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专业“双证融通,以赛促学”教学模式研究探索

2017-09-24吴春梅龚长兰尹凤霞

科学与财富 2017年23期
关键词:双证融通以赛促学人才培养

吴春梅+龚长兰+尹凤霞

摘要:“双证融通”是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以赛促学”就是以参加技能竞赛为中心开展系列教学活动。本文从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课程体系改革等方面着手,就如何在高等职业院校建筑工程专业开展实施“双证融通、以赛促学”的培养模式进行研究,为推动高素质建筑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工作进行探索。

关键词:建筑工程、双证融通、以赛促学、人才培养

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长足发展,高职院校办学规模逐年扩大。高等职业院校肩负着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等技能型和服务型人才的重任。随着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才市场对从业人员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应职人员职业综合能力强,对工作岗位适应迅速。由此所引发的毕业生就业问题和人才培养质量问题,已经成为广为关注和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

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怎样进行人才培养,选择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重要突破口。

一、建筑工程行业实行“双证融通、以赛促学”的背景

建筑工程行业本身具有一定的行业特殊性,行业发展迅速,技能型人才缺口较大,但要求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较高。必须基本知识过硬,技能储备扎实。根据走访企业进行调研,以及对历届毕业生进行跟踪访问,目前建筑企业严重缺乏的是复合型技能人才、知识型技能人才和技术型技能人才。我们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应该是面向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等技术技能型人才,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以及经过严格训练的专业技能,这些人才的培养只靠注重学历教育的学科体系是培养不出来的。

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开始在建筑工程领域实施职业资格制度。建筑企业为了获得执业资质,需要工程技术人员取得职业资格注册证书。因此,实行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双证融通”模式),是高职教育本身的特性和培养目标的要求。

从高职教育的对象来看,首先,目前的高职教育教学中,学生生源素质不高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大多学生理论知识基础较差、很多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主动性差。另一方面,高职学生的年龄大多在18-22岁,好胜心强,愿意展现和表现自己。

目前理论与实践脱节是阻碍职业院校教学质量提高的瓶颈。学校与外界沟通少,并且相对闭塞,与企业岗位需求难以做到无缝对接,如何解决这个现实问题,将直接关系到职业学校学生的培养质量和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程度。因此,高职院校在教学模式及组织形式上应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因材施教,通过竞赛的方式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督促他们去补充学习相关知识。以取得各类职业资格证书为引导,培养更适合企业及社会需求的专业性人才。

就高职院校而言,实施“双证融通、以赛促学”人才培养模式关键是两个方面:一是如何“融通”,即人才培养方案确保涵盖职业资格证书,课程体系要经过重新组织;二是“促学”的过程,即学校要从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模式、实训基地、师资队伍等诸多方面入手,精心实施“双证融通、以赛促学”的过程。

二、如何实施“双证融通、以赛促学”

1、从社会需求出发,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双证融通”职业能力培养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是以学历教育和职业能力培养为切入点,以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专业教学大纲的制定和课程体系的建立为核心,以教学环节的运行实施为载体,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最终的落脚点,将专业能力培养和职业能力培养融入到各教学环节的全过程。

目前,与建筑工程行业有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有八大员(施工员、安全员、质量员、材料员、资料员、标准员、劳务员、机械员)、测绘工程師、土木工程师(岩土)、结构工程师、建造工程师、监理工程师、造价工程师等。建筑行业高职院校学生在校学习阶段的主要目标一取得八大员职业证书为主,其他相关工程师需要一定的工程实际经验和企业从业年限,是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的奋斗目标。

在课程设置时,要建立完整的素质、知识、能力体系。

第一,依据岗位职业标准,开发专业教学标准及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我院建筑工程系开设有建筑工程技术、建设工程管理、工程造价等专业。根据每个专业的就业导向不同,合理地设置核心课程。例如工程造价专业的核心课程可设置为《工程计量计价》、《工程概预算》。

第二,以职业能力为基础,选择课程内容,例如为学生搭建建筑行业基础平台,设置力学、工程材料、工程制图、工程测量等基础性课程。这些课程无论学生从事与建筑行业相关的任何方面都需要的基础知识。

第三,把与各专业相对应的各种职业资格所需的技能要求融入到专业教学标准中,并以此实现课程设置、教学与培训等各个环节的整体联动。例如八大员中有一项为资料员,整理编制建筑工程的相关资料是建筑从业人员的基本技能和专业基础能力,建筑工程系各专业均应开发《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课程。并且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即应该定位为使学生满足资料员从业的基本要求。

