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叶剑英的革命路
2017-09-25陈予欢
陈予欢
叶剑英的军事生涯源自粤军,在粤军中历经艰险成为将校,黄埔军校创建初期,他参与筹备并发挥过重要影响与作用。在大革命危难关头,他毅然脱离旧军队,从一个正直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彻底的共产主义者,经历了漫长曲折充满艰险的革命斗争的磨炼与考验,表现了非凡的革命胆略,建立了丰功伟绩。
投效援闽粤军 初显军事才华
粤军作为广东地方军系,在1925年8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援闽粤军,是孙中山掌握的第一支武装力量,也是孙中山后来赖以支持护法斗争、坚持北伐的主要武力依靠。援闽粤军同时又是中国国民党直接掌握的第一支军队,此时粤军存在之意义,正如邹鲁在《中国国民党史稿》所示:“粤军是国民党人倾尽党之全力栽培起来的。”
叶剑英(1897~1986年)早在1905年入雁洋堡怀新学堂学习,就开始阅读同盟会主办的《民报》,开始接触孙中山的革命学说。1908年11岁时,叶剑英在离家十多里的丙村三堡学堂(高级小学堂)读书。1912年,考入梅县县城务本中学。后考入梅县东山中学读书,被推选为学生自治会会长。毕业后任教于横山新群小学。1917年,他与曾举直、曾宪发等考入两广海军学校,读了一段时间,适逢云南陆军讲武堂招生,1918年12月,他们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学校第12期炮兵科学习。本期教育长为戢翼翘,炮兵科科长龚师曾,炮兵科主任教官兼军事学教官王柏龄,三人均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该期炮兵科学员计有25人。入学后他们接受了炮兵技术科目训练,进修了共同科目军事教程,主要包括战术、兵器、枪剑术、筑城、地形、交通、操典、野外勤务、射击教程、实弹射击、马术、军制和战时国际法课程。1920年1月30日,叶剑英被云南督军公署授予陆军炮兵少尉军衔。鉴于他的毕业成绩优异,校方计划派遣他返回南洋充当宣抚特使,同时招募新学员,叶剑英不愿从命,随后兼程返回广东。
回到梅县后,叶剑英了解到孙中山先生创建的广东军队,便离开汕头赴福建漳州,安排在粤军总司令部任见习参谋,开启了粤军的军旅生涯。过了不久,叶剑英为发挥炮兵业务专长,要求到基层部队,于是被派往援闽粤军第1军熊略支队,任炮术训练教官。
叶剑英于1921年春入粤军工兵营任职。1921年4月,应副官长吴铁城邀请,入广州大总统府副官处工作。1921年夏,任粤军第1师军士教导营教官。1921年10月15日,孙中山出巡广西,经吴铁城、陈策举荐,以大总统随员身份,随孙中山等抵达桂林,叶剑英被分配在大本营幕僚处供职,该处根据《大本营条令》,负责作战、军令、参谋等业务。此时在桂林聚集的各路军队有4万余人,孙中山考虑为北伐作军事动员,决定举办军官教导团,分批轮训初中级军官,叶剑英被任命为军官教导团教官,参与军事科目训练。1922年3月21日,粤军参谋长邓铿在广州遇刺身亡,孙中山遂变更北伐计划,督师返回广州。
1922年4月上旬,孙中山在江防舰队护卫下,率大本营由桂林抵梧州,叶剑英率营沿途护航。1922年4月12日,孫中山颁令任命陈策为大本营海军陆战队司令,叶剑英亦被任命为海军陆战队营长。1922年10月19日,叶剑英应邀抵达张民达部,即被张民达任命为粤军东路讨贼军第8旅司令部参谋长,开始担负更为重要的参谋指挥职责。1923年2月初,与张民达率部进军广东大埔,在言岭关挫败陈炯明部粤军。
以粤军第2师代表身份参与筹备黄埔军校
1924年2月6日,黄埔军校筹备处正式成立,王柏龄、邓演达推荐叶剑英参加军校筹备工作,经筹备委员长廖仲恺举荐,叶剑英以粤军第2师代表身份参与筹备黄埔军校,筹备处设于广州南堤2号,王柏龄时任教授部临时主任。依据目前公开的各种史料及参与时间确认,叶剑英是最早参与黄埔筹备的首批军事人员之一,此时他还没加入共产党。筹备之初,叶剑英先后参与筹备办公会议30余次,参与制定教学计划、聘请教官、编写教材、招考学生等。1924年3月中旬,东路讨贼军统一改编为建国粤军,叶剑英续任扩编后的建国粤军第2师(师长张民达)司令部参谋长。1924年5月3日,他任广州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教授部(主任王柏龄)少校副主任,兼任教官。1924年5月,黄埔军校的各项筹备工作就绪,各个管理部门也逐步配齐。叶剑英在云南讲武堂学习时,受到时任炮兵科主任教官王柏龄所器重,王柏龄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叶剑英是我在云南讲武堂掌教时所器识的一人。”于是在军校正式开学时,他举荐叶剑英任教授部副主任。教授部的主要职责是拟订教育纲领、教学计划,编制操典课程,编撰术科教材。孙中山决定军校要尽快培养军事人才,教授部奉命将两三年的学制,择其精要浓缩于6个月,集重点于战略、战术和战斗的要领上,此时的叶剑英,在编制教材上成了王柏龄的得力助手。黄埔军校为历史所证明,真的践行了孙中山的宏愿“造就500人的革命军”,开启了国民革命历史新篇章。
