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钻石理论模型的商洛茶业竞争力研究

2017-09-22董照锋

茶叶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商洛竞争力茶叶

董照锋

基于钻石理论模型的商洛茶业竞争力研究

董照锋

(商洛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陕西 商洛 726000)

以陕西统计年鉴数据为基础,采用钻石理论模型,主要从生产要素、市场需求、企业结构、相关产业、政府与机遇方面分析了商洛茶叶产业竞争力。结果表明,在生产要素、需求条件和相关产业方面都有优势,但在企业类型和抵御市场风险上不具备优势,产业集聚的雏形基本形成。进而提出了立足生产基础发挥自然禀赋优势、依据市场需求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加大扶持力度加快产业标准化进程、把握战略结构助推茶叶品牌建设、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创新产业发展机制的政策建议。

茶叶;竞争力;钻石理论模型;商洛

商洛市地处陕西东南部秦岭东段南麓,横垮长江、黄河两个流域,是中国最北端的产茶区,“茶马古道”的中转站。商洛茶叶历史源远流长,可追溯到“商於古道”时期[1]。近年来,商洛凭借区位优势和自然生态条件,大力发展生态茶业,茶产业已成为商洛农民增收的特色支柱产业之一。经过几十年的产业培育,商洛茶叶产业的发展是否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显然,对商洛茶叶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分析,对于正确认识商洛茶业地位,为政府制定相关的产业政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内关于茶叶产业竞争力研究文献较多,其中利用波特“钻石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的也有报道。闺逢柱实证分析了我国茶叶钻石模型中国际竞争力的5个决定因素[2],姚文实证研究了市场化改革对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影响[3],许国权[4]、王艳丽[5]、黄娇娣[6]分别运用“钻石模型”理论开展了中国茶叶产业国际影响力因素分析,谢庆[7]、包建华[8]、柯琼娥[9]分别利用“钻石模型”分析广东、安徽、福建茶叶产业竞争力。通过对文献的分析,关于陕西茶叶产业竞争力的研究文献很少,尚未见到商洛茶叶产业竞争力的研究文献,仅李天芳[10]对陕南茶叶产业竞争力研究中涉及到了商洛茶叶。基于此,笔者利用波特“钻石模型”理论对商洛茶叶产业竞争力进行分析,并提出提升产业竞争力的现实路径,以期为商洛茶叶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1 研究方法与理论依据

波特钻石模型又称波特菱形理论,是美国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1990年提出的,用于分析一个国家如何形成整体优势,因而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竞争力。其核心是生产要素、需求条件、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相关产业等4个基本要素和机遇、政府等2个辅助要素相互联系所构成的模型(图1)[11]。其中,生产要素可分为初级要素和高级要素两类,指一个国家的生产要素状况,包括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基础设施,土地、劳动、资本是农业领域的三大基本生产要素[7]。需求条件主要指市场对产品及相关服务的需求,国内外市场的需求会刺激企业的技术和产品改进与创新。相关产业一般包括上游和下游产业,上游产业包括产品生产管理、相关技术和生产资料的供应,下游产业包括产品加工、文化挖掘、品牌包装销售等环节。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包括国家的产业发展战略、企业发展战略,可以理解为产业组织理论中的市场行为。机会是指某一事件的出现,其影响能够促进产业发展。政府主要指政府颁发实施一系列关于产业政策制度,进而创造产业发展的环境和机遇。钻石理论是动态、双向强化的体系,每个要素的变化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产业竞争力的变化。此理论提出以后国内外学者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扩展研究,实践证明波特“钻石模型”是构建评价体系最有影响的模式。本研究是利用钻石模型的4个基本要素和2个辅助要素,全面分析商洛茶叶集群的产业竞争力。

图1 波特“钻石模型”Fig.1 Porter Diamonds Model

2 商洛茶叶产业现状

商洛是陕西茶叶三大主产区之一,从20世纪60年代引种试种成功,80年代中期发展到1700余hm2,2000年茶园面积发展到4692 hm2、年产量243 t,主要分布在北纬33°的商南、山阳、镇安3个县,是我国最北缘原生态茶区[12]。进入21世纪特别是2010年以来,商洛市政府及管理部门高度重视茶叶产业发展,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制定了产业发展规划,颁布了《秦岭泉茗生产技术标准》和《秦岭生态茶叶生产技术规范》,使茶叶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茶叶种植面积和茶叶产量呈逐年增长态势。表1显示,商洛2015年较2010年茶叶面积、产量分别增加6683 hm2和1116 t,增幅达43.5%和69.6%,而陕西省的增幅分别为49.3%和116%,相比之下商洛无论是茶叶面积还是茶叶产量的增幅都没有达到全省的平均水平。

表1 商洛市茶叶种植面积、产量及单产Table 1 Planting area,production and unit yield of tea at Shangluo

