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包装工程专业包装容器结构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2017-09-25李昭孙建明王小芳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7年14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李昭++孙建明++王小芳

摘 要 分析包装容器结构设计课程的特点,指出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河南科技大学包装工程系相应的教学改革实践,从教学改革思路及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意见和看法,旨在促进学生对本课程的掌握。

关键词 包装容器结构设计;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14-0102-03

Discussion on Teaching Reform of Packaging Container Struc-ture Design Course//LI Zhao, SUN Jianming, WANG Xiaofang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ackaging con-tainer structure design course, points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process, combined with the packaging enginee-ring department in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r-

responding teaching reform practice, some suggestions and opinions in the aspects of teaching reform and teaching methods have been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to master this course.

Key words packaging container structure design; teaching reform; teaching methods

1 前言

包装容器结构设计是包装工程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通过此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相关专业知识设计出美观、符合技术要求的包装容器结构。本课程具有内容量大、知识点多,理论相对偏弱,实践性强等特点,且与包装材料、运输包装、包装机械等课程关系密切[1]。近年来,河南科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包装工程系在教学中结合自身特点,对包装容器结构设计进行改革,取得一些显著的改革效果。

2 教学现状分析

课程现状 以河南科技大学包装工程系为例,包装容器结构设计为48个课时,其中理论课时42个,实验课时6个。教材选用孙诚教授的《包装结构设计》第四版,讲授内容主要为结构设计基础、折叠纸盒、粘贴纸盒、瓦楞纸箱、塑料包装容器、玻璃包装容器、金属包装容器、瓶盖等结构设计。由任课教师结合包装容器的结构特点、材质特点、设计要点及成型工艺等进行讲解,并以实例、作业、实验及课程设计作为补充教学手段。传统的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可以满足一般性教学要求,但反观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不高,学生对所学内容与就业、考研的关系认识模糊。因此,为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提高學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必要对包装容器结构设计进行教学改革,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

课程特点 包装容器所面对的内容物多种多样,不仅体现在形态上,而且体现在属性上,这就决定了包装容器结构设计有其独特的课程特点。

1)知识量大。容器结构按材质属性可分为纸包装、塑料包装、金属包装等,按包装体积可分为小包装、中包装、大包装等,按强度特点可分为柔性包装、刚性包装等。同一类包装容器结构又可细分为多种子系统,而不同类包装容器结构设计理论、设计方法及成型工艺又有本质的不同,因此,包装容器结构设计各章节连贯性不强,知识面广。

2)课程理论支撑不足。包装容器的结构设计有一部分内容需要借鉴其他学科的知识,例如:塑料、玻璃包装容器需要模具成型方面的理论知识,尚有理论支撑可寻;而纸包装容器多以相关经验设计为主,如瓦楞纸箱缓冲设计并没有定量化的设计理论,异形纸盒的强度设计也多靠经验选取纸板厚度。这就要求不能仅限于课本教学,要不断地去探索、去研究包装容器结构理论知识。

3)学生易忽视。在学习本课程过程中,学生往往重视不足,认为“设计一个纸盒”技术含量太低,易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入一些行业背景、行业发展动态、行业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认识到包装容器结构设计的市场需求,以及从事本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

3 教学思路改革

转变教学理念 包装工程是一门与科技创新密切关联的学科,任何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新科技的出现都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原有以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存在与包装产业发展、市场人才需求不相适应的情况。在不断提倡“素质+创新”教育的当下,仅局限于有限的课本教学,已培养不出适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转变教育理念,摒弃单纯传授知识的观点,建立知识传授、能力获取与素质提高三位一体的全面发展观念,这是教学改革的根本。

在讲授自锁底折叠纸盒时,采用由浅入深的方法,首先,通过管式折叠纸盒的自锁底结构,使学生了解粘合角、粘合余角的概念,并通过实物使学生了解自锁底的结构特点和成型规律;其次,由简入难,介绍盘式折叠纸盒自锁底结构以及管盘式折叠纸盒自锁底结构;最后,通过实验环节,把教材上关于自锁底结构的盒型分配给每一位学生,由学生自己设计尺寸。在此过程中,学生可相应地进行结构变更,加入自己的设计思路,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分析能力,极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优化教学内容 包装容器结构设计课程内容繁杂,涵盖纸、塑料、玻璃、陶瓷、金属、木材等包装容器设计,材料不同,包装容器的设计要点有很大不同。目前教学中多以纸包装容器为第一重点介绍,塑料包装容器为第二重点介绍,金属包装容器为第三重点介绍,其他内容由任课教师把握做相应的介绍。但市场需求在不断变化,河南科技大学包装工程专业毕业生反馈的信息表明:从事纸包装容器结构设计的毕业生并不多,而缓冲结构设计相对多些;从事塑料包装容器结构设计的毕业生稳定,占有一定份额;从事木质包装结构设计的毕业生这两年持续增加;其他方向毕业生就业分布较分散。由此可以看出,任课教师应不断了解行业新动态、新趋势的发展,根据市场对人才的实际需求,适时地改变教学内容的侧重点,不能生搬教材[2]。endprint

