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贝叶经与《贝叶经制作技艺》

2017-09-22李婷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技艺艺术

李婷

摘 要:杨成忠(1941-)是一位擅长与版画、国画、水彩的艺术家,曾多次到国外进行艺术交流,本文主要是把艺术家杨成忠的水彩艺术作品《贝叶经制作技艺》和贝叶经结合起来做分析和解读。

关键词:贝叶经;制作贝叶经;技艺;艺术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4-0128-01

贝叶经主要成书是公元8世纪至14世纪之间。中国傣族地区的佛寺收存贝叶文献早已成为传统,但除了佛寺集中收存贝叶经而外,傣族世俗民间也流藏有各类贝叶文献,所以贝叶文化从佛寺到民间,成为傣族文化的代表和象征。

贝叶经是一种用铁笔在贝叶棕上所刻写的佛教经文,素有“佛教熊猫”之称的贝叶经源于古代印度,在造纸技术还没有传到印度之前,印度人就用贝叶子书写东西,佛教徒们也用贝叶书写佛教经文以及绘画佛像,这也即贝叶经的由来之因。

贝叶经囊括了傣泰民族传统文化的整体内容,它并不是一种史前遗存的“活化石”,也不是一种考古性质的“文物”。它具有世俗性、普遍性和全民性的基本特点,是全民族范围内由家庭、社会和寺庙各个阶层而综合传习和传承,几乎可称作是历史形态的“国民教育”。它覆盖面实际上超过西双版纳、德宏以及云南所有的傣壮民族地区,而推及到整个东南亚及南亚次大陆地区,几乎有上亿的人还在传承和使用这种技艺。

画家杨成忠的作品《贝叶经制作技艺》(70cm·90cm)(2011年)是一副非常写实的水彩画。在这幅作品里我们可以看到植物(贝叶棕树、芭蕉树等)、建筑(画面左上角的小型寺庙、画面右边的傣家普通居民楼)、服饰(画面中上方和左上方小和尚穿着的袈裟、居民楼里晾晒的衣服、柱子上挂着的傣族织锦民族包、画面左边男子穿着的傣族男子传统民族服装、还有本幅画最显眼的刻写经文者穿着的衣服)、劳作细节等各自的角色和地理环境。在此幅画里的人物各自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这也是由贝叶经的制作方法所受影响。

贝叶经的制作方法:取叶。

(1)从贝叶树上砍下叶片,用锋利的刀将贝叶一片一片修割整齐三至五片卷成一卷捆好,放入锅中煮。煮时要加酸角或柠檬,使贝叶表面上的皮脱落。一般要煮半天,直到贝叶变成淡绿白色,才从锅里取出来,拿到河边用细沙搓洗干净,然后将贝叶压平晒干,收起来让它通一段时间的风后,再订成匣。从画面中可以看出穿白色传统傣族民族服装的男子在执行这一取叶过程。

(2)制匣。制作贝叶经匣时,有专用的两片木匣为标准;木匣长约一市尺半,宽约四寸,距木匣两端约半市尺处各钻一个小孔,把一片片晒干压平经过透风处理的贝叶紧紧夹在两片木匣中间,两头用绳子绑紧,然后用专门的钉子沿木匣两边的小孔将贝叶钻通,再穿上搓好的线绳,按五百至六百片贝叶订为一匣。订好后用刀轻轻把贝叶匣修光滑,并用专制的墨线弓,按照刻写格式,把墨線轻轻打在贝叶上,留待以后刻写;画面左上方站在居民楼里的小和尚手里拿着钻有孔以及穿着线的木匣,可以了解到他是贝叶经制作过程中所承担的任务是制闸。

(3)刻写。刻写者最初是用小尖刀沿着打好的墨线把经文刻写在贝叶上,但后来觉得用刀刻写又慢又费力,才改用铁簪子刻写。刻写好以后,用植物果油掺锅底的黑烟,涂于刻好字的贝叶上,再用湿布擦拭一道,贝叶上的字迹就清晰显现。刻写好的经书装订成册后,在四周边沿涂上一层金工精细,规格统一,由于经本四边都涂上一层彩漆,抹上金粉,因而给人一种精湛、古朴、大方、美观之感。因它是用铁簪将文字刻写在贝叶上,并涂以颜料,不但字迹清晰,而且擦不掉抹不去。由于贝叶经过水煮等工艺特殊处理,可以防虫、防水、防变形,经久耐用,这也是贝叶经可以保存几百年上千年的原因。画面的核心人物——贝叶经的刻写者:左手拿着正在刻写的贝叶,右手拿着刻刀;左腿的肘关节处垫着的一块抹布是用来擦拭多余的,涂抹在刻好的经文上面植物果油掺锅底的黑烟。他的右手边的小竹篮里放着待用的贝叶;画面中间自制的小架子上悬挂着用植物果油掺锅底的黑烟和涂抹时用的刷子;画面左下方放着刻写好及简单装订好了的贝叶经。

制作贝叶经是一门纯手工的技艺,而作者在表现这样一种技艺时避开涂绘风格,选用了一种比较能表现原始韵味,略显拙涩、清晰、明白的线描风格。并且在这样一幅看似单纯而精美的艺术作品中,画家的本意似乎并不是特别强调艺术的表现性,而是以插图的形制,装饰的手段,让“读”者们明白“取经”之不易。

参考文献:

[1]唐志刚.贝叶经书[D].纸和造纸,1989.endprint

猜你喜欢

技艺艺术
非遗技艺绒花的传承与创新
金属抬凿和錾刻技艺绽放苏州
治理的技艺:三代王官学新说
技艺精湛 星光灿烂——来自欧洲的Herrmans
纸的艺术
淳度:泉州卤煮的“匠”技艺
技艺并举 厚积薄发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