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碳经济:我国“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

2017-09-22董静黄卫平

现代管理科学 2017年11期
关键词:产业转型低碳经济环境保护

董静+++黄卫平

摘要:当前中国宏观经济运行进入从高速增长回归理性、注重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理念转变的关键“转型期”。同时,我国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环境和能源形势。国际贸易领域,“碳关税”的提出也给我国传统高碳产业的转型带来严峻挑战。因此,无论是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转型的新要求,还是我国面临的环境资源约束以及“碳关税”的倒逼压力,发展低碳经济、走“绿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已经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正确选择。

关键词:低碳经济;“绿色”发展;环境保护;产业转型

一、 我国新形势下的低碳经济发展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关键的“转型期”,宏观经济运行呈现从高速增长回归理性、注重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理念转变的新的经济发展态势。这种增速放缓、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经济发展动力转换的“三期叠加”将成为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新常态”。

经济的新常态给中国经济转型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制约因素。在这一“新常态”下,我国传统经济结构面临资源日益匮乏、环境不断恶化的巨大压力,转型升级成为唯一出路;另一方面,我国资源环境的严峻局面也迫切需要改变目前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众所周知,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经济形态,低碳经济的核心内涵是人类社会传统生产方式的转变,这与我国新常态下经济转型的内涵要求不谋而合。因此,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形势使然,是发展所需,更是一种必然的战略选择。对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机制及其构建进行研究,有利于正确理解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状态,对于构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 我国面临严峻的能源形势和环境形势

1. 严峻的能源形势。中国在成为世界第一贸易体和第二经济体的同时,也成为世界第一碳排放大国(总量)。应该看到,中国的碳排放与其人口规模、经济规模、制造业产值、能源使用量在占世界总量中的比重是不匹配的。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在其他各项经济指标世界占比均低于20%的情况下,一次能源消费和CO2排放的世界占比均超过了20%,分别达到21.9%和25.5%。特别是碳排放总量在2014年达到了110亿吨,占世界碳排放总量的四分之一强,人均碳排放量也达到8.08吨。从能源利用率来看,中国吨标煤的GDP产出为14 000元(人民币),而全球平均水平为25 000元、美国31 000元,日本50 000元。由此可见,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模式以及能源结构均存在不合理性。中国产业结构亟需调整、能源利用率水平亟待提高。

我国也面临着由于传统的资源消耗型经济发展模式带来的能源短缺问题。以石油为例,中国已经超过美国而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进口国,原油对外依存度高达59.6%,预计2020年中国石油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将达67%。我国的能源安全形势日益严峻。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目前中国高速经济增长的动力还在依靠资源投入和能源消耗推动的高碳经济发展模式,而如果这种高能耗、高碳排的经济发展模式不能得到及时转变的话,能源和资源问题将成为严重制约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

2. 严峻的环境形势。与此同时,我国高碳经济发展模式带来的严重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极端天气、自然灾害频发。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及其带来的次生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并危害到广大民众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以空气污染为例:近年来频发的雾霾天气,因其发生面积大、持續时间长、污染程度高和危害程度大而成为严重威胁民众健康的环境污染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环境污染已经成为我国社会新的不稳定因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环境质量要求也随之不断提高。环境问题作为关乎民生的重要问题,日益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如何协调和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

三、 “碳关税”倒逼我国产业结构升级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气体减排形成国际共识,美、欧等发达国家在全球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相继推出“碳关税”新概念,为即将展开的新一轮全球“碳经济”和“碳政治”博弈抢占先机。目前来看,美国“碳关税”政策的设计,正是针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国家。发展中国家一方面尚未建立国内完善的减排制度体系,另一方面其出口产品受到产业结构和生产技术水平制约,距发达国家制定的产品碳排放指标相去甚远。在此情形下,发展中国家将因“碳关税”的实施,而面临国内减排压力增大和对外贸易条件恶化的双重风险。“碳关税”成为美欧等发达国家利用其经济、贸易、科技霸权,推行“绿色”贸易壁垒,抑制新兴市场国家产品出口,平衡本国贸易逆差的市场化手段。碳关税的指向性削弱了其本身“减排环保”的意义,似乎更具政治色彩。而“碳关税”的政治化,其背后隐藏复杂的利益平衡和再分配。“碳经济”的背后,是全球“碳政治”利益的博弈。

