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众创新背景下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2017-09-22宋小萍
宋小萍
摘要: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高职学校正把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重要任务,在教学活动中进行教学创新实践,通过深化教学改革和创新,创设良好的创新环境和制度保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适应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为国家建立“创新人才高地”,发挥其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强大作用。
关键词: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7)07-0011-04
当前,我们正处在日新月异的创新时代,人才资源已经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2011年的《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提出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又称2011计划,重点指出了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改革创新指出:“生活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而将更多机遇留给勇于和善于改革创新的人们。”十八届五中全会把创新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足见对创新带动发展深刻变革的深切期许,创新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发展的新引擎。高职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发展者,他们创新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应用技术、技能领域创新水平的高低,也关系他们未来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为此,高职学校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主要任务和目标,加快建立我国“创新人才高地”,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之源。
创新主要包含三层意思,一是更新;二是创造新的东西;三是改变。即对原来已有的东西加以更新和改造。创新能力是人独有的能力,是主体在对象性活动中改变现存事物、创造新事物的本质力量,由主体各种能力整合而成,是人在顺利完成以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的创建新事物的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潜在的心理品质。财会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以独特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生在智力思维过程和财务活动、业务处理中捕捉新财务现象,将原有的知识、技能和财务业务、资料进行重新组合或完善,从而挖掘出对决策有参考价值的财务信息的能力。它包括对潜在财务风险的预见能力和用更有效的新方法解决常见问题的能力。
然而,人的创新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培养。高职学生的认知能力、形象思維能力、感悟能力、意志品质等都发展到较完善的水平和层次,处于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正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且随着专业知识的学习,他们的创新意识开始觉醒,能够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自己动手实践去解决问题,具备了创新的基础条件。由此可见,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但目前对高职学生尤其是财会类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学生创新外在推动力不够,创新氛围不浓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学校的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最高层次,其目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根本方式。但从高职学校实际调查情况看,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三方面都对创新教育的意义认识不足,学校关注的主要是学生在校的学习能力和学生的技能竞赛能力,教师关心更多的是学生在校的学习成绩和学生的技能竞赛成绩,学生在意的是考试内容、考试成绩、升学机会和就业情况。因此,相当多的高职学校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没有建立有效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校园创新氛围不浓,难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热情,学校没有给与师生更多的创新推动力,缺少创新实践活动所需的专项资金支持,学生创新外在推动力不够。
(二)学生创新内在驱动力不足,创新意识较弱
高职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普遍较弱,学习兴趣不浓,学习主动性差。从对我校财会类专业400名学生的调查发现,上课能积极思考的学生占45%,习惯于在课堂上机械地接受学习的学生占55%,以考试为学习目标和学习动力的学生占70%左右,可见,多数学生把学习当成负担,习惯于被动完成任务,懒于主动思索和表达自己见解,遇到问题不求甚解,更缺少挑战权威、打破常规、敢为人先的意识和勇气,其潜在的创新意识和思维品质渐渐被消磨。由于缺少尝试发现知识和技能的兴趣与好奇心,因而缺乏内在的创新动力和基础,加上他们缺失创新所需的本专业知识和相关交叉学科知识,他们脑海里的知识零散、碎片、不成体系,不足以有效建构起知识之间的逻辑,制约了他们的创新意识。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墨守成规,不思进取。
(三)实践教学功能发挥不充分,创新平台不多
