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媒体情境下大学生非正式学习的研究

2017-09-22关世卿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7期
关键词:非正式学习自媒体大学生

关世卿

摘要:本研究以问卷的方法对自媒体情境下大学生非正式学习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显示了以下问题:自媒体情境下大学生非正式学习的意识、方式、效果、媒介素养不容乐观。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自媒体;大学生;非正式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7)07-0107-04

当前,随着自媒体点对点的平等交流模式的发展,学习者能够借由各式网络学习社区,以学习者对学习者的姿态融合集体智慧的结晶,这种自由、开放、个性化的信息获取为学生的非正式学习提供了极佳的平台,二者的有机结合势必会促使学生学习效率、能力整体的提升。故而,在自媒体下,学生的非正式学习认知、实践效果如何,学生的非正式学习如何充分利用自媒体以发掘它的教育优势显得着实重要。基于此,笔者以大学生为特定研究对象,对其在自媒体情境下非正式学习的现状进行了实证研究。

一、调查的设计和实施

本次调查为分析、研究自媒体情境下大学生的非正式学习状况,主要以调查派为平台发放问卷,该问卷以“自媒体情境下的非正式学习状况”为主题,通过前测来验证问卷的合理性和客观性,及时调整了问卷的设计,形成了最终的调查问卷,其内容设计包含三个层面:学习者对自媒体和非正式学习的认知情况;自媒体情境下学生非正式学习的体验情况;自媒体情境下非正式学习的媒介素养。

二、调查结果

调查在东部地区共发放问卷210份,实际回收问卷193份,其中有效问卷193份,有效率达100%。其中男生占45.6%,女生占54.4%,受访者的性别比接近1;在专业分布上,文科占42.49%,理工科占57.51%,理工科略高于文科的受访者;在年级分布上,大一占9.84%,大二占31.09%,大三占24.87%,大四占34.2%,达到了各个年级均有分布的预期效果。同时,后期通过网络平台(Blog、微信等)随机对部分大学生进行了个别访谈。具体调查结果如下:

(一)大学生对自媒体与非正式学习的了解情况。自媒体作为Web3.0网络发展的新阶段,它的出现触发了信息传播的重大变革,调查结果(图1)显示:54.74%的学生仅处于初步了解的层面,熟知其内涵的学生仅占8.42%,而6.84%的学生对其概念陌生,缺乏了解。同时,对于非正式学习的认识,表示很了解的學生仅占6.74%,达到一般了解程度的学生所占比例较大,已达54.92%;但学生对非正式学习的认同度却很高,统计数据显示近84%的学生认为学习能够随时随地发生,对此,笔者认为有些大学生可能不熟悉自媒体和非正式学习的概念,但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却愿意并广泛运用。这表明学习者尽管对自媒体和非正式学习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深度不够,没有显示出足够的重视。

在使用自媒体目的调查中,浏览新闻等信息资源以31.51%,成为当前大学生应用自媒体的首要目的,21.8%的学生选择自媒体用于发表心情、观点,仅38.34%的学生目的在于寻求协助、解决学习中所遇问题,另外18.24%的学生仅供娱乐消遣,由此可见,有意识、主动的利用自媒体帮助自己进行非正式学习的情况不容乐观,究其原因,可能由于学生对于非正式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自媒体情境下,缺乏一定的自控、自觉力,以致不能集中心思专注于课后网络学习。

相对于正式学习而言,非正式学习的形式更为灵活,也更利于个性的发展。那么,大学生非正式学习的形式到底如何呢?学者余胜泉根据参与人数的多少将非正式学习组织形式分为四类:个体内省、双人协作、实践团体以及网络团体。调查内容依据以上四类进行分析,得出结果所示:当学生遇到问题时,10.79%的学生比较倾向于去图书馆看书自习,14.81%的学生选择阅读相关书籍文献——即通过传统的文献资料搜索、单独寻求解决方法,在参与网络社区进行交流学习和与他人协作共同完成某项任务这两方面,学生各占8.41%;而经常上网搜集学习资料和经常在自媒体上撰文(分别以22.12%、14.99%)成为大学生非正式学习的主要方式。

这一方面显示了自媒体在非正式学习中具有一定的流行度,分析其原因:这无疑迎合了时下大学生的“信息品味”——主动接收与积极传播信息,他们对新兴网络技术的敏感度和个人话语的传播诉求明显高于其他群体,这为自媒体在大学生非正式学习中的风靡埋下伏笔。另一方面也说明当前大学生的网络依赖感比较重,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总体而言,自媒体情境下大学生非正式学习的方式较为单一,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对非正式学习的主要方式认识不够清楚,不知道自己更适合哪种非正式学习方式。

