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学生为中心加强高职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实训教学

2017-09-25龙一帆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7年14期
关键词:实训教学应用型人才

龙一帆

摘 要 高职院校在进行城市轨道专业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着眼于学生学习,通过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效果。随着我国轨道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国轨道交通事业对高素质实践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以学生为中心,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加强实训教学比重,能够有效增强人才培养效果。

关键词 轨道交通专业;实训教学;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14-0134-02

1 前言

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是轨道交通专业教学的重要目标。以市场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建立满足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多元的实训教学体系,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职院校轨道交通专业教学发展的重要方向。这主要是因为提高实训教学的水平和质量,能够有效提升高职院校轨道交通专业人才培养素质。

2 以学生为中心的理论内涵

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人的问题是教育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尤其是关于人的发展问题。通过对人的成长进行健康的引导与教学,可以有效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正是教育的目的。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理论内涵,具体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并且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由于心理是人体大脑的技能,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是心理发展的直接前提和物质基础,而在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中是按照一定的次序和过程发展的,因此在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教育不仅要具有持久性、连续性,也要分阶段性进行。人的思维、情感、意志的发展,与人体大脑的发展有着紧密关系。这就要求高职轨道交通专业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学生的发展,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使专业教学工作与学生成长紧密结合起来。

着眼于学生的学习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不断发展和提高的,学生的发展还是要通过学习过程来实现。学习是在人的内在需求的推动下开展的,是一种精神性的活动,它是人类的一种生存方式。在轨道交通教学中需要着眼于学生的需求,着力于学生的发展。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是在自己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主动建构。因此,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轨道交通知识教学时,需要注重教学的层次性。同时,在教学时需要积极激发学生的内在需要,使学生在内在需求的推动下,积极主动地进行知识建构活动,使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不断掌握新的知识。

着力于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高职城市轨道交通教学中需要严格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学习规律,并且要遵照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如教育具有非决定性、非线性的特点,教师讲课和学生学习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决定关系。因为在教学中,学生的各种知识在进入大脑之后,需要经过学生内化,才能逐步转变成为知识和能力素质。而在教学过程中,这一内化的过程需要学生自己努力才能完成,教师是不能代劳的。教师普遍认为,只有通过讲解,学生才能完成知识内化,这是影响教学效果长期难以改善的重要因素。

为此,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工作中,需要学生和教师之间加强沟通、相互了解,增强教学针对性。同时需要通过教学评价活动,使教师及时了解学习效果,及时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及时改进,不断增强教学效果。“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的实施,能够加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3 以学生为中心的轨道交通实训教学原则分析

启发性原则 首先,在具体教学工作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在轨道交通专业教学中如果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工作则难以持久。其次,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引导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在了解轨道交通专业知识后,需要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只有加强实践,才能进一步加深理解,提高创造力和创新能力。最后,在教学中要发扬民主原则。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在教学中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同时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互,能够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不可搞一言堂,要允许学生发表不同见解。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乌申斯基曾经明确指出:“空洞的毫无根据的理论是一点用处也没有的……理论不能脱离实际,事实不能离开思想。”在轨道交通教学中,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教學中必须将理论知识和实践工作进行紧密结合。在教学活动中要将学生作为中心,创造条件使学生将学习到的轨道交通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并以理论知识作为实践活动的指导,注重用专业的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是书本知识的教学工作要与实际联系起来;二是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增强学生的轨道交通知识应用能力;三是将城市轨道交通知识传授与学生实际情况相配合,服务于地区实际。

因材施教原则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工作中,教师需要调查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以及不足之处。因材施教的原则具体指的是,在进行轨道交通专业教学时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工作,使学生每个人在学习中都能够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因材施教,一是在教学工作中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二是在教学中要采取措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 以学生为中心的轨道交通实训教学实施路径分析

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 “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在教学工作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具体教学中可以将全班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将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根据轨道交通实训教学设备的数量和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将一个班根据需要划分成6~8个小组,每个小组5~7人,设置两个小组长,由组长亲自挑选组员。在分组教学中,选择合适的小组长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必须选择有学习热情、学习能力强、领悟性比较好、有责任心并且乐于助人的学生担当。endprint

“以学生为中心”,同样强调小组之间的配合,如果缺乏小组长的组织和协调,小组的学习活动往往也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从这一方面来看,小组长在学习小组建设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这直接关系到小组建设的成败。因此,在小组教学中,教师必须加强对小组长的培养,因为真正好的组长不是选出来的,也不是天生的,而是培养出来的。

丰富教学方法,增强分层教学效果 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效果。对于高水平层次的学生,由于他们基本具备了良好的基础知识,教师可以多采取集体性的教学方法,如以赛代练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竞争、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中等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选择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基础知识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加深对这些知识的掌握,使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够再上一个台阶;而对于低层次的学生,教师则可以多采取示范讲解法,以激发学生的实训课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知识领悟能力。

“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训课的开展 在对学生进行实训教学时,根据轨道交通对设备、施工、系统设备管理等方面动手能力的要求,在进行实训时要根据轨道交通岗位对学生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进行实训教学之前,必须让各个小组的组长掌握实训教学内容的要点,使实训课堂成为各个小组长组织本组成员学习的舞台。在实训教学环节中,教师必须找到学生学习的兴趣点,提出实际教学目标。如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兴趣:轨道电路的红光带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学生在兴趣的指导下会想办法使轨道电路出现红光带,并且根据自己的实践,判断出轨道电路二元继电器落下与出现红光带的关系,轨道电路接收端电压与二元继电器落下的关系等。

实训教学工作是一同展开的,各个小组长需要负责将小组成员的实训内容和时间进行科学分配。在教学中,教师的职责是在不同的小组之间进行巡视,及时发现各个小组在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加强对学生的指导。采用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设备的使用效率,增强实训教学效果。

加强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进行科学评价 高职轨道交通专业在实训教学工作完成之后,需要对实训工作的教学效果进行及时和积极的评价。一般而言,评价工作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通过预先制定的标准,在各组之间开展技能竞赛活动,教师根据技能评比的最终得分,对各个小组的表现进行等级评价;二是由小组长针对小组内成员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过程性评价。结合以上两种评价建立个人实训项目档案表,并且根据评价中展现出来的教学中的不足,对实训教学工作进行积极改革,以增强教学效果。

5 结语

总之,在高职城市轨道交通實训教学中,一定要以因材施教的理念为指导,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及思维能力差异,制定差异化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评价标准,充分调动不同层次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并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使实训组织更加合理,教师指导工作更有针对性,能够满足学生知识需要和成长需要,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我国经济新常态下,只有加强实训教学研究,才能增强高职城市轨道交通教学效果,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唐扬波,郑乐藩.探索“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在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实训教学中的应用[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3(6):30-32,45.

[2]崔宏巍,胡松华.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1):185-188.

[3]刘献君.论“以学生为中心”[J].高等教育研究,

2012(8):1-6.endprint

猜你喜欢

实训教学应用型人才
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探索研究
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考核与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高职商品学课程实训教学探讨
分析任务式教学在中职会计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数控加工实训教学改革研究
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