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ICI智慧学院建设与探索*
2017-09-25付建博冯瑞玲李文欣
付建博++冯瑞玲++李文欣
摘 要 在智慧校园发展的基础上,提出建设智慧学院的理念,根据专业教学需求的不同,以开放、自主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联通、交互的教学管理方式为基础,阐述建设OICI(Open、Inde-
pendent、Connected、Interactive)智慧学院对教学的意义、对管理的便捷,并且以天津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为例,从课堂教学、网络教学、教学管理三个维度讲述智慧学院建设方法。
关键词 智慧学院;网络教学;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14-0051-03
Based on OICI Wisdom of the College Construction//FU Jianbo, FENG Ruiling, LI Wenxin
Abstract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intelligent campu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idea of building Command College,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teaching demand, it is guided by the theory of Open and Independent teaching, based on the teaching management style of Connected and Interactive,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meaning of teaching and a convenient way of managing to build OICI wisdom college (Open, Independent, Connected, Interactive ).Also the paper takes the college as an example, sets forth the construction method on three sides concluding classroom teaching, onlin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management.
Key words wisdom college; online teaching; teaching management
1 OICI智慧学院建设的必要性
对教学的意义 智慧学院是在智慧校园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侧重点不同:智慧校园主要体现在学校硬件建设方面,突出作用表现在方便学校的设备管理,对教学的作用不是很明显;而智慧学院则强调的是在专业性质较强的学院内部,利用物联网、互联网技术,使用教学设备,为专业教育提供智能交互教学设备,搭建专业的网络教学平台[1]。
对管理的便捷 众所周知,智慧学院给教学带来便利,改善了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学质量。在此同时,以连通、交互为理念的智慧模式,为教学管理提供了便捷。管理信息实现云端存储,相互连通,并且即时对管理信息进行交流,预防教学事故的发生。
促进教育改革 教育改革是近年来教育领域研究的专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智慧学院正是运用信息技术与知识相结合,同时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加速教育信息化改革[2]。
2 OICI智慧学院建设依据
信息时代,要建设OICI(Open、Independent、Con-nected、Interactive)智慧学院,要从学院课堂教学、网络教学、教学管理三方面入手,结合教学理论和新型教学技术进行建设。
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最重要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和学生面对面进行交流教学。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在智慧学院建设过程中应遵循开放化、自主个性化教学,学院信息化设备应最大限度体现教学内容,并且融合教学模式,使得课堂个性化、生动化[3]。
网络教学 网络教学是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的教学模式,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建立虚拟教室,教师和学生通过网络平台摆脱时空的束缚,利用网络平台获取学习资源。比较常见的有MOOC教学、在线学习、移动学习等学习模式,在建设智慧学院中应遵循开放式教学、自主学习,结合教学内容开展网络在线教学。同时,线上的交流沟通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自主地学习,随时地沟通,才能既提高教学效率,又不失智慧元素[4]。
教學管理 教学管理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工作,智慧学院建设就是在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以提高教学效率为基础,实现信息化教学管理。在物联网迅速发展的时代,信息化设备的管理实现了智能化管理。
3 高校外语智慧学院建设实例
