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北方高层屋面防水的研究

2017-09-24吴维顺

科学与财富 2017年23期
关键词:防水建筑工程措施

吴维顺

摘要:建筑防水工程质量问题、设计问题是造成防水工程渗漏的直接原因,要提高北方高层屋面防水的工程质量,重要的是在防水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对容易造成局部损坏的薄弱部位应选对防水工艺、防水材料还要设置增强层,以提高防水层的整体设防能力,延长整个防水层的使用寿命。

关键词:建筑工程;防水;措施

建筑防水工程质量问题,是造成防水工程渗漏的直接原因。造成防水工程渗漏的原因很多,材料质量、施工技术、设计水平、管理维护等都是影响建筑防水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要提高防水工程的质量,除要以材料为基础,以设计为前提,以施工为关键外,更重要的是,在防水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对容易造成局部损坏的薄弱部位应设置增强层,以提高防水层的整体设防能力,延长整个防水层的使用寿命。

1 提高防水工程质量的常用措施

影响房屋防水工程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治理措施也应该是综合性的:

(1)在防水材料方面。从工程需要的角度出发,对各种类型的防水材料的技术性能要高标准严要求,只有满足这些标准和要求,才允许在防水工程中使用。并且所用的防水材料必须经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主管部门所指定的检测单位抽样检验认证合格方允许进入"市场"。同时,为了控制进人"现场"的防水材料质量,还应由施工单位按要求进行抽样复试,复试不合格,禁止使用到建筑防水工程上。

(2)防水设计方面。为了使设计人员在屋面防水设计时切合实际,设计人员应针对工程的特点提出不同的"设计要点"和"细部构造"。同时,还"应根据工程特点、地区自然条件等,按照防水等级的设防要求,进行防水构造设计,重要部位应有详图"。对屋面排水系统、保温隔热系统也应通过计算确定,而不能只凭经验或写上"二毡三油"几个字就完事。

(3)施工质量方面。施工单位在防水工程施工前应通过图纸会审,掌握施工图中的细部构造及有关技术要求,并应编制好防水工程专项施工方案。此外,防水工程必须由专业的防水队伍施工。防水工程施工中,应按施工工序、层次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层次的作业。只有设计、材料、施工、管理维护各个环节都作好了,才能保证和延长建筑防水工程的使用年限。

2 设置增强层

加强防水建筑工程防水层在某些位置上由于应力集中,变形频繁,雨水冲刷严重或外力损害,会较早地出现局部损坏,导致整个防水层未到耐用年限即需返修。因此,在防水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对容易造成局部损坏的薄弱部位应设置增强层,以提高防水层的整体设防能力,延长整个防水层的使用寿命。需增强部位有:水落口、过水孔、防水层收头、天沟、檐沟、排水口、穿过防水层管道、分格缝、压顶、出入口、阴阳角、板端缝等。根据结构和选材,附加增强层设置可有下述几种作法。

(1)水落口、地漏、过水孔。这些部位处在两种材料交接处,由于混凝土和砂浆千缩和两种材料的胀缩不同,会使这些部位的周边产生裂缝。另外它也是雨水集中且容易积水的部位,而且所处位置工作面狭小,施工工序叉多,施工质量难以保证。根据节点设防原则,应进行多道设防和节点密封处理,所以在水落口、漏斗和套管的周边,预留10itim。

(2)防水层收头。柔性防水层的末端收头处,由于防水层的收缩,再经雨水和风力作用,常常提前翘边、脱层,在大面防水层之前渗漏。因此在卷材收头处必须用压条钉压固定,再用密封材料封口;在砖泛水处预留凹槽,收头压人槽中,再用水泥砂浆保护;混凝土泛水处理,收头上部要用卷材或金属覆盖保护;涂膜的收头,则应分层错开,不可集中于一处。

