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清徐社火文化的影响与价值
2017-09-25杨鹰
杨 鹰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陕西西安 710119)
■文化传媒研究
当代清徐社火文化的影响与价值
杨 鹰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陕西西安 710119)
社火文化是从民间大众中走出来的民间艺术,是区域民间文化的活化石。清徐社火是一项独具区域特色的民间文化活动,是研究清徐地方风俗文化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清徐社火历史渊源、主要活动形式的概述,充分利用已有的相关文献资料,结合田野调查,探究了太原清徐社火在其红火热闹的狂欢形式中所包含的迎春、祭神等丰富的文化内涵。分析了清徐社火对地方文化、民间社会生活等方面产生的深远影响,揭示了清徐社火的文化魅力与现代价值。
当代清徐;社火文化;内涵;价值
一、清徐社火概述
(一)历史渊源
社火最初是一种祭祀神灵的民间传统活动,现如今,社火已演变成为节日庆典当中的歌舞杂耍表演,被视为一种民间文艺。关于社火的起源,根据一则民间传说,在唐代,凡界的老百姓得罪了玉帝,玉皇大帝下令在元宵节这一天让天官、地官、水官三位官员燃放大火,焚烧凡界,善良的三官把这一消息传到了凡间暗示百姓十五晚上家家放火,户户点灯骗过了玉帝。三官却因此遭到了玉帝的惩罚。人们为了报答三官,每逢元宵节人们搭供棚,烧香烛,白昼闹红火,夜晚放焰火、挂红灯,供奉三天,以纪念三官大帝。随后经过漫长的演变就成为了今天的社火。事实上,经大量考证,社火应是原始社会人们图腾崇拜、原始歌舞和使用巫术的产物,是古代社会人们对土地神和火神祭祀的遗俗[1]。
社火中的 “社”为土地之神,《说文》中“社,地主也。从示土。”从字形看,社是由示和土组成的,意思是祭祀土地,“火”即传说中的火神[1]。中国,一个以农业立身的国家,土地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火是人类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早在远古时期人们凭着原始的直觉认为火同其他万物一样也具有灵性,并视其为独特的神物予以信仰、崇拜。人们在对土地和火的崇拜中,逐渐出现了对土地神和火神的祭祀祈福活动,即社火。社火作为一种文化习俗一直传承至今。但斗转星移,日月交替,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类认识能力的不断增强,社火也逐渐发生了改变,娱乐大众的成分日益增加,规模日渐宏大、内容愈加繁复。
山西各地社火中,最负盛名的是清徐社火。清徐社火历史悠久、代代相传,是由古代农村祭祀社神时所演的社戏和元宵节期间民间红火的节日活动演变而成,起源于秦汉百戏,在唐代有所发展,兴盛于宋,明清时期大为丰富[2]。社火在明清时期的发展主要来自于晋商对社火活动的支持,如晋商在丰富社火品种、精致社火节目、提高社火档次、增强激励机制、传播社火艺术等方面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当代清徐社火的主要活动形式
陕西的社火即关中社火突出表现了农耕文化,其典型代表为马社火,而在更远一点的西北地区,则盛行着“耍社火”,兰州之地则流行气势豪迈的太平鼓,在天水、秦安一带流行喜鳌、打熊等。在武威、永登一带则流行滚灯、顶灯、跑仙鹤。在酒泉附近流行地蹦子等,而在江西丰城社火已成为省级文化遗产,象征着祭祀祖先,传递亲情。同其他地区的社火艺术形式不同,清徐社火更加注重山西本土文化的展现,山西蕴藏着丰富的煤碳,又因居黄土高原,其民众身上表现出热情而直爽的性格,同社火文化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这些特质孕育了山西社会的形式多样,内容活泼,注重旺火的形式。
当代清徐民间社火规模宏大、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生活气息浓烈,深受大众喜爱。社火的形式约有百余种,按其种类可分为鼓类、棍类、歌舞类、高跷类、焰火类、模拟类等,下面简单的介绍几种主要活动形式。
