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困难青工群体帮扶模式探究

2017-09-23张晓明

科学与财富 2017年26期
关键词:青工救助困难

张晓明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仍有相当一部分青工因各种原因导致生活困难,企业作为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积极采取多种方法对困难职工开展帮扶救助,但由于受体制、机制、人员、资金等方面的制约,困难青工群体帮扶工作仍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此项工作的长效化成长还有诸多难题待解,破解面临的困惑需要分析思考更需要理性与智慧。本文回望了企业困难青工帮扶工作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帮扶工作在整合多方资源下各种帮扶途径,分析了企业在拓展帮扶模式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以及在建立健全困难青工帮扶体系中的各类需求,指出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为企业开展困难职工帮扶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困难青工帮扶救助拓展思路

正文:

一、当前造成青工困难的主要因素

困难青工群体是当前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备受各级组织的重视和关注。解决困难青工群体这一社会问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解决贫困青工的问题,最根本的问题是要找到形成贫困的原因,有的放矢地解决困难青工问题。

一是外部因素。主要是企业停产半停产导致职工失业或职工收入减少而致困。随着市场经济竞争和国际经济影响,导致企业和行业不景气等原因,有的企业因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致使职工收入大幅度减少或失业,生活陷入困境。

二是内部因素。主要是疾病造成的困难,现在医院的医疗费用昂贵,大病、重病更是让人怯步。其次是天灾人祸等意外因素造成职工生活困难。再次是子女上学致困,部分职工为了子女的未来,花费诸多学费导致生活困难。

二、当前困难青工帮扶的主要方式

企业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为己任,以实施送温暖工程为载体,开展帮困活动主要有六种形式。

一是开展重大节日送温暖活动。为让困难职工度过一个温馨的佳节,每逢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各级单位都会对困难职工进行看望慰问,表达组织对困难职工的关心和慰问。

二是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主要是领导干部与困难青工实行一对一、多助一结对帮扶,让困难职工遇到困难时,能够及时有效解决,重树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三是开展金秋助学活动。主要资助考入大中专以上学校的困难职工子女,部分企业还通过帮助落实减免学杂费政策、捐赠书籍和学习用具等帮助他们完成学业。

四是开展职工捐款互助活动。借助职工相互之间的帮助和关爱,帮助生病职工缓解经济压力。

三、当前困难青工帮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帮扶工作虽然引起各级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但是重视程度不够,更多是停留在单位内循环开展工作,没有形成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帮扶工作的大气候。

二是帮扶的宣传发动工作深度和广度不够,使该项工作宣传发动不到位,没有形成良好的帮扶工作的大环境。

三是帮扶资金发放标準不规范。各单位发放标准不一致,这样便造成单位间帮扶资金使用的不一致;在一年内,同等困难程度的有的单位帮扶救助一次,有的单位则帮扶救助几次,以致新的不和谐因素的出现。

四是社会保障体系缺乏有效沟通和衔接。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作为企业帮扶工作的平台,基本上是单位自己单独运作和管理,与企业和社会相关部门沟通和协调不够,没有将社会其它救助资源有效利用。

五是很多单位工会人员配备不足,工会人员身兼数职,随着工会帮扶工作的内容和涉及面不断地增多和扩大,显得力不从心。

四、新形势下做好帮扶工作的必要途径

帮扶困难青工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坚持反复抓,反复了解,根据每个困难家庭的实际情况,不断了解和沟通信息,对于每个困难家庭致困原因,做到心中有数,统一规划,建立起一种长期有效的工作机制和措施,更好地实现职工的愿望、满足职工的需要。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各级组织要用战略眼光,站在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职工困难群体解困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落实领导责任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逐步形成对困难群体帮扶救助工作的有效机制。党政一把手亲自动手,分管领导要狠抓落实。各级干部不论在哪个岗位、分管什么工作,都负有解决困难群众生活的责任,都要密切配合,协同动作,主动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二是加强舆论引导。关心关爱困难群体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各部门以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大力宣传解决困难群众生活的有关方针政策和具体措施,形成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局面。多宣传群众的生动实践,多报道得人心、暖人心的事情。要号召党员、团员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开展志愿者帮扶活动,积极参与对特殊困难群体的社会救助工作。

三是建立帮扶长效机制。加强领导,健全机构,畅通帮扶信息渠道。各单位加强对帮扶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帮扶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专人负责,形成上下贯通、分级负责、配套联动的工作网络。建立健全困难职工档案,实现动态管理,对困难职工定期摸底,详细记录困难职工情况,做好困难职工求助受助信息的统计和分析,健立健全帮扶制度,实行规范化管理,是确保帮扶工作的有效运作和健康发展的基础。

四是要构筑帮扶体系。健全信息机制,通过收集和调查,及时掌握下岗职工和困难职工家庭的基本情况。要快速实现信息化归档,能够及时对困难企业和求助的困难职工的生产、生活和劳动关系矛盾情况,进行分析,及时掌握动态,及时做出处理。健全接访机制,要提高办事效率,工作人员与来访者面对面交流,要快速形成情况记录,及时核实情况,及时解决问题,做到解决问题不过夜,帮扶即时准确到位,为困难职工提供高效快捷的一站式服务。

五是创新帮扶形式。首先与职工素质工程相结合,加大培训力度。很多困难职工致困的主要原因是工作技能低下,应从根本上考虑解决困难问题,进一步深化帮扶工程,及时制定为困难职工送培训、送技术、送知识的实施计划。其次重视心理疏导,把精神帮扶与物质帮扶相结合。面对生活上的困难,大多数困难职工心理矛盾较为突出,情绪不稳定,心理负担比较重,甚至有些偏激的心理等,因此,当前对困难职工不仅要在经济和物质上帮扶,还要注意在精神上帮扶,要善于把精神帮扶和物质帮扶结合起来,既解决困难职工的生活困难,又要做好思想工作,帮助困难职工解疑惑、树信心、明方向,这样才能收到最佳效果。

六是加强资金管理。为把帮扶资金用到实处,让困难职工从中受益,必须制定资金使用相关规定,严格规定要求进行使用,确保资金使用正规。同时,还要建立财务公开栏,接受企业领导和职工的监督,使帮扶资金透明化。企业还可以设立各种专项资金。比如,困难职工医疗救助金、困难职工子女大学助学金、残疾困难职工救助金、困难职工生活救助金、困难职工子女中小学助学金等。这样一来,各项救助资金就可以专款专用,能够最大程度的覆盖困难职工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可以使他们得到复合式的救助,实现群体受助、规模受益。

【结束语】:

总之,在新形势下,困难职工帮扶工作一定要认真贯彻“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要求,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困难职工帮扶工作长效机制,更好地协助党委解决困难职工的生活就业保障问题,企业对困难青工的帮扶救助是维护企业稳定、凝聚企业力量,促进企业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困难员工帮扶救助工作的落实,困难员工的困难解决了,心气理顺了,与企业的矛盾化解了,员工的积极性自然就提高了。同时,帮扶救助工作的实行过程,可以激发更多地爱心,使职工都够投身到帮助企业一起帮扶困难职工的工作中去,促进了企业开展困难员工帮扶救助工作,也为企业营造出一种良好氛围,在这种和谐的氛围中,企业定能又好又快发展。

猜你喜欢

青工救助困难
困难中遇见团队
困难我不怕
由“中华富强”轮失火救助引发的思考
水下救助抢险
选择困难症
水下救助抢险
临时救助 “善政”还需“善为”
在青工中唱响雷锋精神
为青工健康成长尽心尽力
有困难,找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