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置自行车道对道路行车影响分析

2017-09-23田竞

科学与财富 2017年26期
关键词:影响

摘 要:结合长沙市省府周边区域自行车道优化,探讨了自行车道对道路行车影响。

关键词:自行车道优化;道路行车;影响

大量机动车出行带來的污染、拥堵问题使得绿色出行成为近年来越来越提倡的出行方式。公交、地铁能解决长距离的出行需求,但站点设置毕竟无法照顾到所有的小区、单位。自行车、电动车的出行方式能很好解决最后居民出行的“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但很多城市道路在建设之初未考虑独立的自行车道设计,由此产生了对城市道路的自行车道优化问题。自行车与机动车共享路权,必然会对原来的机动车交通产生影响,本文从分析自行车道改造方式作为切入点,分析自行车道改造后对道路通行能力和行车习惯的影响,提出不同道路条件适合的改造方式与相关交通管理建议。

1 自行车道设置的主要方式

对城市道路的自行车道优化主要包括硬件改造和管理优化两个方面。硬件改造主要是对现有的道路横断面进行改造,以分离自行车的行车空间;管理优化主要是在横断面改造的基础上,对交叉口信号控制方式、交通管理措施的优化。

综合目前城市道路横断面的设计情况,以长沙市省府片区为例,自行车道的设计对道路横断面的改造主要采用以下方式:

(1)原有的自行车道或者非机动车道设置隔离护栏;

(2)压缩机动车道宽度,设置自行车道并设置护栏;

(3)取消路侧停车位,改造为自行车道;

(4)将1条机动车道直接改造成为非机动车道,并设置机非隔离护栏;

(5)利用人行道或者现有绿道设置自行车道。

2 对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分析

由改造方式可以看出,优化自行车道对道路行车的影响主要表现两个方面,一是对道路设计通行能力的影响,二是对行车感受的影响。

设置自行车道对于道路行车的影响,最直接的就是对横断面的改造产生的道路设计通行能力的变化。

以上几种方式中,利用人行道或者现有绿道的方法对道路机动车的通行能力不会造成影响;第一种方式在原有的非机动车道设置隔离护栏的方式,由于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采取隔离措施,对于机动车通行能力将产生有利影响;压缩机动车道宽度以及缩减机动车道数量的方法,对机动车道通行能力的影响将视压缩后车道的宽度以及该道路原有的通行能力大小决定。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中路段设计通行能力计算公式为:

Na=N0*γ*η* C* n' (2.1)

式中:Na-单向路线设计通行能力;N0-一条车道的理论通行能力;γ-自行车影响修正系数;η-车道宽度影响修正系数;C-交叉口修正系数;n'-车道数修正系数。

根据以上的计算公式可知,在道路等级不变的情况下,道路的设计通行能力主要受到行车道宽度、车道数以及自行车道设置的情况的影响;交叉口的距离在同一条道路上面是保持不变的。

以芙蓉路为例,自行车道设置于辅道,在原有的非机动车道加设隔离护栏,宽度约为0.5米。调整后辅道仍为双向两车道,交叉口处拓宽为三个车道,自行车道与右转车道共用,不再设置隔离护栏。此方法对自行车道的改造主要对辅道的临时停靠(主要是公交车)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可采取在公交车站范围内打断隔离护栏的方式来解决。由于未改变道路的断面形式,因此对于道路的设计通行能力造成的影响可以忽略。

对于路幅较小的道路,通过调整横断面的方式分离出一条自行车道,对其行车造成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以宜春路为例,路幅宽度26m,设置自行车道之前为双向四车道,车道宽度为4m,未考虑非机动车道。考虑设置自行车道后,将原有的单向两个4m车道压缩为3.25m,自行车道宽度1.5m,并设置了隔离护栏。压缩车道宽度,车道宽度影响修正系数由110%变成85%,但增设机非隔离,自行车影响修正系数由0.8变成1。考虑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路段的通行能力减小了3%。

压缩车道数对于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较大,车道数修正数两车道1.8-1.89;三车道2.57-2.6,由此可得出单向有两个车道变为一个车道,在其他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通行能力将减少约40%。

而采取取消路侧停车的方式设置自行车道,将原有的非机动车路权回归,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道路的通行能力,但存在引导停车需求的问题。

3 互适性分析及相关建议

虽然推广绿色低碳出行成为趋势,但改造自行车道也应该因地制宜,针对不同的道路条件采取相应的改造措施,对于不适合分离路权给自行车的道路,也不应强行改造,避免造成更大的矛盾。如道路路幅宽度小,机动车交通量也较大,增设自行车道后机动车通行能力降低幅度过大,将造成道路的拥堵,这种情况则可考虑不在此道路分离出自行车路权,可采取引导、分流的措施。

道路条件好,且交通量不大的道路可采用压缩车道宽度或者将一条机动车道改造成自行车道的方式;周边无大型的公共场所的路段可考虑取消路侧停车位的方式设置自行车道。根据长沙市省府片区自行车道改造后通行情况的调查,机非隔离护栏设置初期,存在车辆因行车习惯骤然改变而撞击隔离护栏的现象,多数情况发生在原有非机动车道增设隔离护栏的路段。这是由于机动车长期习惯性占用非机动车道通行,非机动车道宽度较大,固有的行车习惯被改变造成的。针对这种情况,可在改造非机动车道路重新考虑自行车道宽度,若仅作为自行车道,宽度设置可考虑在1-1.5m,若为混合车道(自行车、电动车混行)则宽度考虑2.5-3m,同时及早设置警示标志,或采用防撞性能较好的隔离桩,夜间可考虑设置轮廓标。

设置机非隔离护栏的路段,若机动车路侧停靠堵塞非机动车道的出入,造成非机动车采取绕行机动车道的方式通行,将产生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应考虑设置机动车临时停靠的位置,并严格控制机动车停靠时间,可考虑设置电子警察抓拍等方式限制机动车路侧停靠。

作者简介:田竞(1986-),女,长沙人,本科学历,工程师,研究方向: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猜你喜欢

影响
是什么影响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不同上蔟蔟具对茧丝质影响
影响大师
I Have the Right to Be a Child
Say 'No'Because It's Your Life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
如何影响他人
APRIL siRNA对SW480裸鼠移植瘤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