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城市道路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017-09-23陈晓晨

科学与财富 2017年26期
关键词:技术要点城市道路

陈晓晨

摘 要:城市道路建设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与人们的生活与工作都有着密切联系。在传统城市道路设计和建设过程中,首要目标是确保出行的安全性和畅通性。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城市水平的得到了快速提升,这也对道路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设计中不仅要满足传统设计的要求,同时还要兼顾快速和美观优势。

关键词:城市道路;技术要点;合理设计

1城市道路设计概述

城市道路设计指的是负责城市交通的一些关键设施,是车辆行人往来的专用区域。城市道路可以疏通到城市的各個区域,方便城市中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现代城市道路设计过程中会涉及到许多专业。例如,道路测量、交通设施设计等。道路设计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①设计工作十分复杂,城市内道路设计需要涉及到多个领域内的知识,并且不同领域的知识相互独立,由此可见道路设计工作的复杂性。②设计工作具有系统性,城市道路设计工作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部分,其系统特点十分明显。在设计的前期,工作人员在具体工作中,由规划指导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成,在设计过程中,需要业主、规划等相关部门共同参加,从而完成对设计的可行性研究。设计后期,工作人员要在设计招标指导工程验收阶段内,需要业主和规划部门的共同参与。

除此之外,在城市道路设计过程中,还需要满足一定的要求,涉及到空间、用地、路权分配等多项内容。从路权分配上进行来看,城市道路设计人员,在具体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行人、自行车、电动车、机动车等不同的交通方式,并且要依据服务对象优先权和道路等级的为基础,完成对路权的合理分配。

2.城市道路设计规划原则

2.1占一还一原则

道路具体施工过程中直接占用道路空间资源,为了避免对道路通行造成影响,在施工过程中,要在红线允许范围内进行,开辟临时通道,保证占一还一,还原道路通行能力。

2.2以人为本原则

实践阶段秉承行人、非机动车和公交优先通行的原则。道路拥挤区域,行人闯红灯现象比较严重,需要对应用原则进行掌握,以人为本进行管理。公交车要尽量不改道,最大程度保证公共交通服务范围的稳定性。如果需要进行改道,要站在原点提供指引性交通语言。

2.3系统优先原则

交通系统的落实和应用需要以现有保证机制为基础,考虑到系统整体效益的要求,落实改善措施。交通改善措施以整体最优化效益为目标,不能以整个网络作为基础换取单点效益。

2.4科学性原则

近年来,我国交通设施建设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对交通设施建设和物流管理等有了严格的要求。为了保证施工组织落实过程中,方案设计的科学性,施工设计阶段,相关部门要相互协调,将研究成果落实到实际工程中,产生良好的操作效果。

3.城市道路设计施工问题及应对

3.1设计思路的问题

在我国很多道路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没有考虑到当地的实际情况,在设计的过程中没有结合整个城市的道路路线进行综合考虑,只关注眼前的设计工作,造成设计出的道路与整个城市的路网不匹配。为了防止在今后发展中的道路宽度不够,就把道路增加一定的宽度,同时增加机动车道的条数,在表面上看来,这样做可以提升行人通行的效率,同时还提升了交通的安全性,但通过更深入的分析可以看出,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行驶在同一条道路上会造成通行顺序混乱,特别是穿过商业区和中心区的道路。再加上长久以来,我国的城市道路建设都是以干路为主,主要资金都用于干路的建设中,而忽视了支路的建设,特别是贯通性支路的规划设计,难以形成完善的支路网,构不成体系,造成非机动车和行人也集中到贯通性干路上,不但加大了道路的承受能力,容易造成堵车现象,而且还增加了行人过街的危险性,极大的降低了道路路口的通行能力。因此,在道路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大对支路的重视,设计出完善的支路网络,这样才能提升道路的通行能力。

