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提升的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设计
2017-09-22张婧
张婧
摘 要: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设计在材料的选择上,注重开放、灵活、多样;问题的设计上,由浅入深,从“是什么”到“为什么”;行动的落实上,与历史接轨,与现实印证,与课外对接。课堂内外是生命栖居室,窗里窗外是人格发展场,是“责任、担当、坚守和勇气”等精神层面的传承以及学生生命成长必需的诸多精神养料。
关键词:核心素养;材料选择;理解研究;课外对接
自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在京公布之后,“核心素养”成为教育领域的一大热词。如何让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一顶层设计落地生根?笔者认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必须让学科核心素养扎根在课堂教学之中。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具有人文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正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课程。生活时空、人地关系、全球视野、环境问题……这些沉甸甸的字眼,无不牵涉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这样的课程在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身心健康、社会责任、实践创新” [1]等核心素养方面无疑具有很大的优势。基于此,在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中,培养诸如“社会参与”“公民自觉”“发展意识”为核心的“人文底蕴”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从文本到材料:注重核心素养的选择
上文提到“社会参与”是学生必不可少的核心素养之一,那么,如何在历史与社会课程中培育学生的“社会参与”呢?如何在课本与现实、自然与社会之间,让学生汲取到沉甸甸的人文素养,并发展为公民自觉的行动和义不容辞的责任,应该成为历史与社会教师执教这门学科的一个重要视点。好的历史与社会课堂,应当是“人文性、综合性、实践性”融为一体,应当围绕“亲近自然与环境、了解历史与社会”等方面组织主题、拓展材料,而不是仅仅拘囿于教材本身和课堂当下。对于成长中的初中生而言,教师选择材料的路径愈贴近现实生活,愈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参与能力。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教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从“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这三个层面引领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内涵。那么,学生这方面的总体观念和意识如何呢?通过了解不难发现,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是单薄的、不全面的、不尽如人意的。这就需要教师在理念上加以引导,在行动中进一步落实,在视野上加以拓展,以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那么,如何让学生切身意识到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严峻性呢?如何让学生明确控制人口、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呢?笔者以为,仅仅通过文本资料显然是不够的,仅仅拘囿在“自留地”的做法是不大气的。教师应该善于基于文本拓展文本、超越文本,让课外活水滋补于课堂教学。比如,可以补充学生身边细微的、具体的、鲜活的、可闻可见可触的资源,让课堂和现实“深情握手”,打造有情有义的人文课堂。
1.预设学生行为:你身边有哪些人口问题(比如不是独生子女的家庭并不少,周围仍然“人满为患”),你周围有什么资源问题(用水不够,用电浪费),你周围的环境问题如何(空气污染、水源污染等等)……引领学生从身边小事说起,意识到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并不遥远,就时时刻刻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2.PPT课件出示漫画:爷爷爸爸儿子三代人地球传递令人扼腕叹息。爷爷把一个完整的地球交给爸爸,爸爸把一个千疮百孔的地球交给儿子,引导学生描述漫画深层次的含义。
3.PPT课件出示一些资料:例如,全球约有26个国家的2.3亿人口面临缺水问题,全球约有五分之一的人口得不到符合卫生标准的淡水资源……
这样的材料选择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与丰富多彩的现实深度对接,因而更能引发学生关注现实问题,活跃思维。无论是“预设”,还是“漫画”,抑或是“资料”,其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人口意识、环保意识、资源危机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而这样的“意识”正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所不可或缺的。
二、从理解到研究:注重核心素养的追问
既然注重发展学生核心素养,那么课堂教学就不能仅仅满足于“是什么”,而应进一步追问“为什么”,正所谓“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进而为培养学生的“公民自觉”素养提供路径。还是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教学为例,学生仅仅理解了“什么是人口、资源、环境问题”还不够,显然,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还停留在显性层面。只有让学生透过“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表面,深入到问题的核心处,了解问题发生的多重风貌,知悉事情发展的来龙去脉,从表层理解到深度追问,才能让学生拥有更透彻的理解。在这个意义上说,注重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课堂,就是要引领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深度把握知识的形成过程及其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理念,并能将知识与技能迁移、运用在真实情境中去解决问题的学习”。 [2]
