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有三书,不忘初衷

2017-09-22

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万世开绝学无字

王阳明在临终前说过四句话:“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辨明善恶是格物,为善去恶致良知。”读书的最终目的,是“致良知”。

人生于世,未曾携带任何东西。因此,学习,在这个世界上,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而读书,便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有效方式。学习的第一步,就是要学会读“有字之书”。张载有言:“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将往圣的绝学继承下来,理解并吸收它们的精髓,这才使原本的“童子之身”逐渐成长,使心智趋向成熟。金庸在大学期间几乎将整个图书馆的史地著作读完,这便为他接下来写武侠小说奠定了一个较深的文学功底。可以说,这是读“有字之书”的功劳。

但是,读“有字之书”,也会日渐分化出两类人,一类人成天咬文嚼字,抱着基本经书不放。出口则“子曰子曰”,却似和尚念经,不懂其中精髓奥义。一类人则将前人所积累下来的经验吸收,逐渐转化成他们自己的思想,从而应用于自己的生活领域,逐渐通往自己所向往的成功之路。可以说,后一类人已从读“有字之书”转变到了读“无字之书”的境界。诚然,“有字之书”给予了我们许多知识,开阔了我们的眼界,但是我們所经历的,又岂能与书上的完全相吻合?当我们的心智渐趋成熟,我们应从“有善有恶”的境界到“辨明善恶”的境界。我们学习书上的内容,并非让我们纯粹地记忆知识,而是让我们将其运用,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即在心中形成一本“无字之书”,让它来指导我们的人生道路,这时,原本书上白纸黑字的内容,才是真正物尽其用。正如《倚天屠龙记》张三丰教张无忌太极剑,让他学会招式,再将其忘记,其事虽是虚构,但其思想精华,当与此一致。

当我们的心中形成一本“无字之书”时,学习之路仍未到尽头。最后一本“心灵之书”,也是从“辨明善恶”到“为善去恶”的境界,也就是从“格物”而“致知”。如果人可以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于自身的生活领域,但是“随波逐流”,仅在社会上“求存”,那么他终究只是生活的牺牲品。当我们拥有知识,很重要的一方面是将我们的知识与经验传承。而这之前,我们需要不断地修炼自己的内心,提升自己的品德与素养,使我们的思想与素养相匹配,这样,我们才真正读到了“心灵之书”。又回到那句话,“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继承了绝学,当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志向。孔子的一生,从小时候的饱读经书,到后来的游学劝说,再到后来的整理书籍,即是他读人生三本大书的写照。我们或许早已忘记了他如何与帝王争辩,早已忘记了他从政时的光芒万丈,我们仅记得了他整理的“六经”,记得了《论语》里面一句句“子曰”,这才是他给我们留下来的真正的精神财富。

总之,我认为人生读三本大书,是循序渐进的过程,而读书的最终目的,就是不断地了解自己的初心所在,然后将心中美好的想法传之于世。愿人人都能读好这三本书,实现自己的梦想。

点评

文章的最大特色,是用王阳明的四句话来解读作文题中“三本书”的概念,尤其是从“有善有恶”到“辨明善恶”再到“为善去恶”的境界,“心灵之书”就是从“格物”进入“致知”的境界,比较好地阐释了“心灵之书”的含义。

除了引用王阳明的观点,文章还巧妙地引入金庸的创作经历,并且不让人感觉是在“掉书袋”。这类引证能较好地说明作者对“三本书”的理解。endprint

猜你喜欢

万世开绝学无字
豆腐是怎么来的?
知识分子的传统和志向
适合十二星座的武林绝学
少林绝学昭阳拳(一)
——释德扬法师演示
无字的情书
不可思议的旅程
师父的绝学
儒士文人一为万世开太平
历史性的握手
学人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