3.2横断面设计中的主要问题

首先需要确定车道的宽度。在设置道路横断面的过程中,确定机动车道的宽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一般规定时速大于60km的车辆和混行车道的宽度为3.7m,这个宽度也是我国高速公路的车道宽度,也和德国、英国、法国、加拿大等国的高速公路宽度相等。

然后是有关人非共板的探讨。所谓的人非共板断面指的就是将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处于同一面上,因为它独特的优点,目前这种断面已经成为了城市道路设计中的主流。该种断面从生态设计的角度出发,让断面设计有了一定程度的优化。同时这种断面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加强了行人和非机动车辆之间的矛盾,在非机动车街道时比较容易碰撞到行人,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加强对这一因素的重视,采取解决措施,比如可以通过使用盆景、分边石等障碍物把行人和非机动车辆隔离开来,这样不但能提升道路的观赏效果,还能进一步保证安全。

3.3纵断面设计

纵坡达不到3‰要求的问题。道路纵断面设计的效果直接关系到车辆行驶的舒适性、排水效果以及道路的美观性,例如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的城市道路,因为道路所在区域的地形较为平坦,纵坡达不到3‰最小纵坡的要求,道路设计方便将纵坡改为上下起伏的方式来满足排水的要求,这种做法严重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在设计纵坡达不到3‰最小纵坡要求的路段,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加大路拱横坡度和加密雨水口等方式来满足排水的需求,这样还能让道路和旁边的建筑物看起来更加的协调、更加美观。

3.4环境问题

常见的环保路面主要有降噪路面、低吸热路面等,其中降噪路面具有降低路面与汽车轮胎摩擦噪声的功能,能够降低约5dB的噪声,作为一种专业的环保路面技术,其已经在道路工程中广泛应用。现阶段常用的降噪路面有橡胶沥青混凝土面层以及开级配沥青磨耗层,其中橡胶沥青混凝土面层使用废旧轮胎粉作为改性剂,因此不仅实现降噪,还能够实现废物利用;而OGFC由于具有较大孔隙率,因此既可以排水,还能够降噪,减少雨天行车水雾的产生。此外,透水路面技术的应用还能够增加城市透水、透气面积,补充日益枯竭的地下水资源,减少城市排水系统的负担,改善城市道路周边的生态环境。

低吸热路面能够有效降低路面的温度,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常见的路面类型有热阻式路面以及保水式沥青路面。其中热阻式沥青路面主要应用在夏季高温地区的道路、广场以及停车场等地区,主要采用导热系数较小的材料替代普通矿料,最为常用的材料就是煅烧铝矾土。热组织沥青路面厚度为5cm左右,主要用作路面的降温作用,因此可以不参加结构受力计算。以保水式沥青路面-透水沥青混合料为基础,并在其孔隙处填充保水乳浆,使其具有吸水、保水功能,适用于夏季高温多雨并且有路面降温需求的城市道路。保水式沥青路面的孔隙率应控制在25%左右,并保证其结构层厚度不低于5cm。

结束语

城市道路设计人员,要对城市道路设计的重要意义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把握好设计思路,围绕设计中的重点内容,对城市道路进行创造性设计,并且要做好城市道路设计中的细节内容,设计优质的城市道路,促进我国交通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慧,查琼,吴海俊.我国城市道路设计研究现状刍议[J].道路交通与安全,2016,02:61-64.

[2]王祝根,李晓蕾,张青萍,李晓策.海绵城市建设背景下的道路绿地设计策略[J].规划师,2016,08:51-56.

[3]和坤玲.城市道路低影响开发设计技术的探讨[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6,09:18-22+6.

[4]王宁.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道路设计方案探讨[J].给水排水,2016,11:27-31.

猜你喜欢

技术要点城市道路
城市道路拓宽改造设计探讨
城市道路照明电气设计常见问题探究
城市道路清扫之我见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发展趋势探讨
水泥搅拌桩在城市道路软基处理应用中的思考
试述城市道路养护中道路病害的处置
果树嫁接改良技术要点
试论数字电视硬盘播出系统的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