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德育渗透进政治教学中
2017-09-22贾转
贾转
摘 要:教师以情激情,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要联系实际,把课本知识与学生实际结合起来,德育就会水到渠成,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关键词:情感;熏陶;潜移默化
政治课对于初中生来说,枯燥无味,但是认真总结一下方法,还是很有趣味的。关键是引导学生深入课本,联系实际,比较现实,最终解决问题。
智育是良好的思维习惯,德育是细小的行为习惯,学生在学习中越少感觉到教育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
让艺术性渗透进政治教学中,政治教学成为绿叶,德育成为雨露,二者构成了孩子成长的世界,德育“水到渠成”而又“润物无声”。
教材中有的讲述了一个美好的故事,有的涉及优秀人物的品德事迹,我们就借鲜明的形象、生动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道德熏陶。“言为心声”,学生在感受语言美,吸取知识的同时,也产生相应的道德体验。比如,《小马过河》这个寓言故事,学生对马熟悉,但是面对不知深浅的小溪,面对各种各样的说法,马和学生应该怎样做呢?“自古成功在尝试”,体会到这个道理的同时,我们还要告诉学生,要尊重长辈、他人,他们可能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对我们的爱是真诚的,他们的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德育就自然蕴含其中,学生无形之中会受到熏陶。
学生想象丰富,我们要抓住一些语句让学生发挥想象,它有利于学生接受思想教育,达到学文悟道的目的。比如,讲到孝顺父母时,我们可以从课文中发现素材。比如,“怀念父母”,抓住“怀念”一词,什么是怀念?我们经常怀念的对象有哪些?怀念就是对美好事物和人物的思念,而我们经常思念的人莫过于我们的母亲。母亲对我们的悉心照顾,给了我们生活的勇气和力量;但她却身患重病,不久就离开了人世。“我”怀念母亲,怀念有母亲照顾的那段时间。我们抓住了“怀念”一词,让学生感悟到母爱的伟大,进而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孝顺父母的意识。
在教学中,对关键词句咬文嚼字,引导学生品味鉴赏,揣摩其中的德育内涵。比如,寓言故事《小壁虎借尾巴》中,我们可以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懂得说话要有礼貌,那么我们同学之间也应该像壁虎一样,讲文明、有礼貌。
思考文中的意思,而且必须通过读落实。我们以情激情,在读中感染学生。比如,我们教师还可以拓展延伸——在和平时期如何做一名英雄?和平时期的英雄是什么样的?我们怎样做就是一个勇敢的人?在政治教学中德育自然而然渗透其中。政治课中“德育渗透”是不留痕迹的,最终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集中注意力,积极思考。不要做一个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要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性,紧跟老师讲课的思路。结论由学生自己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而得出,会比先听现成结论的学习效果好。抓住老师讲课的重点,做好课堂笔记。笔记记忆法是强化记忆的最佳方法之一。“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充分理解和消化必须记笔记。同时,做笔记能充分调动耳、眼、手、心等器官协同工作,可以帮助学习。注意和老师的交流,目光交流、提问式交流、课后交流都可以促进学习。作业是提高思维能力、复习掌握知识、提高解题速度的途径。“必须时常回复到所学的东西上而加以复习,牢固地记住所学会的东西,这比贪学新东西而又很快忘掉好得多。”因此,往往考前的“临时抱佛脚”是不起作用的,特别是对于初中课程,由于内容的丰富,更要重视平时的复习。课后复习不是一味地搞“题海战術”。首先要做的是回顾本课听了多少,记了多少,明白了多少。在听课基础上把所学内容回忆一遍。整理笔记,查漏补缺,系统掌握知识结构。
启发学生思考、讨论。最好结合有关案例引导学生明确道理,可利用多媒体展示有关人大代表选举时的场景。
比如,老师举出实际生活中的事例“某市法院工作报告未获人大通过”,引导学生了解人大代表的职责、权利等内容。
请学生阅读情境材料,引导学生思考:人大代表体现谁的意志?人大代表履行的职责从何而来?
学生共同探讨:该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未获人大通过,这在我国各级人大会议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教师要注意启发学生思考其意义。学生在讨论中可能提炼观点有难度,教师应该做好引导工作,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最后老师归纳总结:我国取得的立法成就与实施依法治国方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依法治国的前提是有法可依,有了体现人民意志,反映社会发展规律的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依法治国才能落到实处。
钻研教材、把握文本,寻找德育的渗透点,教师在课堂上的调控、渗透能力取决于对教材的钻研和解读程度,还要求教师联系社会实际,了解学生的兴趣喜好,不能只做课本的传声筒,而要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去了解“文中是怎么说的”“它为什么这样说”的境界。课堂互动是教师教学智慧与学生学习智慧的碰撞,把握学情,围绕文本的价值取向生成德育渗透点。
老师要用饱满的热情去充盈课堂,用热情的话语去感染学生,用语重心长的话语去引导学生;注意聆听学生的心声,满足学生的需求,师生教学相长,共同营造积极的浓厚氛围。在政治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我们要把学生实际情况和新时期德育特点结合在一起,不断把德育推向新的境地。
参考文献:
[1]关鸿羽.教育就是培养习惯[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3-01.
[2]陶行知.陶行知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11.
编辑 常超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