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传统体育对培育军校学员长征精神的价值探析

2017-09-25冯路周梦莎

东方教育 2017年14期
关键词:长征精神体育教育

冯路+周梦莎

摘要:长征精神是革命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激励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大动力。传承并发扬长征精神,对于军队院校学员的成长成材不可或缺。本文通过分析民族传统体育的对培育学员长征精神的教育价值,旨在引起部队及军队院校的重视,加强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认识,并灵活的将其运用到教学施训过程中,以提高学员的民族文化自信心,使学员在民族体育的实践中感受长征精神,更好地将长征精神融入到学习和生活中。

关键词:长征精神;民族传统;体育教育

1 前言

长征的胜利,锻造出了不朽的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长征是发生在20世纪中国人超越自然、极限、自我的伟大实践,在邁入新世纪的今天,我们的民族又开始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长征,虽然再没有雪山和草地,但道路同样曲折而漫长,面临着更为长期、更为严峻的考验。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新目标,新一代革命军人更是需要新时代的长征精神。军校学员是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主力军,是振兴国家和民族富强的接班人,如何在军校教育中培养学员的长征精神,值得广大军校教研人员深入思考。

2 民族传统体育对军校学员传承长征精神的价值体现

弘扬长征精神,不仅仅需要慷慨激昂的口号来振奋人心,更需要在实践中得以培育和锻炼。红军长征是一场挑战人类极限的“东方马拉松”,这种执著与挑战和体育精神是相通的。在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各项以《弘扬长征精神·推进全民体育运动》为主题的运动会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如2014年举办的一场由全民发起的长征运动会以及2016六盘水城市公益徒步活动等,这些长征运动会的群众参与及其火爆,取得了显著的活动效果。可见,通过体育运动来继承和弘扬是长征精神是时代发展需要,值得大力提倡。民族传统体育区别于其他竞技体育不同的是其民族文化的专属性,军队院校教育以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为载体来弘扬长征精神,有着不可小觑的价值和意义。

2.1 发扬长征精神,民族传统体育是培养学员民族精神的有效载体

长征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她来源于最深厚的民族情感,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民族传统体育对于民族精神的培养是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其教学过程的本身就是在培养学员对祖国的热爱,对民族的文化认同。以日本的剑道、韩国的跆拳道等民族体育项目为例,都是在国家战争和军事交融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国武术作为中国的国粹文化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的典型代表,包括舞龙、舞狮运动,从古至今都是年度佳节的大型民众娱乐节日之一。随着全球化大背景文化的相互交融,这些运动遍及世界各国,已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标志。此外还有踢毽球、踩高脚、踏板鞋、打陀螺、押迦以及端午时节的赛龙舟等项目。这些国粹体育教育,不仅仅在于传授动作技能,而是让学员透过知识的传递,认识到传统体育的作用和意义,提高军人民族文化自信心,以民族精神、尚武精神为基石延续中国红军长征精神的圣火。

2.2 发扬长征精神,民族传统体育是提高学员坚强意志的重要手段

长征中红军在物资极其匮乏、自然环境相当恶劣的条件下,面对多方敌人的凶残侵袭展开浴血奋战,红军遇到的困难世所罕见。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部队,是不可能生成战斗力的。近年来,军队中受到不少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不良风气影响,加强军校学员思想道德建设,更应该进一步发扬长征艰苦奋斗的精神。军校大学生首先是一名军人、战士,然后才是大学生。民族体育注重英雄主义和尚武精神的培育,用铮铮铁骨、豪迈刚健内化为学员的气质风貌。在严寒酷暑、冰天雪地的环境中坚持训练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在大强度、高负荷的刺激下依然保持精神抖擞的训练状态需要忍耐克己的意志精神。在比赛逆境中如何反败为胜、克制对手需要依靠强大的心理素质和才智。没有红军长征时期的雪山和沼泽,亦可通过运动的方式来锤炼学员吃苦耐劳的精神,发展学员顽强、果断、敢打必胜、百折不屈的坚强意志。

2.3发扬长征精神,民族传统体育是发展学员强健体魄的必要需求

据统计,在“敌军围困万千重”的逆境中,工农红军忍受了酷暑严寒、干渴饥饿、艰难跋涉两万五千里,翻阅18做高山,渡过24条江河,转战10多个省,攻占700多座县城,终于从几十万敌军的冲刺包围中杀出一条生路。没有强健的体魄和精神的灵魂作支撑,长征的胜利难以想象。目前军校中大部分学员是从地方直接深入大学的,在高考的紧张压力下大部分学员入校前长期缺乏体育锻炼、身心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此外,社会发展逐渐呈现了静态的生活方式,学员体质健康状况受到影响。在长征战斗力精神的影响下,民族传统体育在军队院校的教育目标就是要培养适应现代条件下高强度战争所必须的强健体魄,通过传统体育项目中的散打、短兵等格斗训练力求使学员身体素质适应战争环境的需求。武术中传统拳、散打、短兵器等格斗项目被很多国家的学校、军队、警察和特种部队引用,格斗对抗本身就是集速度、力量、耐力、灵敏等素质为一体的综合技能运动,无论是任何一项民族体育项目,都有其专项素质的要求。在军队院校的日常训练中培养学员发扬人民军队英勇善战、顽强拼搏的优良传统,提高战斗力生成。

