边疆、捍卫主权、维护国家独立统一。逐渐消除历史所遗留下来的差距,保证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与共同繁荣,满足国家协调统一都有着重大意义,这是一项兴国大计,安邦大略。

(二)促进多元教育本土化

现如今,人们更加重视注重研究民族教育的价值与作用,逐步涉及重大的实践问题与理论问题。科学的服务于中国教育事业、民族教育实践、国家的和谐发展就是加强少数民族教育的重要意义,促进多元教育教育理论本土化,强化中国当代教育思想,充实中国教育领域,促进人们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民族教育就是多元一体化的教育,将文化的多样性与相同性相结合,促进少数民族成员适应现代教育的目标。

(三)提高各民族素质

加强并重视我国少数民族的教育,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与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民族教育特殊的战略地位就是因为它自身的特殊性,直接影响并约束着我国民族的团结,社会主义政权的巩固,现代化进程。从这个角度来看,这并不仅仅是教育问题,更是经济问题与政权问题。发展民族教育,对于提高各民族的素质、发扬各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有着重要作用。

(四)保证国家安定团结

我国是一个由五十六个民族所组成的大国,当中有五十五个少数民族,其中的人口量占据着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左右。大力发展民族教育既有利消除历史所遗留下来的各个民族之间存在的不公平现象,还有利于保证各民族地区的文化、经济与先进地区水平相持平,利于改善民族关系维护民族团结,增加国防力量保证国家安定,由此可以看出中国民族事业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

二、民族教育价值基础的必然取向

(一)是少数民族人性的需求

人不受教育就不能够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人也是唯一必须要接受教育的,常言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由此可以看出人应该要学习,人应该接受教育,这是无法否认的。当说明与解释民族教育合理性时,不需要考虑教育的特殊意义与人对教育的需要,而是应该从维护国家团结稳定、落实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这一角度说明教育的意义。人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来武装自己,丰富自身经验,想要对这个世界有不同的认识,就应该学习。接受教育是人本质的需求,人的适应环境与动物的适应环境有着本质的不同,人对环境的适应是积极的,动物却相反。人不但可以适应环境,还可以改善环境,这需要长期的努力与学习才可以获得的。

(二)是少数民族发展的需求

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才能压倒一切,在努力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可以依靠发展来解决问题,民族地区亦是如此。教育能够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能力,现代教育对人进行的影响归根结底是为了发展,这也是教育的本质规律。重视并发展少时民族的教育,不单纯是为了巩固边防、维护国家稳定,更是为了国家今后的繁荣昌盛,促进社会经济的进步。教育在人发展的过程中不会因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出现阻碍,因为人的身心发展是有不平衡性、稳定性和可变性的,需要因材施教。

(三)是少数民族生存的需求

少数民族在面对当今社会当中的各种压力与挑战时,生存环境也会受到威胁。人只有在保证生存环境之后才能去谈其他,但要生存就要劳动,劳动是人生命存在的基础。但教育就可以生产劳动力,教育能使人获得劳动技能与劳动技巧,一个人想要成为发达的劳动力,就必须经过系统的教育与培训。除此之外,教育还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现状,使他拥有更好的生活质量。学习和接受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掌握相关知识,而是而为了更好的生存。

(四)是少数民族人权的需要

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接受教育是每一个人的权利与义务,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就是为了保证每个人接受教育的权利。少数民族接受教育的权利就是通过发展民族教育来实现的,发展民族教育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是尊重少数民族的基本人权。民族教育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它是必须存在的,也是必须要贯彻落实的。发展民族教育不存在谁偏向谁、谁照顾谁的问题,大力发展民族教育是一定存在的,不可缺少的。

三、结语

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圣人曾说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由此可以充分看出教育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地位。教育不但可以使人掌握相关理论,还可以获取实际知识,让人们为这个社会今后的稳定发展奉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我国属于多民族组成的国家,新中国成立之后各民族人民都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之下,为国家富强奉献着自己的力量。加强对各民族的教育工作,是不可忽略的,只有将教育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人们才可以在思想上武装自己,更好的为这个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互联网+民族教育”的内涵、价值及实现路径[J].甘健侯,趙波,李艳红.学术探索. 2016(02)

[2]综合施策提升民族教育水平[J].赵小雅,毛力提·满苏尔,丁晨.中国民族教育. 2017(04)

[3]民国时期西北民族教育问题二十年研究述评[J].燕慧,张学强.贵州民族研究. 2014(01)endprint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民族价值
Jiao Ayi| 《娇阿依》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MINORITY REPORT
少数民族的服装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传承 民族 文化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小黑羊的价值
民族万花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