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物浦女孩叫苏菲

2017-09-23周树鑫

中关村 2017年9期
关键词:苏菲斯蒂芬利物浦

周树鑫

邀请苏菲到家里作客,这个想法最早萌生于八年前的利物浦。在当初的计划里,应该还有一个人,那就是苏菲的父亲斯蒂芬。然而,这个计划现在已经无法完整实现了……

见面

再次见到苏菲是几天前的一个傍晚。当她精心打扮过后走出电梯,我们彼此一眼认出。酒店大堂里大家相互介绍了随行,有她的地理老师,我的妻子和女儿,还有梅女士。在此之前,陪同我们等候的导游梅女士告诉我,苏菲说她要精心打扮一番,这次见面对她很重要。对我们也一样,从知道她要来北京开始,我家的准备也随之开始了。苏菲是个利物浦女孩,她到北京旅行,是一次特殊的行程,就像她电子邮件里写的一样,她非常想见到我。

八年前,我曾抱着苏菲照过一张照片,当时她八岁。给我们拍合影照的是她的父亲斯蒂芬。现在斯蒂芬已经去世了,这成了我们心中难以诉说的痛。当时我们在一座过街桥上,为了取景,我不得不抱起苏菲,八岁的苏菲脸上留下了羞涩而甜蜜的笑。多少年之后,这张笑脸成了永恒的记忆,一直伴随着我们在彼此心里多了一份怎么也抹不去的惦念。

当一位亭亭玉立的英国女孩站在我面前时,我想了很多次的见面,终于是这样在酒店的大堂发生。拥抱的瞬间,我忽然觉得苏菲长大了,她再不是一个小姑娘,她已长大,她眼角流露出的神态让我坚定的认为,苏菲还是那个苏菲,只是长大了的苏菲突然变得漂亮起来。这种长大的感觉和在电子邮件字里行间的阅读感觉,有着很大的不同。我想,我没有要求苏菲发一张照片给我,才使我在这一刻强烈地感受到了成长的惊奇。

非常明显,苏菲和我们说话用很慢的语速。尽管这样,我们还得借助导游梅的中式英语。梅,是苏菲和她的同学们对导游的称呼。我觉得这样用,对我们使用英语环境很有帮助,也随着她这样称呼。苏菲总是试图使用她学会的一点中文,我们就在英语和中文之间来回转换,并开始相互交换礼物,场面一下忙乱起来。但无论怎样,这样的场面看上去很热闹,大家相互说着感谢的话,似乎没有了初次见面陌生感,这一点,我从我女儿不断笑出声的表情上大有体会。

咖啡厅

大堂里人来人往,梅建议大家坐下来聊。我们走到大厅的咖啡厅一角落座。苏菲和地理老师交流了几句,语速很快很简洁,我甚至没听懂一个单词。老师就拿着我们送给苏菲的一把香槟色玫瑰花,很礼貌的告辞了。我们四人对座在一张一米见方的茶几前,女儿加了把椅子坐在了她妈妈身旁。苏菲着装单薄,留着长发,一副很成熟的模样,她说话始终保持着较慢的语速。

苏菲随身带着一个袋子,里面装满了礼物。他送给我一条灰底红黄相间的围巾,稳重里不乏活泼的感觉,上面用写着英文利物浦足球俱乐部的字样,另外还有一个印着利物浦球队队旗和我的英文名字的杯子。送给我妻子和女儿的则是不同的巧克力。苏菲将围巾摊在茶几上,指着上面的英文字样,给我们解释。我的第一反应是,这是我喜欢的球队。苏菲说,他父亲斯蒂芬也喜欢,这是你们共同的爱好。我们的话题就从这里开始了。

2000年圣诞节前,我和斯蒂芬手持球票,到利物浦主场看球。这场球其实只是一场友谊赛,意大利的一只著名球队和利物浦队打友谊赛。提前好几天,斯蒂芬就開始准备,他翻箱倒柜找出了球衣、围巾和队旗什么的,堆满在沙发上,让我挑一两件,以便我融入到排山倒海的利物浦球迷当中。记得那天,我的武装是一件利物浦队的球衣,套在毛衣外面,再套上外套,很搞怪的一副模样。回忆那天的场面,依然充满了欢快和震撼的感觉。散场了我还不愿离去,斯蒂芬有意蹭到一位女警察跟前,很耐心地给她解释了一通,大意是说他的一个朋友从中国北京来,是位铁杆的利物浦队球迷。结果我们被允许走下看台,走到球场边上,踩在绿茵茵的草地上,快速照了几张照片。我记得那个慈眉善目的女警察,盯着我看了许久,她用我的相机给我和斯蒂芬拍了合影,只是照片有些曝光过度,面部表情模糊的很。