2.4发扬长征精神,民族传统体育是加强学员团队精神的直接方式

红军长征的伟大胜利是红军集体主义精神的生动写照。长征途中,将士风雨同舟、生死相依,涌现出了无数感人事迹,维持党中央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各路战役部队相互配合、协同作战,为顾全大局而牺牲局部利益。基层部队以及军事院校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无论是在训练、战斗,还是学习生活中,集体主义精神都是官兵必须坚持和发扬的思想道德观念。团结协作精神,集体荣誉感是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的重要发展目标之一。以舞龙运动为例,这是是一个集体项目,在整个舞龙的过程中,它是在龙珠的带领下,由9个人借助龙具共同完成舞龙技巧动作。队员之间的协调配合,是影响整个龙型演绎效果的首要条件,包括在训练中,为了完成一项难度动作的练习,需要反反复复的磨炼,在配合的过程中找到默契感,培养相互理解、包容、协作的集体精神,所以在舞龙教学中集体的配合是十分重要的。除此之外,赛龙舟、踏板鞋、踢毽球、抖空竹等民族体育项目都是团队精神来完成的活动,通过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可以在协作中找到集体,在集体中弱化个人利益,逐步建立团队的凝聚力、向心力。endprint

3 军队院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的必要性分析

3.1 军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必要性

在全球化大舞台中,西方强势文化对其他民族文化产生了严峻挑战,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西化,现如今,民族大义精神、民族文化自信心的缺失,崇洋媚外的潮流侵袭着思想观念,许多青少年群体甚至认为本国民俗文化太“老土”而不愿意学习。这些负能量的社会风气影响着官兵及军校学员。一位西方哲学家指出:“从文化上消灭一个国家比从军事上消灭更容易”,民族文化认同对于一个国家的安全和统一具有重大意义,是军校教育必须牢牢把握的教学主线,是革命军人必须具有的价值观念和职业养成。军校教育代表着国家先进文化的力量,就是要把先进军事文化的“根”深植与中国民族文化的肥沃土壤中,通过民族传统体育的锻炼可以促进学员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保持和发展本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构建文化认同,向国外文化侵略势力展示中国威武豪壮的民族气息,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让中国的长征精神、民族精神走向世界,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2丰富校园生活,掌握民族文化技能的必要性

军队院校占据军队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校园文化既要包含丰富的时尚元素又有沉厚的历史底蕴。但学员日常的学习、生活基本上是在制度化的模式下按部就班地进行,课余活动单调、枯燥,体能训练带有明显的目的性,在大部分军校体能训练的操场上,训练内容基本上仅仅围绕五公里、障碍、越野等训练科目进行。体能训练时操场跑道、篮球场上人山人海,其他运动场地明显偏少。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传统体育种类满目琳琅,如蒙古族的摔跤、赛马、射箭,回族的踢毽、拔河,苗族的荡秋千、划龙舟,这些项目都具有较高的娱乐性和竞技性,通过多形式、多种类的运动方式能够给学员带来新鲜感,在欢快的体育锻炼中愉悦身心,掌握一门民族文化技能可以增强学员的自信心,增强参与运动的主观积极性,形成锻炼的良性循环。在落实《军队基层建设纲要》明确的满足官兵精神生活“娱乐、审美、求知、成才”等多方面要求,十分有益。此外,一些来自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学员能够得到展示的平台,加强与各少数民族学员间的交流和学习。

3.3加强院校生长军官官兵融合、军民融合的必要性。

军营是“民族特色”生长的沃土,56个民族在军营里都能找到他们的子弟和文化烙印。具有民族特色文化的体育项目,娱乐性强,深受基层官兵的喜爱。比如:摔跤、武术、太极拳、毽球、打陀螺、划龙舟等项目,这些运动追根溯源,传承和记录着每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军校培养的生长军官毕业后下基层任职,需要迅速适应部队、贴合部队,与士兵撵成一股绳。来自不同民族的官兵都有本民族特色的一面,在这些民族体育活动中,相互间愉悦了身心,密切了干部、官兵的关系,增进了了解。

此外,不少部队在与驻地群众联谊时,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载体,成为“双拥”活动的最好舞台。如端午节的龙舟比赛,春节、元旦的龙狮表演,大型开幕式的武术、太极拳节目等。中国每四年举办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各民族体育健儿欢聚一堂,竞献技艺。云南地区某装甲旅组就曾代表全军参加民族运动会,并取得了优异的好成绩,一展军人英姿风采。

4 小结

弘扬长征精神,不仅仅需要慷慨激昂的口号来振奋人心,更需要在实践中得以培育和锻炼。军队院校教育以民族传统体育为载体,可以有效的培养学员爱国思想、民族精神以及吃苦耐劳的奮斗精神,以民族文化传承为契机来增强民族自信心,提高体质健康水平、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扩展官兵融合、军民融合的交融渠道。军校体育教员对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教学更是要科学、合理、创新,以长征精神的工作风貌,以身作则,激发学员不忘历史、矢志报国的爱国情怀和崇高的民族主义精神,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强军梦的长征征程,表现出勇于奉献、不怕牺牲的英雄品质。

参考文献:

[1]李航,论民族传统体育与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融合与发展[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35(7):92-94.

[2]谢春秋,舞龙舞狮运动在部队开展的可行性研究──以湖南邵阳62158部队为例[J].科技信息,2012,11:172- 173

[3]李宝峰,新时代背景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多重价值分析[J].科技创业家,2012,09:163

[4]宁业梅,广西少数民族竞技体育在高校体育中的应用探索[J]. 体育科技,2010(1):130-133endprint

猜你喜欢

长征精神体育教育
新时期长征精神国际传播要素分析
浅谈长征精神在军校学员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体育课堂中融入礼仪的重要性
西安体院学院体育专业学生人生规划研究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普修课教学现状及改革设想
浅谈长征精神的当代价值
探寻体育教育的精神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