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元散曲中的避世思想

2017-09-22林玲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元代散曲

林玲

摘 要:金元时期,元蒙统治者的民族高压政策使得汉文人消极避世,抵制封建专制主义。这种情形下,文而不文、俗而不俗的散曲应运而生,成为士大夫文人刺世疾邪、抒发“不平则鸣”的工具。

关键词:元代;散曲;避世

中图分类号:I20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4-0008-02

散曲作为金元时代新兴的一种诗体,是人民群众和文人学士雅俗共赏喜闻乐见的一种通俗文学。在元代文学史上,散曲夺得了“词”的地位,成为当时最活跃最具有生命力的诗体。自元以来,就有不少文学批评家认为散曲和杂剧—即所谓的“元曲”,是有元一代的绝艺,认为元曲可以和唐诗、宋词相媲美。①

一、散曲的产生

散曲的产生,一方面由于传统的诗词从民间到文人手里之后,都逐渐僵化。诗从《诗经》到唐代的近体诗发展到顶峰,唐以后就写不出更好的诗来了,所以宋代的词就取而代之。词到了南宋以后,内容日益空虚,题材日渐狭隘,堆砌辞藻,滥施形容,崇尚艳丽,形式主义,成了文人学士寻欢取樂的消遣品,也丧失了艺术生命力。另一方面,民间的“俗谣俚曲”,一直继承着民间歌曲的优良传统,到这时候恰巧条件成熟,便一跃登上诗坛,形成一种新诗体,这就是散曲。它逐步取代了诗词的地位,也可以说,元散曲是在民间乐曲的基础上,“推陈出新”而产生的。

就元散曲主要的情感内涵来说,散曲是一种牢骚文学,也是一种说真话的性情中文学。因为要发牢骚,要说真话,有时便不那么雅致,不那么“温柔敦厚”,中国诗歌的传统写法和审美风尚都被打破,随之而来的,是诗体句式和语体风格的巨大变革,句式的散化,语料的丰富,口语的运用,押韵的自然,修辞的活泼多样等,都是空前的。由此,散曲也就形成了有别于诗词的独特的审美风范。

元散曲所取得的文而不文、俗而不俗、富于情趣、雅俗共赏的成功,是元代知识分子不幸沦落潦倒,在对社会绝望后强化了自己生命意识而从另一方面积极抗争的结果,也是宋以来雅俗两大文学潮流逐渐融会合流的结晶。②

二、统治者的高压政策

《中国古代散曲史》“散曲文学精神的构架”一章中着重写了元代文人的避世、玩世思想,这也就决定了元散曲题材的一大类——叹世归隐类。结合元代的社会现实和文人处境可知,元代文人的避世归隐并不是自觉的行为,而是为时代环境所逼。布鲁南《试析关于隐居、纵酒的元代散曲》③认为,纵观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隐居大约有三种:一是高雅的隐居,这往往是主动的;二是愤激的隐居,这大约是被迫的;三是朱门富豪赶时髦、贴标签似的隐居,这断然是虚伪的。元代文人的隐居以第二种居多,绝大多数带有被迫的性质,无奈的举动,是社会性的,这是和陶渊明所处时代的政治性的隐居完全不同的避世行为。

元代文人的避世,不是某个人的行为,而是着整个社会的行为,这就值得深思,是怎样的社会时代环境逼得文人打破几千年的传统思想消极避世。回归现实,元蒙统治者在灭金后,采取的是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政策,这体现在社会制度的方方面面。在选举问题上,元代的“台省元臣、郡邑长官及雄要之职”,皆由蒙古人担任,汉人只能担任“州县卑秩”④。在科举制度上,四等人分设考场,“高等人”试题容易,“下等人”试卷难。“汉人、南人试策一道,限一千字以上成;蒙古色目人,时务策一道,限五百字以上成。”更滑稽的是:若“高等人”愿试“下等人”之题,则成绩相当而前者名次晋升一等。而每科限定中式名额,蒙、色人占三分之二;汉、南人占三分之一⑤。在法律问题上,蒙古人殴打汉人,汉人不得还报,即使无故被打死,也只能给一点烧埋银;至于汉人打死蒙古人,则要处以死刑,甚至杀戮全家⑥。

“堂堂大元,奸佞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官法滥,刑罚重,黎民怨。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贼作官,官做贼,混愚贤,哀哉可怜!⑦——无名氏《醉太平》”

作者在这支曲子中,形象地揭露了堂堂大元社会官场的黑暗,奸佞统治,“官法滥,刑罚重”,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贼作官,官做贼”,官贼不分,人民生活得不到保障。

“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夸俏。老天爷不肯辨清浊,好和歹没条道。善的人欺,贫的人笑,读书人都累倒......⑧——无名氏《朝天子·志感》”

蒙古贵族“不读书有权,不识字有钱,不晓事却有人夸荐”,在《窦娥冤》里我们听到“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为天”⑨的哭诉,无能为力的老百姓通过哭天抢地来纾解对社会世道的不公,期待老天爷辨清浊,如此黑暗的社会,百姓依旧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知识分子都累倒,没有任何的出路,这样悲惨的境地,怎么能没有忿怒的抗议?

