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课堂中的提问艺术
2017-09-22赵建红
赵建红
摘要:恰当的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手段,它不但能巩固知识,及时反馈教学信息,而且能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心智技能和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进一步有机化。
关键词:物理课堂;提问艺术;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7-0021
课堂提问不仅是优化课堂的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艺术,若能恰如其分的提问,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开启学生的心灵,诱发学生的思考。因此,教师的课堂提问是否有效,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下面,笔者就这几年的教学经验针对课堂提问进行简要探讨:
一、课堂提问要有启发性
1. 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主要问题都必须是在课前精心设计好的,问题要紧扣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克服难点、发展能力、学会学习,要有代表性,能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应“慷慨”地提供思维加工的原料,通过回忆已有知识、演示实验、叙述现象、出示练习题、阅读资料、观察挂图、实验活动等,用准确、清晰、简明的语言提出问题,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目的。
2. 利用矛盾,引起思索。教师要善于把教学内容本身的矛盾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间的矛盾作为设计问题的突破口,启发学生去探究“为什么”,把学生的认识逐步引向深化。如“物体的浮与沉”一节的教学,一开始教师就提出:“木块放在水里为什么总是浮在上面,铁块放在水里为什么总是下沉?”学生回答:“因为铁重而木块轻。”教师接着问:“把重10牛的铁块和重10牛的木块都放进水里,为什么木块浮上来,铁块却沉下去呢?”这一问,学生对生活经验“因铁重而下沉”产生了怀疑,激起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二、课堂提问要有指向性
教师有目的地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从而增强学习物理的动力。例如,“在测小灯泡的电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提一问题:1. 如何设计测小灯泡电阻的电路?这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全班陷入苦思冥想,无人能回答出来,这时教师点拨提问:2. 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有哪些?3. 测小灯泡电阻的原理是什么?4. 物理中常用怎样的方法减小误差?由于后三个问题是已学过的知识,所以班上的学生回答得非常踊跃和顺畅。随后,教师又把第1个问题提出来:刚才那些问题大家回答得非常好!这回你们可以设计出测小灯泡电阻的电路了吧?立刻班上有许多学生举手示意回答,教学效果非常好。本节课中,设计测小灯泡电阻的电路图是难点,为了突破难点,教师周密地设计了四个问题,教师先提出的第①个问题,并不急于要求学生立即回答,目的是让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突出、明确思维的方向,随后,教师再提出一系列小问题②③④做铺垫,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难点就这样由几个由大到小的问题组合,构成一个指向明确、具有适当容量的“问题链”,在两分钟内轻松突破了难点的同时打通了学生的思路,使学生有序地思考,获得知识,建立知识系统,掌握学习方法,能力得到良性迁移。
三、提问要突出重点
1. 抓住教学重点,不在枝节问题上周旋。2. 抓住知识的难点设问,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如在学习了“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和“惯性”后,学生由于头脑中早已有了与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理论类似的观念,不能正确运用“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去解释原来已处于运动状态的物体在不受力的作用后的运动情况,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问:“你坐在向前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里,将手中的钥匙竖直向上抛出,当钥匙落下时,是落在手里,还是落在手后面?为什么?”引导学生克服“钥匙抛出后,虽然在竖直方向上做先上后下的运动,但水平方向上它还将保持抛出时钥匙随汽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这一认识难点。
四、课堂提问要把握时机
课堂提问要把握好时机,一方面要看课堂教学的内容,另一方面又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注意力等实际情况。因此,课堂提问应有灵活性。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多数情况下提问后要停顿一会儿,有经验的教师常在提问后环顾全班,一些非语言性的暗示也可告诉教师,学生对问题的反应:如果学生举手则表明他想回答这个问题;或者学生准备回答问题时,他会嘴微张,身体稍前倾,眼睛也睁得更大一些;或者会抬起头微笑,这表明他对回答这个问题比较有把握;而对听到问题后低头或躲避教师目光的同学,则可能他对这一问题不会。因此,在教师提出问题后停顿的期间,要寻找学生的这些表现。当学生对问题不能正确回答时,提示与探询是必要手段,对学生答案中出现的错误或不确切的内容,或者思维方法上的不足,要及时给以提示。
五、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
面向全体学生就是要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调动每个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極性,让全体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体验参与和成功带来的愉悦。提问对应答人数要有量的要求,每个问题根据难易及重要程度提问1至3人,形成讨论的氛围。每节课要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回答,特别要考虑中低程度学生的参与面,选择有利于发挥学生特长的时机让他们参与,争取每节课全班大多数学生能有解答问题的机会,更好地激发班级群体积极思维的热情。课堂提问不能满足于个别学生的回答。对个别学生的回答,无论正确与错误,教师都要考虑这种回答与全班大多数学生的理解是什么关系。如果个别学生的回答很好,那么全班多数学生是否理解他的回答?如果个别学生的回答需要矫正,那么他所存在的问题是否代表着多数学生?只有把这些情况搞清楚了,才能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深入研究教材,了解学生实际,紧紧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精心设计提问方式,起疑开窦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如何优化课堂提问,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效率,是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探讨的课题。
(作者单位:陕西省靖边县第六中学 7185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