1.锣鼓:主要指的是“流水”,即由“牛斗虎”“将军令”“大得胜”“庆功宴”等七种锣鼓曲牌套路组成的打击乐的总称。今天清徐的人们演奏的“流水” 据说是当年刘知远的妹妹外出时,锣鼓队迎送之际所演奏的曲调。意取“福如东海水流长”[3]。清徐锣鼓的演奏多以打击乐器为主,例如堂鼓、唢呐、铙、钹等。表演时铙钹响亮鼓声阵阵,时而舒缓时而激烈,抑扬顿挫交错参差。观者连连称赞,叫好声不绝于耳。每逢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一天,东于、高白一带就会举行迎鼓活动,迎鼓队伍由执事队、鸣锣开道队、锣鼓队组成。其后是唢呐吹奏和旱船、推车、竹马、吹海螺、打哨等社火队。迎鼓队迎到架火前, 经过一番敲打热闹, 开始放火, 意味着人们在迎接各路财神, 保佑今年“吉祥如意”、“财源茂盛”、“保一方平安”的心愿。
2.跑场秧歌:跑场秧歌是清徐社火中的另一个重要的乡间歌舞表演形式,以“打渔杀家”、 “白蛇许仙” 、 “刘海砍樵” 、“刘三推车”等人物造型在旱船队中比较常见。表演者在队伍中边歌边舞,气氛欢腾。秧歌和旱船的结合将舞台唱腔同街头艺术融为一体,独具地方特色。多数情况下跑场秧歌是以两人为一组,多组在一起进行表演。跑场秧歌最大的特点是不管采用传统戏剧中的何种人物或何种桥段,除唱腔外,其表演形式大多以秧歌的舞步配以旱船划行的动作为主[4]。
3.棍:“棍”是清徐社火表演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包括“铁棍”,“背棍”,“担棍”等形式。民间有这样的一句话“南庄的火,太谷的灯,徐沟的铁棍爱煞人”,足以说明徐沟背棍独特的艺术魅力。
“铁棍”,又称“抬铁棍”,是一种大型的棍式表演。铁棍的底端是硬木加工制成的矮桌,木桌下面两侧是一根抬杆并以铁棍穿过桌面的中心,铁棍上分两股或三股插座。表演者就站在插座的脚蹬上。表演者多为十岁左右机灵活泼的小女孩。女孩子大都扮饰传统戏剧中人们耳熟能详的女中豪杰、巾帼英雄。如《穆桂英挂帅》中的“穆桂英”、《白蛇传》中的“白娘子”、《八仙过海》中的“何仙姑”等等。当然铁棍上表演者也有十多岁的小男孩。这些男孩子大都扮演一些神仙如:财神、老寿星,此外还有扮演关公、孙悟空等故事典籍中的人物,表演者动作诙谐滑稽、活泼大胆,常常令围观的群众捧腹大笑。除了铁棍外,还有背棍、担棍等形式,徐沟背棍又称背阁,素有“空中芭蕾” 、“无言戏剧”之称。表演时,站在背着身上的特制铁架上的表演者,就会扮成各种戏曲中的人物,表演着其中精彩的情节,跟随着下面背棍的青年前后左右漂浮晃动,随风翩翩起舞,上下机动灵活,衣衫飘飘,如行云流水,美轮美奂。
担棍,同背棍基本相同,难度却较之大一些。它是由三人进行表演的一种民间棍类艺术,下面一青年与背棍相同均肩背一种特制的三角形铁架,只是铁架上站着两位表演者,一肩一人,故名“担棍”。
二、当代清徐社火的文化内涵
清徐社火是元宵节民间一项规模盛大的文艺游演活动,以其精彩的表演和特殊的绝活获得了人们的认可,融入了当地百姓的生活,已经成为一种既传统而又具有特殊文化内涵的民间活动。
(一)民俗文化
首先,民俗文化是指民间普通大众的风俗生活文化[5]。清徐社火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中社火中的大部分内容是围绕祈求农业丰收的主题展开且在人们心目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其历经千年的传承过程中不断适应新的形势,注入新的内容从而流传至今,反应了历代劳动人民渴望五谷丰登,希冀幸福生活的愿望。例如起源于徐沟县的徐沟背棍,民间相传是由人们在大雨过后敬谢神灵的活动逐步演变而来的。1924年,徐沟背棍第一次到省会太原进行演出,后逐渐扩展到山西其他地区。当代,通过众多民间艺人们的传承创新,背棍已将欧美芭蕾舞的“托举”东北秧歌的“群舞”和高跷的“凌空”集于一身,成为一门富有独特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又如,清徐的龙舞,由明清时期的舞龙队发展而来,民国后,随着清徐社火中的舞龙被愈做愈长, 舞龙的人数也愈来愈多, 气势愈加壮观[6]。
其次,“民俗是为一时一地的所有生活需求而设”,民俗建构的动力是需求[7]。清徐社火作为民俗文化的一部分,是人们在原始的生产生活需求、精神信仰需求及游戏娱乐需求中淬炼的文化成果,同时也是百姓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民间艺术[8]。