2、 加大课程考核改革力度,在教育过程中贯彻“双证融通、以赛促学”。

要加强高职教育的教学效果,定制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远远不够,教学见成效的关键在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理论知识接受能力弱是高职学生的普遍现象。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即通过比赛,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第一、从课程本身入手,把技能竞赛纳入到课程的学习过程中。

技能竞赛应该作为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手段,融入到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教学内容中去,例如,《工程测量》课程是一门注重实操技能的课程,学生学习的最终落脚点应是熟练使用各种测量仪器(经纬仪、水准仪等),并且能快速完成测量内业数据的整理。在该门课程的教学中,应注重实操,平时教学过程中即将学生分组进行比赛,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

高职教育是大众教育,为了克服传统技能竞赛由少数师生参与的窘况,可在课程教学中将专业教学过程中的阶段测试利用分组竞赛形式完成,考察学生对阶段培养目标的掌握情况,实现竞赛“人人参与”的良好境况。endprint

第二,将证书考取及竞赛开展情况计入系部教学工作考核中,常抓不懈。

积极倡导、大力支持参与行业行政主管部门、社会团体组织的国家级、省级技能竞赛,从而建立起覆盖全体师生的参与制度,形成“人人参赛、逐级竞赛”的职业教育技能竞赛机制。

除此以外,系部可鼓励系部在学校内部开展建筑知识技能大赛,通过设置多种比赛项目,例如建筑知识大赛、测量比赛、CAD技能大赛等等,号召全校师生共同参与,也可邀请同类院校一起参与,以轻松愉悦的方式促进学风建设。

及时了解行业最新动向,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树立长远目标,分梯度逐步取得与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努力培养与企业需求相结合的专业人才。

第三,强化学生职业意识,引领技能成长。增设鼓励措施,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重视素质教育,将一些专业涉及面广、难以具体结合某一门课程的职业技能竞赛纳入到学生素质拓展中去。可聘请校外专家作为学生的特聘教师,以企业实际项目锻炼学生的处理事务能力。作为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这样既丰富了活动内容又提高了学生职业技能水平;提高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三、“双证融通、以赛促学”改革模式当前存在问题

1、证书不全,证出多门

在推行“双证”融通中,“证出多门”一直困扰着中职学校和学生。证书有人社部考核颁发的,有行业考核颁发的。各个行业通用工种一般由人社部门制定,特有行业特有工种的职业标准大多由行业代为制定。造成社会上证书种类繁多的情况,除了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地方、产业、技术岗位要求多样性以外,深层次的原因一是经济利益驱动。由于职业资格鉴定可以收费,一些部门或行业纷纷举行证书培训和考核,导致证出多门、花样繁多;二是监管措施不严。个别地方在收取培训费后,不进行培训和鉴定,滥发证书、花钱买证、职业培训考试走过场等现象普遍存在,大大降低了职业资格证书的权威性,这也冲击了职校的人才培养工作。

2、“双证融通、以赛促学”考验着师资力量,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培养

通过参加各种类型的比赛,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知识储备要求逐步提高。为了适应高职的内涵发展需要,学院要有一批素质优良、高职称、高技能教师,建立教学能力强、专业学识水平高、实践操作能力过硬的“双师型”队伍。

四、结语

“双证融通、以赛促学”是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向结合的教育模式,是以参加技能竞赛为中心开展系列技能教学,促进教学效果的教育手段,是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改善高等院校教育质量,增强学生就业率与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

本文系2016年四川省民办教育协会科研项目成果,项目名称《民办职业院校“双证融通”及“以赛促学”教学模式改革研究》,项目编号MBXH16YB22

参考文献:

[1]朱军宜,周俭清.土木工程专业双证融通培养模式的研究探索.教育教学论坛, 2015: 4.

[2]葛元月.“双证”融通: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开发论坛,112-114.

[3]刘安枕,权养利.“双证融通”的高职职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5.

[4]杨劲松.“双证融通 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9.

[5]胡秀强,程远东.“以赛促学”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中国电力教育, 2012:25.018

[6]王能翔.以赛促学”教学改革研究.辽宁高职学报, 16:07.

[7]杨怡,金晓严,戴四新.“双证融通 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赛促学”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物流技术, 2013:32.1

[8]王超英,曹文梁.“以赛促学、赛教结合”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教育教学论坛, 2015: 12.49

作者简介:吴春梅(18382406371),女,27岁,四川长江职业学院,助教

龚长兰(18981833585),女,41歲,四川长江职业学院,副教授

尹凤霞(15881017275),女,27岁,四川长江职业学院,助教endprint

猜你喜欢

双证融通以赛促学人才培养
敢拼才会赢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基于“双证融通”的高职院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高职学生对“双证融通”和“以赛促学”认知度与参与度的现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