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耶律楚材与西域

2017-09-22薛正昌

丝绸之路 2017年18期
关键词:丝绸之路

薛正昌

[摘要]耶律楚才是13世纪我国著名的政治家和文人。由金入元后,曾随侍成吉思汗西征,在中亚留居生活近十年。他的诗文展现了当时中亚的人文、地理、民俗、社会等方面的状况,具有极高的认识价值,对于我们了解、研究丝绸之路和西域历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耶律楚才;丝绸之路;中亚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7)18-0005-06

耶律楚材(1190~1244),元代名相。契丹人,字晋卿,号湛然居士,又号玉泉老人,生于燕京。姓耶律氏,辽朝东丹王突欲八世孙,13世纪我国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他是一位很有政治抱负的知识分子,出身于一个汉化了的契丹贵族家庭,从小博览群书,善诗文,通天文、地理、律历、术数、医卜、释老之学。金末,进入仕途,出任开州同知。金中都被围过程和陷落的经历,使他看到战乱给人民带来的巨大苦难,一度皈依佛教。元太祖定燕,窝阔台时出任宰相。耶律楚材经历了金朝与元朝早期两个朝代,前半生生活在金朝后期并出仕为官,后半生效力于成吉思汗与窝阔台时期。成吉思汗、窝阔台重用了一批对社会发展起过积极推动作用的政治人物,耶律楚材就是其中一位佼佼者。他的一生,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国家治理诸方面发挥过重大作用;尤其是作为中书宰相的他,对蒙古这个马上民族治理国家做出过突出贡献,成为元代开国元勋、一代名相。

一、出仕省掾

耶律楚材自幼博览群书,尤其经史,是一位饱学之士。金章宗泰和六年(1206),耶律楚材17岁。这时的楚材,不但“书无所不读”,而且“为文有作者气”,所写的文章已经凸显了他的智慧和才能。按照金朝的定制,宰相的儿子可以不通过科举直接由皇帝赐补省掾(官员的通称),即出任政府相关机构的官员。耶律楚材不想通过封妻荫子的途径来获取官位,也不愿意背着皇恩进入仕途,而是要通过盛行的科举考试作为自己进入仕途之路。金章宗仍坚持旧有体制,耶律楚材也只能听命于皇帝,17岁应试“中甲科”,辟为省掾,进入仕途。

省掾,即尚书省令史,在当时是步入仕途的一个重要途径,而且缘此可以走捷径。皇帝赐补省掾之前,要依例对应试者进行答对。与楚材同时应对者有十七人,话题是关于“疑狱”的事,“楚材所对独优,遂辟为掾”(《元史·耶律楚材传》)。楚材的应对策略独出其右,让皇帝觉得非常满意,出授开州同知。开州属于金代大名府路,治所濮阳(今河南濮阳)。开州属于以刺史为长官的刺史州,同知则为刺史的副职,为正七品官。金贞祐元年(1211),耶律楚材出任开州同知。

耶律楚材出任开州同知之际,蒙古与金朝的战争亦随之而来。1214年5月,金朝迁都南京开封,实际上放弃了中都,黄河以北的老百姓亦随之南逃。金宣宗南迁之前,对中都的留守与防守诸事做了安排,任命完元颜承晖为右丞相兼都元帅,行尚书事,负责燕京事务。太子完颜守忠留守中都,要完颜承晖与左丞抹捻尽忠等共同辅佐。完颜承晖“表公(耶律楚材)为左右司员外郎”。金代左司、右司原本是两个部门,分别对应六部。左司总察吏部、户部、礼部,右司总察兵部、刑部、工部,留守时期将左右二司合在一起,故为左右司员外郎,为正六品官员。1214年就任左右司员外郎,对耶律楚材之后的人生影响很大。

蒙古占领燕京之后,耶律处材闲居香山家中。在他的家学传承中,禅宗渊源很深。父亲耶律履有个别号叫忌言居士,即与佛教有密切关联。他的侄女了真、舜婉,都是虔诚的禅宗信徒。“予幼而喜佛,盖天性也。壮而涉猎佛书,稍有所得,颇自矜大。”(《琴道喻五十韵以勉忘忧进道并序》)这对耶律楚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自小就与禅宗结下了缘分。金中都陷落后,他被人举荐于当时北方佛教界的领袖人物、曹洞宗大德万松禅师(1166~1246)。万松禅师名行秀,俗姓蔡,金代河中府解縣(今山西运城西南)人。生而气骨不凡,超然有出世志。耶律楚材拜万松行秀为师之后,与世俗脱离,倾力参学,“杜绝人迹,屏斥家务”,无论寒暑,“无日不参,焚膏继晷,废寝忘餐者几三年”。这期间,楚材“忘死生,外身世,毁誉不能动,哀乐不能入”,完全摆脱世间俗务,抛弃一切毁誉,一心苦修参禅,三年间尽得其道,遂“受显诀于万松”(《贫乐庵记》)。禅师行秀认可他这个俗家弟子,为耶律楚材取湛然居士从源。湛然居士是其道号,从源是其法名。