创新源于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也离不开创新实践活动和知识应用。创新思维需要以创新实践进行验证。但目前高职学校还没有突出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知识和能力体系中的作用,实践教学课时不足,实践教学设备有限,实践教学的师资力量较弱,也缺少配备专业的创新实践指导老师,学生的创新实践缺乏系统、科学、有效的指导和实施,学生难以有效地将所学知识在实践中灵活应用,造成很多学生不具备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的能力,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四)教师创新素养不高,创新成效不显著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依赖于创新型教师的指导,高素质、富有创新精神与能力的教师队伍,是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根本保证。调查证实,80%的学生认为教师的创新能力很重要,但从目前高职师资整体素质看,80%以上的教师没有企业实际工作经验,他们对真实的财务工作环境和工作流程没有完全掌握,难以从真实案例中提炼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思想方面仍然较落后,急功近利,跟不上转型时期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要,一些教师由于课务量大,又是技能大赛教练,他们无暇思考教学创新;另有一些教师习惯于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懒于突破、改变自己,不愿意求新求异,不勇于承担创新教学的挑战,学生鲜有新奇感、新鲜感的刺激,再加上不少学校以学生学习成绩和以科研为主的教师考评机制作为标准,相当多的教师只求完成学期的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不积极探索适合所教专业课程培养创新人才的教学新模式,没有投入更多的研究时间和精力去挖掘学生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欲望,忽视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和创新人格的培养,不能对学生创新实践进行有效引导、率先垂范,影响了学生内在的创新动机,降低了学生的创新热情。endprint
通过上述对我国高职教育现状的反思和分析,发现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还普遍偏弱,现实的状况与时代的要求有较大差距,因此,高职学校应积极面对差距,查找原因,探索教学改革方法,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应时代要求的技能型创新人才。为此,可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健全创新能力培养保障机制,增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外推力
为使我国在世界上具备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建成创新型国家,为此,高职学校必须把创新教育作为首要目标,积极探索构建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注重顶层设计,建立健全有效培育高职学生技能创新的制度保障、组织保障、资金保障和导师保障等,通过有效的制度供给激励与支持学生创新。通过建立学生创新工作室、技能创新类社团、创新导师团队等进行前端土壤培育;通过参加各级各类高水平的财会专业技能竞赛、ERP沙盘模拟实验、创新创业计划设计等,培养优秀的财会专业技能创新拔尖人才,并利用其所形成的各类研究成果及创新人才储备,反哺学校教科研工作;通过定期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成果的检查、总结和反思进行后端考评反馈,促进高职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系统,提高技能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水平。
二、营造创新环境,发挥宣传舆论的积极导向功能
我们每个人都生存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创新活动也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开展的,受环境影响和制约。因此,良好的校园氛围会给学生一种积极向上的推动力。为此,高职学校可通过营造创新环境和创新氛围,培育创新土壤,以校园载体(广播、电视、微博、微信、宣传栏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多开展丰富多彩的创新活动,给学生更多的选择创新活动的机会,形成“倡导創新”的校风,使学生沉浸在积极的校园创新氛围中,体会到创新就在身边,使创新成为高职学生们的关注点。通过外部环境刺激,促使高职学生产生创新动机,达到激发高职学生创新意识和提高创新能力的目的。
三、创新教学方法,引发学生创新的内在动机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激发内部动机的方法有多种,利用惊奇、激发疑惑、设计困境、提示矛盾等,都“可以引起学生的内在动机,激发思维”。心理学证实,创新的本质起源于人的意识本能中的好奇心,创新是既可满足人类好奇心的本能又能带给人类快乐的一个过程。而学生的内在动机是创新行为的推动器,为此,财会专业教师要不断寻求全新的科学的教学方法,及时地创造机会和条件,挖掘和培育学生创新的生理机能,引发学生的内在动机,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前苏联教育家列尔涅尔提出,问题教学法的本质是“学生经常由教师引入寻求有根据地解决对他们来说是新问题的办法过程,由此他们学会独立地获取知识,运用原先学过的东西和掌握从事创造性活动的经验”。因此,在财会专业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多创设问题情境,以创新思维训练为主线,精心设疑、布疑、激疑、质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启发、引导学生围绕某一问题主动而有兴趣地研究问题,在探究攻坚克难过程中,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其次,教师还可采用灵活多变、交叉更迭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激发不同个性、不同层次学生的兴趣点,使其提升自我创新能力。最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曲折且有代价的,教师要允许学生犯错误、走弯路,要让学生坚定创新的信念,把握住创新的理念、逻辑和大方向,切实可行地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
四、改革实践教学,以竞争拓展创新思维
实践教学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载体,是训练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由之路。