基于此,《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一课的学习,可以设计以下深度学习情境。
1.视频资料播放:一个导游领着同学们参观濒临灭绝动物博物馆,看到一扇门,导游说,此门中关着一群当今最需要拯救的动物,因为他们即将灭绝,即将永远地从这个世界上消失。请同学们想一想、议一议、猜一猜,这里面有可能是什么動物。木门打开,对着同学们的是一面镜子,镜子中是自己。原来,每一个消失的物种都有可能是人类自己,或者与人类自己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2.青藏铁路在修建时设置了动物通道,体现了什么原则?美国退出《京都议定书》违背了什么原则?《哥本哈根协议》由发达国家承担主要责任符合什么原则?要求全球共同合作解决体现了什么原则?请你简要分析为什么要有这样的原则,如何辩证地看待资源大国与资源小国。
实践证明,正是对“每一个消失的物种都有可能是人类自己”的深思,才使学生多了一份自省,多了一些感悟,多了一层思维的拓展。的确,一个物种消失了,牵扯到的不仅仅是这个物种本身,而是与之相关的一大群生命。这个星球的生命本就是一个整体,伤害“此生命”就是伤害“彼生命”,伤害动物其实就是伤害人类自身。引领学生经常用这样辩证的眼光看世界,看环境问题,看资源危机,必将更好地引领学生关注社会现象,发现社会问题,提高“公民自觉”。endprint
同样的,可以引领学生用辩证的眼光看待青藏铁路上的“动物通道”,看“资源大国与资源小国”,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等一系列可持续发展需要研究的问题,从而做出正确选择。比如,经济要发展,但是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经济要不得;要注重物质享受,但以牺牲稀有物种而大吃特吃的享受要不得;当前发展很重要,但未来发展更重要,子孙后代的资源和环境更重要……
学生这样的辩证的眼光多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自然提升了。引领学生在这样的追问、探究、互动中,洞开学生的多重视域,开掘学生的核心素养,师生何乐而不为呢?
三、从探究到行动:注重核心素养的拓展
核心素养不仅仅体现在意识上,同时也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如何内化为信念,外化为行为,真正营造一个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课堂环境,这是一个开放的话题,也是最需要创新拓展的。在这个意义上说,教学的推进不能以线性的方式,而应考虑每一个知识点与解决问题的关系,不仅仅与文本对话,也与历史对话,与现实对话,与解决问题的方法对话,正所谓:“从以知识为中心的碎片化学习走向问题解决的整体性学习是现代教育的必然选择,也是课堂有效对话的必由之路。” [3]
比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教学进行到理论深度研究还不算完,必须要从探究问题过渡到实实在在的具体行动上。
1.请你设计一条以环保、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公益广告。
2.大家一定对“低碳生活”这个词不陌生,说实话,“低碳”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那么,我们对“低碳生活”所持的态度是什么呢?请大家说说国家或者个人的一些具体做法,比如,从政府层面说:退耕还林还草、限塑令、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而从我们个人层面说:注意节电、节油、节气、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等绿色消费……写一个“低碳生活建議书”张贴在适当位置,并就“建议书”的内容从自身做起。
3.组织小记者调查队伍,对街上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现象或行为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拟写出《XX现象与可持续发展》的小课题论文。
设计公益广告看似简单,然而,如果对可持续发展理解不深、不透的话,设计出的只能是应付之作——苍白、陈旧、经不起推敲或者抄袭模仿。所以教师一定要引领学生进行创新,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让设计变得有趣、有深度、有意义,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口观、环境观、资源观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同样的,低碳生活建议书和小课题论文也应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展开,让学生的学习场所变成实践场、开放场和探究场。很多思考、意识和理论已不仅仅是文本知识的“复制粘贴”,而是将学生引领到多维度的探究之中,与现实印证,与课外对接。这样的课型为学生的核心素养奠基,为学生的精神成长奠基。
说到底,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应该是一个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课堂。这样的课堂离不开这样一些要素:材料的选择上要开放、灵活、多样;问题的设计上,由浅到深,从“是什么”到“为什么”;行动的落实上,要注重与历史接轨,与现实印证,与课外对接。课堂内外是生命栖居室,窗里窗外是人格发展场,是“责任、担当、坚守和勇气”等精神层面的传承,以及学生生命成长必需的诸多精神养料。让课堂成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阵地,愿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能够努力构建以核心素养为生命的课堂,并期待所有的学生都能在这样的课堂中“千树万树梨花开”。
参考文献:
[1]赵婀娜,赵婷玉.《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N].人民日报,2016-9-14(12).
[2]陈艳.素养导向的知识教学转型[J].今日教育,2016(12):16.
[3]许兴亮.有效对话:回归课堂教学原点的考量[J].今日教育,2016(11):23.
编辑 张晓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