二、成吉思汗征诏

蒙古军队攻克金中都之后,成吉思汗“尝访辽宗室近族,(耶律楚材)至是征诣行在”(《国朝文类》卷57《中书令耶律公神道碑》),便下诏召见他。耶律楚材家族在金朝长期出任高级官吏,名望很高,地位显赫。中都陷落时,耶律楚材又是金朝留守中都的京官,再加上耶律家族辽代皇室的背景,当成吉思汗命燕京行台石抹明安搜求“儒者”时,耶律楚材就自然而然地进入他的视野。耶律楚材有一身的绝活——治国智慧与通占卜术。“自天明下诏,知我素通蓍”(《怀古一百韵寄张敏之》)。这对于信仰原始萨满宗教的成吉思汗来说,也是非常需要的人才;也可能是成吉思汗征诏耶律楚材的主要原因,成吉思汗所看重就是他这一套占卜之术,?譹?訛才以备咨询。

成吉思汗选中了这位契丹族王子耶律楚材。耶律楚材一向以治国之才自诩,有着宏大的政治抱负,随万松禅师研究佛学,遁世非其本志。楚材受成吉思汗征诏的时间为“戊寅之春,三月既望”,即1218年春。成吉思汗征召,耶律楚材欣然应命。1218年3月,“白麻一旦天边来,万里龙庭谒天子”(《用张道烹韵》)。成吉思汗降旨征诏,耶律楚材就启程前往汗庭漠北,效力于蒙古宫廷。从此开始了他人生的新起点,实践着他“以儒治国,以佛治心”的人生价值观,实施他兼济天下的远大政治抱负。

在漠北成吉思汗行宫,成吉思汗接见耶律楚材的应对过程意味深长。成吉思汗说:“辽与金为世仇,吾与汝已报之矣。”耶律楚材对答:“臣父祖以来皆尝北面事之,既为臣子,岂敢复怀二心仇君父耶?”在成吉思汗看来,耶律楚材为辽国皇族,金国灭辽国,成吉思汗攻占金中都,的确是为耶律楚材报了家国之恨。耶律楚材也应该与成吉思汗见过的其他契丹人一样,在痛恨女真人的同时感激蒙古人。但耶律楚材应对的一番对答,没有阿谀奉承之意,却满怀忠孝仁义之心,让成吉思汗出乎所料。对于奴仆背叛主人的行为,成吉思汗不会姑息。缘此,耶律楚材的这番对话,成吉思汗非常欣赏,“上雅重其言,虚之左右”。他看到耶律楚材广阔的胸禁,宽远的视野,属治世之能臣,决定将耶律楚材“处之左右,以备咨访”(《国朝文类》卷57,《中书令耶律公神道碑》)。从此,耶律楚材开始了他追随成吉思汗征战四方、平治天下的生涯。endprint

三、西征途中

耶律楚材进入蒙古宫廷的第二年,成吉思汗就开始了蒙古帝国历史上的第一次西征。作为成吉思汗的近臣,耶律楚材跟随成吉思汗参加了这次西征。这一去,前后近十年西征途中西域、中亚的经历和见闻,都留在他的《西游录》中,成为研究13世纪中西交通与文化的一部名著。

成吉思汗西征,有其特殊的背景。细究起来有三个原因。

一是与花剌子模国的商贸冲突。中亚花剌子模国(今乌兹别克),位于阿姆河下游。契丹耶律大石西迁建立西辽帝国后,花剌子模一度成为西辽的属国。13世纪初,花剌子模统治者逐渐向外扩张,在击败西辽军队后,逐渐统治了锡尔河流域和今伊拉克的广大区域。此时,正值成吉思汗的军队夺取金朝中都之际。花剌子模统治者摩诃末派一个使团到中国北方,成吉思汗接见了这个使团。同时,他想与花剌子模建立友好通商与政治关系,便同样派出一个使团进行回访;接着再派出一个庞大的商队到花剌子模进行商贸活动。

