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成语文化教学途径分析
2017-09-23王子弢
王子弢
高中语文是一门语言性学科,传承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底蕴,拥有着形式各异的固定词组和丰富的词汇。在高中语文教学当中,成语的学习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成语是一种特殊的词汇,每个成语都有着不同的历史来源,本身含义和用法也多种多样,同时,语文考试当中成语占有很大的比例,因此,高中语文成语文化教学意义重大。本文主要分析了成语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当中的价值以及教学途径,以供参考。
一、成语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价值
1. 成语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
在汉语文化当中,成语具有生动形象、形式凝练、内涵丰富等优点,通过其精粹的词义在文章中往往能够起到妙笔生花的效果,还能极大程度加深文章的深度和广度。同时,想要充分掌握和运用成语,要求学生必须具备充足的词汇量。因此成语教学对促进学生语言词汇的学习意义重大。在日常生活当中,成语不仅能够当做语言工具,还是中华文化的承载,是人文性的语文教学资源。
2. 有利于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在漫长的历史当中,成语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文化瑰宝,也是民族文化的传承和沉淀。大部分成语都有一定的历史典故,是反应古代人生活的写照,也是古代智慧经验的浓缩。
二、高中语文成语文化教学途径
1. 积累成语,重视易误读、误写成语的总结和归纳
语言的学习重要的是积累,任何一种语言都是从字词句的积累当中慢慢掌握和了解的。因此,在高中语文成语文化教学当中,教师必须注重引导学生积累成语。此外,成语又被成为语言的“活化石”,很多成语由于词义和用法的特殊性,很容易出现误读、误写、误用的情况,对于这些容易出现错误的成语,教师更要引导学生进行积累和辨析。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留意日常生活当中出现的成语,并且进行积累;还可以要求学生在阅读当中积累,并且鼓励学生将积累的成语运用到日常写作当中,提高学生成语运用能力。
2. 分析成语结构特征,提高学习效率
成语本质上也属于特定的词汇,了解和分析成语的结构特征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首先,语法方面。学生通过分析成语结构特征,能够更好的掌握其语法,能够尽可能避免误用、错用的情况发生。其次,意义上方面。想要真正掌握成语的意义,就必须弄清成语的结构。当然,如果让学生单纯的学习成语结构,会导致课堂教学气氛枯燥,学生的学习兴趣会被消磨。因此,教师在进行成语教学的时候,应该寻找两者的共通之处,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成语的结构。
例如:在“杞人忧天”这个成语当中,是典型的主谓结构,“杞人”是陈述的对象,“忧天”是行为。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成语的结构,让学生充分理解成语的语法和意义,从而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成语。
3. 探索成语来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成语是中华民族悠长历史文化的沉淀,每一个成语都有其特定的来源。甚至很多成语的含义和引申义,都需要通过成语的背景和来源来探索。事实上,大部分成语故事趣味性很高,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在开展成语教学的时候,通过引导学生探索成语的来源和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加深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叶公好龙》通常用来比喻某个人对某种事物的喜爱并不是真正的喜爱,甚至恐惧和害怕。但是,很多学生从成语的字面上并不能理解成语的意义。这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叶公好龙的故事,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成语含义,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分析成语文化内涵,培养学生文化素养
汉语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词汇量十分丰富和发达,而纷繁的词汇体系时汉语的一个主要的特点。成语属于汉语的一种特殊词汇,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凝缩和沉淀。因此,在成语教学当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成语文化内涵,充分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加深学生对成语的了解程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举办一个《我和成语有约》的活動,让学生们在课外收集和了解成语文化内涵,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展示,通过相互交流,提高学生文化素养。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教学当中,成语教学是很重要的部分。想要提高学生成语文化素养,教师首先应该重视成语教学,其次,应该运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帮助学生学习成语,让中华民族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