图2表明,2010~2015年全国茶叶单产总体呈增长趋势,2015年较2010年增幅为7.6%;陕西茶叶单产逐年增长,2015年较2010年增幅为44.7%;商洛茶叶单产总体呈增长趋势,2015年较2010年增幅为17.2%。相比之下,商洛茶叶单产远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单产增幅低于陕西而远高于全国。从陕西汉中、安康、商洛3个产区的茶叶单产水平看,商洛也远低于汉中和安康。

图2 商洛茶叶单产水平比较Fig.2 Unit yields of tea at Shangluo and other cities

3 茶叶产业聚集的竞争力分析

3.1 生产要素

3.1.1 自然优势 商洛具有优越的自然禀赋优势,境内森林覆盖率66.5%,空气质量好,没有工业污染,茶园多处于800 m以上高海拔区域,晨雾天气多,日照时间长,良好的自然环境为生产优质茶叶提供了根本保障,使得商洛茶叶香气独特、滋味鲜醇、水浸物丰富、耐冲泡,茶多酚、咖啡碱含量适中,富含硒、锌等微量元素,具有南方茶区不可相比的自然资源优势。

3.1.2 品质优势 独特的气候条件保证了特有的品质特征,商洛是中国最北端的茶区,冬季气温较低,春季降雨较少、气温回暖慢,致使病虫害越冬基数低、春季发生迟、病虫种类少、危害程度低,在以春茶为主的商洛茶区病虫危害基本迟于产茶盛期,一般达不到防治指标,不采取化学防治,具有显著的质量安全优势,这也是商洛茶叶与其他茶叶最明显的差异。

3.1.3 交通优势 商洛境内交通便利,312国道横贯东西,西合、西康铁路和包茂、沪陕、福银高速覆盖全域,民航商洛机场、山柞高速在建,西武高速客运专线、丹宁、洛南至华阴等高速进入前期筹备阶段,商洛已跨入我国山区高速公路密集区行列,具有良好的交通基础条件。

3.1.4 文化优势 商洛茶文化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商於古道”时期。据镇安《刘氏族谱》记载,清康熙年间,镇安县达仁镇象园村的刘氏从安徽和州引种茶树成功制成象园茶。20世纪60年代,商南县实施“南茶北移”,山阳、镇安两县相继快速发展。以商南茶引进人张淑珍为原型、以商南茶叶发展史贯穿始终的电影《北纬33度》,获得2013中国优秀农村题材电影优秀故事片和最佳新人(表演)两项大奖。近年来,在商南、山阳、镇安等县区建设生态观光茶园,推进茶文化体验旅游,大力发展茶区休闲观光旅游产业,让更多的人体验采茶、制茶等茶文化,观摩茶艺表演,促进茶文化和茶旅游融合发展。

3.1.5 品牌优势 商南茶和镇安象园茶均是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现有陕西著名商标5个、陕西名牌产品4个。获得GAP认证2个,获得无公害茶叶认证33个、面积6186.67 hm2,认证有机茶叶产地产品8个、面积466.67 hm2。在多届农交会、国际茶业博览会上斩获多项大奖,荣获首届陕西优质茶叶金奖、优质奖各7个。“象园雾芽”被陕西卫视2016“丝绸之路万里行”指定专用“丝路国礼茶”,商南红茶被全球秦商联合会冠名为“秦商红”品牌,先后被甘肃、河北、辽宁和陕西商会指定为专用茶叶。通过近几年的强势宣传推介,商洛茶店已经入驻到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被广大茶友熟知和喜爱。

3.1.6 技术优势 商洛培育了一直过硬的技术团队,市茶叶协会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产业发展、项目扶持、宣传推介,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负责茶叶引种、栽培等试验研究,产业发展中心负责栽培及加工技术推广,农产品质量中心负责标准化技术审定与推广、“三品一标”认证与监管、产品及环境质量监测,植保站负责有害生物普查与发生规律研究及无害化防治技术研究与推广,农机站负责茶叶机械化技术推广,商洛学院与各技术单位开展技术合作,县级茶叶局、茶叶站及技术单位负责产业发展和技术推广,具备了人力资源优势。