1218年,这个商队到达花剌子模边境城市讹答剌(今哈萨克斯坦境内锡尔河及其支流阿里斯河汇合处)时,受到阻止并遭到劫掠,发生杀人越货的事。讹答剌城守将亦难赤见商队携带着大量的财物,遂起贪财歹念,诬蔑商队的成员为间谍。在征得摩诃末同意后,亦难赤将商队的财物全部没收,除一名驼夫侥幸逃脱外,其余商队成员全部被杀害。此事激怒了成吉思汗,某种程度上推进了战争的提前爆发。耶律楚材在他的《西游录》中也这样认为:“此城(即讹答剌)渠酋尝杀大朝使命数人,贾人百数,尽有其财货。西伐之意始由此耳。”成吉思汗要求赔偿,又遭到拒绝,遂决定发动战争。

二是攻取西辽,清除屈出律在西域中亚的存在。西辽,即耶律大石在新疆叶密立(额敏县)所建辽朝,号哈剌(黑色)契丹国,世称西辽。当成吉思汗不断进攻金朝并取得北方大部分地盘时,他的私敌末代乃蛮王之子屈出律已成为中亚一个帝国即喀喇契丹国的君主。屈出律父亲死后,部民们被消灭,他率蔑儿乞残部投奔喀喇契丹古儿汗。古儿汗已年迈,他把女儿嫁给他。不久,屈出律想取而代之。他与原喀喇契丹属臣、花剌子模摩诃末联合,阴谋推翻古儿汗,瓜分喀喇契丹国土。屈出律对喀喇契丹国的实际统治是1211~1218年,其统治的地域,正当伊犁河、楚河、恒逻斯河流域和喀什噶尔。

成吉思汗绝不能容忍他的宿敌继续作喀喇契丹国的君主。自金朝地区返回蒙古草原后,1218年,成吉思汗即命大将那颜者别率2万军队先攻打西辽国。者别奉命出击,抵达阿里麻里时,屈出律已离开国都奔往喀什葛尔避难,都城所在地不战而降。者别又直下喀什噶尔,屈出律又向帕米尔方向逃去,直到被者别的随存者追杀。喀什噶尔、和田、叶尔羌等城相继归于蒙古。成吉思汗西征前,南疆已归蒙古国。

三是西征西域中亚的外围条件与环境已成熟。1209年,高昌回鹘王亦都护巴而术阿尔特的斤摆脱了西辽的控制,向成吉思汗称臣。成吉思汗嫁女阿勒屯别吉给回鹘亦都护,于是,喀喇契丹之东北境吐鲁番、高昌成了蒙古人的属地。别失八里,即唐朝北庭都护府的府治,古地在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当时为高昌回鹘国王的夏都。巴而术阿尔特的斤是西域最早归附蒙古汗国的首领,深为成吉思汗信任,视他为第五个儿子。

作为成吉思汗身边的近臣,耶律楚材随大军从征。他有充足的信心,西征途中,曾以“治天下匠”自居。

蒙古大军如期开拔。按照草原丝绸之路的走向,蒙古大军西征首先翻越的是金山,即阿尔泰山。阿尔泰山绵延于新疆东部和北部,为新疆和蒙古的界山。窝阔台开辟阿尔泰山的驿道,这里是窝阔台的封地,穿越阿尔泰山的这条捷径通道就是窝阔台开辟的。②成吉思汗大军自和林出发西行,必须翻越阿尔泰山。草原丝绸之路与绿洲丝绸之路不完全一样,草原丝路相对地势平坦,杭爱山与阿尔泰山之间的蒙古草原相对没有太多的起伏。阿尔泰山为终年不化的积雪所掩盖,但山涧有多条便于通行的隘口和河流谷地,这就是穿越阿尔泰山的通道。盛夏时节的阿尔泰山在耶律楚材的视野里,山下是流泉飞布,“松桧参天,花草弥谷”的壮景。从山巅俯瞰,“群峰竟秀,乱壑争流,真雄观也”。只是山巔“山峰飞雪,积冰千尺许”,终年积雪,人迹罕至,但雄奇与秀美皆备。穿越的通道都在高纬度地区延伸,靠近西伯利亚,气候寒冷;道路沿线地广人稀,缺少居民区提供给养,这是草原丝绸之路上无法克服的缺陷。

翻越金山有数条通道。由金山之东科布多城,往金山之西布伦托海,是翻越金山最近之通道,但这里海拔高,两山峡谷险峻,每年只有数月可通行人。成吉思汗决定就走这条充满着艰险的捷径,下令“斫冰为道以度师”,山上有冰达坂,在冰达坂上开凿通行的道路。这里是窝阔台的封地,他要负责自己封地上驿路的畅通。这条通道有克兰河相伴,是额尔齐斯河的支流。1219年夏天,成吉思汗驻跸也儿的石河,并在这里补充骑兵和甲仗。西进大军装备的骑兵较多,也儿的石河及克兰河流域水草丰茂,适宜于骑兵行进。