面对日益严峻的全球性环境危机,作为披着环保外衣的新型贸易壁垒,“碳关税”将成为欧美等发达经济体遏制发展中国家的又一“新式武器”。“碳关税”以节能环保为名、行变相实施贸易制裁之实,推行低碳霸权,通过削弱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竞争力以达到遏制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发展的目的。毋容置疑,“碳关税”的征收将对我国经济产生全方位的影响。特别是“碳关税”的征收将对我国对外贸易和宏观经济产生负面影响,而其中高碳产业受到的冲击最为明显。大部分中国制造的产业成本将随着“碳关税”的征收而被迫提高,这意味着我国出口生产企业的盈利能力特别是高碳生产企业的竞争力将会受到削弱,并由此带来社会福利水平受损。一旦开征“碳关税”,中国将不得不面对国际贸易环境的恶化和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双重损失。

但是,从事物的两面性来看,碳关税对我国经济发展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特别是给外贸生产企业造成的成本压力,客观上刺激了企业研发和采用低碳新技术的积极性和在新能源方面的投资力度。这种倒逼机制的形成,将一定程度上推动我国低碳技术的应用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进一步加快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步伐。endprint

四、 低碳经济发展势在必行

作为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代表,中国目前正处在工业化、市场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关键期,也面临着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双重制约和两难选择。在传统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下,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带来的环境问题,似乎成为经济快速发展和工业化加速推进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副产品”。

中国传统产业结构的高碳经济特征十分明显,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作为“世界工厂”,中国的能源和资源的消耗也随之呈现快速增长。以主要化石能源煤炭为例,作为工业化进程的引擎,2014年,中国煤炭消费占世界煤炭消费总量的50.3%。在国内一次性能源消费结构中的煤炭占比甚至高达67%。原油占比也高达17.5%,远远高于核电、水电、和再生能源的比例。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单一性和不合理性可见一斑。另一方面,高碳化的能源结构使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CO2)排放国,单位GDP能耗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5倍之多,面临着巨大的国际减排压力。怎样才能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做“加法”、能耗和排放做“减法”的新路子,加快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变无疑成立唯一的选择。

综上所述,无论是我国经济新常态对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的新要求,还是我国面临的环境资源约束以及国内国际的减排压力,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唯一选择。

五、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路径探讨

作为饱受环境问题困扰的发展中大国,中国目前还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民生问题亟待改善,经济发展任重道远。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将会保持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重蹈20世纪工业化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而是应该以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路探索一种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和谐共处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因此,积极推动低碳经济发展,既符合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也充分体现了我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责任担当。我国“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更是提出了包括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在内的“五大发展”理念,将发展低碳经济提升到了国家战略发展层面的高度。

1. 健全法律保障体系。低碳经济首先是法治经济,离不开相关法律体系的保驾护航。从国际经验来看,发达国家在低碳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一直高度重视法律机制的保障作用,将低碳法治建设和低碳经济发展有机结合,在低碳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我国通过不断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节约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04-2020)》等法律法规的制定、《能源发展规划》《节能减排全民行动方案》等等政策和规划的出台,特别是新《环境保护法》①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地位,表明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低碳经济的法律体系。但是,目前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基础性、纲领性法律的缺失,与创建完善的低碳经济法律体系还有很大差距。因此,目前我国需要根据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加快制定、修改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弥补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中能源生产和消费领域的法律空白,为低碳经济在我国的快速发展保驾护航。

2. 加快传统产业结构升级改造和低碳技术研发。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经济在一路高歌猛进的同时,逐步形成了以化石能源占主导的能源消费结构和以二次产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不可否认,这种传统的经济模式对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的中国经济,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迅速成为“世界工厂”。但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面临着环境危机、能源危机、金融風暴、经济衰退的种种严峻形势。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人类社会的低碳化、可持续发展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因此,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重速度、轻结构、高能耗、低效率的经济发展模式,也越来越不适应当前低碳经济的发展形势,成为遏制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发展低碳经济,对我国传统产业结构的升级改造迫在眉睫。

低碳经济的核心标志是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利用。这也是决定我国是否能够在未来掌握低碳经济话语权的关键。不可否认,受自身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特点所限,发展中国家在低碳技术特别是核心技术领域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而西方发达国家正试图通过抛出“碳排放配额”和“碳关税”等新型贸易保护手段,继续保持对发展中国家的这一优势。因此,我国在低碳技术领域研发和创新意义重大。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模式正由传统的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技术创新将成为推动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也为低碳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我国应从资金、技术、市场等多方面入手,加大微观引导力度,推动低碳技术的创新革新。