统领粤军部队 东征北伐显军威
1924年8月,叶剑英复任建国粤军第2师参谋长,并兼独立营营长。接着率部在广东连平击溃陈炯明部粤军李易标第7军,战后率部返回广州城郊驻地。其间,叶剑英还多次赴黄埔军校讲授《兵器学》课程。1925年1月30日,东征联军总指挥部召开军事会议,根据苏联顾问建议,决定编成东征军战斗序列,叶剑英任东征联军右路军第2师司令部参谋长,协助师长张民达,统辖与指挥粤军第3旅、粤军第4旅、粤军第7旅,以及粤军警卫团和黄埔军校校军教导第1团、教导第2团等部。1925年2月4日,粤军第2师在师长张民达、参谋长叶剑英的指挥下,由石厦攻打石龙,激战两小时后,陈炯明部粤军向茶山、南社退却,遂攻占石龙、横沥。2月11日,张民达、叶剑英率粤军第2师3000余人在龙岗集结,向铁场围推进。15日攻占淡水城,俘获熊略部旅长、团长等军官10余名。2月27日晚10时,粤军第2师与黄埔军校校军教导第1团占领海丰县城。
1925年8月20日始,在广东的各系军队相继统一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建国粤军第2师一部改编并入国民革命军第1军第3师,叶剑英仍任新编团团长。1925年9月底,他率新编团,参加第二次东征再克淡水战事。1925年10月初,新编团奉国民政府命令改编为党军第1支队,叶剑英任支队司令官。1925年12月,叶剑英任国民革命军第1军(军长蒋介石兼)教导师(师长王柏龄)教导第1团团长,教导师后来改编为第20师。1926年2月起,叶剑英先后任国民革命军第1军(军长蒋介石兼、何应钦)第20师(师长钱大钧)第2团团长、师参谋长、副师长。1926年11月30日,蒋介石签署命令,任命叶剑英为国民革命军新编军第2师代理师长,实际任职番号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总预备队指挥部新编第2师。所部新编第2师兵员主要为南昌战役收编赣军组成,不久师机关、教导队和3个团部成立,全师总共6000多人,该师各级都仿效苏联红军编制设立党代表,多由中国国民党左派成员及中共地下党员充任,新编第2师组成后即奉命驻防江西吉安。1927年4月,叶剑英亲自起草并领衔签发反蒋通电,脱离黄埔嫡系中央军序列,到武汉加入国民革命军第4军,随部参与北上攻克驻马店战事。1927年7月上旬,由李世安介绍、经周恩来同意,中共中央批准其为中共正式党员。1927年7月28日,南京中国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召开第17次常务会议决定将其“永远开除”出党,随即转呈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经8月5日第112次会议决定咨请南京国民政府通缉。1927年8月3日,叶剑英率教导团南下,与在广东惠潮梅集结的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会合。总指挥张发奎并没有执行国民党中央上述决议,仍报请军事委员会广州分会呈批,任命叶剑英为第二方面军缩编组建的国民革命军第4军参谋长。1927年12月11日,叶剑英参与领导广州起义,任工农红军总指挥(叶挺)部副总指挥。起义失败后,于12月15日在地下交通员李运全掩护下,离开广州前往香港。
从叶剑英在粤军军旅的经历和参与黄埔军校筹办,到率师北伐进军两湖与河南,大军所到之处势如破竹,扫除北方旧军阀及恶势力,显示了叶剑英的运筹帷幄与大智大勇。1927年至今,时光跨跃90年,那时的叶剑英才刚满30岁,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将校军官。在大革命危难关头,叶剑英不计较个人官位沉浮,毅然与反动势力旧军队决裂,加入中国共产党,投身于充满艰险曲折的人民革命解放运动中。他的高瞻远瞩与超凡伟岸,在他诞辰120周年之际,仍值得后世缅怀、景仰与颂扬。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