(二)自媒体环境下学生非正式学习的体验情况。学习效果是学习情况的真实反映,它具有多种评价方法。该调查在结合非正式学习特点的基础上,让学习者在自媒体情境中以自我评价的方式对学习体验进行评价。如图2显示,自媒体情境下的非正式学习效果,10.36%的学生认为效果显著;41.45%的学生持中立态度;仍有7.26%的学生认为效果很不理想。总体上,超过半数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容乐观。25.39%的大学生是积极参与相关讨论的,近65.8%的大学生则是网络“缄默者”——只看不评,8.81%的大学生仅进行个人空间(如Blog和微信)的建设,事实上,这部分人在个人空间建设的过程中,也可能对一些问题有所关注,但更多的以信息接收者的姿态泛泛浏览,不愿直抒己见。

通过以上的调查结果分析并结合个别访谈,笔者归纳了影响自媒体情境下非正式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学生没有充分意识到非正式学习的重要性,非正式学习观念淡薄;学生欠缺相应的方法技巧,往往事倍功半;学生认为非正式学习所获知识比较碎片化、个性化和随意化;学生习惯于传统课堂的正式学习;学生对自媒体的使用不够熟悉,接收信息上存在个人偏好;部分学生选择其他,如,缺乏成功的经验,自我效能感低下。endprint

由上可知,影响学习者非正式学习效果因素不仅涉及主观因素——非正式学习的意识、媒介素养、自我效能感,而且也蕴含着客观因素,诸如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二者共同构成影响大学生在自媒体情境下非正式学习的整体学习效果。如图3,以32.02%的比重,非正式学习所获得知识碎片化,难以管理,不如正式学习那样方便管理知识成为影响大学生非正式学习效果的最大因素。17.42%的大学生认为是由于非正式学习意识淡薄,忽视了知识的获取可以通过非教学性质的社会活动、交往获得。22.19%的大学生认为他们欠缺相应的学习方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传授相关的课外高效学习方法。仅12.08%的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正式学习的方式,所占比例不高。

(三)自媒体情境下非正式学习媒介素养的情况。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的各种信息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思辨性应变能力以及创造和制作媒介信息的能力。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就是要教育大学生有效利用各种媒介,培养学生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由于自媒体与非正式学习本身就传达了一种对学习者自主探索知识、信息资源的肯定态度,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学生个性、自由发展,但任何自主权的畅行都要求一定的底线,即遵守道德规范。

图4表明,57.51%的学生是乐于遵守网络道德规范的;绝大多数学生对非正式学习内容的严格把关持赞同态度,55.96%的学生很注重所获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与此同时,1.04%的学生表示不愿遵守网络道德规范,38.02%的学生认为非正式学习内容属于个人隐私,没必要对其严格把关。总体上,大学生的媒介素养良好,但仍有部分自控能力较差的学生在自媒体所触发的泛话语时代未能对良莠不齐的网络资源信息做出恰当、理智的甄别。因而,在自媒体宽松、开放的情境下进行非正式学习,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不容忽视。

三、自媒体情境下大学生非正式学习的策略

(一)深化非正式学习意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媒体情境下,非正式学习的实质是学习者的自我管理。相关研究表明,人们所获知识的80%源于非正式学习,正式学习仅占20%。然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是以学生对非正式学习的理解、实践为基础的,加强学生对非正式学习的认识不可或缺。

首先,大学生要明确自己的个性特征,依据个人的学习风格选择适宜的自媒体社交软件。通过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积极主动的选择教育资源,实施学习计划,及时评价学习成效以提高综合自主学习能力。其次,“学贵有疑”。在学习信息动态的交流碰撞中,大学生要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合理利用自媒体来实现个体话语权,以积极的态度、辩证的视角对待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案,以获取客观、高匹配度的目标信息。再者,为了避免自媒体环境下非正式学习的盲目性,大学生应学会反思,养成反思的习惯,在新旧学习经验中建构自己的知识管理方式,通过与自我对话、他人对话、环境对话中的反思,“量体裁衣”,以找到适合自己的非正式学习方式。

(二)优化非正式学习方式,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针对当前大学生学习方式倾向于传统阅读、个别化学习,轻视协助学习、在线学习的现状,大学生要改变传统学习方式的思维定式,扩展其内涵与外延,利用自媒体创建适合自己的非正式学习方式,将在线与非在线学习方式有机统一起来。

