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全面从严治党下的国有企业党建工作

2017-09-23苏磊

科学与财富 2017年26期
关键词:从严治党党组织国有企业

苏磊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全面从严治党的新理念新思想和新要求,着力从严从细强化管党治党。本文通過认真分析从严治党的含义和内涵,对在新形势下如何强化企业党建工作提出了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措施和办法。

关键词:党建管理 从严治党

一、全面从严治党的提出与内涵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强调,“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国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迈上新台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面从严治党,就是要达到以严的标准要求干部、以严的措施管理干部、以严的纪律约束干部,防止失之于宽、失之于软,使干部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2016年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提出全面从严治党,核心就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这是对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思想基本内涵的精准界定和科学提炼。“全面”就是管全党、治全党,面向八千七百多万党员、四百三十多万个党组织,覆盖党的建设各个领域、各个部门、各个方面。“严”就是要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治”就是从党中央到各级党组织,都要肩负起主体责任,管中有治,以治促管,明确责任。2016年10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用抓思想从严、管党从严、执纪从严、治吏从严、作风从严、反腐从严“六个从严”对全面从严治党成效进行了全面总结。

二、当前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国有企业党组织及全体党员同样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对象和范畴。但是,通过近几年的工作实践,总结出当前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上存在“偶遇误解”和“弱势反差”。一些领导干部和党员群众囿于传统认识,对党建工作存在不同程度的误解和偏见,存在认识淡化、组织弱化、工作简化、流程虚化的问题。二是组织作用上存在“游离状态”和“逆反效应”。个别党组织相对薄弱,组织不到位、制度不健全、基础不扎实、活动不规范,被动应付,得过且过,工作处于“游离状态”。工作缺乏切入点,活动没有着力点,生搬硬套、教条僵化,缺少针对性和实效性,群众不买账,行政不认可,久而久之使党务工作陷入认识误区,产生了不良的“逆反效应”。三是体制机制上存在“边缘化”和“边缘人”。一些党群部门、基层党支部和政工岗位成为安置人员、照顾干部的调剂平台,导致党群岗位逐渐边缘化,缺乏吸引力。党务人员职业上升机会不多、发展通道狭窄、人员流动缓慢,导致政工人员逐渐成为可有可无的边缘人,党建工作活力消减。四是队伍建设上存在“青黄不接”和“良莠不齐”。因党建工作岗位缺少吸引力,政工干部培养周期长,造成政工干部队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基层部分政工人员能力、素质不能适应现实党务工作需要,党建工作者队伍参差不一,良莠不齐。

三、如何在全面从严治党环境下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

2016年10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加强国企党建工作要求做到“四个坚持”,即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不动摇,发挥企业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坚持服务生产经营不偏离,以企业改革发展成果检验党组织的工作和战斗力;坚持党组织对国有企业选人用人的领导和把关作用不能变;坚持加强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不放松。根据“四个坚持”要求,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

一是加强党的领导,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责任。认真学习和贯彻中央在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建设“四同步”、“四对接”的总要求,完善“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制定“三重一大”项目清单,明确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运作必须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和会议决定的原则,确保企业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坚持公开、公平、公正选聘各级管理者,用好的制度选好的人,使青年才俊脱颖而出,乐业奉献,成长成才。建立企业领导班子成员调查研究制度和定点联系基层制度,促使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基层,带头调查研究,带头联系职工群众。开通党委(总支)书记信箱,听民声,顺民意,积极有效解决员工关注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持续推行“有感领导”,促使各级领导干部在各个方面站头排、做表率、树形象。坚持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修订学习制度,革新学习形式,丰富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果。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通过学习促使各级管理干部沟通思想,统一认识,更新观念,拓展视野,有效提高领导班子理论素养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不断强化两级班子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

二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打造特色战斗堡垒。围绕企业安全、生产、经营工作,通过基层组织生活会,“三会一课”等学习方式,提高党务工作者及党员干部的文化素养和业务素质。以解决员工在思想、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和现实问题为重点,全力打造特色服务品牌,推进“管理型”党组织向“服务型”党组织转变。动员和组织广大青年员工积极开展技术革新、技术攻关、修旧利废、小改小革等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工作,不断提高党组织的创新能力和工作活力。公开择优选聘基层党支部书记等政工人员,抓好教育培训、岗位锻炼,提升党建队伍的素质能力,建立考核评价机制,推行党建工作正向激励措施,奖优罚劣,优胜劣汰;建设、完善党建工作阵地,规范阵地日常管理,确保每个基层党支部都有规范适宜、特色鲜明的党建活动场所;充分发挥宣传栏、信息化平台、电视报纸、自办电子书刊等载体作用,并不断丰富和创新网络、自媒体等载体形式,增强宣传效果;策划和发动各级党组织开展各类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群众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群众的参与热情,提高员工的幸福感;找准党建工作与企业中心工作的结合点,通过开展党员示范岗、党员亮身份、青年志愿者、党员服务队等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实现全方位的渗透和融合。要通过各种渠道和各类活动,发现和培养各类人才,打造、展示亮点工作,多出文化作品、精品,为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目标提供强有力的组织和思想保证。

三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切实履行好“两个责任”。深入宣贯《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定期召开廉政专题党委会,党委(总支)书记定期研究和亲自部署党风廉政工作。建立党委(总支)主体责任落实清单,明确领导班子成员按照工作分工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负主要领导责任,切实做到“一岗双责”。严格中层管理人员选拔聘任制度,完善用人标准、选聘流程,严格执行提名动议、民主推荐、考察测评、公示、任前谈话程序。建立企业中层管理人员作风民主测评制度和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使“阳光用权”形成常态。纪检监察部门严格履行监督责任,在反腐倡廉的各项事务中要敢于发声,坚持原则,坚持制度,执行程序,敢于担当。对发生腐败问题的单位、部门和基层车间,都要视情况追究党组织书记的主体责任和纪委书记、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责任。要严肃查办发生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群众身边的腐败案件,做到有案必查、有腐必惩。

四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持续梳理、提炼、总结,挖掘企业优秀文化故事,以故事引领,促进文化落地。合理利用工作资源,大力实施企业文化传播工程。选树践行企业核心价值观先进典型,通过榜样的力量引导员工将核心价值观细化到日常行为规范中,增强企业文化的穿透力、影响力和震撼力。开展企业文化评价,推行企业文化“标准化、可视化、精益化”管理,推进企业文化培训和测评,实现党员干部对企业创新文化工作要求认知全覆盖。采取阶段总结、年度考评的方式,对企业文化建设情况进行动态评估,并将评估情况纳入绩效考核,做到企业文化闭环管理,通过企业文化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引导。

猜你喜欢

从严治党党组织国有企业
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清华党组织公开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全面从严治党,基层更应主动作为
持之以恒正风肃纪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深刻把握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