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后进生的成因及转化方法
2017-09-22王汉平
摘 要:素质教育是对全体学生的一种教育,提倡全民教育,强调教育中每个人的发展。然而,农村和城市地区的各类学校都有不同类型的后进生,其形成主要受自身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后进生的转化工作都令每一个班的任课老师感到头痛,所以总结分析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做好他们的转化工作,对于班主任工作而言尤为重要。
关键词:后进生;成因;转化
后进生通常是指那些思想上不求上进,行为习惯差,学习不努力,经常打架,给班级带来负面影响的学生。后进生比例虽小,但影响不可忽视。要形成良好学风,则需要把班级的文化、纪律、团结和集体的建设任务交给每一位学生进行。我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在道德教育工作中,对后进生的改造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后进生形成原因
班主任要想后进生有所进步,那就需要摸清源头,找出其后进的原因。后进生存在的原因有其自身的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一般可以归结为如下几种:
(一)学生自身因素
1.智力因素
人与人有差别。十个手指有长有短。我们应该承认,文化学习中的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一些差异。这种差异也将反映在相同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不适用于每个人。对于少数后进生,其学业成绩的差异与智力水平有关。
2.非智力因素
大多数后进生在非智力因素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这是导致后进生形成的重要原因。他们一般表现出厌倦、自私和霸道、不上进、不交友、得过且过。他们常常因挫折而沮丧,他们放弃了自己。自我控制受情绪控制,意志薄弱,缺乏好奇心和依赖性。因此,容易产生行为偏差,久而久之会形成不良习惯或产生思想偏差。
(二)家庭环境导致后进生
后进生的形成与他们的家庭关系最密切、最直接。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直接影响子女。有些父母只懂得吃喝,甚至游手好闲,父母的不良意识和不良行为导致了孩子的模仿。一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久而久之,孩子的自尊被破坏。一些父母忙于他们的生活,把孩子托付给祖父母。他们对孩子缺乏严格的管教。一些溺爱孩子的父母,有求必应,缺乏必要的思想品质方面的教育。一些父母离异,孩子享受不到正常家庭的温暖,久而久之,孩子变得缺乏热情,逐渐养成许多不良习惯。不同的家庭问题会导致孩子的教育水平下降,学习能力下降。
(三)学校疏忽导致后进生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学生能否健康成长,学校的管理、教师的素质、教师的方法和态度都是非常重要的。学校管理疏忽是后进生的一个成因。有的学校校规不健全,学生的不好的行为不能被及时修正。有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把学生分成快班和慢班,对于慢班的学生,学校和老师都不怎么重视,一些学生丧失信心,沦为后进生。一些教师素质低,教育方式僵化,无论场合,随意批评学生,加速了师生之间的对立,把本身不是后进生的学生推向了后进生。
(四)社会因素导致后进生
家长急功近利的價值取向、校园周边环境的混乱是后进生形成的重要因素。如校园周边开设电子游戏室、网吧等,使学生养成不良习惯。
二、后进生的转化方法
(一)平等对待
有的教师只看重尖子生,课堂上不会提问后进生,怕他们拖拉教学日程,对后进生总有或多或少的偏见。这种做法不恰当,会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理挫折。转化后进生,我们必须把“有色眼镜”摘下来,平等地对待他们。
(二)善于抓住闪光点正确引导
后进生的自尊心比较强,但其实还是想得到老师们的认可和表扬。后进生在学习和行为上普遍存在许多缺点,但仍会表现出良好的一面和特长。作为一名班主任,应该及时表扬他们,引导他们看到自己的长处,增强对自己的信心,激发他们转化的内因。
(三)做到“三心”
面对后进生,班主任要做到“三心”。首先,要有信心。信心是转化后进生的前提条件,班主任要放弃对后进生“朽木不可雕”的思想,要坚信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转化后进生。其次,要有爱心。爱心是转化后进生的关键,它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灵魂。对后进生“爱”的效果尤其明显。班主任要热爱学生,一定要把后进生转化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在转变后进生的过程中,教师的能力也可以得到提高。最后,我们必须有毅力。毅力是转型的保证。后进生的转化不是一蹴而就的,班主任要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要有“不改变、不放弃”的决心和意志。
(四)呼吁社会和家长教育后进生
学校、家庭、社会这三者是密不可分的。我们要呼吁政府有关部门对学校周边环境进行整治,给学生定期做法制讲座,规范后进生的不良行为。同时,家校合作可以让学生享受到来自老师和父母的爱。没有家长的积极配合,这是学困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困难。班主任可以利用家长会与家长进行联系,争取他们的合作。父母督促孩子在家完成作业是很有帮助的。班主任应掌握后进生的心理,用真诚的爱激发学生的共鸣,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总之,如果我们要改造后进生,道路就会曲折。让我们摆脱对后进生的偏见,给学生一份爱,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点燃他们心中的自尊和进取的火花。
参考文献:
[1]李洪元,陆士杰.后进生的心理特点与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
[2]杨廷英.浅谈班主任对后进生的转化[J].东南民族师专学报,1999(4).
[3]陈桂生.教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王汉平(1982—),女,江苏吴江人,中学一级,研究方向:初中数学和德育研究。
编辑 常超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