翻过阿尔泰山,就是著名的额尔齐斯河,耶律楚材的《西游录》里名也儿的石河。这里河水清澈,原野平旷,属于农耕文明地域。

不剌城位于今天新疆艾比湖西面的博乐县境内,在天山之北,这里是元代东西往来的一个要冲。元代人称新疆天山为阴山,耶律楚材的《西游录》里将天山写成“阴山”,这里的阴山是指天山山脉西部婆罗科努山的一部分。耶律楚材穿越天山的过程中,同样为天山的景色所触动。“山之顶有圆池,周围七八十里许”,今称赛里木湖,实际上远比“七八十里许”大得多。赛里木湖以南皆树木,林荫蔽日。由赛里木湖南下通过的山峡,耶律楚材《西游录》里名松关,俗名果子沟,“昔年今日渡松关”,是数年后的回忆。以峡中果木树特别是野苹果树为多,因而得名。“南下皆林檎木,树荫蓊翳,不露日色”。林檎,北方称为沙果,和苹果是一类。峡谷通道被树木浓荫所覆盖,遮掩着太阳的光,风景如画,古今游人到伊犁去经过这里都称道不已。

果子沟峡谷山势高耸,蜿蜒崎岖,“谷长七十里,北有峻岭扼之,岭上多松,名曰松树头岭”(徐松《西域水道记》卷4),是西征大军必须穿越的通道。成吉思汗此前已经作过周密安排与部署,由其二太子察合台率兵作为先锋,凿石通道搭48座木桥横跨急流和瀑布,据说现在尚存32座桥。这些桥宽,可两辆并行。③此道的开通,当在1218~1219年大军过境前,是准噶尔盆地南通伊犁盆地的要道。1221年,丘处机前往中亚觐见成吉思汗曾经过这里,在他的诗中纪事:“前年军兴二太子,修道架桥沏溪水。”这里是察合台的封地。峡谷中有河流,峭壁上有瀑布,石缝中有树木,宽不过数丈,急流汹涌;松林阴森,弥望苍碧,果树杂生,群花竞放。果子沟沿途的景象,耶律楚材以《过阴山和人韵》为题作过描述,“阴山千里横东西,秋声浩浩鸣秋溪。猿猱鸿鹄不能过,天兵百万驰霜蹄”;“云霞掩翳山重重,峰峦突兀何雄雄。古来天险阻西域,人烟不与中原通”;“四十八横雁行,胜游奇观真非常”;“山高四更才吐月,八月山峰半埋雪”;“插天绝壁喷晴月,擎海层峦吸翠霞”。松关的奇险景致与天山古代交通道路的军事战略意义,皆在诗人笔下。endprint

出了松关,过了天山,就是著名的阿里马城,也称阿力麻里,是伊犁河流域的名城,地理位置在今天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城县东。这里原属于西辽的管辖范围,1211年以后,已归属蒙古。阿里马是相对富庶的地方。据《西游录》记载,这里盛产各类水果,“西人目林檎曰阿里马”,称苹果为阿里马。阿里马里外城周围“皆林檎园囿,由此名焉”,城郭到处都是果林树林。阿里马城的得名即缘于此。以阿里马城为中枢,外围还有附庸城八九个,也是盛产“蒲(葡)桃梨果”的地方。同时,这里也是产粮区,“决渠灌田”,“播种五谷,一如中原”。这里已经种棉花,元代传入中原。这里开发较早,中原农耕文化早已在这里生根开花。

由这里再往西,就是著名的伊犁河。河西岸有城名虎司窝鲁朵,这里是耶律大石建立的西辽都城。耶律楚材对阿里马城有较为详细的记载。他在1225年东还途中,在此城居住了一段时间,对这里的观察和记录具体而详尽。

四、诗文里的中亚

(一)自然风光

西征花剌子模期间,耶律楚材并没有一直扈从成吉思汗征讨。《怀古一百韵寄张敏之》诗云:“感恩承圣教,寄住到寻思。”寻思,即撒马尔罕。从他的诗文记载看,大多时间他住在撒马尔罕,他的诗文记录着他的行踪。中亚的母亲河是锡尔河和阿姆河,两条河流都源自于帕米尔高原,以近乎平行的方式流向西北方向,最终注入咸海。“河中”就是指锡尔河与阿姆河流域之间的广袤地域,相伴的是克孜勒库姆沙漠,两条河流在沙漠边缘形成了绿洲走廊,历来是丰饶之地。撒马尔罕、不花剌等都处在这个绿洲带上,非常富庶。耶律楚材对这里的地理风光、民俗风情都有详尽的考察,并通过他大量的诗作描述记载下来。《西域河中十咏》是其代表代,主要描写他在西域的见闻、印象及当地的风土人情。河中府宽厚的民俗风情,舒缓的生活节奏,宜人的风光物态,承载着一个富庶的所在。蒙古大军攻破河中府后,徙河中豪民子弟400人来这里屯田,并委托耶律楚材负责管理,所以楚材在这里住过一段时间。

