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农村水利灌溉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7-09-24张鸿俭

科学与财富 2017年23期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管理对策

张鸿俭

摘 要:以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作为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水利灌溉管理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根据现有的研究资料,结合新农村建设对水利灌溉管理的基本要求及意义,详细论述了农村水利灌溉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深化水资源重要性的认识、建立节水激励机制等建议,以期能够对农村水利灌溉管理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水利灌溉;管理对策

一、新农村建设水利灌溉的基本要求及意义

(一)新农村建设水利灌溉的基本要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农村地区水源地的破坏,导致水资源的供求矛盾突出,严重制约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新农村的建设。因此,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在新农村建设中水利灌溉必须做到:

1.应以节水为中心,作到水资源高效利用,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和水分生产效率。

2.要与所在区域的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流域综合利用规划、农业区划等规划相协调。

3.要从总体角度优化配置灌区的水土资源,充分挖掘资源潜力,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要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自然条件,因地制宜的确定改造的方向、重点、内容和措施,用较少的投资取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

(二)水利灌溉管理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

1. 减轻了农民负担, 增加了农民收入。加强农村水利灌溉管理顺应了市场经济的要求,通过建立透明的水费计收制度,有效的改变以往水费征收中存在的搭车、代收、克扣等问题,减少了用水成本。

2.促进了节约用水,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实行灌溉管理后,通过农民用水落实水费计收制度,同时运用市场机制,农民多用水就得多交钱,这样做,就使节约用水有了经济调节手段。

3. 规范了用水秩序,减少了用水纠纷。实行灌溉管理后,由于灌溉用水管理公正、民主、透明, 灌水秩序规范,许多过去用水过程中产生的矛盾在内部就得到解决,避免了矛盾的激化,减少了用水纠纷。

二、水利灌溉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运行体制政事不分

当前在农村水利灌溉管理中多数地区仍然采用的是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和运行模式,以水利灌溉管理单位为核心形成的行政化管理体系,水利灌溉管理单位的职能主要包括防汛、抗旱、工程建设和水费收缴等。而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在水资源利用上要实现市场化,通过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作用使水资源得到优化配置。现有的行政管理体制显然达不到市场经济的要求,不仅无法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水利资产的保值增值也受到很大的影响。而且水利灌溉管理单位涉及部门众多,包括城建、环卫、卫生等方面,形成了多头管理的局面,公益性与经营性服务机构未实行管养分离的现象依然比较普遍,直接影响到水利灌溉管理的效率。

(二)政策及设施存在明显的不足

农村水利灌溉政策及管理体制是管理活动的前提和基础,但是目前各地在水利灌溉管理政策及体制方面还存在明显的不足。

现有的政策及体制没有赋予灌区经营管理自主权,水管单位的收入主要是水费及财政补助,为了增加收入水平,一些地区的水管单位鼓励用户多用水,一些地区的用水甚至远远超出了农业生产的需要,导致水资源浪费现象比较严重。在农村水利灌溉基础设施建设上缺乏计划性,现在多数地区水管部门受到多头管理的影响,还没有指定详细的、科学的水利灌溉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即便是一些地区能够制定一些计划,但是计划本身缺乏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难以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去。

(三)水利灌溉管理资金严重不足

资金是水利灌溉管理的一个重要的条件,无论是灌溉基础设施建设,还是管理人员工资福利,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而伴随着农村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水利灌溉基础设施建设费用不断增加,所需资金更多,包括兴修水利、社会公益耗费、多种经营等等。而从现有的管理资金来源情况来看,主要分为两部分,也就是水费和拨款。水费占据了资金来源的绝大部分。但是从现有的水费水平来看,收费还比较低,水费的收取率也比较低,加上一些地方存在着拖欠、截留、挪用农田灌溉水费的现象,导致水利灌溉管理经费严重不足,严重影响到水利灌溉管理的可持续发展。一些地区的灌溉管理单位长期处于负债运行的状态,连管理人员的工资福利都难以保障,一些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长期停滞,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新农村建设中水利灌溉管理对策

针对新农村建设中水利灌溉管理存在的问题,各地应该按照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切实提高水利灌溉管理水平。具体来说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改革和完善管理运行体制

在农村水利灌溉市场化管理改革当中,建立统一的、完善的水利灌溉管理企业是一个关键问题,这是因为企业是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主体,只有建立了现代化的企业组织,才能真正实施市场化管理。农村水利灌溉市场化改革已经以水利主管单位为主体,通过行政体制改革,将水利主管部门从现有的行政管理体制中分离出去,以现有的人员为主体,通过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等措施,获得企业组织存在和发展所需的各种人才,并按照企业组织管理体制的要求建立现代化的企业管理体制。

要根据区域内灌溉需要,灵活的开展各种灌溉服务业务,建立科学的、层次化的管理体系,为广大农民提供更加便捷、贴心的服务。在经营管理当中,企业应该以实现水资源效益的最大化为主要目的,在满足农业生产基本用水需要的基础上,正确定位自己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贯彻节水、便捷、增效的基本经营原则,满足农村不同层次的用水需要。这样不仅能够有效的改变政事不分的问题,而且能够将分散的水利灌溉管理权集中起来,改变多头管理的不利局面,增强水利灌溉管理的效率。

(二)改进政策及设施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在政策方面,要制定详细的节水灌溉推广政策,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节水激励机制,提高灌溉效率。在这方面,各地应该尝试时间阶梯制水价,将灌溉水价格分为基本价格和超额价格,适当的提高大量灌溉用水的价格,并按照该价格及农户的实际用水量,及时、足额地征收灌溉水费。同时鼓励农民使用节水灌溉技术,对于使用节水灌溉技术的农户,政府可给于适当的补贴,必要的时候可以统一推广节水灌溉设施,形成节约用水为核心的激励机制。

在水利灌溉基础设施建设上,针对本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制定详细的农村水利灌溉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根据发展需要,确定水利灌溉设施建设工程项目,并强化项目可行性研究,确定项目建设成本,制定具体的施工方案。涉及到大型水利工程建设的,要委托专门的水利工程设计院,以保证水利灌溉设施建设的科学性。

(三)实现水利灌溉管理资金来源的多元化

资金来源的多元化是解决水利灌溉管理资金不足的根本措施。在這一方面国家应该进一步改善农村灌溉设施建设的投资结构,将政府投资、专业经营公司与农民自己投资有效的结合起来,通过成立水利会,赋予其市场经济主体地位,开展独立自主的经营,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吸引农民参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实现以政府投资为主,水利会与会员投资为辅的多元化投资机制,实现水利灌溉管理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同时要加强水费征收管理,严禁各级单位拖欠、截留、挪用农田灌溉水费的现象,减少水费征收的中间环节,必要的时候应该由水利灌溉设施投资经营单位直接征收。

总之,新农村建设对水利灌溉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各地应该明确在灌溉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改革和完善现有的管理体制,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水利灌溉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孔喜梅.农村水利设施管理和维护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13):8117—8119.

[2]郑尊明,李朋飞.耿集农田水利设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现代农业科技,2010(14):236—237.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农村建设管理对策
中学生考试作弊问题分析及其管理对策
中国在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支持的实证研究
国有风险投资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研究
刍议水利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
新形势下提升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水平的有效途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