元代统治者对汉民族采取的种种高压政策实质上体现了他们对汉人的恐惧心理,这是因为无论从文化传统或者民族的素质、人的数量,都是远远超过蒙古族。元灭南宋后,统治者不重视科举,根本原因也是在此。曾出现公元1234年元太宗灭金后八十多年未进行科举,直到仁宗延祐二年(1315年)才恢复,中国古代上千年的汉民族传统就此打断,对只能靠科举作为进身之阶的知识分子来说是怎样的致命打击。随后的科举虽有恢复,但从屈指可数的科举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出元代统治者对汉文化的畏惧和汉民族人的打压。后来科举的恢复,虽是恢复了知识分子应有的权利,但根本上还是对汉文化的排斥和对汉人的打压,这不得不引起知识分子下层人民的满腔怒火、愤世的思想。

三、元代文人的避世

统治者的民族高压政策渗透到社会的每个角落,元代文人面临这样残酷的社会现实,深陷“入世”和“出世”的矛盾中。在这样的时代环境里,元代文人已经落到“九儒十丐”的悲惨境地,知识分子向来以“济苍生安黎庶”为己任的雄心宏愿,在元代文人心中化为泡影。这就必然使得汉人对元蒙统治者采取反抗和不合作的消极态度,消极避世。这样的打击汉族知识分子的政策,使得文人只能以其“有用之才,一寓于声歌之末,以抒其抑郁感慨之怀”⑩。这时候,散曲这种新兴的文学样式,正好是他们嘲弄风月、刺世疾邪、抒发“不平则鸣”的很好的工具。这也是元人散曲迅速发展成熟的一个原因。元散曲的作者大多都是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与低层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因而能够反映人民的某些要求和愿望,对政治的黑暗和社会病态能够给予无情的嘲弄和鞭挞。这就使得作品具有民主性的精华。endprint

对于元散曲中的叹世归隐题材,羊春秋的《元人散曲略论》和隋树森的《元人散曲概论》都是结合元代现实和文人处境来论述,同样也是认为这类作品看似消极颓唐,但实际上是以不同流合污的态度对统治者进行的抵制和反抗,虽然这是一种“弱者”的反抗,但也包含着硬骨头精神。11正

如郑军健《元代隐逸散曲作品中的再认识》中认为,隐逸散曲高唱隐逸,“究其实已不是士大夫的闲情逸趣和玩世不恭,也不是沽名钓誉的‘终南捷径,它实际上是文人反抗黑暗现实的一种独特方式”,与中国文学中传统的隐逸作品相比,“它在不满元蒙贵族统治的基础上逐步上升到对社会历史的思考,对人生哲理的探索,而不仅仅局限在对一家君主、一代政治的不满”,已“蕴含着反封建礼教的思想因素”。12

四、结语

元散曲的题材内容主要有叹世归隐、怀古咏史、恋情闺怨以及自然山水,这些题材似乎都能体现避世隐逸的思想。怀古咏史题材中,散曲作家所评论的历史人物,大半集中在豫让、范蠡、伍子胥、屈原、张良、韩信、严光、陶潜这些人物身上。这些历史人物都能抛弃功名,不事王侯,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例如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13,不摧眉折腰事王侯,不与权贵同流合污。对豫让漆身吞炭最后伏剑而亡,为屈原表爱国衷心投汨罗江感到可惜,大可不必失去生命,哪怕远离朝政、隐居山野消极避世,实际上也会对封建专制主义的一种抵制,对封建统治者持不合作、不同流合污的态度。恋情闺怨题材是人民生活的一大部分,文人们失去文以致用的功用之后,将更多的目光转移到和生活日益相关的题材中来,也是他们避世后能做的。自然山水题材本就与避世隐逸相关,通过寄情山水,吟咏自然山水,抒發散曲作家们对生活的情感。14

注释:

①隋树森《金元散曲》自序.

②赵义山.20实际元散曲研究综论[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③布鲁南.试析关于隐居、纵酒的元代散曲[D].宁夏教育学院学刊,1983(04).

④见《草木子》.

⑤《元史·科举志》.

⑥见《元史·刑法志》.

⑦无名氏《醉太平》.

⑧无名氏《朝天子·志感》.

⑨关汉卿《窦娥冤》.

⑩胡仔《真珠船》.

11赵义山.20世纪元散曲研究综论[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2郑军健.元代隐逸散曲作品中的再认识[J].广西师院学报,1988(04).

13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14隋树森.元人散曲论丛[M].济南:齐鲁书社,1986.

参考文献:

[1]赵义山.20实际元散曲研究综论[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2]布鲁南.试析关于隐居、纵酒的元代散曲[D].宁夏教育学院学刊,1983(04).

[3]郑军健.元代隐逸散曲作品中的再认识[J].广西师院学报,1988(04).

[4]隋树森.元人散曲论丛[M].济南:齐鲁书社,1986.endprint

猜你喜欢

元代散曲
王绎《写像秘诀》中的肖像画技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