3. 加强市场机制的培育和服务平台管理。众所周知,低碳技术从研发、测试到最终在生产终端转化成为经济成果,是一个复杂的长期过程。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投入,包括其他社会资源的协调、支持和配合。特别是在前期研发和中期测试阶段,其投入规模之大、风险之高使得很多中小生产企业望而却步。严重制约了企业对低碳技术研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由于市场转化机制没有得到理顺,一些科研机构和高校的专业人才、技术资源和研究成果无法转化而长期闲置;还有信息资源无法共享,社会认知度有待提高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政府从微观层面加以扶持和引导。有鉴于此,建设由各级政府主导,生产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投融资机构、市场终端等多方参与,面向社会公众,服务中小企业的低碳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是十分必要的。在这个公共服务平台上,政府的资金、政策扶持;企业的研发和融资;科研机构的成果转化;行业组织规划设计;信息、科技资源的发布;公众的认识普及等等,都可以实现融通共享。这将大大降低生产企业的新技术研发成本,促进低碳技术的快速推进和经济成果的转化,尽早实现低碳经济的良性循环。

在对低碳技术研发的资金筹集方面,我国可以借鉴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碳基金”的有益经验,设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碳基金”储备体系。由政府设置、实行商业化管理和专业人才服务。对企业低碳技术研发和利用的各个环节提供全面的风险评估、资金支持、融资帮助和技术服务。既可以提高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效率,又能够有效缓解企业在低碳技术研发方面的资金压力和经济风险。目前我国的“清洁发展机制基金”正是在这方面的良好开端。endprint

另一方面,低碳经济的成果最终还是要由市场实现。因此,需要从市场营销角度对低碳产业发展进行规划和引导。包括对具体低碳项目和产业的市场前景评估、准入设计、长期规划和新兴产业培育等,对低碳技术企业加强路径引导和规范管理。这方面的工作任重道远。

注释:

①新《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首次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法律形式给予确认,提出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和环境优先的基本原则,明确要求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发展方向。为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参考文献:

[1] [美]赫尔曼·E·戴利.超越增长: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M].诸大建,胡圣,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2] 鲍健强,苗阳,陈锋.低碳经济: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变革[J].中国工业经济,2008,(4):155-157.

[3] 鲍勤,汤铃,杨列勋.美国征收碳关税对中国的影响: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分析[J].管理评论,2010,(6).

[4] 戴红美.发展低碳经济的理论思考[J].企业经济,2011,(8).

[5] 戴彦德,等.碳交易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4.

[6] 樊纲.走向低碳发展:中国与世界(中国经济学家的建议)[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7] 方大春,张敏新.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及其经济学价值[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7):93-94.

[8] 温艳.发展低碳经济的理论内涵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1,(8):11.

[9] Aldy J E, Stavins R N.Architectures for Agreement:Addressing Global Climate Change in the Post-Kyoto World[M].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1-30.

[10] Bolin B.A History of the Science and Politics of Climate Change: the Role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 ange[M].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

[11] Brake D,Grubb M, Windram C.International Trade and Climate change Policies[M].London: Earthscan Publications,2000:19-20.

[12] Carbon Trust.Opportunities in a Resource Constrained World[R/OL].Carbon Trust,2014(2):4-29.

[13] Cendra J Ee.Can Emissions Trading Schemes be Coupled with Border Tax Adjustments? An Analysis vis-`a-vis WTO Law[J].Review of European Community &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2006,15(2):131-145.

[14] Copeland B R,Taylor M S.North-South Tr- ade and the Environment[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4,(109):755-787.

[15] Cosbey A.Border Carbon Adjustment[R].Manitoba Canada: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2008,(8):1-8.

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础项目“世界经济失衡与中国经济发展的模式选择”(项目号:10JJD790006)。

作者简介:黄卫平(1951-),男,满族,北京市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研究方向为世界经济、经济发展、国际商务、中国改革与开放;董静(1975-),女,汉族,辽宁省沈阳市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与低碳经济发展、世界经济、国际金融。

收稿日期:2017-08-17。endprint

猜你喜欢

产业转型低碳经济环境保护
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之重大(点)工程
铜川市产业转型问题研究
朔州市煤炭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低碳经济的理论的基础及经济学价值研究
关于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
基于绿色发展观视角关于产业转型路径的思考
基于新能源视角江西低碳经济发展研究
新《环境保护法》4个配套办法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