(3)屋面天沟檐口。这些部位不但容易变形,而且受雨水严重冲刷,沟中也常常因长期积水、干湿交替而对防水造成严重破坏。很多工程的防水层,首先是沟中或沟沿防水层提早失效而发生渗漏,因此应在这些部位作增强层。由于平面多变,施工工作面小的原因,采用卷材是很不利的,宜采用涂膜防水予以配套。一般都作涂膜增强,有一布三涂和二布四涂作法,即在天沟交角处或者整个天沟和檐口先涂涂料,再铺增强胎体,再涂涂料1~2mm厚;在檐口处,构件断面形状复杂,可采取增强空铺层处理,或先涂隔离剂或压敏型抗裂胶后再作增强层。

(4)穿过防水层的管道和预埋件。由于与周围混凝土胀缩系数不同,在管道和预埋件周围会开裂发生渗水。因此抹找平层时管道根部应高出屋面并增设二布五涂的涂膜附加层。地下室及水池穿过防水层的管道周围应留槽并用密封胶密封,管子中部加1圈遇水膨胀橡胶条。

(5)分格缝。分格缝有全分格、半分格、埋置塑料模条分格等,作用是将块体的变形集中于缝中。缝的大小随时间经常在变化,因此必须在缝中嵌填高性能弹性密封材料,表面再用涂料加胎体覆盖。

(6)压顶。压顶处于屋面的最高处,直接暴露于自然环境中,受气候影响大,受整个纵向墙体温差、结构受力变形及墙体混凝土与砂浆干缩变形的影响也很大,因此即使是配筋混凝土压顶,其横向裂缝也是不可避免的。一般在3-5年内裂缝均会明显地开展,配筋混凝土压顶,在5~8m之内就会有1条裂缝开展,不配筋混凝土在1m左右就有1条裂缝。雨水顺裂缝到墙内,绕过防水层漏到室内,所以压顶必须作柔性材料增强层。一般是作在压顶下,如果选材不当,可能会造成压顶与女儿墙分层,目前只有聚合物水泥基涂料和聚合物水泥砂浆可以用于此处防水;另一种是将防水层作在压顶上面,采取卷材粘贴或用涂料涂刷。

(7)屋面出人口。屋面出人口因人们活动频繁会造成提早破损,出入13处防水层收头应处理妥贴,此外,应适当做增强层,并要求表面做保护层,如水泥砂浆保护层等。

(8)陰阳角。屋面的平面与立面交角处、地下室底面与墙面内外交角处、檐口与天沟交接处、天沟转角处、两个立面转角处形成阴阳角。这些部位常由于混凝土、砂浆干缩和温差变形产生应力集中导致开裂,有些裂缝宽度可扩展到5m1ti。阴阳角的增强层可采用卷材条,即在交角处铺贴1层100~150mm宽的卷材条予以加强。但由于卷材较硬挺,在交角处难以铺平、铺实,往往采用涂料加增强胎体布作为增强层,即在交角处涂150-200mrll宽、厚1~2n-im的加胎体的涂层。胎体铺贴时切忌拉紧,应松弛不皱。在3面交角处采用涂料增强,效果就更好了。

(9)板端缝。屋面、楼板支承端的板缝称板端缝。不管是现浇还是装配结构板,由于荷载作用产生板端负弯矩,板面下挠而板端上部裂开,再加上混凝土、砂浆的干缩和温差变形的影响,会使板端产生较大的板端裂缝。因此,板端缝的增强层应有较强的适应基层变形的能力,可采用以下方法处理:

①卷材增强层。采用卷材作增强层应采取空铺的方法。可采用200~300mm宽、1.2nlnl厚的高分子卷材或3m1ti厚改性沥青卷材单边点粘在板端处,或用压敏型粘结剂,然后铺贴大面积防水层。

②涂膜增强层。采用加胎体的防水涂料作增强层,涂料可采用与大面积防水层相容的高分子涂料或聚合物改性沥青涂料。其作法是,在板端缝处200-300rniti宽范围先涂刷隔离层150~250mm(如石灰水、石蜡或压敏型抗裂胶),干燥后逐层涂刷防水涂料,铺设胎体,一般二布三涂或三布五涂,然后再施工大面积防水层。

参考文献:

[1]丛培经.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endprint

猜你喜欢

防水建筑工程措施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铁路路基沥青混凝土防水层的施工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