《再用韵记西游事》诗载:“河中(自注:西域寻思干城,西辽目为河中府)花木蔽春山,灿赏东风纵宝鞍。留得晚瓜过腊半,藏来秋果到春残。亲尝芭榄宁论价,自酿葡萄不纳官。常叹不才还有幸,滞留遐域得佳餐。”

《西域河中十咏》之二载:“寂寞河中府,临流结草庐。开樽倾美酒,掷网得新鱼。有客同联句,无人独看书。天涯获此乐,终老又何如。”

由这些诗载的内容可看出,耶律楚材在撒马尔罕常住。这里有屋室,有家丁,颇为闲适。因此,不仅在《西游录》中对撒马尔罕有详细记载,而且写下了许多描述这里景物的诗篇,包括历史地理文化的变迁。早在西辽征服這里后,就将此城改名为河中府,实际上是将中国文化融于中亚地名文化之中。此外,对撒马尔罕的城池、屋室、园林、农业、手工业、商业、货币、风俗、民情等都有详尽的描写和记述。

耶律楚材笔下的中亚,多处出现各种形状的葡萄和葡萄酒,包括饮葡萄酒的场景。汉代,中亚粟特人已将葡萄酒酿造技术由西域传入中原,但没有得到重视与传承。西域葡萄酒酿造法再度传入中原并达到鼎盛,是在元代。从耶律楚材在“河中地区”的经历,以及当地葡萄酒的酿造、招待客人的酒文化看,元代葡萄酒的兴盛是必然的。成吉思汗从中亚带回大量的各类工匠,其中不乏葡萄酒酿造的大师。

中亚有着特殊的地理位置,这里是丝绸之路必经之地,是各民族多元文化交汇融合的重要区域。这里有独特的民俗风情和美好的生活画卷、丰富的物产,在耶律楚材的诗文里得到了长足展现。葡萄、杷榄、西瓜、棉花、物品器具、水利灌溉等,清新奇特,富有新意。

(二)撒马尔罕风俗

中亚两河(阿姆河、锡尔河)流域,是中亚最为富庶的地区。唐代高僧玄奘在这里绕过一个大圈子,走遍了中亚大小国家,塔什干、撒马尔罕、花剌子模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数百年后的耶律楚材在这里生活过数年,踏着玄奘的足迹感悟着丝绸之路文化在中亚的遗存。这里气候温和,物产丰绕,日照充足,真个是“土地膏肤,稼墙滋盛。多花果,宜羊马”的宝地。绿洲文明在这里体现无疑,凡河流通过或者周边有高山积雪的地方,就有城市和乡村出现和延伸。

1220~1222年,耶律楚材大部分时间居住在撒马尔罕。他对这里的社会与民俗有较为详细的观察与描述,并且留在他的《西游录》里。1222年,耶律楚材将写好的《征西庚午元历》进呈给成吉思汗。当时前线战事尚在进行,而在蒙古军队占领下的撒马尔罕及大部分地方已显得较为平静。耶律楚材有闲暇时,经常与友人考察民俗,游览各地的人文建筑与自然风景,写下了大量描写当地自然景色与社会风俗的诗歌。著名的如《西域河中十咏》《西域河中游春十首》《赠蒲察元帅七首》等诗,都是诗人实地出游感受所得,诸如“冲风磨旧麦,悬吹杵新粳”“食饭秤斤卖,金银用麦分”“葡萄垂马乳,杷揽灿牛酥”“六月常有雪,三冬却有雷”,中亚的地域文化、丝绸之路上文化传承、民俗展示等生活画面,都一幅幅呈现在读者面前。“西行万余里,谁谓乃良图”,也隐隐透露出诗人对这次西征的困惑。当然,更多的时候对于蒙古西征这一历史壮举还是称颂的,“千年际会风云异,一代规模宇宙新”。

耶律楚材在中亚时,留居撒马尔罕的时间最久。他对当地的物产与风土人情实地观察细致。由于西辽称撒马尔罕为河中府,耶律楚材在他的诗文中常以河中府相称,诗文中多处出现河中府的名字。撒马尔罕货币流通用铜钱,钱的造型中间无孔;市场百物卖买,“皆以权平之”。这些社会与民俗的文化现象都是通过诗文来描述的。在他的《西域河中十詠》中,有“难穿无眼钱”“食饭秤斤卖”,就是对铜钱无孔、卖买权平的一种描述与记载。

