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指导下的高中物理教学改革探析
2017-09-23花焕莉
花焕莉
要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就需要对现有的教学模式以及方法进行改变,高中物理教学也需要进行教学改革。以往受应试教育影响较大,在教学中并没有有效的体现物理教学的综合性,因此在改革中,需要采取有效的策略进行改善,促进物理教学发展。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中强调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师在教学改革中也需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可以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自己制作实验的器材。物理书本上的实验大多数有表明实验目的、方法以及器材,学生只需要按照书本上的顺序进行操作就可以,没有体现出学生的探索精神,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当前教师应该改变这种教学模式,注重探究性学习开展,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问题,让他们自己发挥想象力和思维,自己设计实验的方案、器材以及步骤等。比如,在学习“用安培表和电压表测量电阻”中,教师就可以先为学生讲解电流表以及电压表内阻的知识,并且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比如:“怎么样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才能更加精准的对阻值较大的电阻进行测量?”,教师要让学生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法,并且分别进行测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动作制作一些小制作,可以是与教学有联系的物品,如秒摆、弹簧、电笔等。将学生制作出来的作品进行比较,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要及时的进行表扬,给予他们一定的小奖励,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创造激情。
二、优化课程设置
在素质教育指导下的物理教学改革,还需要注重课程设置方面的优化和完善。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先通过全面分析,清楚掌握课程的内容以及特点,掌握理论内容和实践内容之间的比例,总结有关内容,为优化课程设置提供有效的依据。其次,应该分析理论和实践内容之间的联系,进而将有关联的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建立辅助关系,促进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升,以此提高学生的知识相关性的分析以及逻辑建构能力。
三、加强课程实践
以素质教育为指导进行高中物理教学改革,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加强课程实践,在教学中,有很多的内容都涉及到实验,实验对学生学习物理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可以直观的将知识和物理现象展示给学生看,学生更容易掌握内容,且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实际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让学生的操作和理解能力都获得提高。例如,在学习弹力、周期运动、拉力时,教师就可以使用实验教学,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通过弹簧、钟摆等实验让学生对实践内容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及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实行分层教学
学生每个人在物理基础知识水平、学习能力、接受能力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在物理学习中也可以看到这种差异,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进而让学生的成绩出现了好坏之分。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不单单是学生个体全面的发展,也是指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学生全体物理素质的发展,采取素质教育中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让所有学生在现有水平上都能获得相应的提高,进而让全体学生都得到提升。分层教学可以有效避免学生的差别待遇,比如有的学校分快慢班,其实就是对学生的一种不公平待遇,对学生自尊心带去不同程度的影响,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影响要想避免这些問题,就需要在分层教学中,可以注重学生之间的差异,结合他们的实际学习情况和能力情况,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发展和提升,分别对每个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及辅导,提高学生物理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高中物理教学需要将素质教育作为教学改革的指导,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让所有学生都可以实现不同程度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