3.2 需求条件

茶叶已经成为中西方贸易的重要商品,同时也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全球具有饮茶习惯的国家有一百多个,而具备生产、出口茶叶能力的只有29个[13]。当前世界上的茶叶产地集中分布在亚非地区,茶叶市场基本为斯里兰卡、肯尼亚、印度和中国所垄断,中国的市场占有率长期居于世界第三[14]。据我国海关统计,2016年我国茶叶出口总量32.9万t,同比增长1.2%,国际市场的茶叶需求和我国茶叶出口持续增大。从全国需求看,我国是当今茶叶第一消费大国,但目前关于国内茶叶消费的统计数据较少,并缺少连续性[15]。《2016年中国茶业经济形势简报》[16]预测2017年全国茶叶消费人群将继续增长,内销量在186万t左右,总体来看国内茶叶消费需求巨大,特别是北方地区消费者更热衷于口味较重的北方茶叶。从陕西需求看,整个陕西地区群众都有饮茶习惯,更多的人对陕茶情有独钟。而商洛家家皆饮茶,自古民风淳朴、好客,除了馈赠之外凡客人到家必以茶招待,市场需求颇大。目前商洛炒青绿茶基本能够满足当地消费,而毛尖、红茶等高端茶主要外销,巨大的国际、国内市场需求为商洛的茶产业发展提供了内生动力。

3.3 相关产业链条

茶业相关产业一般包括上游产业的茶叶种植相关技术、生产资料的供应及下游产业的茶叶加工、茶文化、茶业品牌包装、茶业销售等环节。商洛经过多年的产业扶持和培育,目前茶叶的规模化、组织化和标准化程度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茶叶的分散种植虽然还占有较大比重,但比例正逐渐缩小。标准化技术基本在茶叶公司、茶叶专业合作社进行全面推广,生产技术的培训正有计划的进行,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市场监管和推广使用趋于规范,茶叶加工工艺日趋成熟,绿茶、红茶、白茶、乌龙茶各具特色,茶饮料、茶食品开发开始起步,品牌整合基本完成,相关的销售产业快速发展,产业链向服务旅游业不断延伸,产业集聚的雏形基本形成。

3.4 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分析

总体来看,商洛茶叶生产规模小,经营分散,管理粗放,组织化、标准化程度与国内主茶区相比仍然不高。2016年行业统计数据显示,商洛共有注册茶叶生产企业136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4家、市级龙头企业4家、专业合作社97家,家庭作坊比重依然不小。茶叶加工厂118个,其中初制加工84个、占71.19%,规模化的企业较少,科技含量不高,产量较低,生产效率差。在经营战略方面,除少数实力较强的龙头企业和规模较大的茶叶公司外,大多数以生产初制散装茶为主,执行标准不统一,加工工艺参差不齐,导致茶叶分级混乱,产品质量鱼龙混杂。在同业竞争方面,各生产企业各自为营,互不协作,龙头企业示范带动能力弱,没有有效连接市场和基地,企业同质化竞争激烈,低价位竞争矛盾比较突出,未形成“抱团取暖”的经营理念,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

3.5 机遇与政府

机遇与政府对4个基本要素的影响尽管有限,但它们对每个要素都会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的逐步改善,商洛已融入西安一小时经济圈,纳入关中—天水经济区。良好的生态环境,优越的资源条件,潜在的区位优势,厚重的文化积淀对商洛茶叶产业竞争力都会产生积极影响。为了加快陕西茶叶产业发展,陕西省每年投入5000万元专项资金,从中切块扶持商洛茶叶发展。商洛市政府及行政主管部门高度重视茶叶产业发展,相继配套了政策保障措施,预算了产业发展和奖励资金,制定了产业发展规划,颁布了生产技术标准,成立了茶叶协会及市、县技术单位,充实了技术人员,为商洛茶叶产业竞争力的形成和提升提供了政策支持和保障。

通过上述分析认为,在生产要素方面,商洛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优势、品质优势和人文优势,具有较强的交通优势、产品品牌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在需求条件方面,国内、国外对绿茶、红茶及相关茶饮料、茶保健品的需求将继续增长,陕西及商洛的茶叶市场需求较大;在企业结构方面,在企业数量有一定的优势,但在企业类型和抵御市场风险上不具备优势;在相关支持产业方面,上游产业和下游产业都有比较优势,产业集聚的雏形基本形成,发展潜力较大。

4 提升产业竞争力的现实路径

4.1 立足生产基础,发挥自然禀赋优势

作为具有传统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禀赋型商洛茶叶产业,具备了良好的自然资源优势、品质优势、交通优势、文化优势、技术优势,有富余的农村劳动力,要继续保持这些优势,发挥其在提升竞争力中的综合作用。同时,要依托国家脱贫攻坚政策,拓宽和硬化高山区茶叶产业路,进一步改善交通条件。要打出自然资源、文化品牌和质量优势组合拳,挖掘潜在的比较优势,在品牌、包装、知名度等方面下大功夫,不断增加产品附加值,进而整体提升商洛茶叶产业竞争力。

