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2017-09-22郑林喜
郑林喜
摘 要:现阶段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加上当前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使得教育管理部门对于初中学校的教育关注程度不断加深。当前体育教学是初中教育过程中基础性的教学内容,对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初中学生对于体育教学的主动参与性较低,相关教育工作者要加强对体育教学的实际重视程度。对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进行探究,从根本上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积极性
体育教学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目前我国初中教育也更加重视体育教学的质量,并且进一步加大体育教学的整体力度。但是目前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仍旧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较低,所以当前初中体育教育工作者要从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根本上提升教学的质量。
一、当前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的基本含义
现阶段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性就是学生对于体育活动的参与情绪,通过良好的参与情绪来提升自身对教学的实际认知,从而在积极有效的学习主动性下开展相关的体育活动,促进自身体育知识的全面学习。体育教学中主动参与积极性的培养是学生有效参与各类体育活动的关键所在,并且对体育教学成果的提升具有重要的影响。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能够有效激发学生潜在学习机能,使得学生不被外界各类因素所影响,从根本上促进学习的进步。
二、现阶段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过于单一化,缺乏有效的考核制度
当前我国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的突出问题就是教学内容过于单一化,缺乏有效的考核制度。学生在长期被动的学习过程中会失去学习的主动参与性,从而限制了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过去传统的教学观念对初中体育教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使得教学内容被限制,不能根据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制定相关的学习计划,学生学习的兴趣较低。此外,初中院校将学生的体育成绩作为学生考核的唯一标准,不能从学生的综合角度来分析学生的能力,从而使得学生自身的运动潜能被限制,不能得到有效激发。
(二)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缺乏良好的兴趣
现阶段初中学生对于体育运动失去了良好的参与积极性也是限制体育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学生对于体育运动失去良好的参与积极性受到多方面的因素影响,既有自身内在的生理原因,还有外在的环境因素。在当前初中体育教学阶段,学生自身的心理各方面还处在初始的发展阶段,这个时期学生的心态各方面都不稳定,在这样不稳定的前提下,学生对于学习没有明确的认知,而且学生自身承受能力较差,使得学生在运动过程中缺乏长效的耐力。
(三)教师的教学缺乏灵活性
当前造成初中学生体育学习参与性低下的原因还与教师的教学有关,教师的教学缺乏灵活性,使得教學效率较低,学生长期处于这样的学习环境中,长期的被动学习使得学习效率不断下降。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仅仅是完成相关的体能活动,没有对教学内容进行实质性的拓展。
三、提高现阶段初中学生体育教学主动参与积极性的策略
(一)通过游戏教学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当前通过对初中学生的学习参与积极性的探究过程可以发现,限制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的因素有诸多方面。通过游戏教学的方式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取得一定的教学成果。游戏教学的设计理念从根本上摒弃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将教学内容与全新的教学方法相结合,使得学生在游戏中提升体育学习的兴趣。
(二)加强课外活动,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当前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除了通过革新教学内容来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还能在课外活动中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重点培养。定期在校内开展各类拔河比赛或是跳绳比赛,让不同年级的学生之间进行竞赛,这样的集体形式能够对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有效培养,让学生在日常课外比赛的过程中提升良好的竞技意识,从中感受到更多体育学习的快乐。
(三)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在当前教学过程中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转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积极宣传各类体育相关的知识,使得学生能够在轻松的环境下进行学习。为学生准备充分的体育器材,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在课外时间进行自由选取,从而提升学生的参与性。
总而言之,当前初中体育教学属于教学体系的组成部分,对学生的综合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相关教育工作者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丰富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从根本上提升教学的参与性,从而促进自身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怀珍.试析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10(11):161.
[2]李景贵.提升初中体育教学学生参与积极性的策略[J].求知导刊,2015(1):125.
[3]陈华恩.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策略之我见[J].科教导刊,2013(25):114-115.
编辑 郭小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