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果补语的虚化及其生成动因

2017-09-22马婷婷

绥化学院学报 2017年9期
关键词:谓词补语现代汉语

马婷婷

(湖北文理学院文学院 湖北襄阳 441053)

结果补语的虚化及其生成动因

马婷婷

(湖北文理学院文学院 湖北襄阳 441053)

虚化结果补语是结果补语的一项重要类别,能够发生虚化的结果补语谓词数量不多,内部虚化过程各异,但存在一定共性。结果补语在虚化的过程中都经历了语义上的“具体结果义”向“程度义或时体义”的演化,而在语言经济性原则的影响下“达成义”谓词充当的结果补语更容易发生虚化。结果补语虚化是在与之组配的述语动词自主性逐渐减弱的情况下诱发的。

结果补语;虚化;时体义;自主性

补语意义虚化的动结式是补语谓词语法化的结果,完全虚化的结果补语演化成助词,只具有时体义,表示动作的完成和状态的实现,如“着、了”。本文提到的虚化结果补语指处于虚化过程中的结果补语,没有完全虚化的结果补语,严格意义上讲,是仍带有结果义的半虚化结果补语。赵元任[1](1968)用“phrase complement”表示这一语法现象、吕叔湘[2](1979)将其译为“动相补语”,刘丹青[3](P23)(1994)从词类角度将其称做“唯补词”,由于这个类别的结果补语处于虚化的过程中,每个结果补语谓词的虚化义、引申义和基本义在现代汉语动结式的共时层面是共存的,各个词的虚化程度不同,并没有完全虚化,没有完全从谓词系统中剥离出来,因此,用“唯补词”对其定性很难将其从实词义中抽离出来,而“动相补语”涉及到新术语“相”的解释与理解,我们采用通俗易懂的“虚化结果补语”来指称这类语言单位。虚化结果补语具有较强的后附性和粘着性,与动词联系紧密,不能与名词性成分构成独立的命题,与一般实义结果补语不同;同时,虚化结果补语又不同于典型的时体助词,仅仅表示时体义。虚化结果补语还不完全表示时体义,没有完全助词化,它对与之共现的前项动词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并非所有动词后都能使用虚化结果补语;并且,虚化结果补语能够与完成体标记“了”共现。如:

(1)车子停住了。➨车子停。*车子住了。停住。

(2)房子盖好了。➨盖房子。*房子好了。盖好。

(3)他找到工作了。➨他找工作。*工作到了。找到。

(4)我看完了那本书。➨我看那本书。*那本书完了。看完。

这类动结式由意义虚化的谓词充当,主要是动词“穿、到、透、掉、成、见、完、死、动”等,形容词“好”意义虚化后也可以充当此类动结式的补语。补语意义虚化的动结式是典型的语义高度整合的动结式,结果补语不再表示由于动作的外力作用而产生的某种结果或状态,即这类动结式不再蕴含致使义,而表示一定的时体义,表示动作的完成和实现。这类动结式无法分解成两个独立的命题,所以说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类动结式是无指向的,只作述语动词的类体标记成分。但有意思的是,这些意义发生虚化的结果补语谓词都处于语法化的过程中,语法化程度不同,有的已经完成了虚化,变成了动态助词,如“着”;有的由结果补语进一步虚化为表程度的补语,如“坏、透、到、穿”等;有的虚化为构词语素,如“见”等。不管怎样都经历了从指物式结果补语到指动式结果补语的演变。并且在现代汉语共时层面,这些词的基本实词义和虚化了的功能义是共存的。

一、虚化结果补语的计量统计

意义虚化的结果补语是一个封闭的类,数量较少,但由于虚化程度的不同,前人时贤对个别词的处理结果也不同。吕叔湘[4](1981)提出的比较重要的结果补语有9个:“了(liao)、着(zhuo)、住、掉、走、动、完、好、成”;孟琮[5](1987)提出的意义比较虚化的结果补语有6个“了(liao)、着(zhuo)、成、动、好、得”;刘丹青[3](P23-25)(1994)将意义虚化,只能充当结果补语,不能充当谓语的动词称为“唯补词”,他认为典型的唯补词有“着、到、住、了、来、起”6个,非典型的有语义较实在的“走、掉、开、动”及“完、尽、好、拢”;王红旗[6](1995)提到的有“到、见、着、动、住、掉、好”7个;王玲玲、何元建[7](2002)收集的意义发生虚化的结果补语谓词有8个“成、得、掉、动、好、完、着、住”;玄玥[8](2011)举例提出的有“完、好、掉、住、成、了(liao)、着(zhao)、过(guo)”8个;陈宝莲[9](2009)所收集的唯补词最多,有38个,除去其中趋向动词,其所指的典型唯补词有“着、到、住、中、动、见、掉、成、走、完、好”11个。石慧敏[10](P45)(2011)考察的《现代汉语八百词》(修订版)中由引申义充当结果补语的词有“成、穿、到、掉、定、动、好、坏、破、死、透、着、中、住、走”15个,其中“掉、着、住、坏、死、透”进一步虚化成了准体标记。我们对上述8种文献中出现的虚化结果补语进行了统计(括号内的数字为出现次数),共有以下25个词出现了语义虚化,具体如下:

好(8) 着(8) 住(7) 掉(7) 动(7) 成(6) 完(5)

到(4)了(4) 走(3) 得(2) 见(2) 中(2) 来(1)

起(1) 开(1) 拢(1) 尽(1) 过(1) 穿(1) 定(1)

坏(1) 破(1) 死(1) 透(1)

由于虚化结果补语处于由实到虚的变化过程中,发生虚化的结果补语谓词都在某些义项上保留了实词义;并且有些词的虚化过程并不以“指动式结果补语”为终点,还会进一步虚化为程度补语(如“死”“透”)、补语标记(准体标记、结构助词)(如“到”)、构词语素(如“见”“到”)等。虚化结果补语是一个动态类别,处于实义动词向体标记和构词语素虚化链条的中段,与虚实两头都存在一定的模糊地带。在这个非离散的连续统中,到底哪些实词能够虚化,这些词虚化到哪种程度,需要逐个单一考察,虚化结果补语谓词在现代汉语共时层面是一个异质成分,各个词的虚化程度也备受争议。本文在前人时贤所搜集到的发生虚化的结果补语汇总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个人考察,探讨实词虚化成结果补语的共性动因,具体每个词的演变状况有待进一步逐一考察分析。

二、结果补语虚化的动因之一——语义基础

图1 结果补语谓词语义虚化链

充当结果补语的谓词在虚化的过程中,与之组配的述语动词一般都经历了由“活动动词—心理活动动词—感知类动词—形容词”的变化过程。相应的,该谓词本身在语义上都要经历“具体结果义—抽象结果义—(程度义)—准时体义(表完成)”这样的一个虚化链,用图表表示为:

虚化结果补语(“好”除外)都由动词充当,语义上最初直接与指称事物的名词性成分关联,进而转向与动作行为关联。当与结果补语搭配的动词自主性逐渐减弱,结果补语与其所指的名词性成分之间的语义联系也逐渐松散,其自身所蕴含的基本义义素淡出,完成义逐渐突显,进而与动结式整体构式义叠合,表示准时体义。

虚化结果补语既不同于一般体标记,又区别于实词。我们从以下四方面界定其性质:

(1)意义由具体到抽象,存在实词义滞留;

(2)结构上附着于动词,不与名词性成分构成命题结构;

(3)对与之搭配的前项动词有一定的选择性,不能像体标记样能够用于所有动词后;

(4)与之搭配的述语动词范围扩大,动性减弱,但仍具有自主性。

石慧敏[11](2013)从动结式整合度的角度将半虚化的结果补语构成的动结式称为“B级(中级)整合度动结式”,分为:达成义、定止义、透彻义、损失义四种类别。我们沿用这种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对各类别具体界定,并尝试使用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阐释各类别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类别的结果补语虚化的语义基础。

“达成义”结果补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完成与目的的实现。主要有“好、着、到、中、成、动、完、了、得”等;“定止义”结果补语表示动作行为结果的稳定不变,代表词有“定、住、好、死”等;“损失义”结果补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消失、离开,代表词有“走,掉”等;“透彻义”表示说话人对事物或事件认识的程度,代表词有“穿、透、破”。这四种语义类型都是由结果补语的“结果义”拓展而来的,其中关系我们用下图表示:

图2 结果补语语义拓展图

结果补语所表“结果义”是指动作行为完成后产生的结果:包括预期的正面结果的实现(达成义)和相反的负面结果的实现(损失义)。在人们的理想认知模式中,正面的结果更符合人们的预期,其所表示的“动作目标的实现”这一词汇义与动结式赋予结果补语的共有语法意义“动作行为的结果”不谋而合,因此,在语言经济性原则的作用下,表示正面预期结果实现的达成义补语动词的词汇意义更容易脱落掉其所包含的低信息量成分,发生虚化,只保留结构式赋予的最基本的“表示动作行为完成”的语义特征,而事实上,“达成义”结果补语虚化的数量最多,公认度也最高。“定止义”是动作行为完成所产生的结果状态保持不变,是“达成义”的隐喻拓展。而“透彻义”则表示原事物状态的部分损失、破坏,是通过“损失义”引申而来。因此,上述四类结果补语动词更容易发生虚化。

结果补语虚化受语言经济性原则的影响。郭继懋、王红旗[12](2001)曾论证汉语粘合式述补结构(动结式)和组合式述补结构(“得”字补语结构)中述语动词和补语谓词之间的语义规约性程度的不同。事实上,动结式内部述语动词和补语之间的语义规约性也存在着程度上的差异。如果充当结果补语谓词的词汇义中本身蕴含结果义,述语动词与结果补语之间语义的规约化程度较高,因此也最容易发生虚化。

