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CT对肺癌的诊断分析
2017-09-23朱晓昆
朱晓昆
DOI:10.16662/j.cnki.1674-0742.2017.20.193
[摘要] 目的 分析肺癌实施螺旋CT诊断的方法和结果。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收治的55例疑似肺癌患者,纳入时间为2011年6月—2016年6月。采用双层螺旋CT扫描机,对患者从肺尖到肺底一次完成扫描,处理图像后由2名经验丰富的医师进行阅片。观察CT诊断结果,对比不同性质病灶的CT征象。结果 病理诊断和CT诊断对肺癌的检出率分别为76.4%、81.8%,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病灶以不规则形态(53.3%)、非实性结节(64.4%)、毛刺状边缘(82.2%)为主,和良性病变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螺旋CT诊断肺癌效果确切,能准确判断出病灶的性质,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值得推广。
[关键词] 肺癌;螺旋CT;诊断价值;CT征象
[中图分类号] R7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7)07(b)-0193-03
Analysis of Spiral CT in Diagnosis of Lung Cancer
ZHU Xiao-kun
Department of Radiology, Sichuan Provincial Fire Protection Corps Hospital of Armed Police Force,Chengdu, Sichuan Province, 61007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method and results of spiral CT in diagnosis of lung cancer. Methods 55 cases of patients suspected with lung cancer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1 to June 2016 were conveniently selected and the patients were scanned from apex pulmonis to basis pulmonis, and the films were read by two experienced doctors and the CT diagnostic results were observed and the CT signs of different lesion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test rate of pathology and CT in diagnosis of lung cancer was respectively 76.4% and 81.8%, and the difference was obvious(P<0.05), and the lung cancer lesions were mainly irregular shape(53.3%), non-solid nodules(64.4%) and prickly edges (82.2%), and the difference was obvious compared with benign lesions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spiral CT in diagnosis of lung cancer is definite, which can accurately determine the performance of lesions thus providing basis for the clinical treatment, and it is worth promotion.
[Key words] Lung cancer; Spiral CT; Diagnosis value; CT signs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主要发生在肺实质部,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在男性群体中,肺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均居于恶性肿瘤的首位,且长期抽烟的人群发病风险远远高于不吸烟人群[1]。在临床症状上,患者的表现比较复杂,症状有无、轻重、出现早晚,均取决于肿瘤的部位、病理类型、转移与否。从局部症状来看,主要包括咳嗽、咯血、胸痛、胸闷、声音嘶哑等;从全身症状来看,发热患者占比20%~30%,另外會伴有消瘦、贫血、恶病质等;从肺外症状来看,可能诱发关节增生、激素分泌综合征、心血管系统病变等。考虑到患者发病后临床症状没有特异性,因此必须通过影像学检查进行早期诊断。就目前而言,X线检查能够明确癌症病灶的部位和大小,可以看到有无肺气肿、肺不张等病变;支气管镜检查可以了解支气管内膜和管腔的病变情况;剖胸探查术能避免延误病情,有利于患者早期开展治疗。该文对该院2011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55例患者进行研究,探讨了螺旋CT的诊断结果和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收治的疑似肺癌病例55例,其中包括男性29例(52.7%),女性26例(47.3%);年龄位于33~75岁阶段内,平均(59.4±3.7)岁;病程3~10个月,平均(5.6±2.4)个月。临床症状表现为:低热17例、乏力10例、干咳12例。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依据《中国肺癌临床指南》[2],纳入标准:①患者年龄在18岁以上;②经病理检查或穿刺活检确诊;③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排除精神疾病患者;②排除妊娠哺乳期女性患者。endprint
1.3 方法
仪器选用该院双层螺旋CT扫描机,参数设置如下:电压120 kv,电流130 mA,螺距1.5 mm,层厚、层距均为2.5 mm。首先对患者进行呼吸训练,要求患者吸气后屏住呼吸,扫描范围从肺尖开始、到肺底为止,一次完成扫描。获得扫描图像后,通过平面重建、容积重建对图像进行处理。由2名经验丰富的医师阅片,观察病灶位置、大小、密度、边缘情况,以及肺内血管结构和伪影。
1.4 观察指标
