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激兴趣,快乐学语文
2017-09-22林晓曦
林晓曦
摘 要:英国教育家洛克说过:“儿童学习任何事情的最合适时机是在他们兴致高,心里想做的时候。”是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语文产生兴趣,才会乐于学习语文,才会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快乐,学习知识,洗涤心灵。
关键词:兴趣;情境;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28-004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8.028
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就会有学习的欲望,就会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从而获取知识,并在实践中得以运用,这才是我们语文教师教学所要追求的目标。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一、课前创设情境,激发学习欲望
上课伊始,是学生精力最旺盛、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候,因此利用学生喜欢的方式激起他们的兴趣,对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诵读古诗引入。在一次学校教研活动听课中,同样是背诵古诗引入,其中一位老师让小助手领大家背诵古诗,背诵完了,就直接开始上课。学生上课的激情并没有被激起,很多孩子上课是机械地跟着老师“走”。有的甚至開起了小差。而另一个老师却是在背诵古诗中,进行对诗的诵读的指导:停顿、轻重、意境……采取不同方式的诵读:个别读、分组读、诗句接龙……只短短几分钟引导,学生背诵起来很有感情,而且精神饱满。在老师的点拨中,学生已经不知不觉中,被激起了对知识的欲望,学生已被领入到对知识的探索中。这节课中,学生上课的状态非常的好,即使说有个别同学走神了,也会马上认真听,连一部分听课老师都在跟着诵读古诗呢。
2.讲述故事引入。学生对故事的热情总是非常高的,利用故事引入教学,可以一下子征服孩子们的心。在教学《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时,我就采取故事入题的方法。先跟学生讲讲司马迁小时候读书的故事。讲完后,对学生说:“这个人真爱读书啊,脑袋瓜可真聪明啊!大家想知道他叫什么吗?”学生的情绪被点燃了,兴趣被激发起来,纷纷说:“想啊,叫什么啊?”我告诉学生这个人叫司马迁。接着引入课文教学,激发了学生对读文识人的兴趣。
3.欣赏音乐引入。例如在教学《二泉映月》时,我先让孩子们轻轻闭上眼睛听二胡独奏《二泉映月》,刚开始有的孩子还不知所听,慢慢的慢慢的……班上一片安静,孩子们已沉浸在音乐中。当乐声戛然而止,久久的,孩子们都没睁开眼,还沉醉在音乐中。接着问他们:你们听到了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说仿佛看到了一池泉水,有的说似乎听到了流水的声音,有的说好像看到了拉二胡的人在沉思……孩子们的记忆匣子仿佛被打开了,众说纷纭。所以后面的教学就相当顺利投入。
可见课前情境的创设是非常重要,而且必须是有效的,那么除了背诵古诗、讲故事、欣赏音乐外,还可以利用脑筋急转弯、闯关游戏等等激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二、课中巧用策略,激活思维意识
在学生的求知欲望被激起后,在学习过程中,要保持对这种思维的激活,如何做到呢?我觉得以下几点可以尝试。
1.合理设问,求同存异。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既有对中等生的、也有优等生的,更有学困生的。只有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才会注意力集中参与学习。例如,在学《二泉映月》第五自然段时,对这首名曲的旋律及所表达的感情的感悟时,我为学困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说说文中哪些词语是赞美二泉的?其实在第一课时已学过一些,这带有复习性的问题的提出对于学困生来说就是要跳跳就能摘到果子了,何乐而不为呢!当然课堂上我们也不能忽略为数更多的中等生,我为他们提出了:阿炳想起了恩师,他会想起恩师的什么呢?这个问题要联系到自己平时父母、老师对自己的关爱,它就迎刃而解。再则,对于为数不是很多的优等生,我们不可忽略了,不可让他们觉得课上得不过瘾。我就设计了以下问题:想起自己的经历,阿炳脸上的表情会怎样?他此时会想些什么?会说些什么呢?这个带有探索性拓展性的问题,大大激起了优等生的求知欲。课堂上,我们不仅要让优等生吃得饱,更要让学困生有所知,中等生有所悟。学生们学有所得,学得快乐。
2.创设语境,展开联想。课堂进行到中段,学生会有些疲惫,此时我们就要适时地添加一些激起孩子兴趣的教学预设,如游戏、手指操、分角色朗诵、片段剧、在语境中展开联想……在教学《二泉映月》的第四自然段的“他想起了师傅说过的话,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我让孩子们展开联想:阿炳会经历了哪些坎坷呢?孩子们议论纷纷,有的说阿炳时常饿肚子,有的说冬天时阿炳肯定挨冻,有的说阿炳有时拉琴时还会受到别人的嘲笑,有的说阿炳没有人疼没有人爱好可怜,有的说阿炳眼睛看不见后生活怎么办呢?……学生能联系生活中发生的、看到的、听到的现象展开联想,深深地感受到了阿炳的坎坷经历。这样的预设不但训练了学生的想象力,而且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对后面文章的理解起到一种铺垫。
三、课后拓展延伸,激发余意未尽
要让学生始终保持对学习的兴趣,除了课前创设情境、课中巧设环节外,课后的拓展延伸也是必不可少的,它会让学生保持对学习的兴趣外,还会让他们余意未尽,有再求知的欲望。当然方式多种。
1.收集生平事迹。例如学完《二泉映月》一课后,同学们已对阿炳的悲惨遭遇深表同情,更对他不屈不挠的精神所折服。我因此布置了这样一份作业:收集阿炳的生平事迹。在第三节语文活动课上,同学们展示自己的收集资料,而且进行交流,个个收获不小呢!还有个别同学还改掉了自己一些坏毛病,这不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吗!
2.创编童话故事。例如在教学《天鹅的故事》的第二课时,我在最后的环节设计了拓展作业——创编童话故事:破冰胜利后,天鹅们聚在一起,它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童话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学生们在童话故事中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象编出许多有趣的童话故事,有写破冰结束后进行了颁奖,奖项有“最勇敢奖”“勇敢奖”“进步奖”……老天鹅得了“最勇敢奖”。有的写除了天鹅群为了吸取这次教训进行了防灾难演习。有的还以第一人称的语气回顾了老天鹅在破冰过程中的所见、所听、所做、所想。有的写出了天鹅群破冰成功后开了一场庆功联欢会,天鹅们表演了芭蕾群舞、独舞、唱歌、小品等等,节目丰富多彩。有的还写出了老天鹅老了以后向它的孙子们讲述当年天鹅群英勇破冰的故事呢……在故事中孩子们写出了自己对人类、动物生命的感悟和思考。一篇篇童话故事真是精彩极了,孩子们都沉浸在其中。
当然,学生兴趣的培养不是一时半会儿,而应该是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过程。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应该要不断地利用多种合适的方式,不断激发学习的兴趣,不断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快乐中成长。
参考文献:
[1] 张云.小学语文快乐教学浅探[J].考试周刊,2016(66):50.
[2] 韩孟元.激发学生兴趣,快乐学习语文[J]. 教育,2015(18):9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