三、结果补语虚化的动因之二——句法环境

本部分主要讨论结果补语谓词是怎样虚化的?结果补语谓词虚化的句法环境特征也就是结果补语语义指向对象的特征。

虚化结果补语都是由具体的实义动词演化而来的,虚化后充当结果补语,语义指向述语动词。分析虚化结果补语语义指向对象的特征就是分析与虚化结果补语搭配的述语动词的特征。

比如,“到”是由“位移义”虚化到“结果义”的,当“到”与位移动词“走、跑”等结合时,表本义;当与“到”搭配使用的述语动词范围扩大到“取得”义动词,“到”的语义开始虚化,产生“结果义”。随后,与“到”组配的述语动词范围进一步扩大到感知、思维类动词(体会、认识、发觉等)、感官动词(看、听、说等)、影响类动词(影响、危害等),其表结果的“获得”义逐渐减弱,一步步向构词语素虚化。[13]而当与“到”组配的述语动词由“取得”义向能动性、意愿性、自主性较弱的“心理活动动词”、乃至形容词扩展时,“到”进一步虚化为程度补语,乃至补语标记。[14][15]

再如,“见”作结果补语时,最初只与表示“看”的动作行为,如“顾、望、视”等组合。当与“见”组配的述语动词不再局限于“用眼看”的动作行为,扩展至能动性较弱的心理活动或感知类动词(如“梦、想、闻”等)时,其“结果义”开始进一步虚化。[10](P108)

虚化结果补语的语义联项即为结果补语虚化的句法环境,结果补语虚化时,与之组配的述语动词总是由自主性、能动性、意愿性强的活动动词向非自主性的心理活动、感知类动词扩展。一旦述语动词的自主性减弱,结果补语的他控性会随着减弱,其所表的结果义也减弱,比如动结式“找到”与“感到”中“到”的区别;当结果义完全消失时,虚化结果补语就虚化完全了,否则处于半虚化状态中。

但补语“完”的虚化过程刚好相反。与半虚化的补语“完”组配的动词的施动性较弱,主要是自变性动词,如“烂、走、死、塌”;与语义兼指的“完”和单指事物的“完”组合的动词具有较强是施动性、意愿性,如“跑、喝、看、听、读”等。[16]不过,这一过程是否只具有个性特征,还有待将所有虚化结果补语的演化过程逐一考察后定论。

[1]Yuen Ren Chao.A 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M].北京:商务印书馆馆,19682011.

[2]吕叔湘,译.汉语口语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92005.

[3]刘丹青.“唯补词”初探[J].汉语学习,1994(3).

[4]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5]孟琮,等.汉语动词用法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71999.

[6]王红旗.动结式述补结构配价研究[M]//沈阳,郑定欧.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1995.

[7]王玲玲,何元建.汉语动结结构[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8]玄玥.现代汉语动结式补语是一种内部情态体——“完结短语”假设对动结式结构的解释[J].华文教学与研究. 2011(1).

[9]陈宝莲.现代汉语唯补词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 2009.

[10]石慧敏.汉语动结式的整合与历时演变[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11]石慧敏.汉语动结式的整合度高低及其层级分布[J].汉语学习,2013(6).

[12]郭继懋,王红旗.粘合补语和组合补语表达差异的认知分析[J].世界汉语教学,2001(2).

[13]马婷婷,陈波.结果补语“到”使用的语义条件分析[J].临沂大学学报,2014(3).

[14]张谊生.试论当代汉语新兴的补语标记“到”[J].当代语言学,2014(1).

[15]马婷婷.基于语法化视角的现代汉语“到”的功能角色分析[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5(9).

[16]李思旭.补语“完”的内部分化、语义差异及融合度等级[J].语言研究,2010(1).

[责任编辑 靳开宇]

H136

A

2095-0438(2017)09-0083-04

2017-03-14

马婷婷(1983-),女,湖北枣阳人,湖北文理学院文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现代汉语语法、应用语言学。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现代汉语结果补语谓词的计量研究”(16Q232)研究成果;湖北文理学院博士科研基金资助项目。

猜你喜欢

谓词补语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位移终点标记“往”
“楞”“愣”关系及“楞”在现代汉语中的地位
被遮蔽的逻辑谓词
——论胡好对逻辑谓词的误读
党项语谓词前缀的分裂式
初级对外汉语教材复合趋向补语引申用法考察
现代汉语中词汇性的性范畴
浅谈现代汉语补语的辨析
也谈“语言是存在的家”——从语言的主词与谓词看存在的殊相与共相
“NP V累了NP”动结式的补语趋向解读
北大版《现代汉语》增订本)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