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倾情帮扶三十载

2017-09-22卢亚胡晓华

中国扶贫 2017年18期
关键词:咸丰县特色产业农业部

卢亚+胡晓华

倾情帮扶三十载,花香自会迎风来。从1986年开始,农业部就定点帮扶湖北省咸丰县。30年来,农业部立足咸丰“资源大县”的实际,提出了立足优势资源开发、走产业化发展的思路,先后为咸丰县注入帮扶资金近3亿元,落实发展项目近100个,让咸丰农村经济快速跨越解决温饱、调优结构、科技强农、产业互融“四个阶段”。

30年 誓叫咸丰农村经济大发展

30年来,农业部始终坚持基础设施先行,为产业化发展搭建平台,相继实施了一大批交通、通信、能源、电网、水利、生态建设项目,全县基础设施条件大幅改善。特别是恩黔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黔张常铁路开工建设,全县公路里程达2691公里,是1986年的6.5倍,从此咸丰山不再高、路不再远。农村公路通畅率、农村饮水安全普及率、光纤网络村村通覆盖率、城乡供电可靠率均达100%,完成了从无到有再到全覆盖的“蜕变”。

30年来,农业部始终坚持和践行“發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的理念,先后投资近1亿元,在全县实施17批农村清洁能源建设项目,大力推进以“五改三建”(改路、改水、改厕、改厨、改房,建家、建园、建沼气池)为核心的生态家园建设,建成沼气池5.7万口。同时集中精力、集中投入,实施了“温饱工程”“丰收计划”“主导产业培植”等一系列项目,培育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目前,全县从事农产品加工企业达20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851家,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比率达1.2,农产品综合商品率达50%以上。全县贫困人口由1985年的27万人减少到6.2万人,年均减贫6700余人。

2016年2月,农业部在湖北恩施市召开的定点扶贫工作座谈会上,农业部部长韩长赋铿锵有力地做出了“不脱贫、不脱钩,不脱贫、也担责;一诺十年,五年助力攻坚,五年力度不减 ”的庄严承诺。为抓紧、抓实精准帮扶贫困对象,一年多来,农业部各级领导干部先后多次带队深入咸丰县,进村入户看望贫困群众,指导精准脱贫工作。农业部办公厅、人事司、计划司、科教司、加工局等20余个司局单位深入咸丰县一线,倾力帮助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指导和对接定点扶贫项目。农业部经管司、市场司、种植业司、畜牧业司党支部发挥各部门自身优势与咸丰县4个贫困村开展联学共建对口帮扶,并下派农业部优秀干部长期驻扎贫困村,为咸丰产业发展凝心聚力出主意、想办法、办实事,为脱贫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聚焦特色产业

推动产业链提档升级

长期以来,咸丰县在农业部的指导下,坚持结构调优、规模调大、效益调高的原则,推进特色产业规模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形成了茶叶、畜牧、蔬菜、林果、烟叶为重点的农业产业格局,全县特色产业基地面积达87.8万亩,人均特色产业基地突破3亩。

县里因地制宜确定了发挥高海拔冷凉气候及良好生态优势,积极巩固湖北乌龙茶第一县、争创白茶第一县的发展目标,与社会资本合作建立白茶产业发展基金,打造“500亩良种繁育基地+5000亩核心示范基地+50000亩标准种植基地+5家现代化加工厂+50000平米白茶交易市场+50万公斤订单+50000人长效脱贫”的发展模式。

去年秋冬种期间新发展安吉白茶、黄金芽等为主的优质茶园2.4万亩,全县茶园无性系良种普及率达90%以上。在农业部畜牧司、种植业司的帮助下,引进上市公司金新农集团、一号食品集团以及安吉茶叶集团、启森集团,共同打造特色产业全产业链,意向投资额20亿元。

“衷心感谢政府和农业部对我们的支持和帮助。”咸丰县唐崖镇彭家沟建档立卡贫困户冉启维一直以来与妻子在外务工谋生,2013年的冬天,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使冉启维的妻子再无劳动能力。从那以后,冉启维只好在家务农维持生活。

在被识别为贫困户后,冉启维通过县里补助2万元,自筹资金1万元,开始了生猪养殖。虽然起早贪黑,苦心经营,但不科学的养殖、防疫,导致猪大量死亡。了解到农业部畜牧司定点帮扶彭家沟村后,冉启维又燃起了希望。通过畜牧司提供的帮扶资金2万元,他又自筹资金2万元,在畜牧司干部的帮助设计下、冉启维科学地修建了配置沼气池、能繁母猪保暖床的环保型猪圈。通过参加镇里的养殖培训,他认真地学习畜牧站同志对生猪防疫的春防与秋防。在畜牧司的精确指导下,冉启维家出栏的生猪达到70头,现存栏生猪80头,还有10头能繁母猪,年收入达到6万元。

