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学习,激活课堂

2017-09-25梁丽艳

魅力中国 2017年37期
关键词:探究性桃花探究

梁丽艳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方式”。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而语文教师在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上,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因此,将探究性学习方式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和引导学生有所创见,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要使学生形成探究性学习方式,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壱, 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

教师应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态,把教学看成学生通过探究性活动主动建构学习的过程。改变教师单向传递知识的教学行为,树立以活动促发展的教学观念,教师不再是传统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支配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与学生成绩的评判者,而应是学习环境的设计者,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和指导者,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注意培养学生自觉、自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具体做法如下:

(一)把课堂的某一部分交给学生,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1、下放导语权。每一节语文课的课前三分钟时间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活动,要求学生设计本课导入语。在学生激情的引导下,同学们已把目光聚焦到这篇课文上来,接着,教师乘势上课。

2、下放教学字词权。上新课前,布置学生认真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扫清生字词障碍。学生实际上已经在课前很好地按要求掌握了对生字词的学习。教学新课时,让一两个学生教学字词,着重理解多音字和形近字,实际上是组织一次对生字词的巩固练习,对难检字进行识记,再组织字词竞赛。

3、下放提问权。把提问权交给学生,是开启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一条很好的途径。可以先让学生充分熟悉教材,再让学生提问,这样,他们提的问题往往会有针对性。

(二)把整个课堂交给学生,鍛炼他们驾驭一节课的能力,以此提升组织及逻辑思维能力。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让能力较强的有特长的学生主讲他们喜欢的课文。在这之前,一般要对上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让学生和老师一起参与备课,查找资料,提供需要的教学参考书等,学生还可以向教师询问与上课有关的问题。

第弐, 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习惯。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数事实证明,“问”是培养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切入口。有人说,学习的过程是从“无疑”到“有疑”再到“无疑”的过程。只有学生有了疑问,才会产生探究的兴趣。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言,让学生在探究中寻找答案,这一过程中,教师适当做以点拨和补充,这与老师将现成的答案一下子“端”给学生,效果会截然相反。

为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教师可以对课文内容作“蜻蜓点水式”的讲解,以此促进一知半解的学生提问;可以对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故作“一言堂”,以激起另有己见者的疑问;可以引导学生研读重点段落,开展提问比赛,看谁提的问题多,提的问题好。

第三,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壱) 打破定势,反向思维,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要善于指导学生从习惯性思维模式中跳出来,打破思维定势,试着进行反向思维,引导学生用批判的眼光看事物,从中发现问题。

中外文学史上的许多佳作,为我们引导学生逆向思维提供了范例。如:“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这些诗句都用桃花形容女子艳丽的容貌,但也有人用桃花形容女子轻薄,“开时不记春有性,落时偏道风声恶。东风吹树无休日,自是桃花太轻薄。”“癫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

(二)设定情境,发散思维,启发学生梳理问题。

曲设情境,广开言路,多向思维,使学生在思维的发散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曲设情境时,一定要设计具有开放性的问题,从而引起学生兴趣,帮助学生拓宽思路。

学习《 兰亭集序》时,我们先欣赏王羲之《兰亭集序》书法雄逸流动的艺术美,真是“飘如浮云,矫若惊龙 ”;再欣赏充满古代浪漫情怀的“曲水流觞”图,心游神荡;然后欣赏语言描述的“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的兰亭美景,只觉清风拂面,水声泠泠;竹木萧萧,流水潺潺;物我同化,心境澄明。再来理解课文,学生兴趣盎然,不仅获得了身临其境的艺术感受,而且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挖掘难点,探究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在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探究式学习中,教师要善于捉住疑难点,引导学生探究性思维,让学生去发现和探究疑难、突破疑难,然后陈述出来。

例如:探讨戴望舒的《雨巷》中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以探究案的形式进行。

诗歌讲究知人论事,教师应当提醒学生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进而对文章结构进行梳理。学生往往在自主预习的过程中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例如语言的含蓄,风格的清新,但是对于情感的把握则属于较为深层的方面。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探讨,各抒己见,尽情发挥学生的想象。诗歌主旨可以由学生自己分析判断,教师只提供一些参考。endprint

猜你喜欢

探究性桃花探究
桃花眼
设问引导探究
喊桃花
斗牛犬“桃花”
探究性学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变革的应然诉求
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探究性拓展实验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由一道习题引发的探究性学习
如何开展化学教学的探究性学习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