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包装容器结构设计相关知识点及理论并非一成不变,与科技发展、政策法规及市场需求息息相关。作为任课教师,一定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走出去多与企业交流,明白企业之所急,了解企业之所需,然后融入自身的教学中,培养出有实际技能的学生。

4 教学方法改革

改变教学模式,采用多种教学手段 在包装容器结构设计课程授课过程中,尤其是纸包装容器结构设计,经常会涉及大量的结构示意图,学生在短时间内难以理解,这样容易使学生的学习热情降低。为改善此状况,任课教师可分配学生利用雅图CAD画出平面结构图。运用雅图CAD的三维成型功能可以很直观地看到成型后的效果图,促进学生理解,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同时,也可以利用Solidworks等三维软件对塑料、金属等包装容器进行绘制。将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引入课程中,不仅加强了实践性,提高了学生兴趣,而且巩固了理论知识。

此外,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根据课程各章节的特点,选择相应的视频、图片、扩展内容穿插到教学中,这样不仅使授课内容形象生动,又易于学生理解掌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注意的是,在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时,任课教师需要有一定的多媒体课件制作能力,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要突出重点,合理利用图片、声音、视频等资源,版式要统一且符合视觉上的美感;不能照搬、照抄课本上的内容,把多媒体课件当作提词稿。有些教师直接把课本扫描下来,然后复制到多媒体课件中;更有甚者直接用Word或是PDF文档作为多媒体课件教学,在授课过程中直接读多媒体课件,不进行深入讲解,这样往往会适得其反,使学生反感。

加强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包装容器结构设计实践性较强,课程安排有较多的实践环节,包括课程设计、实验、认知实习等,任课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这些实践环节加强学生的认知。同时,实践环节的展开应与课程安排有较好的时间衔接[3]。如自锁底折叠纸盒实验应安排在相应课程结束一周内,这样可以及时巩固相关知识,免得因时间太久,学生对知识已淡化。

在实践环节应注意实践的质量,增加实践环节硬件投入,选择有代表性的实习基地。河南科技大学包装工程系在认知环节选择某一知名品牌手机包装盒生产企业作为实习基地,企业在产品质量、生产自动化、生产理念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学生反响良好。同时,学院也加大实验设备的投入,购置了纸盒打样机、数码打样机及一批包装容器检验设备,加强实践环节内容与质量,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引入科研、竞赛体系 事实证明,让本科生从事相关的科研、竞赛,可极大地提高学习的主动性[4]。河南科技大学包装工程专业将课程设计与“济丰杯”竞赛相结合,以“济丰杯”竞赛内容为课程设计内容,由学生自己查阅相关资料、自己报名参赛,任课教师进行指导,取得良好的效果及成绩。

包装容器结构设计中容器结构变化丰富,特别是纸包装容器,学生往往可以在设计实践环节通过运用理论知识,发挥创新才智,设计出新颖独特的造型和结构。如果将这些创新与科研、竞赛相关联,将会取得丰硕的成果。河南科技大学包装工程系每年在“济丰杯”比赛中均斩获颇丰,目前正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包装结构设计大赛”等一系列竞赛。另外,在文章、专利等方面也取得优异的成绩。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设计创新思维,同时将创造力进行相应的成果转化,不仅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也是对课程改革效果一个十分客观的评价。

总之,应以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和引导学生参加有影响力的包装设计大赛,让学生在竞赛中提高设计水平;组成包装兴趣小组,针对某一专题展开研讨;有针对性地参观包装设计展会等。除采用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外,教师的工作热情和专业能力、学生自身的素质、教学硬件条件等因素,都会对课程的教学质量产生影响,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5 结语

包装容器结构设计教学改革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其中既要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又要不断了解学生认知能力的变化,以及包装容器生产企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等因素。课程教学归根到底是一个知识转接的过程,其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并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如何才能更好地传授知识,需要不断地摸索、实践和改革。只有结合课程的具体特点、整合教学资源、不断地改进方法、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才能制定出一套符合社会需求的包装容器结构设计教学体系。作為一名教师,要不断地从教学中汲取经验,才能培养出真正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昱靓.“包装容器结构设计与制造”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包装学报,2012(4).94-96.

[2]魏振华.新形势下包装设计教育的再思考[J].包装工程,2008(10):252-254.

[3]卢杰,周廷美.包装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改革模式探讨[J].包装工程,2008(10):258-260.

[4]周建伟,高德,胡红艳,等.包装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初探[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09,14(5):139-141.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实用型中医人才培养中慕课教学方法的探讨
文言文教学方法实践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