据了解,咸丰县因地施策确定了以黑猪保种开发为基础,以土法养土猪的生态养殖和特色猪肉制品为方向,引进龙头企业着力打造黑猪良种繁育+标准化养殖+精深加工+市场渠道开发的全产业链建设思路,依托山区资源禀赋,探索推广以“土法养土猪”为标志的黑猪养殖“16113”模式(每户建设一栋100平米标准化猪舍,养殖6头恩施黑母猪,年出栏肥猪100头,配套1个小型沼气池和30亩种植消纳面积),整合投入资金600余万元,新建生猪“161”模式200户,户均带动增收约10000元。

打造农产品公共品牌

助力精准脱贫攻坚战

一直以来,全县特色农产品标准化建设滞后,缺乏精品名牌,资源优势难以有效发挥,许多农产品处于“一流质量、二流品牌、三流价格”的尴尬境地。近年来,在农业部的指导下,坚持品牌化建设与标准化生产相结合,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及市场竞争力同步提升。依托农产品优势资源,制定管理办法,扎实推进品牌整合,“唐崖”公共品牌打造有序推进。连续四年组织开展了唐崖茶开园节活动,今年4月16日“唐崖”农产品公共品牌发布会在河南郑州举行,并组织茶企参加第十届中国武汉茶业博览交易会、首届中国国际杭州茶叶博览会,通过这些活动推介扩大“唐崖”公共品牌认知度与美誉度,拓展“唐崖”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全力打响“唐崖”农产品公共品牌。绿色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加快发展,年产值突破20亿元,种植业产值实现16亿元,畜牧业产值达15.18亿元,特别是茶叶实现产值11.7亿元,带动茶农增收6.5亿元。

唐崖镇龙潭坝村七组村民覃建咸夫妇在广东打工,每年的采茶季节都会回家乡采茶。5年前,唐崖镇钟塘一带发展白叶茶,覃建咸抱着试试看的心理种了两亩,没想到白叶茶价格昂贵,鲜叶价格每斤百元左右,2017年茶叶鲜叶实现销售收入2.38万元。

无独有偶,看到家乡发展乌龙茶,34岁的高乐山镇沙坝村贫困户辛桥也于2008年回乡打理10亩茶园。“这几年,这里农民种茶一点不难,有公司和政府帮做技术指导,还一起解决肥料和销售的问题,这收入可不比在外面打工差。”齐桥说,眼下县里正在推行标准园建设,对提高茶叶的品质非常有帮助,他说,“我要积极参加相关培训,争取茶叶达到更好的品质。”

聚合各方力量 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农业部一直注重抓项目落实,助力特色产业发展与脱贫攻坚。今年以来,积极对接各司局及省州农业主管部门,不断调整项目清单、细化产业项目、整合扶贫资金,在原有普惠项目的基础上,咸丰县新申报落实中央财政现代农业发展资金、现代良种工程、有机肥替代化肥、畜牧发展资金、茶树良种繁育基地建设、耕地保护与提升、农业生产救灾资金等农业项目20余个,资金总额近亿元 。同时,积极探索特色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利益联接机制,指导聚龙合作联社挂牌并开始实质化运营,探索开展“政银企”合作担保模式,县财政出资500万元、合作社成员出资500万元成立农业信贷担保基金,按照1:10放大比例,与邮储银行联合开展“精准扶贫贷”,目前已给35家合作社发放贷款总额近9000万元,依托聚龙联合社开展新型经营主体培训700多人次,并成立“唐崖”农产品电商运营中心,带动贫困户4777户。

在农业部的帮扶指导下,咸丰县依托境内资源优势及生态优势,以特色产业基地为支撑,大力推进休闲观光农业建设。成为全国首个“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县”、首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县”“全国重点产茶县”和“全国生猪调出大县”。

精准扶贫永远在路上,在农业部30年多来的倾情帮扶下,咸丰人民实现了“三个跨越”:一是实现了由极度贫困到解决温饱的跨越;二是通过农业结构调整,实现了由解决温饱到部分富裕的跨越;三是助力决战深度贫困、打赢脱贫攻坚硬仗,实现从局部富裕到即将全面小康的跨越。endprint

猜你喜欢

咸丰县特色产业农业部
党建引领谋发展,特色产业促振兴
新店:健身器材特色产业“化蛹成蝶”
咸丰县南河“一河一策”实践与探索
西海岸:特色产业振兴乡村
万亩藤茶富茶农
多个特色产业在全国领先
农业部一号文件关于养猪都说了啥
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
湖北省咸丰县一起学校肺结核暴发疫情的调查处理
农业部将实施H7N9流感根除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