其次,大学生要充分利用自媒体特性尝试构建非正式学习的共同体,集结群体的智慧,分享合作各种学习资源,彼此督促、相互促进。这不仅可以在互动交流中获得有益的学习信息资源、获得同伴的协助,而且能够及时得知自己与其他学生的差距,从而持续深入的非正式学习。再者,高校也应创设一定的环境,以吸引更多的在校大学生或社会学习者进行非正式学习,促使学习者感受到“人生处处皆学问”的良好氛围。

(三)重视学生的自媒体体验,提升非正式学习成效。随着Web3.0的发展,自媒体作为网络媒介的承载力越来越强,信息的“清晰度”也越来越高,通过网络获得的远程信息已经可以与现场获取的信息相媲美。因此,随时随地、愉悦的自媒体体验对提升大学生非正式学习的成效至关重要。

首先,这就需要高校与运营商的相互合作——运营商应提供优质的网络通信服务,高校则应铺设无线网络(限制注册学生使用),提供开放、舒适的网络学习环境,从而使随时随地的移动学习成为可能。其次,非正式学习效果的改善离不开正确的方向指引。高校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参加在线或非在线的教育实践活动,树立典型示范等方式,激发学生非正式学习的内驱力,提升利用自媒体学习的兴趣,以实现其自主、卓有成效的非正式学习。此外,大学生要端正学习态度,充分利用自媒体开放、多元的信息环境,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时时充电”以辅助课堂学习为主的接收式学习。

(四)规范学生群体的互动秩序,自立为自媒体时代“把关人”。自媒体情境下,信息的传播是由不同个体力量形成的合力,在多重力量的驱动下,每位参与者共同构建了群体的互动秩序。

在这种“人人是编辑”的互动状态下,学生对公共信息的甄别、过滤能力尤为重要。在规范学生利用自媒体学习的互动秩序中,高校作为教化人才的重要场所,职责首当其冲。其一,在信息技术课程或媒体技术等课程中,教师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形成正确的网络信息观;其二,考量到大学生非正式学习的需要与海量信息资源的推送,高校应借助本校公众平台,有选择地为学生提供个性化、迎合学生学习需求的信息环境、传播积极的网络文化,开展有益的教育活动(举办高校网络文明讲座等),以激励学生自主遵守公众互动秩序,成为自媒体时代的“把关人”。

其次,社会媒体要把握正确、理性的舆论导向,不应哗众取宠以散布虚假、不健康的的网络信息,例如百度百科,任何人都可以进行修改,并且也没有审核限制;某些数据、信息来源途径不可靠,没有转载来源记录等。应创建正能量的网络环境,教育学生明辨是非,增强网络素养。最后,“内因决定事物发展的根本方向”,作为非正式学习的主體,大学生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强化自我约束,自觉并坚决抵制不良信息。在加强自主处理信息能力的同时,要注重自媒体的操作熟练度和相关法律规范,学会有效利用网络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满足自己多方位的需求;充分行使自己的“个体话语权”,在自媒体环境下,享受在虚拟世界中社会交往的愉悦。

四、结语

非正式学习对于大学生而言,是一个自我教育、提升自我的过程,而自媒体情境又为非正式学习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本调查结果显示,当前自媒体情境下,大学生非正式学习的现状并不乐观,学习意识匮乏、学习效果不佳、媒介素养等有待提高,特别是有限、形式单一的网络在线学习,使得动态、灵活的教育资源,很多学生未能充分享有。本文对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对自媒体情境下大学生非正式学习的相关研究者与实践者能够提供一些参考。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对高校教育中自媒体的应用作出辩证思考:在自媒体情境下高校学生非正式学习的学习需求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满足,但是技术的先进并不代表教育应用的先进。笔者认为,自媒体新技术带给我们的已经不再仅仅是技术本身,而在更大程度上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故而,高校大学生在保持新技术敏感性和自觉学习、应用自媒体的同时,不要立刻成为自媒体的盲目追随者。

[参考文献]

[1]丁凯,宋林泽,自媒体视域下的高校宣传教育网络建设[J],教育研究,2015(04)

[2]余胜泉,毛芳,非正式学习——e-Icaming研究与实践的新领域[J],电化教育研究,2005(10)

[3]焦树民,刘国珍,论自媒体视阈中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04)

[4]白浩,郝晶晶,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04)

[5]祝智庭,张浩,顾小清,微型学习——非正式学习的实用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08(02)

[责任编辑:王辰]endprint

猜你喜欢

非正式学习自媒体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非正式学习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
自媒体时代慕课对民办院校高等化学教学的意义与影响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碎片化学习研究
三本院校英语专业教师职业发展研究
自媒体时代下普通高校思政课改革路径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全民记者团”:济南电视台与“百姓记者”的“握手”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