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采油新技术的研究应用

2017-09-23焦巍陈安安

科学与财富 2017年26期
关键词:工艺应用

焦巍+陈安安

摘 要: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拉动了对石油的需求量,从目前我国石油的供应现状来看,石油企业供应的石油量至少应该达到全国石油需求量的百分之六十以上,只有如此才能保障石油的供需安全。因此,人们必须要提高采油技术,来提高采收率,这样才能保证油田的高产稳产,这是一个当前所面临的严峻问题。基于此,本文主要阐述了堵水调剖新工艺、无污染物理采油技术,希望能为今后采油技术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采油新技术 工艺 应用

在现在社会的发展中,提高采收率技术上升到保障国家石油供给安全甚至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地位,其未来技术发展的方向和速度关系到国计民生状况,因此,不断提高石油开采水平,以此提高石油开采量,进而满足社会的供应需求。

一、堵水调剖新工艺

1.1交联聚合物弱凝胶深部调驱技术

弱凝胶也被称为“流动凝胶”。这里所谓的“流动”是指弱凝胶在试管内呈现流动状态,弱凝胶主要由聚合物和交联剂两部分组成,以整体形式存在,交联状态为分子间交联。一般选择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作为交联主剂,浓度一般为800~3000mg/L。交联剂主要有树脂、二醛和多价金属离子类等。美国使用最多的是乙酸铬、柠檬酸铝公司和乙二醛公司。我国应用较多的为酚醛复合体、树脂预聚体、乙酸铬、乳酸铬、柠檬酸铝等。形成的凝胶强度通常在0.1-2.5Pa,现场应用则根据地层及生产状况选择凝胶强度。弱凝胶在地层中的封堵是动态的,凝胶在一定条件下可运移,使其具有深部调驱双重作用。交联聚合物弱凝胶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深部调剖改善水驱技术,但影响其性能的因素多,针对性强,且多不抗盐,一般不适宜矿化度100000mg/L以上、温度90℃以上的低渗地层的深部调剖作业。应用时应重点考虑交联聚合物体系与地层流体、配液用水、油藏温度和油藏地层特征的配伍性。

1.2无机凝胶涂层深部调剖技术

塔里木油田井深(4500~6000m),地层温度高(120~140℃)、地层水矿化度高(150000~210000mg/L),对于类似油藏条件下的调剖堵水作业,交联聚合物类堵剂由于其盐敏、热敏及多价离子的絮凝等而使其应用范围受到限制,水泥及无机颗粒或沉淀类堵剂具有较好的耐温耐盐性能,但因其在多孔介質中的进入深度有限而不适宜深部处理。为此,最近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采油工程研究所提出了一种无机凝胶涂层调剖剂WJSTP,该调剖剂与油藏高矿化度地层水反应形成与地层水密度相当的无机凝胶,通过吸附涂层,在岩石骨架表面逐渐结垢形成无机凝胶涂层,使地层流动通道逐渐变窄形成流动阻力,从而使地层流体转向,扩大波及体积。

1.3体膨颗粒深部调剖(调驱)技术

体膨颗粒调剖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深部调剖技术,主要是针对非均质性强、高含水、大孔道发育的油田深部调剖、改善水驱开发效果而研发的创新技术。体膨颗粒遇油体积不变而吸水体膨变软但不溶解,在外力作用下可发生变形运移到地层深部,在高渗层或大孔道中产生流动阻力,使后续注入水分流转向,有效改变地层深部长期水驱形成定势的压力场和流线场,达到实现深部调剖、提高波及体积、改善水驱开发效果的目的。该技术具有以下特点:①体膨颗粒由地面合成、烘干、粉碎、分筛制备形成,避免了地下交联体系不成胶、抗温、抗盐性能差等弊端,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耐温120℃、耐盐不受限制性能好;②体膨颗粒粒径变化大微米、厘米级、膨胀倍数高30~200倍、膨胀时间快10~180min;③颗粒吸水体膨变软,外力作用下在多孔介质中运移时表现出“变形虫”特性,颗粒的形变运移可扩大调剖作用范围,达到深部调剖液流转向目的;④体膨颗粒深部调剖施工工艺简单、灵活、无风险;⑤体膨颗粒可单独应用,也可与聚合物弱凝胶体系复合应用于注水开发油藏深部调剖改善水驱作业,又可用于聚合物驱前及聚合物驱过程中的深部调剖;⑥体膨颗粒适宜存在大孔道、高渗带的高含水油藏深部调剖(调驱)改善水驱效果。

二、无污染物理采油技术

在人们使用化学采油技术的同时,无污染物理采油技术由于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与对油层无害等独特的优势,逐渐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2.1微波采油新技术

微波采油新技术充分运用了微波热效应的原理,这种技术可以运用大功率的微波源来对底层进行辐射,并通过微波加热地层,在地层温度不断上升的过程中,将使得原油的粘度得到下降,并减小渗透阻力。微波采油系统主要分为两种,第一是在油井储层中放置微波管与辐射器,这样就可以对储油层进行作用;第二是在地面放置微波器件,将器件与被加热的部分分开,然后微波功率通过传输线进行传输,之后通过辐射器实现对油层的加热。当前,我国很多石油企业已经在微波采油新技术方面投入了大量财力、物力,并且对这项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可见这项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2磁采油新技术

通过磁材料产生磁场的技术就是磁采油新技术,它是运用磁处理方法对油层进行加热,让油层的粘度和凝固点降低,并让油管中的原油的流动阻力下降,以此提高油井的产油量。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苏联就使用了这一技术,他们使用永久磁铁做成柱状仪器,将其放置在油井的适当位置进行试验,在油管升举过程中油层就会受到磁场的作用。最近几年,永磁材料的出现促进了磁采油新技术的发展,我国于1984年开始研究这种技术,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1990年,我国开始研究磁降粘降凝这种采油新技术,目前已经已取得了较大突破,在800多口油井的现场应用中,成功率超过98%。并且在磁增注、磁防垢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石油资源储量十分丰富,地质环境相对复杂,这就使得大量石油资源不能被有效开发利用,在石油开采中应用采油新技术具有常规技术无法比拟的优势,并且应用前景较好,因此逐渐得到石油科研人员的重视。石油企业应该大力加强对采油新技术的研发,不断探索降低采油成本、提高开采率的方法,以此促进石油开采新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邹仪虎. 探讨采油新技术研究应用[J]. 化工管理,2016(02)

[2]王雨杭. 分层采油新技术研究与应用[J]. 化工管理,2016(14)

[3]丁晓光. 探析采油工艺新技术以及应用[J]. 化工管理,2016(17)

猜你喜欢

工艺应用
转炉高效复合吹炼工艺的开发与应用
5-氯-1-茚酮合成工艺改进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一段锌氧压浸出与焙烧浸出工艺的比较
FINEX工艺与高炉工艺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