耶律楚才的长诗《赠高善长一百韵》描述了撒马尔罕的农业、手工业、商业、风俗、民情等,呈现出活灵活现的景致:“西方好风土,大率无蚕桑。家家植木棉,是为垄种羊。年年旱作魃,未识舞商羊。决水灌田圃,无岁无丰壤。远近无饥人,四野栖余粮。是以农民家,处处皆池塘。飞泉绕曲水,亦可斟流觞。早春而晚秋,河中类余杭。濯足或濯缨,肥水如沧浪。杂花间侧柏,园林如绣妆。烂醉葡萄酒,渴饮石榴浆。随分有弦管,巷陌杂优倡。佳人多碧髯,皎皎白衣裳。市井安丘坟,畎亩连城隍。贷钱无孔郭,卖(飰)称斤量。甘瓜如马首,大者狐可藏。采杏兼食核,湌瓜悉去瓤。西瓜大如鼎,半枚已满筐。芭榄贱如枣,可爱白沙糖。人生为口腹,何必思故乡。一住十余年,物我皆相忘……”endprint

这首长诗记述和描写了撒马尔罕自然风光、农业生产、园林景致、民俗风情、物产种类、富庶程度等,包括诗人自己的田园心态。锡尔河、阿姆河的水浇灌着河中平原的良田,到处是生气勃勃的景象。农业生产是年年丰收,不但有饭吃,到处都有余粮;两河水不仅灌溉农田,而且滋润着千家万户生态园林,处处有池塘,随处可观赏环绕的流水,这种原野景象和那种特有的景致,就如同余杭一样美丽。在这幅天然画境中,耶律楚材尽情享受着天堂般的生活,喝葡萄酒,饮石榴浆,还有弦管琴声相伴,歌声舞步相随,至尽兴处,故乡瞬间都忘记了。这是楚材的洒脱与境界。再加上大可藏狐的西瓜,无孔郭的硬币,芭榄与白沙糖,河中地区的各类瓜果、市井民俗,包括棉花种植一类等,是13世纪初西域河中地区的真实描绘。印象和感受深切,在此后一些回忆性的诗文里,仍有追述。

《西域河中十咏》中,还有“颓垣绕故城”“连甍及万家”“生民屡有灾,避兵开邃穴,防水筑高台。六月常无雨,三冬却有雷”“冲风磨旧麦(自注:西人作磨,风动机轴以磨麦),悬碓杵新粳”“黄橙调密煎,白饼糁糠霜”等诗句,不但再现了耶律楚材对撒马尔罕考察之细致,记载之丰富,而且揭示了这里历史之悠久、文化之独特。

蒲察七斤,女真人。原为金朝右副元帅,1215年投降蒙古,被提升为元帅。他投降蒙古后,当时影响很大,中都为此而“无有固志”(《金史》卷101《承晖传》),金朝政府曾悬赏捉拿(《金史》卷14《宣宗本纪上》)。从成吉思汗西征期间,一度留驻蒲华城。成吉思汗攻取河中地区后,即命其为蒲华城长官(诗中称为“太守”),其子亦随至西域为将军。1220年冬至1222年春,即耶律楚材在撒马尔罕期间,曾数度到离撒马尔罕不远的不花剌城(蒲花城),访问驻守当地的军事长官蒲察元帅。两人成为诗友,情谊深厚。“主人知我怯金觞,特为先生一改堂。细切黄橙调蜜煎,重罗白饼糁糖霜。几盘绿橘点玉香,明日辞君向东去,这些风味几时忘”(《赠蒲察元帅七首》)。蒲察元帅知道楚材不胜酒力,特意为他精心准备了丰盛的美食,将黄橙切细调上蜂蜜,在白饼间糁入糖霜,桌子上摆着剥好的绿橘,还有散着清香的茶水。诗人一边向主人致谢,一边品尝这些风味美食,知心好友之真情体现其中。

不花剌城,是中亚的名城,因在撒马尔罕城之西,故称不花剌城为西城,人文积淀丰厚,自然风光独异,这里的景色成为耶律楚材诗中描写的主要对象。《赠蒲察元帅七首》诗:“闲骑白马思无穷,来访西城绿发翁。”耶律楚材第一次去不花剌城拜访蒲察元帅,河中一路风景尽在眼中。时隔不久,耶律楚材再往不花剌蒲察元帅府上,“闲乘羸马过蒲华,又到西阳太守家”。骑马成了楚材中亚生活的一部分。当日没有返回,留宿于将军府上,“明日辞君向东去,这些风味几时忘”,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西域蒲华城赠蒲察元帅》诗:“骚人岁杪到君家,土物萧疎一饼茶。相国传呼扶下马,将军忙指买来车(自注:将军乃元帅子也)。”年末时节,耶律楚材再次到了蒲察元帅府上。