我女儿一直说我是伪球迷。我们说这段话的时候,她一言未发,半靠在她妈身上发呆。如果要是在平常,她会毫不留情的揭露我的伪装,痛批我一番。我见苏菲眼神落在送给她的礼物上,但又迅速移开。我停下了回忆,示意苏菲为什么不打开看看她礼物呢?苏菲马上会意的微笑。她谨小慎微地撕开包装,中国红的包装纸,她说她喜欢。礼物是一本精致的影集,这让她眼睛一亮,随即发出惊呼声。她马上低头翻看,翻到第二页的时候,苏菲突然抽搐起来,当她抬起头的时候,已经泪流满面。在场的人都有些惊慌失措,场面一下凝固在那里一动不动。我试图打破静默的悲伤,向苏菲那里靠了一靠,苏菲马上侧身拥抱过来。我知道,孩子触景生情,想到了她的父亲斯蒂芬。

晚餐

第二天晚上见面,经过梅和苏菲领队老师同意,我们带苏菲去吃晚饭。妻子开车是我们家集体出行的常态,当晚也不例外。我坐在前排,后排留给了苏菲和女儿坐。孩子和孩子间总比和大人的话题丰富。平常我是坐在后排,女儿则坐在前排。我坐前排的话,脚底下总踩刹车,免不了唠叨几句像教练总爱说的话,这会惹的老婆很不高兴,我自己更是担惊受怕的。所以,我总选择后排坐,这是对老婆的绝对信任,也很明智。

在利物浦和斯蒂芬一起出行,总是斯蒂芬开车。其实我也能开,左舵车乍一开,很别扭。坐上去总用不自然地右手乱摸一气,习惯性的找档位。车走起来,坐在前排的人一定心生胆怯,不知不觉地我总是习惯靠右行驶,这和人家的习惯正好相反,想想就够渗人的后怕。为此我是尽量少摸车。有一次,我坐在后排,苏菲坐前排,我们边走边聊。苏菲用很平常的口气和斯蒂芬说话,跟我说话的时候她马上放慢语速。那天苏菲很兴奋,小嘴说个不停,她已经一周没见到斯蒂芬了,当然有很多话要说。

斯蒂芬和妻子离婚后,苏菲跟她母亲过日子。每周六斯蒂芬都要去看望一次苏菲。我搬到斯蒂芬家居住以后,虽然是房客,每次看望苏菲,斯蒂芬总问我是否愿意一起去。我当然非常愿意了,虽然我去的次数不是很多,但那段时间似乎成了我旅居利物浦的日子里,很重要的一件事情。有客人的时候,大家见面都很温和,但我知道斯蒂芬和苏菲她妈妈,为酗酒总是吵架。斯蒂芬很正式地给我解释他们离婚原因,他的叙述甚至有些悲凉感,他多次用到了孤独这个词。从那以后,我们总找一种非洲的音乐一起听,悠长而空旷的那种氛围,总让我们享受共鸣。很快我们尽管交流不畅,需要借助字典和面部表情,但我们几乎可以无话不谈。endprint

见到斯蒂芬的前妻,我第一感觉是她非常的漂亮。我试着用他们的方法,当面表达了我的看法。斯蒂芬、苏菲和苏菲她妈妈,都表现出了异常高兴的情绪,短暂的见面,让我们相互印象良好。告别的时候,斯蒂芬和他前妻行拥抱礼,这让我这个东方人很不可思议。我不能想象,在中国离婚的夫妻见面拥抱的场景。那天见面后,我们还到一家酒吧里喝了一杯。那天我知道了比贪杯还严重的就是酗酒了。赶巧那天大雨磅礴,苏菲年龄小不允许进酒吧的。显然,是大雨帮了一个忙,服务生特许了我们躲雨,在酒吧里小憩了一会儿。借此机会,我给他们已经一分为二家的一家人,拍了几张照片,苏菲靠在她妈怀里扮了一个甜蜜的怪脸。

我坐在前排和妻子用中文商量着吃饭的地方。我们原计划是在住家附近吃晚饭的,由于见面时间的不确定性,为了节省时间,我们只得临时改变地点,最后演变成了边走边找的局面。女儿和苏菲热闹地交流,她们的语速不快。苏菲突然问柠檬这个词中文怎么说,女儿答:酸。苏菲马上说她有些心酸。我知道苏菲的心思,急忙差开她们的话题,一个劲地往街景上说事儿。苏菲冰雪聪明,她控制着自己的情绪回应说:“北京很漂亮,在我心目中像美国一样现代。但我根本看不到很多的自行车。”

