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基本路径初探

2017-09-25张继亮

文学教育 2017年10期
关键词:基本路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

张继亮

内容摘要: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读懂文章,就得聚焦文本基本要素,探究阅读过程疑难,阐发个体感悟体验。本文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路径进行探究,供大家借鉴参考。

关键词:中学语文 阅读教学 基本路径

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课堂的重头戏,是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及思想认识水平的综合反映,阅读教学科学高效,对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升学生美的熏陶和思想品德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彰显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功能,创新语文阅读教学过程势在必行,经过不断尝试和修正,我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路径提出以下意见,敬请方家指正。

一.整体感知,明确“是什么——文章内容或题材”。具体方法是:勾画悬疑——疏通障碍——把握要旨——合理归纳。比如学习鲁迅的小说《故乡》,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与感知文章的感情基调。先从各段提炼出时、空、人、事、情、景诸要素:“我”渐近故乡时看到的萧索景象及悲凉心情。“我”在故乡逗留期间的见闻,着重通过描述故乡人事的变化,揭示农村破产,农民生活贫困的社会根源。“我”离开故乡时的感想,抒发了“我”要求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出文章的脉络: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并轻而易举地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故乡的变迁及“我”的见闻感想,“悲凉”二字为全文定下了感情基调。

二.体会情感,领悟“为什么——写作缘由或目的”。具体方法是:联系背景,结合中心句、过渡句、点题句、精彩句,体会意图,把握主旨。比如学习鲁迅的小说《故乡》,从景物描写来看《故乡》的情感主题。《故乡》中的景物描写主要有三处:⑴文章开头第二段:作者一开始就为读者展示了一幅极其阴冷昏暗又十分破败荒凉的故乡画面──深冬时节,天气阴晦又严寒,刮着冷风,呜呜的响,苍黄的天底下,远近几个村庄萧索且荒凉,没有一些活气象。这是一个多么死气沉沉的现实“故乡”的社会图景。⑵第十二段:当母亲谈起闰土时,作者便通过“我”的回忆为读者闪现了一幅儿时“故乡”的神异图画──天空深蓝,圆月金黄,海边沙地宽广,西瓜碧绿,一望无际,少年闰土手拿钢叉,英俊潇洒,令人神往。这是一个多么明朗、神采、宁静而富有诗意的世外桃源。⑶文章末段:作者通过对“我”离别“故乡”时的几段内心独白描写之后,再度为读者展现了儿时“故乡”的美景──眼前是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上面是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这便是“我”历经“故乡”见闻和感受之后在想象中产生的未来“故乡”的画面,这个画面跟回忆中儿时“故乡”的神异图画是一样的美丽动人,所不同的是,这个画面比儿时画面多了一层朦胧的色彩,也就添了一种虚幻的感觉。那么,《故乡》中这三处景物描写,有意将阴冷昏暗、破败荒凉的现实“故乡”,明朗神采、富有诗意的儿时“故乡”,以及朦胧虚幻的未来“故乡”形成三维比较,渗透着作者对现实“故乡”的极度不满,对儿时“故乡”的无比怀念和对未来“故乡”的十分虚妄的复杂情感。

三.揣摩作者匠心,细察“怎么样——写作方法或技巧”。具体方法是:结合体裁,把握要素,摸准脉搏,揣摩匠心。比如学习鲁迅的小说《故乡》,作者在人物、情节、环境上运用对比手法,给人以鲜明、突出、深刻、强烈的感受。(1)萧索的荒村与神异的图画:同是故乡,“我”记忆中的故乡是“神异的图画”,二十多年后,则是萧索的情景。对比揭示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农村经济破产的悲惨现实,为人物的活动和故事的情节发展安排了典型的环境。(2)小英雄与木偶人:同是闰土,作者运用了前后的肖像对比,这种前实后虚的肖像描写对比,展示了中国农村经济破产给农民带来的巨大灾难。(3)娓娓而谈与呆滞麻木:作者运用了闰土两次与“我”见面时的对话对比,通过对比揭示黑暗统治给中国农村与广大农民的惨重苦难。(4)亲密无间与拘谨隔膜:闰土与“我”关系前后不同,称呼与礼物的前后变化对比,反映了彼此之间态度和关系的变化,进一步突出了封建精神枷锁对劳动人民思想上的统治。以上的对比是一人一物的对比,起了突出的强调作用。文中还运用了大量的两人对比的方法,更能把作者的爱憎感情表达的更加强烈。具体有:(A)闰土的麻木与杨二嫂的辛苦恣睢:作者从肖像、语言、动作、情态、性格上对二人作了对比,一方面说明了农村经济破产涉及面广,另一方面也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情、批判。(B)闰土的“辛苦麻木”与“我”的“辛苦辗转”:通过对比说明了农村经济破产涉及面广,连中小地主家庭及知识分子也毫不例外的走下坡路。(C)“我”和“闰土”与“宏儿和水生”:这两代人的友谊对比,既有悲哀也有希望。(D)“不愿意”与“希望”:“我”的愿意和“我”的希望是议论式的对比,突出了对旧生活的彻底否定和对新生活的无限向往,有力的深化了主题。

明确了阅读基本路径,阅读过程豁然开朗了。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探索,使语文课堂轻松活跃了,学生的知识能力夯实增长了,学生的参与表现积极主动了。阅读将语文知识、语文技能、语文情感完美对接起来,将语文与生活、人生、社会融合起來,在我们面前延伸出一个浩瀚无垠的世界,让我们将阅读进行到底!

(作者单位:江西省兴国县古龙岗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基本路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
纪录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基于审计视角下推动国家完善审计治理路径分析
学校文化建构的基本路径与内在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