耶律楚材诗中描述了蒲华城的自然风光、繁花物产,也赞扬蒲察元帅治理地方的功绩。“元老规模妙天下,锦城风景压河中。花开把榄芙渠淡,酒泛葡萄琥珀浓”“忙唤贤姬寻器皿,便呼辽客奏筝(竹字头加秦字)”“细切黄橙调密煎,重罗白饼糁糖霜”“素袖佳人学汉舞,碧髯官妓拨胡琴”“五夜欢心犹未已,从教斜月下疎林”(《赠蒲察元帅七首》),直到明月西下的深夜。耶律楚材是音律专家,懂琴艺。在蒲察元帅这里,赏河中美景,喝葡萄美酒,还有歌妓助兴,他自己还要弹奏几曲方才尽兴。“太守多才民富强,风光特不让苏杭。葡萄酒熟红珠滴,杷榄花开紫雪香。异域丝簧无律吕,胡姬声调自宫商。”(《赠蒲察元帅七首》)蒲察元帅虽身为武官,却担任治理民政的文职之事。耶律楚材来这里,一是考察民情,二是与蒲察元帅相叙。

在不花剌城,耶律楚材不仅描写眼前景,还追溯丝绸之路历史,“素袖佳人学汉舞,碧髯官妓拨胡琴”(《赠蒲察元帅七首》)。这里的“人嗜酒,好歌舞于筵”,④中西文化通过丝绸之路东来西往的融合过程,在这里同样留下了历史的瞬间,耶律楚材看到了眼前这个奇特的场面。这组诗歌反映了耶律楚材与蒲察七斤在西域的生活,保留了重要的西域社会生活史料,包括它的文化价值。蒲察七斤不但懂汉语,而且懂诗。

在撒马尔罕期间,耶律楚材数次前往不花剌蒲察元帅府上。《湛然居士文集》中,耶律楚材以蒲察元帅为对象写的诗十余首,内容涉及自然风光、饮食、民俗、舞艺等,是撒马尔罕地方历史文化的折射。

河中府自然环境很好,环城池周围数十里都是园林一样的景色。居民住家也比较讲究,住家必有园,有园必成趣。水资源非常丰富,“率飞渠走泉,方池圆沼”,到处是垂柳松柏,与池塘泉水相映;桃李树亦连延不断。在耶律楚材眼中,这里“亦一时之胜概也”。早在7世纪时的康国(撒马尔罕),就向唐朝贡献一种名叫“金桃”的水果,是向唐朝“称臣纳贡”的属国进献的礼物,成了中世纪中国所有外来事物中的代表和象征。金桃那黄灿灿的颜色,使唐朝宫廷樂于将它栽种在皇家的果园里。⑤耶律楚材笔下的“桃”与“桃树”,延续了金桃的生存及其生长的环境。

西瓜,是河中府的一大特产,“瓜大者如马首许,长可以容狐”,而且保鲜很好。耶律楚材《河中府纪事诗》,对民俗文化描述甚详,非常形象,“河中花木蔽春山,烂赏东风纵宝鞍。留得晚瓜过腊半,藏来秋果到春残”(《再用韵记西游事》)。西瓜可以储存到腊月,水果可以存放在春天,极具生活情趣。公元9世纪时,花剌子模出口的西瓜是用雪包裹起来,放进铅制的容器之中保鲜后再运到长安。这里的西瓜不但大,保鲜技术亦先进。《撒马尔罕的金桃》一书里,引用了英国诗人克里斯蒂娜·罗塞蒂(1830~1894)在《魔市》诗里专门写中亚撒马尔罕的西瓜“大得没法抱”,包括美妙的无花果、鲜嫩的桃子带着茸茸的细毛、没有籽的透明的葡萄……将撒马尔罕的水果描绘到极致。由西瓜保鲜可推测,西域的葡萄必定也是放置在从天山中采集的冰雪之中,然后运到长安的。⑥

河中府的粮食种植,耶律楚材也有考察。他发现这里没有黍、糯和大豆的种植,“余皆有之”,记载了700年前,中亚与中国中原农耕的差异。盛夏时节,如果天不下雨,就引河水灌溉,农耕生产条件很好。葡萄酿成的酒,口味甘淳。这里也生长有桑树,但养蚕的人很少,因为最终成蚕茧很难,衣服用料大都是棉布。服饰的颜色有讲究,以白色为吉色,以青衣为丧服,所以当地土著人皆穿白色的衣服。endprint