清徐社火起源于对土地和火的崇拜,为了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要求,祈求神灵的庇佑。人类社会逐渐产生了对社神和火神的祭祀活动,后随着祭社活动历代帝王的重视和提倡,其规模不断扩大,仪式日益盛大,随着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生产力的发展,社火的功能也渐渐发生了变化由原始的生产生活需求,过渡为游戏娱乐的需求,其中所包含的精神信仰需求也发生了些许改变。时至今日,每年元宵节当天,百姓们就会自发地组织社火这种形式的集体娱乐活动,欢度新春,预祝今年是个丰收年。
最后,民俗既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又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汉书·王吉传》有这样一句话“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足以说明民俗文化的地方独特性。当代清徐社火是根植于群众间,多次经由民间艺人雕刻、打磨与再创造,形成的体系完整、群众性强且独具风采的广场艺术,更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枚明珠。无论是其内容还是其形式,均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氛和明显的地方特色。清徐社火不仅能反映出百姓的生产、生活与习俗信仰,而且能够表现群众的文化、艺术与审美水平,更可以体现出当地人们的思想情感及精神风貌。2013年太原市清徐县东于镇更因凭借东于社火获得"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赞誉。同时,清徐铁棍极具地方特色、民间色彩、民族风格,是一种融地方戏曲、乡土音乐、民族舞蹈、口头文学、民间工艺于一炉的多元性传统艺术形式。取材于戏曲情节、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并将凌空起舞、立体组合、雕塑造型等作为表演形式,配以精工制彩、道具连贯、巧妙构思的设计轴心,被誉为“活动的雕塑”、 “流动的杂技”、 “空中的舞蹈”、“无言的戏剧”后同背棍合并,于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二)节日文化
当代,清徐社火中原有的祭祀信仰功能已越来越淡化,转而成为了元宵节期间普通民众的一种欢庆活动。时值元宵节,清徐的各个乡镇都会闹起社火,庆祝五谷丰登,国泰民安。清徐社火是作为特定节日才能表演的民间艺术,显然就带有了一定的蕴味和意义。赵世瑜先生称之为“狂欢精神”,“它一般体现在传统的节日或其他庆典活动中,常常表现为纵欲的、粗放的、显示人的自然本性的行为方式”[9]。平时,人们忙于学习与工作,不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追求精神上的愉悦、享受,但在节假日就不同了。清徐社火作为一种节日文化出现,社火期间当地的百姓参与表演、除本地外的群众驱车而来观赏节目。在这样的环境下释放平日的压力、享受当下的生活,集中体现了百姓的狂欢精神。在整个社火表演中,表演者扮演的角色惟妙惟肖,动作幽默滑稽,其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带给观众欢乐,使其放松自己从平时紧张的心境中走出来,享受这一娱乐。清徐社火这种既简单又精彩的表演,起到一定的社会调节作用,同时会使老百姓走的更近,更加团结。
在元宵节这样的传统节日中清徐社火表演的剧情大多以民间故事和小说为主,故事情节不是以感情为主,就是以惩恶扬善为题,而扮演的人物则常以富有善意的取乐和富有搞笑意义的性格居多如:“小姐”“丑公子”和“二愣子”等等就是这样。扮演者在表演途中极力用自己丰富的面部表情和夸张的动作来使角色更加生动形象,从而引起围观群众的共鸣、逗笑众人,达到表演的目的。
可见,清徐社火的选题都是来自老百姓,贴近百姓生活,而其表演的内容也是百姓耳闻能详,家喻户晓的。只有这样通俗易懂、大众性强、处于社会底层的文化才能被百姓所接受,也只有这样的文化才能表达出百姓的内心情感,而从表演中体现出来的这种憨厚、浅陋、滑稽、荒诞、粗俗的表现,更能真实和全面的反映老百姓的生活面貌和百姓情绪世界中诙谐的一面[10]。 综上所述,清徐社火能够流传至今,深受当地百姓喜爱,不仅是它独特的艺术魅力,还得益于表演者都有着共同美好的愿望——愿在节日中的老百姓可以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享乐。清徐社火既满足了老百姓的精神追求,又与节日的愉悦氛围相统一[11]。
(三)民众信仰