以天津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为例,大外英语教学主要是针对大学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进行英语教学,培养大学生的英语视听说能力,掌握本专业的英语专业术语。专业英语主要是培养学生具有口译、笔译能力,加深对英美国家文化的了解,能够从事专业英语工作。其他各语种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各语种专业知识能力,能够从事相关语种专业工作。在建设外语智慧学院过程中,应围绕课堂教学、网络教学以及教学管理三方面开展。
课堂教学智慧化 在天津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课堂教室主要分为语音室、同传教室、多媒体教室等。为确保满足课堂教学需求,根据教学内容和课堂模式以及培养方案的设置,外语学院在语音教室建设方面采用国内最为先进的蓝鸽语音教学系统和NewClass语音教学系统。
蓝鸽语音教学系统是集教学与考试于一身的教学系统,经常使用的教学模块有综合教学平台、口语教学平台。利用综合教学平台,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教学内容,并且基于问题对学生进行提问交流、分组讨论。此外,由于外语教学的考试多为口语考试,蓝鸽语音系统开发了口语考试模块,建立虚拟班级,学生通过输入准考证号,进行口语考试,考试结果直接生成MP3、WAV格式的音频文件。endprint
NewClass语音教学系统同样具备课堂教学和语音考试的功能,采用以教为主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模式,教师可以使用主副屏形式讲解学习资源。在讲课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单独对讲,按座位让学生分组讨论,并且监听学生的探讨情况,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探究能力。此外,NewClass语音教学系统在传统语音教学系统的基础上独立设计研发了同声传译模块,满足同声传译课程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模拟口译场景,进行情景式教学。
笔译教学是外语教学必不可少的课程教学。针对笔译教学,学院采用Trados笔译翻译软件。教师和学生利用Trados软件可以模拟项目测试,分工协作翻译,学生在项目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实现了翻转课堂式教学。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外语教学主要是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在多媒体教室将设计的教学内容讲解给学生。多媒体设备主要包含中控系统、内置教学常用软件以及多种语言输入法,以满足不同语种的教学。
网络教学智慧化 网络教学是指通过互联网,搭建教学平台,虚拟构建网络教室,教师借助教学平台发布适合的教学内容,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和教师即可相互沟通,解决学习问题。目前在外语学院使用的网络教学平台主要有蓝鸽语言学科平台、TRP写作翻译教学平台、传神翻译教学平台、卫星直播教学节目等,如图1所示。
教室设备管理智慧化 教学管理在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合理的教学管理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模式。学院在教室管理方面,充分运用物联网设备,为全院的教室安装门禁系统,设立服务器。每学期根据教学课表,授予教师权限,在固定的时间段内刷卡进教室;系统自动保留刷卡记录,随时可以查询教室的使用情况。同时,如果教师忘带磁卡,管理人员亦可远程开启门禁,不耽误教学。教室设备管理系统如图2所示。
在教室内部放置多媒体及语音教学设备,在此采用万讯多媒体中控系统,同样使用教师工作磁卡,给予教师教学权限。教师将磁卡放在读卡器上,机器自动启动,直接使用教学系统进行授课;下课时,将磁卡取走,机器自动关闭、断电。设备的使用记录都会保存在系统内。
4 智慧学院建设的探索与未来
当前,外语智慧学院已经从教学和管理两方面实現了一卡通服务,给教师提供了便利的同时,提高了教学效率。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教学问题,譬如教学设备使用问题,随着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师对教学软硬件需求增加。因此,针对在教学和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以促使学院智慧化的增强。
设备使用知识培训 智慧学院的推广依靠的是教师等使用与管理人员的积极配合,将智慧学院物尽其用。因此,就需要对教师进行设备知识培训,使得教师在课堂上顺利使用教学设备,能够按照自己的教学计划以及教学模式开展教学。
撰写电教设备使用手册 在知识培训之外,制作设备使用手册,按需求下发至各个系室,教师即可将此作为信息素养知识进行学习,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
设备功能更新 由于外语教学内容更新速度较快,知识变化复杂,因此应紧跟教学要求变化,更新设备功能,以使得信息化设备满足教学需求。
智慧学院正处在发展初期,在物联网和通信技术联合发展趋势下,从教学角度出发,结合云存储管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智慧学院的概念会渗透到每一所大学,而相应的教学质量、人才素质会在智慧学院教学模式下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肖红艳.信息化条件下高校教学管理研究[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2]黄荣怀,张进宝,胡永斌,等.智慧校园:数字校园发展的必然趋势[J].开放教育研究,2012,1(84):12-17.
[3]王燕.智慧校园建设总体架构模型及典型应用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4(4):12-14.
[4]杨现民.信息时代智慧教育的内涵与特征[J].中国电化教育,2014(1):29-3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