首先以病理诊断为准,观察CT诊断结果,将病灶分为肺癌、良性病变2种类型。然后对比不同性质病灶的CT征象,以形态、密度、边缘3个方面为代表[3]。
1.5 统计方法
借助于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肺癌诊断结果比较
分析数据可知,病理诊断和CT诊断对肺癌的检出率分别为76.4%、81.8%,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良恶性病灶的CT征象比较
肺癌病灶以不规则形态、非实性结节、毛刺状边缘为主,和良性病变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针对肺癌的研究显示,我国肺癌发病率近年来不断提高,不仅威胁生命健康,同时也降低了生活质量,影响正常的工作,是临床常见的肿瘤性疾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等特点,多数患者由于早期症状不够明显,很难被发现,临床早期确诊率低,一旦被确诊,病情多数已经发展到中晚期,延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最终导致死亡[4]。在发病原因上,除了遗传因素以外,还和肺部感染、电离辐射、职业接触、大气污染、吸烟等具有密切关联[5]。患者发病后,症状主要包括咳嗽、胸痛、胸闷,部分患者伴有发热、消瘦,由于发病不具有特异性,因此容易错过早期诊疗时机。基于此,应该采用影像学检查早期作出诊断,从而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
以往针对肺癌患者的检查,主要采用X线方案,但实践表明漏诊率较高,达到55.9%。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螺旋CT的应用更为普遍,能够提高肺部病灶的检出率,尤其是非实性结节和微小病灶。具体分析认为,螺旋CT的应用优势如下∶①通过肺部横断面,能够明确支气管腔阻塞、狭窄、肿块、增厚等情况;②在图像重建技术下,能够清晰显示出病灶的位置和范围;③螺旋CT扫描期间,能减少患者呼吸产生的伪影,以提高诊断准确性。该次研究中,以55例患者作为对象,螺旋CT诊断显示肺癌的检出率为81.8%,和病理诊断的76.4%相比差异不大。另外,肺癌病灶以不规则形态、非实性结节、毛刺状边缘为主,成为和良性病变相鉴别的重要依据。
另外,中央型肺癌和周围型肺癌的CT表现有明显差异。具体来说,中央型肺癌经CT检查后,能够显示所有的病理改变,例如支气管腔内肿块、管壁增厚、管腔狭窄阻塞,以及肺门区肿块等直接征象。而继发性改变则包括肺不张、阻塞性肺炎、远端支气管扩张等,以及病灶附近或肺门部位的淋巴结肿大。在螺旋CT或者多层CT中,通过薄层扫描,采用冠状位和矢状位重建,能够清晰显示出支气管腔内管壁浸润的病灶。周围性肺癌经CT检查后,即使是直径小于2.0 cm的病灶,也会表现出明显的恶性征象。以直径在3 cm以内的周围型恶性病灶为例,CT征象具体如下:①肿瘤边缘成分叶征,占比约为84.0%;其次为空泡征,可以单发也可以多发;除此之外还可见蜂窝征、磨玻璃征等。②在是否钙化方面,相关文献称周围型肺癌病灶的钙化检出率约为15.8%,钙化表现为小结节状,主要分布在一侧或中央,常见于鳞癌和腺癌中。另杜玲玲等[6]的84例患者研究发现,经过多层螺旋 CT 诊断周围型肺癌中央型肺癌中,对周围型肺癌的确诊率为100.0%,对中央型肺癌的确诊率为90.5%,对于早期肺癌的患者经由多层螺旋CT的诊断方式对于周围型肺癌的确诊率较高,而对于中央型肺癌的确诊率一般,可能会出现一些误差。该次研究中,螺旋CT对肺癌的检出率为81.8%,和病理诊断结果76.4%相比差异不大,说明螺旋CT在肺癌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在张春秋[7]的研究中,作者用64层螺旋CT分别对36例患者进行常规剂量扫描和低剂量扫描,结果显示两者的诊断结果差异不大,但后者能减少X线辐射量,其中常规剂量为(3.9±0.7)mSv, 低剂量扫描最大有效辐射剂量为(0.85±0.1)mSv ,提示医师重点关注,尝试在患者中应用。文中分别对良恶性病灶的CT征象进行比较,结果可见肺癌以不规则形态、非实性结节、毛刺状边缘为主,良性病变以类圆形、实性结节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以作为鉴别诊断的依据。
在多层螺旋CT扫描前,首先应该有序的放置探测器电极,然后实施多方位、全方面的图像资料采集。采用多层螺旋CT诊断早期肺癌,可为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分类提供清晰重要的数据和图像信息,从而改善手术成功率,并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目前,临床中治疗方案的制定以及患者预后效果的评价等方面均需丰富的图像资料信息作为支持,采用多层螺旋CT技术诊断早期肺癌具有良好的准确率,再加上它能够联合三维重建技术,可较为直观地观察病灶范围等方面[8]。
综上所述,螺旋CT诊断肺癌效果确切,能准确判断出病灶的性质,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房芳,王松,刘玉莹,等.低剂量螺旋CT在中老年体检人群肺癌筛查的检出率与成本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 36(16):4042-4044.
[2] 闫忠,王云俊,许海英,等.低剂量螺旋CT与胸部X线检查筛查早期肺癌的临床价值对比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7):108-109.
[3] 史利红.64排螺旋CT低剂量在高危人群早期肺癌筛查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国际呼吸杂志,2016,36(4):258-261.
[4] 汪洪根.多层螺旋CT在早期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5,24(9):113-114.
[5] 曾例.中心螺旋CT表现特征与高场强MRI诊断中心型肺癌关系探讨[J].中国医药导刊,2016,18(2):151-153.
[6] 杜玲玲,王瑜瑾.多层螺旋CT在早期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6,32(10):79-80.
[7] 张春秋.64层螺旋CT低剂量与常规剂量对早期肺癌診断的对比研究[J].当代医学,2014,19(21):5-7.
[8] 王颖.多层螺旋CT在早期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对比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10):1360-1361.
(收稿日期:2017-04-1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