民众信仰是一种在原始社会产生,并不断在漫长的岁月中传承、发展、演变,一直延续至今的一种文化现象,它与如今的宗教既相类似又存在着本质的区别。民众信仰是指在人民大众中自发产生的对人们认为具有超自然神力或超人神力的对象的崇拜之情。
每年元宵节社火开始之前,清徐各个乡镇的中心都要搭建三官棚,三官棚的正中央悬挂三官像,像往常一样,周围设有香案,上放水果、点心等祭品、此外还摆放着蜡烛、香火,由众人随意求愿、许愿、还愿。三官大帝是指天官、地官和水官,他们都是早期道教尊崇的三位天神。三官大帝也被人们称为三官帝君、三元大帝。 天官赐福:天官名为上元一品赐福天官,紫微大帝,隶属玉清境。天官由青黄白三气结成,总主诸天帝王。每逢正月十五日,即下人间,校定人之罪福。故称天官赐福。地官赦罪:地官名为中元二品赦罪地官,清虚大帝,隶属上清境。地官由元洞混灵之气和极黄之精结成,总主五帝五岳诸地神仙。每逢七月十五日,即来人间,校戒罪福,为人赦罪。水官解厄:水官名为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洞阴大帝,隶属玉清境。水官由风泽之气和晨浩之精结成,总主水中诸大神仙。每逢十月十五日,即来人间,校戒罪福,为人消灾[12]。
民众的信仰还体现在对财神、寿星、龙的崇拜。主要表现在人物的装扮和表演内容上,如“刘海戏金蟾”的故事,表示财源广进,步步钓金钱。表演中经常出现手持曲仗的老寿星,表达了民众祈愿长寿的心理愿望。此外社火中还反映了远古时期人类同自然、猛兽、凶禽的斗争,表现了人类对邪魔鬼怪的敬畏之情。舞龙的表演中体现了对神话中龙的崇拜,除了对三官、财神、寿星,龙崇拜外,还表现了对火的崇拜,每年元宵节人们就会堆起旺火,预示着这一年四季平安。
无论是从清徐社火表演的内容、表演的程式还是角色扮演中,都可以看出,清徐社火所表现出来的最为明显的是对神灵的信仰。山西地处黄土高原,土壤较为贫瘠,气候环境恶劣,生活在黄土地上人们过着靠天吃饭、靠地谋生的日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生活艰辛。在这样的生存条件下,他们将五谷丰登、平安吉祥等对生活的美好愿望都诉诸于神灵。为了取悦神灵,求得神的庇佑,每年元宵节人们都要进行社火表演,借助这一仪式,祈求得到神灵的保佑,百姓的愿望得以实现。在普通百姓的观念里,三官、财神、龙王这些神灵都依靠自己超自然的神力,世世代代保护着这一方水地和在这土地上辛勤劳作的人民。另一方面,在人们的心目中,神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不容冒犯,不容亵渎,如果一个人冒犯了神灵,他就会受到惩罚。人们在对神力坚信不疑的同时又对神灵怀着不可侵犯的崇敬之情,清徐社火这种民间艺术形式就体现了当地百姓对神灵的崇拜信仰[13]。
(四)地方民风
清徐社火是的民间集体活动,体现了当代清徐的民风民俗和当地百姓的精神风貌。社火作为每年正月十五清徐县举行的一项盛大的民间活动,规模日益扩大,参与人数众多已成为清徐县欢度春节的一个必备品牌活动。
社火的举办体现了村民互帮互助、团结一心的淳朴民风。清徐社火规模盛大,仅靠一村、一社想要成功达到预期效果十分不易,因此正月里清徐县的各个村落、社区团结在一起,共同出谋划策。为了办好一场社火表演,每家每户都要捐款、出力,然后经由民主的方式推举出一位总负责人,管理活动经费、筹备活动。村民们的参与感是非常强的,真正活动开始后,有些重要的仪式,比如说跳火盆等,全村不论男女老少都要跳过去,祈祷全村在新的一年里无病无灾。在整个活动中,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彼此间的情谊、凝聚力得到增强。
同时社火也为百姓生活增添了丝丝浪漫气息。体现了当代清徐百姓的乐观、热情、豁达的精神面貌,寄托了对未来幸福生活的真挚追求。清徐当地的百姓称社火表演为闹社火“闹”字便体现了当地百姓的热情与活力,社火本身成为村民尽情宣泄感情的一种途径。活动过程中人们尽情的唱跳、表演,台上台下其乐融融、相互呼应、应和,顿时迎新春的欢腾气氛感染在场的每一个人,人人面带笑意,嘴角含春[14]。
三、当代清徐社火文化的影响与价值
(一)弘扬传统文化