华灯初上,世纪金源购物中心,车水马龙,灯红酒绿。我们确定在九头鸟酒家吃晚饭。就一个饭店的名字,经过女儿的解释:“九只鸟的餐馆”足让苏菲惊讶了半天。晚饭很丰富,而苏菲一点肉都不吃,她吃了很多蔬菜和鱼类。晚饭期间,苏菲说了一句很经典的中文,她说:“我不是喜欢中国菜,但是,我爱中国菜。”

作客

邀请苏菲到家里作客,这个想法最早萌生于八年前的利物浦。在当初的计划里,应该还有一个人,那就是苏菲的父亲斯蒂芬。这个计划现在已经无法完整实现了,计划的不完备,成为我终生的遗憾。

斯蒂芬知道自己的病情后,突然给我发来一条短信,他告诉我他的病情,还告诉我了他所剩的时间不多,他患了不治之症。不多的几句话里,让我感到了巨大的悲伤。后来苏菲再次給我发来短信,她说,斯蒂芬想听到我的声音,要求和我通电话。我如约拨去电话,话筒那端,听到了斯蒂芬微弱地呼叫我的英文名字。而我和往常一样,几乎什么也无法正常表达。我只记得那天,我不停的发抖,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寒冷感。没过多久,一个炎热的中午,我收到斯蒂芬的哥哥罗伯特的电子邮件。他信里通知我说:斯蒂芬于 2008年 6月 16日,星期一,凌晨六点四十三分,因病医治无效去世。

随后,罗伯特又写了一封邮件,告诉我四天后,即 6月 20日举行葬礼,以及料理后事的一些安排。罗伯特邀请我写一封回信,他们要在斯蒂芬的葬礼上正式宣读我的信。我按照罗伯特要求,一一照办。以此纪念我永远的朋友斯蒂芬。在给斯蒂芬写悼词的那个上午,我关掉手机,花了很久的时间,一个人枯坐在那里,仔细地梳理了八年前,发生在利物浦的那段经历。往事纷至沓来,我记起见到苏菲的情景,也记起曾经有过有邀请斯蒂芬和他的女儿到北京来的邀请。当这一天实现的时候,斯蒂芬却长眠在了利物浦。我写给斯蒂芬的悼词里用了这样一句话:“我永远的朋友斯蒂芬是个好人,我们中国人相信好人自有好报。”

我妻子和女儿知道我独自在书房怀念斯蒂芬的细节。他们也时常听我念叨我和斯蒂芬事。当苏菲决定在 16岁生日过后,要到北京旅游,要来看望我们的时候,她们和我一样渐渐地高兴起来,最后似乎还有些兴奋劲儿。我们早早开始准备,挑选礼物,制作影集。真到苏菲来了,我们还有些慌乱。头一天晚上,和梅确定了第二天的行程,苏菲和她的地理老师一起到家里作客。妻子负责把他们接到家中,我头一次感受到,她为一件司空见惯的接待,流露出了忐忑不安的神情。

下午5点前,赶在客人到来之前,我和女儿各自赶回家。不多时,我在窗前看到了妻子停车,苏菲和地理老师下车。我觉得妻子镇定自若,而我看到他们上楼那一刻,自己到是心里一阵乱跳。当年在利物浦的想法很朦胧,很不确切,当它变为现实的时候,我却再次感到了记忆的混乱。苏菲的地理老师的头发和斯蒂芬判若两人,一个长发飘飘,另一个更像美国新总统奥巴马。像奥巴马的年轻地理老师说话表情很丰富,还有点夸张。而斯蒂芬通常是很温和很害羞的样子。苏菲选择了地理作为她的学习方向,地理老师也许能给她一些帮助。苏菲给诉我,她把我和斯蒂芬的交情告诉了地理老师,他就希望和我聊聊。

在家里,他们参观了每个房间,随后坐下来喝龙井茶。我给他们拍照片。最后他们翻看影集。有一本影集是利物浦的专辑,我把照片里所有的在利物浦的每一个人都和苏菲逐一说了一遍。苏菲告诉我,有些人她也没了消息,而有些人已经去世。还有些人她并不认识。有了初见苏菲掉泪的经历,我不想让她再次伤心,就采取转移话题的方式,避开伤心和有可能伤心的段落。对还健在的人,我一一委托苏菲回到利物浦,有机会向每个人问好。苏菲在我家的作客很温馨,很轻松。这也是我正想留给她的印象。