(三)西域十年

1218年春,耶律楚材征诏前往行在。1219年夏,随从成吉思汗西征;1225年冬,东还到达高昌(今新疆吐鲁番哈剌和州故城)。1226~1227年,又从征西夏。这两段时光加起来,正好是10个年头,所以也就以十年相称。

耶律楚材虽然是以征诏的形式到了成吉思汗身边,而且是近臣,但这十年是他政治上不得志的时期。当奉诏北上时,他满怀着致君泽民的抱负,“白麻一旦天邊来,万里龙庭谒天子”(《用张道亨韵》),认为大展政治抱负的机遇来了。实际上,他只是一个“备员翰墨,军国之事非所预议”(《寄赵元帅书》)的角色。扈从西征的过程中,主要是处理一些文书、占卜之类的事。“致泽君民本不难,言轻无用愧偷安。十年潦倒功何在,三径荒凉盟已寒”“自怜西域十年客,谁识东丹八叶孙”(《过云中和张仲先韵》)。这些诗表达了他这个时段的心绪,也是他西域十年经历的记录和写照。

自张骞通西域之后,随着中西交通的日益频繁,我国文献史料中有关西域历史地理的记载越来越丰富翔实。但9世纪以后,此类著作则十分稀少,更未见有亲历葱岭以西中亚、波斯诸地的纪行之书。13世纪这种状况才发生了变化。蒙古对欧亚大陆大部分地区的征服和统治,使得元代中西交通空前繁荣。耶律楚材随征西域的过程中,虽然在政治方面没有被成吉思汗大用,但作为文人的耶律楚材,“十年沦落困边城”(《过白登和李振之韵》)的西域之行,却在另一方面留下了财富。一部《西游录》,成就了他在历史地理学上的不朽功绩。⑦

耶律楚材与窝阔台君臣之间相处十分融洽。在国家治理方面,耶律楚材竭力辅佐,窝阔台最大限度地接受。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段,耶律楚材为元朝的建立做了许多极为重要的大事,尤其推进了是以传统的汉法治理国家,元朝的政治家们也都追念他的功绩,影响是深远的。抛开君臣的一面,性情中的一面也十分投缘,以酒演绎了他们之间真诚的一面,也是人生之至乐。窝阔台去世后,乃马真氏皇后称制,庶政多紊,宠信奥都剌合蛮等人,耶律楚材逐渐被边缘化,但他仍维护窝阔台的统治权威,以两朝老臣的身份据理争辩。“老臣事太祖、太宗三十余年,无负于国,皇后亦岂能无罪杀臣也”,皇后“深敬惮焉”!

1244年,耶律楚材病逝于和林。皇后表面上有哀悼之举,有厚赠之实,但仍听信于谗臣之言,说耶律楚材在相位日久,天下贡赋有一半都在他的家里。遂命近臣麻里扎率人搜查了耶律楚材的府邸。搜查的结果,并没有发现所谓的贡赋,只有十余张古琴,古今图书、金石、遗文数千卷,一个文人的世界。之后,归葬于燕京西山(今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东岸)。元朝建立之后,他的功绩并没有被后世人忘记,加封经国议制寅亮佐运功臣、太师、上柱国,追封广宁王,谥号文正。

耶律楚材博览群书,琴棋书画诸艺皆备,他的经历、思想和治国理念等都通过诗文来承载,通俗易懂,毫不矫饰,反映着他个人的真实思想和当时的社会现状。《湛然居士文集》序文里,同时代的人评价说:耶律楚材“性禀英明,有天然才”,他的诗歌“蓋出于胸中之颖悟,流于笔端之敏捷……其温雅平淡,文以润金石,其飘逸雄掞;又以薄云天,如宝无尘;寒水绝翳,其照物也莹然”。评价中肯,楚材的诗文就是在这种天赋的熔炉里成就的。从他的诗文里,我们会读懂楚材涉沙碛、过瀚海、越金山跨天山,在中亚的经历和他的人生感悟。为后人了解和感悟丝绸之路沿途自然风光、西域中亚的地理环境与文化习俗,描绘了一幅色彩绚烂、丰富逼真的历史画面;同时,也记载着蒙古帝国横跨欧亚、在西域中亚攻城掠地的强悍时代。endprint

猜你喜欢

丝绸之路
新疆向西开放度与经济增长灰色关联分析
古代丝绸之路行旅佛教徒的新闻传播活动
丝绸之路背景下西安旅游业国际化发展对策建议
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文化交流
浅析“一带一路”战略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新疆与哈萨克斯坦高等教育合作的发展
情洒西域,奠基乐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