清徐举办社火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清徐社火历经千年,在已有的文化传统基础上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发展、变革、创新,渐渐演变成今天的样子。清徐社火早已成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清徐社火中表现出来的和谐、团结、乐观的精神早已融入到中华民族的血脉中。此外清徐社火中保留了大量的民间艺术,如剪纸艺术,起源于唐代的清徐剪纸, 充分体现了北方人民粗犷豪放、天真浑厚的性格。在清徐,剪纸基本上家家户户都会比较普及, 但是东于、高白地区的剪纸却是全县质量最高,数量最多的。究其原因,高白、东于两地自古以来就有正月十五燃放架子火的风俗, 而架子火主要以彩带作为装饰物,彩带上则全都是来自当年娶来的新媳妇之手的剪纸作品[15]。当地新媳妇为了将自己的作品贴到架子火的底层较为显眼的地方,便要费尽心思设计剪纸图案、不断提高剪纸技术,剪纸图案不断丰富,水平亦不断提高。随着时间的推移, 高白、东于的架子火装饰同时就成了剪纸作品的展台。客观上促进了民间剪纸艺术的发展。
清徐社火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事象的高度融合与整合体现,包含着丰富的现实功能。它不仅对华夏民族的文化产生深远影响,同时,也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为了使人们了解社火文化,弘扬传统文化。1981年铁棍、背棍首次出现在大荧幕上。1982年山西省《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纂会议决定将其收入全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山西卷内。1987年获山西省艺术节银杯奖。1991年徐沟铁棍、背棍应邀到深圳特区进行表演,受到外国游客、海外华人华侨、当地群众的高度赞赏,演出结束后,艺术团又接连收到许多华侨华商和邻国商贾要求其表演的邀请。1992年铁棍、背棍艺术研究会在徐沟镇成立[16]。1994年背棍参加山西省新人新作精品展演荣获银奖。1995年中、英、美、法四国摄影大师在徐沟拍摄铁棍、背棍艺术表演,并被大型纪录片《外国人看中国》所采用。徐沟的铁棍背棍走出中国,走向世界,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带到海外,让世界更好的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让中国更好的融入世界发展潮流。清徐社火经历了岁月的考验和提炼,留下来很多精华,闪耀着民族智慧与民众精神的灿烂光芒。
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清徐社火也在文化传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清徐社火历经千年而不息,在一代又一代的继承中不断发扬光大。在原有的基础上与时俱进,跟随时代主题,注入时代内容,日益丰富发展,演变为今天的社火文化。其不断继承和发展的过程也是文化传承的过程。如龙文化,中华民族对龙有着独特的感情,早在古代人们就已经崇拜龙了,认为龙能兴云布雨,舞龙正是为了祈祷当年能够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在今天的清徐社火表演中舞龙已经成为必备节目之一,历经几代变迁,虽然其蕴含的祈福意义已经趋于淡化,娱乐成分逐渐增加,但其内涵精髓在社火传承中得以保留下来。
(二)丰富百姓生活
清徐社火规模宏大、形式多样、内容广泛,生活气息浓郁,参与与观看的人数都很多。通常在“破五”后,各个乡镇就开始忙碌起来了,在中心地段搭三官棚,在三官棚周围垒旺火、搭灯山,灯山上悬挂的各式各样的灯笼都是由各家各户自愿送来的。正月初六到正月十四日社火组织筹备工作就开始了,各社纷纷排演节目,统筹规划,这期间是各社最为忙碌的日子。正月十五那一天,清徐实在是热闹,街道上扎着迎喜接福、五彩缤纷的彩门楼和柏叶门楼, 路边是各街坊乡社堆起来的架火、旺火。随着闹社火的队伍远远的走过来, “迎鼓队”率先而行, 在最前面的被称作执事队他们手里撑着灯笼, 后面则跟着锣鼓队鸣鼓开道。清徐社火的鼓极富有特色,在每面鼓上都有彩子印有亭台楼阁, 阁内有灯, 阁外则是具有地方特色的讽刺诗词或者民间故事等 。迎鼓队走到架火前就要停下来敲锣打鼓一番, 之后专门负责的人员便开始放鞭炮、点旺火, 喻有迎接财神, 吉祥如意之意。紧随着锣鼓队的是各种社火表演,例如跑旱船、高跷、舞狮、背铁棍、舞龙等节目热闹非凡。队伍中间自然也少不了杂耍表演, 比如两名身穿古代装,化上丑脸的人, 一手提酒壶, 一手端酒杯的“抬扛箱”, 表演者一边喝酒,一边抬着寓意丰年的粮屯席包,口中喊着“恭喜发财”“、新年大吉”等吉祥祝福话。串铃挂在抬杆的两端, 抬箱的两人时而面对面、背靠背, 时而左右肩膀换着抬杆, 观看的群众的和表演的二人的都玩的不亦乐乎。类似“抬扛箱”的还有一种叫做抬“圪揽官”的杂耍, 抬着的不是粮屯席包, 而是一个丑角县官头歪戴着官帽, 嘴上画着小胡子坐在杠子方言叫做圪揽。抬杠上面坐着的“县官”不仅要稳, 还要表演, 一路唱着“大官也是官, 小官也是官, 大官坐的八抬轿, 是官非官的我坐的是‘圪揽官’”[17]。表演夸张讽刺, 逗的众人捧腹大笑。白日闹红火,夜晚放焰火,晚上的社火也是别有一番风趣,人们猜灯谜、赏烟花、点架火、游九曲等,乐此不疲。各种各样的节目看的人们眼花缭乱, 惊呼不已。