告别

苏菲的行程安排的很紧凑。我们的家庭讨论会上,一致认为应该让苏菲在集体活动中感受东方异域的魅力。这样我们在北京见面的时间,只能选择集体活动结束后见缝插针。苏菲离京的头一天是周四,这一天北京尾号限行数里有九,正好是我的车号尾数。电话里我们向梅解释了原因,梅则转告了苏菲。我们能够达酒店的时间,一定是九点以后。事实上十点才到达,而从九点开始,苏菲就在大堂里等我们来和她告别。

我离开利物浦前夕,在斯蒂芬的客厅里,规划回国计划。记得当时我的计划是由曼彻斯特出发直飞香港,在香港呆几天,再回北京。从利物浦到曼城的短途路程,我可以采取几种方式,比如乘大巴车、坐火车等。临近出发前夕,斯蒂芬突然作出一个决定:他要开车送我到曼城。我当时似乎是按照中国式的客气,推让了一番。斯蒂芬却很坚定的要送我,他的理由是,圣诞节就要到了,他也想出去散散心,在曼城住上两个晚上,也算度一个小假期吧。我同意之后,斯蒂芬帮助我预定了住宿的地方,那是一家连锁的一条龙服务的度假村,他们的服务包括住宿、送机场和早餐、晚餐等,价格很便宜。endprint

从利物浦出发,一路上我们听着音乐,没觉得怎么走似的就到了曼彻斯特。有斯蒂芬在,我什么都不必费心了,找到住宿的地方,确认了圣诞节当天凌晨 5点,送我去机场的出租车。把一切安排妥当,我们开车在街上兜风,最后找了一家规模很大的酒吧坐下来,喝了一晚上酒。我们按老规矩,斯蒂芬喝三杯黑啤,我喝一杯淡啤,以如此的比例往肚子里灌了很多酒。回到度假村的旅馆,我们又在公共客厅里喝了英国茶,还看了一会儿电视。那天晚上的电视节目,播放的是介绍中国苗族村寨的一档内容,有山寨里的斗牛和对歌的场面,这让我这个久别故乡的游子,倍感亲切。我总觉得节目是像斯蒂芬专门给我安排的一样。

第二天晚上,斯蒂芬要和我说再见了,我看得出来,斯蒂芬有些回避这件事,几次推迟了他们动身回房间的时间,和我们同行的斯蒂芬的女友,也看了出来斯蒂芬的不安,不停的鼓励他。他们之间的交流语言很简短,眼神和肢体语言并用。但是我却能感觉的出来,这就叫分别。最后,斯蒂芬和我拥抱而别。第二天,也就是平安夜前一天,他们一大早返回利物浦过圣诞节,而我则一个人在曼城购物和逛街,等待启程。不成想那次的告别,竟然是我和斯蒂芬的永别。从那以后,我再也没见过斯蒂芬,直到他去世,我们再也不曾见过。

来到酒店大堂,咖啡厅几天前坐过的一角旁,看得出苏菲还是精心打扮了一番,我还闻到了淡淡的香水味儿。相见与分别发生在同一地点,一个场景,不是设计,确实巧合。来之前,在家等限行时间的解除,我不知不觉地睡着在沙发上。匆忙赶到酒店大堂时我还带明显的木纳感,这让我们的告别增添了一股惆怅。我提前准备好的告别话题,似乎说了很少一部分。苏菲只是簡单地说,也许高中毕业了,先到北京学习一年中文,然后再回利物浦上大学。我心想,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在苏菲身上,我不断地发现斯蒂芬的影子,从吃饭的神情到告别前表现,简直一模一样。我觉得一股不是滋味的滋味在心头纠缠。

大约四十分钟后,考虑到第二天苏菲凌晨五点出发,赶往上海,再由上海飞往伦敦。我们不得不结束谈话,起身告别。苏菲和我们一一拥抱,最后她用中文说:“我不想说再见,北京是我的家。我有两个爸爸,两个妈妈,一个姐姐,你们有两个女儿。”她眼睛里含着泪花,努力地没让它掉出来。我赶忙把头转到一边,酒店的大堂富丽堂皇,一片光明。

再见——亲爱的利物浦女儿苏菲。endprint

猜你喜欢

苏菲斯蒂芬利物浦
开悟
轮椅上的天才——斯蒂芬·霍金
斯蒂芬·G·雷兹《完全音乐理论教程》述评
斯蒂芬·库里招牌动作之掩护投篮
斯蒂芬·霍金:探知外太空,保人类长存
论《苏菲的选择》中极权主义对于女性的影响——以女主人公苏菲为例
苏菲寻龙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