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课改下初中历史教学模式的探讨
2017-09-25雷道军
雷道军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随着川教版初中历史教学的不断改进,初中历史教学的模式也在不断地发展创新。探讨初中历史教学的模式,需要对初中历史教学模式的现状有所了解,进而分析初中历史教学模式在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从而据此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与策略,从而达成最佳的初中历史教学的效果,切实促进初中历史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历史;问题;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历史学习环境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由此可以看出,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学习和成长一定的影响,健康的环境能够促使一个人取得更大的进步。良好的学习环境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而改进中学历史教学模式首先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够积极思考、主动尝试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发展进步。具体操作起来,便要营造一个历史气息浓厚的文化氛围。历史教师从现实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出发,启迪学生思考。比如在面对崭新的书本时,老师可以和学生探讨中国古代造纸术的发展历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搜集一些资料,通过自己动手来加深对于甲骨刻字、竹简刻字、丝薄写字、蔡伦造纸等知识的了解。同时,老师对于学生身上所穿衣物的布料构成也可以进行探索。让学生对于中国古代丝织业的发展、宋代引进棉花、工业革命以后出现尼龙制品等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再接着探讨这些物品的出现于发展,对于当时社会、文化、经济等方面的作用。下课以后,老师在与学生一统进餐的过程中,可以与学生一起探讨辣椒在中国引进与种植的历史,可以探讨葡萄等水果从西漢张骞通西域以后再中国的种植。无形之中,无论是在课上还是在课外,都见见营造了一种探寻历史和学习历史的学习氛围。通过这样的引导方式,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又避免了单纯上课所带了的枯燥。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入手,可以进一步刺激学生去发觉身边更多的未知事物,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走入历史学习的殿堂。
二、加强对教材的理解和教学目标的确立
新课标出现以后,传统的历史教材都进行了创新和改革。以前的历史教材为了应付考试,各种历史知识都是十分片面的,呆板的唯物历史知识。旧唯物史观的内容主要是生产力等苦涩难懂的内容,失去了历史本该有的历史有趣性,很难提高学生的兴趣。但是改革之后,新的历史教材则避免了传统历史书的缺点,具有创新性。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对新的初中历史教材进行系统的分析。另一个方面是教学目标的确立,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主要是为了要求学生们硬性记忆各种历史知识,必须要认识各时期重要的历史人物和每个时期发生的重大事情等要点,努力培养学生的历史认识能力。传统的历史课主要强调老师传授,学生掌握。而新课标下的初中历史课教学目标有了转移,不再试单纯的要求学生的掌握,其中最主要的是要求学生们能够进行历史知识认识和情感的模拟,注重的学习历史的过程,而不是掌握历史的结果。在初中历史课上,不再是单纯的传授历史知识,而是在教育的同时,将历史知识和社会知识联合在一起。新的初中历史课教学目标的规定,更有利于历史课的学习。
三、精心设置课程导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整个教学过程是分为很多方面的包括组织教学、复习检查、导入新课、讲授新课、教学小节、巩固新课以及布置作业等环节要想在整个的教学课堂之中获得良好的效果就必须要把握好导入新课的环节赴同学们在课堂一开始就保持着良好的兴趣去积极主动地学习。
故事导入法的实施。针对初中学生的成长阶段规律以及心理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初中学生依然会对故事感兴趣所以老师可以在备课的时候多去搜集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通过生动形象地讲解一些有趣的课外小故事去导入新课从而让学生能够融入学习的情景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初中历史的《西方文明的起源》这一课中老师就可以讲一些有关于西方文明起源的有趣的小故事或者是关于一些当地的有趣的民族习俗或者是关于一些西方名人的故事等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讲课环节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使学生也有兴趣去了解古希腊的一些其他历史知识使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学习热情为讲课环节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
诗词导入法的实施。每一个诗词的背后都肯定会有一定的创作背景不同时代的诗歌都反映出了其历史背景,这些诗歌也为研究历史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所以在初中的历史教学之中教师就可以利用这种诗歌的方式去导入新课既让同学们学习了历史知识而且会通过诗歌这一有趣的方式创造出一个积极向上的活跃的课堂氛围赴学生可以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之中。如杜甫的《忆昔》这首诗就反映出了唐代社会政治的稳定肚会的和谐统一经济的繁荣与发展等等所以可以很好地运用到《盛世经济的繁荣》这一教学章节之中,让学生通过诗歌的学习引入到唐代经济发展的学习之中去,通过诗歌中对人们生活等的反映展现出良好的社会特色,使学生带着很好的学习兴趣和想进一步了解的心情去学习整个章节的内容发挥导课的作用。
四、注重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法,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历史课程标准》前言指出:“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以应对新世纪的挑战。”明确提出培养“人文素养”是历史课程的“基本理念”。在历史教学中,可以有机地为学生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通过对相关的历史问题进行讨论,发挥历史教学的育人功能。如通过讨论儒家文化中的“仁者爱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体会善待生命、善待他人的情怀;通过讨论儒家文化“忠恕之道”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与人”,体会对他人的宽容,对个体生命的尊重;通过讨论唐诗、宋词,使学生体会中国的诗词的美;通过讨论、欣赏达芬奇、塞尚、凡高的绘画,体会色彩美、线条美,乃至个性的张扬。以上这些讨论,可以逐渐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意识。又如,通过讨论经济的发展、工业革命的进程和环境问题,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通过讨论战争,培养学生对战争、和平、发展等人类社会重大主题和人类命运的关注。
总之,通过讨论,可以强调人文教育,提高人文精神,培养人文情怀,有助于学生养成现代公民应具有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于翔.初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探索[J].考试周刊,2014(89).
[2]龙琪.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读写算,2014(4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