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在72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

2017-09-23张志婕

科学与财富 2017年26期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儿童

张志婕

摘 要: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BA)作为一种常见的儿童呼吸系统慢性疾病,以反复发作的喘息、胸闷、气促和咳嗽为主要临床症状,具有气道高反应性的特点,是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 72 例支气管哮喘住院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综合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36 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观察 1 年内患儿支气管哮喘发作次数、急诊次数、住院天数,并进行疗效判定。结果 研究组患儿 1 年内支气管哮喘发作次数、急诊次数、住院天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研究组 36 例患儿中,仅 3 例无效,临床总有效率为 91.67%,对照组 36 例患儿中 11 例无效,临床总有效率为 69.44%,两组临床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在小儿支气管哮喘治疗过程中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儿童;呼吸系统慢性疾病;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BA)作为一种常见的儿童呼吸系统慢性疾病,以反复发作的喘息、胸闷、气促和咳嗽为主要临床症状,具有气道高反应性的特点,是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临床中除对患儿进行抗感染、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B 受体激动剂及对症治疗等综合治疗外,有效的护理能够增加哮喘患儿的遵医行为,减少发作次数,对治疗效果更具促进作用。我院自 2014年院收治支气管哮喘住院患儿,均结合患儿临床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72 例病例均为 2014年 5 月~ 2016年 5 月我状及体征(阵发性咳嗽、气促、喘息、心率加快、肺部哮鸣音及小水泡音),均参照 2008 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修订的《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中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进行确诊,排除合并严重心、肝、肾疾病或上述脏器功能不全患儿。其中男32 例,女 40 例;年龄 1~ 10 岁,平均(6.2±0.7)岁;急性发作期 38 例(轻度发作 20 例,中度发作 14 例,重度发作 4 例)、哮喘缓解期 34 例。将上述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综合护理干预组),每组各 36 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均采用综合治疗及常规护理,包括抗感染、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受体激动剂及对症治疗等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方式如下。

1.2.1健康宣教 对患儿家长进行有关支气管哮喘的病因、病程及相关的防治措施等知识讲座;并对患儿家长进行有关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方案及临床常规用药种类及正确用药等知识的普及,同时对患儿家属进行指导,使其掌握应急处理哮喘严重发作时各种突发症状的方法。

1.2.2心理护理

耐心向患儿家长介绍对患儿进行雾化治疗、综合护理干预的目的、意义及方法,将患儿病情及护理要点以及护理过程中患儿可能出现的不适感向患儿家长讲解清楚,以消除患儿因对治疗环境存在害怕、恐惧感而产生的不良情绪,消除患儿家长因患儿生病而出现烦躁情绪,以提高患儿及家长对治疗的依从性。

1.2.3饮食护理

规范患儿饮食,以高蛋白、高热量、低盐饮食为主,禁食辛辣刺激性食品,避免其对气道产生刺激,宜大量饮水,以利于解热和化痰,宜多食水果、蔬菜等粗纤维食物,尽量限制或减少奶、蛋、鱼、虾等易引起过敏的食物。

1.2.4雾化吸入及吸氧护理

因支气管哮喘患儿需要进行吸氧及雾化吸入药物治疗,在此治疗环节,医护人员应叮嘱家长,避免因患儿抓脱鼻导管或面罩,雾化器前,先调节好氧流量表,患儿取坐位或半卧位。雾化吸入完成后,医护人员应在患儿背部由下至上反复进行轻拍,以利于肺泡及呼吸道分泌物排出,并嘱咐患儿多饮水,以稀释痰液,利于排出;患儿吸氧时,医护人员应帮助患儿采取体位引流,帮助患儿排出痰液。

1.3 观察指标

治疗出院后对患儿随访 1 年,观察 1 年內患儿支气管哮喘发作次数、急诊次数、住院天数,并根据随访结果进行疗效判定。

1.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患儿在治疗期间未出现哮喘急性发作,停药后 6 个月内仍未出现急性发作;有效:患儿在治疗期间未出现哮喘急性发作,停药后有哮喘急性发作;无效:患儿在治疗期间或停药后仍出现反复哮喘发作。

1.5统计学分析

应用 SPSS13.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哮喘发作次数、急诊次数、住院天数等计量资料以x ±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有效率等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进行比较,P < 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后随访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儿治疗后1年内哮喘发作次数、急诊次数、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2.2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研究组

36 例患儿中,22 例显效,11 例有效,仅 3 例无效,临床总有效率为 91.67%,对照组 38 例患儿中,16 例显效,9 例有效,11 例无效,临床总有效率为 69.44%,两组临床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3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儿科常见疾病,是由吸入过敏原或者遇冷空气等刺激因素引起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病变,具有病程长、难治愈、容易反复,患儿通常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咳嗽、喘鸣和呼吸困难,并伴有气道高反应性、梗阻性的呼吸道疾病。目前,临床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关键在于解除气管平滑肌的痉挛,力求减少发作次数,减轻发作时的临床症状,防止气道不可逆阻塞的发生,避免发生呼吸衰竭。雾化吸入作为支气管哮喘治疗的重要措施,在其治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疗效好、见效快、副作用少等优点。但目前此项治疗方式尚未广泛普及,部分患儿及家长治疗依从性较差,影响了治疗效果。因此,对患儿雾化吸入及吸氧治疗进行护理干预措施,对于雾化吸入药物、控制哮喘的发作,提高吸入治疗效果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因哮喘患儿大多认知能力、忍耐力较差,对治疗环境存在害怕、恐惧等不良情绪,因此,家长的陪护对治疗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本研究中对患儿家长进行健康宣教,介绍有关支气管哮喘的医学常识及用药指导,并适时地对患儿及家长进行心理疏导,消除其紧张、焦虑及恐惧心理,进而提升了患儿及家长对治疗的依从性,有效提升了治疗效果。此外,在本研究中,医护人员还加强了对患儿的饮食指导,合理规范了患儿的饮食结构,避免了饮食不当刺激支气管、或作为致敏原再次诱发哮喘发作,为了避免痰栓的产生,嘱咐患儿大量饮水,稀释痰液,同时,给予患儿高蛋白、高热量饮食,保证了患儿的体能和体抗力,对患儿疾病的恢复大有裨益。

综上所述,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对支气管哮喘患儿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儿支气管病情,减少 1 年内患儿支气管哮喘发作次数、急诊次数、住院天数,提升药物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刘丽春.支气管哮喘患儿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2,17(31):126-127.

[2]胡丽娟,罗秀容,李淑兰.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儿雾化吸入依从性的影响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5):711-712.

猜你喜欢

支气管哮喘儿童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201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198
多索茶碱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Meta分析及治疗策略
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的应用效果观察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分析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