清徐社火丰富了百姓生活,点燃了新春祝福。一方面其多彩的节目丰富了百姓的日常生活,另一方面其众多的节目也带给了群众精神上的享受与独特的教育意义。首先,自娱自乐,满足了人们感情思维的需要。社火既给予群众种种欢乐,调节身心的运转,又为群众提供自我表演、自我显现、自我愉悦的条件,让群众在自我满足中树立种种信念,精神上得到鼓舞。其次,清徐社火适应了人与社会的美感要求。人们在接受社火和表演社火的过程,正是美的创造和享受过程,在社火表演中人们一方面能够表达节日的喜庆、丰收的喜悦,此外,人们借以社火的形式以诚感动上帝,幻想逢凶化吉降下好的景遇,以求心灵慰藉。另一方面,人民借社火的形式祈福,希望实现自己内心的愿望。最为重要的是人们在社火表演中能够创造出自己认为的最美好的舞姿、表情,满足自己的美感需求。同时,把美感传播开来,社火的举行、美感的传播不仅打破了刻板平庸的秩序,使社会迸发出勃勃生机,而且运用这种集群式健康有益的活动,向人类进行美育教育,从而唤起国家、民族的风尚、道德、文明、进步、责任感,强化人的善良正义感、建造精神文明社会。第三,清徐社火的举办有利于调节生活,集结人心,加强团结。清徐社火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动静结合,迎合了各个年龄段的需求。最后,社火活动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作用,社火本身不仅能愉悦人的身心,而且还能宣扬善与恶,美与丑的标准,给人以正义向善的启示。
(三)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从地理位置看,清徐县位于太原市区的东南方向,距市区38千米,北临著名旅游景点晋祠,交通十分便利。从历史发展看,清徐历史悠久,人才济济,文化多元,是晋商发祥地之一,《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的故里就坐落于此,同时清徐特产丰富,清徐的葡萄全国闻名,山西老陈醋也发源于此,素有“文化名城、醋都葡乡”的美誉。清徐拥有2500余年的历史文化积累沉淀,拥有众多的人文、自然景观,其中徐沟背铁棍艺术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8]。
清徐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各具特色、寓教于乐。特别是清徐的社火,更是博采众长、声名远播,是当地百姓喜闻乐见,最受欢迎的一种文化活动,正月十五举办社火时也是清徐一年当中最热闹的日子,每逢此时不但十里八村的老乡们都要赶来瞧一瞧清徐的“红火”,就连住在附近城市中的居民,也会早早地开车前来,赶个热闹。这些人来清徐不仅会观看社火表演,还会购买一些本地的特产,参观本地遗存的古建筑。清徐社火不仅是一项文化遗存更是祖辈传下来的宝贵财富。每年元宵节到清徐的游客都能够感受到这里热闹欢快的节日氛围,善良淳朴的当地民风、厚重浓烈的乡土文化等等,清徐社火出自自然,来自民间、来自传统、多年的文化积淀赋予其特殊的文化魅力。交通便利,独特的文化优势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经济的转型。
[1] 李智信.社火溯源[J].青海民族研究.2008(4).
[2] 赵世瑜.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02.
[3] 段友文.汾河两岸的民俗与旅游[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5.
[4] 王世雄.黄卫平.黄土风情录[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5] 李元庆.三晋古文化源流[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7.