有竞争,才会有创新。每年的创新创业大赛是高职学校营造竞争气氛的良机,大赛本身就是以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为主线,巩固、深化、整合学生所学的课程知识,使学生更好地探索知识,探究问题,激发更多的创新思想。例如财务管理课程、管理会计课程、市场营销课程等与创新创业大赛相互促进,课赛融合,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为取得创新创业大赛好成绩,参赛学生须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创新性地解决创业设计中诸如预测与决策、预算、投资、融资、策划、生产、营销等多方面问题。财会专业教师可充分利用用友新道“虚拟商业社会环境VBSE”“ERP沙盘模拟经营”等跨专业综合实践教学平台,在仿真、复杂、动态的环境中,激发学生参与企业经营实践和创新创业活动的兴趣,引导和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新想法、新策略、新技术运用到实践中去尝试、检验和验证,提高学生灵活的知识应用能力、业务处理能力、交际沟通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掌握本专业更多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素质
教师在创新教育过程中是学生的引导者,更是创新精神的开创者,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感染学生。为此,首先,学校要为财会专业教师营造宽松、民主的学术氛围,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培训和进修机会,满足教师自我提升和创新的需求,并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激发教师的责任感、归属感和创新欲望,奠定创新基础。其次,高职财会专业教师要主动提升素质。专业教师要大力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要在专业教学过程中进行创造性教学,用自己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去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用自己的深知灼见、高尚情操和永不言败的精神去感染学生,并成为学生创新活动的有力支持者,以促使学生成为自己期望的“具有创新精神、创新人格和实践能力的人”。再次,要搭建产学研平台,为财会专业教师提供去企业任职、锻炼的机会,在专业实践、生产经营实践中锻炼和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再通过科研进一步拓展教师的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推进创新教学和产业对接,发挥创新教学的积极作用。
六、完善创新能力评价手段,激励学生开拓创新
完善的创新能力评价,就是要利用评价手段,促进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发挥评价在提升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导向作用。英国大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创新能力评价系统,加速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驱动着当今英国向前发展。这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高职财会专业学生创新能力评价的内容较为复杂,为激励学生开拓创新,考核方式应该多样化、层次化,可以采用小论文、提交作品、案例分析、演讲展示、课程设计、实践报告、实践操作、答辩、口试和笔试等方式,考评学生。笔试只占小部分的比例。评价指标采取分层化,分类计算评价学生,允许学生自由发展,促进学生的差异化、个性化发展,并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创新发展中获得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创新的热情和兴趣。教师既要重视终极性评价,更要关注过程性评价,从而全面、系统、科学地对学生的个体发展状况进行全面评价,以体现学生创新能力的动态发展情况,推动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提升。
总之,在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时代潮流下,高职教育应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为己任。高职学校要通过健全创新能力培养保障机制和营造宽松和谐的创新氛围,挖掘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其创新思维和创新热情,以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支撑,以评价手段为导向,以实践教学改革为抓手,结合专业教学探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和路径,切实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适应创新型社会对财会专业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国外课程改革透视[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2]杜殿坤,原苏联教学论流派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3]布鲁纳,教育过程[M],邵瑞珍,译,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
[4]王勇,张祥莉,罗大鹏,基于自主学习模式的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6(07)
[5]韩瑾,应用型高校商科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6(22)
[6]花慧,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构建[J],中国校外教育,2014(01)
[7]沈张果,以学科竞赛为平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J],教育教学论坛,2016(16)
[8]王建强,程婷,创新型高职课堂教学实施浅析[J],职教通讯,2014(24)
[9]郑瑛,金学平,刘小宁,高职院校教师创新能力培养方法的探索[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4)
[10]赵桂英,王忠光等,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综述[J],文教资料,2016(11)
[11]李雪,经管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
[12]黄方迪,张羽,立足“发现学习”培养学科创新思维[J],华人时刊(中旬刊),2015(07)
[13]程传荣,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D],苏州大学,2013
[责任编辑:刘爱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