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对策
2017-09-22范夏乐
范夏乐
摘 要:传统文化是我国劳动人民付出劳动乃至心血的结晶,并被烙上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具有较为显著的指导性作用。当然,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也展现在方方面面,尤其体现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过程中。因而,必须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的重要作用,积极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带给人的美。以下主要是对我国初中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展开的研究和探讨,并对其传承对策进行了合理化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文化素养
初中语文教学不仅教授学生背诵课本、默写生词等,还应当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引导他们主动学习我国的传统文化,真正感受传统文化带来的魅力,从而促进其全面发展。特别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更应充分展现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将传统文化合理运用于教学过程中,让其不断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促使他们成为传播者,最终达到扩大传统文化影响力的目的。
一、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
初中语文教材承载着厚厚的传统文化,并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开拓了一个新天地。然而,许多老师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味关注“时效性”,忽视“人文主义精神”,长时间下去,将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所以,必须注重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坚持为传播传统文化做贡献。这是因为传统文化是一座宝藏,它的文化底蕴会展现出最基本的人文主义精神。
二、为传承传统文化,需将语文教学課堂作为实训场地
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主要是培养学生提高鉴赏能力、获取语文知识点的训练场,因而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探讨传统文化。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同时以通俗易懂的教学模式传承传统文化。比如,在学习文言文时,老师可以依照教学内容创造属于自己的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爱好。而在学生古诗词时,可以运用鉴赏法提高鉴赏水平。由于古诗词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同样还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寄托,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力能力,并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古诗词的精华。
三、为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需以课外活动作为出发点
为提高初中生的传统文化素养,教师必须将传统文化作为着重点,积极开展户外活动。具体有以下几个方法:第一,可以成立一个传统文学鉴赏班。其主要目的是带领学生走进传统文化。之所以会开展这个活动,就来源于电视栏目中的“古诗词鉴赏大会”,而且每逢过年过节的时候,都会举办猜灯谜或者是诗文朗诵等活动。正是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我国的传统文化才会越来越受欢迎,而与之相对应的就是诗词鉴赏班。通过调查显示,成立古诗词鉴赏班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鉴赏力,培养他们不断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爱好。第二,进行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活动。传统文化作为文化教育事业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说,开展多种多样的传统活动不仅是初中课程改革的需要,更是发展教育事业的有效措施。以下主要是对初中教学表现形式展开的合理化分类。比如可以结合初中生教材与本民族乡土文化,适当地举行古诗词鉴赏大会。
四、为渗透传统文化,需将课堂作为“主战场”
课堂教学主要是为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因而,教师需要花费精力和时间研究传统文化,从而得到优化教学模式的目的。具体做法如下:首先,学校可以在上课之前,进行5~10的古诗词朗读。这是因为以往的课前活动都是用来学习文言文,其目的就是为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热情,但大多数学生都对文言文产生恐惧心理,他们认为文言文生涩难懂。其次,语文老师可以依照教材设置属于自己的授课方式;最后,为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教师必须灵活开展课堂教学活动。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人民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等精神的集中展现,它是中华民族的血脉与精华。所以在传统文化的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师而言,必须综合考虑多方面,比如学习环境、教学任务、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等,并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科学运用教学方法。在不断优化语文教学内容的前提条件下,合理应用新型教学手段,传承传统文化,详细阐述传统文化的基本含义,加深对其理解,从而推动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钟剑连.文明长久 渊源传承:论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1):91.
[2]张霖.传承传统文化,提高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品味[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0):80.
[3]宋光.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发挥传统文化教育的功能[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4):102.
[4]叶梅.谈谈初中语文教学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以《木兰诗》为例[J].语文知识,2016(23):70-71.
编辑 赵 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