[6] 郝丛楼.游艺社火[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
[7] 温幸.山西民俗大观[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1991.
[8] 王保玉.清徐县志[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
[9] 蒋莉.精神与形式[D].太原:山西大学,2005.
[10] 邢娜.山西太原庙前高跷的传承研究[D].临汾:山西师范大学,2014.
[11] 颜色.清徐社火闹翻天[J].科学之友,2007(4).
[12] 张兵强.村落社火活动的文化功能探析[D].兰州:兰州大学,2011.
[13] 蒋莉 .民间艺术中的奇葩[J].沧桑,2005(6).
[14] 石辰瑞.晋中社火中的民间舞蹈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13.
[15] 冯骥才.守望民间: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M].北京:西苑出版社,2002.
[16] 刘晓春.仪式与象征的秩序[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7] 詹鄞鑫.神灵与祭祀[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
[18] 乌丙安.中国民间信仰[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责任编辑雷润玲]
ContemporaryInfluenceoftheTraditionalFestivities—QingxuShehuo
YANGYing
(SchoolofHistoryandCulture,ShaanxiNormalUniversity,Xi’an710119,China)
The traditional festivities coming from the folk culture is popular in folk art, and is a living fossil reflecting the regional folk culture. Qingxu Shehuo is a special folk cultural activities. Qingxu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tent of local customs and culture can not be ignored. Based on a brief overview of the main activities in the form of historical origin, This paper made full use of the existing related literature and combined with country field culture study, explored the spring celebration and worships that contained in Qingxu Shehuo activities.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the local culture of Qingxu which is the traditional festivities, this paper studied the folk social life and revealed the cultural charm of Qingxu Shehuo and its modern value.
the contemporary Qingxu;shehuo culture; connotation;value
2017-03-25;
:2017-04-06
杨鹰,女,山西太原人,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
K892.18
: A
: 2095-770X(2017)09-0019-06
http://sxxqsfxy.ijournal.cn/ch/index.aspxdoi: 10.11995/j.issn.2095-770X.2017.09.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