4.2 依据市场需求,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商洛茶叶要立足商洛和西北消费群体,抢占全国市场,拓展国际市场。要通过技术革新,重点生产出一批技术含量高、出口前景好的高附加值茶叶产品,使商洛茶业能够在国际市场走的更远。要尽快提升加工工艺,解决好夏秋茶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进一步提高茶叶综合利用水平,加大红茶、乌龙茶及茶功能性饮料、茶保健品开发力度,提高茶叶深加工度,生产更多的能够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茶叶产品。要大力推进茶叶产业标准化和机械化水平,积极开展茶叶病虫害无害化防治技术研究与推广,降低茶叶生产成本,改进产品品相,抢占国内市场。要立足西北消费市场,在毛尖茶加工上下功夫,利用天时、地利、人和之便利,牢牢把控西北茶业主流市场和消费人群。作为产量较大的炒青中档茶,既要追求质量,又要降低成本,可以在产品包装上有所精简,使广大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喝上既合口味又经济实惠的茶叶,切不可丢失了本地市场。

4.3 加大扶持力度,加快产业标准化进程

茶叶种植相关技术、生产资料的供应及茶叶加工、茶业品牌包装、茶业销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对提升茶叶市场竞争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各级政府应加大对这些行业的投资和支持力度,加快培养和扶持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茶叶企业,必定有利于提高商洛整个茶业行业和产业的实力。同时,要加快推进茶叶标准化进程,实现效益提升,进而提升茶叶产业竞争力。首先要加大茶园标准化技术推广力度,做好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加快推进标准化茶园建设;其次是制定商洛茶叶生产加工标准,商洛茶企大部分规模偏小且分散,家庭作坊比重大,生产、加工技术参差不齐,茶叶质量普遍不高、品质差异较大,尽快建立商洛各类茶叶质量标准和生产技术标准,全面规范和促进茶叶产业发展;三是严格控制质量安全,建立茶叶质量合格证制度和追溯制度,落实生产主体责任,实现产品追根溯源。坚决打击和曝光违法生产经营行为,坚决取缔长期不达标的落后企业,反向倒逼茶企将质量安全控制转变成自觉行为,以质量求生存,提高茶叶市场竞争力。

4.4 把握战略结构,助推茶叶品牌建设

商洛在企业数量上有一定的优势,但在企业类型和抵御市场风险上不具备优势。改变当前规模化企业少、生产效率差、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低价位竞争矛盾突出、“有名茶、无名牌”的产业现状,要主抓3个方面:一是推动企业优化整合,鼓励龙头企业通过合作共建、兼并重组来扩大规模,将商南泉茗、天竺翠峰、象园雾芽3大品牌整合成秦岭泉茗1个品牌,培育和壮大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茶叶企业,逐步形成规模化的产业集群,形成较强的产业发展合力和市场竞争力;二是推进公共品牌和企业商标协同发展。商洛茶叶拥有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个、陕西著名商标5个、陕西名牌产品4个,在全省乃至全国具备一定的影响力。政府部门应在这些公共品牌的监控方面发挥职能作用,引导茶企树立品牌意识,形成公共品牌与自有商标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的理念,积极维护和提升陕茶品牌价值和影响力,坚决杜绝茶企破坏公共品牌声誉[17];三是重视宣传推介。积极通过传统新闻媒介、互联网媒体、茶博会、茶文化节等重大活动,开展各类宣传活动,充分展示商洛茶叶的品质优势、生态优势和人文优势,积极做好商洛茶叶的宣传和推介,让更多的消费群体了解商洛茶叶。

4.5 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创新产业发展机制

商洛是山区茶区,要提升产业竞争力,政府的政策保障至关重要。一是强化人才保障,建立人才储备机制,畅通专业技术人才引进通道,加快技术人才培养,提升茶叶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二是强化政策支持,加大技术培训、科研诸多方面资金投入,扶优扶强龙头企业,支持科技研发与技术推广,扶持生产工具革新,改进生产工艺,提升生产效率;三是积极引导提高茶企把握机遇和应对挑战的能力,积极开拓市场,向茶叶深加工、品牌建设、高端市场迈进,在保持传统优势的同时培育新的竞争优势;四是强化科技水平提升,解决当前单产水平较低、生产效率不高的现状。要加快无性系技术推广,提高无性系覆盖率。要加强良种推广,优化品种结构,首推陕茶1号、龙井长叶、龙井43、中茶108、中黄1号等适应本地的优良品种,加速良种化进程,形成自己的品种结构和品种特色。要提升机械化水平,针对当前农村劳动力短缺的现状,要引进推广一批适合商洛山区茶园生产的微型机械。通过科技驱动,机制创新,不断提升商洛茶叶产业竞争力。

[1]高林,吴亚峰.商洛茶叶敲开兰州市场大门[EB/OL].(2013-11-28)[2017-03-06].http://www.sxdaily.com.cn/n/2013/1128/c55-5283040.html.

[2]闺逢柱,张文兵.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国家钻石”模型的评价与分析[J].经济林研究,2006,24(1):5-10.

[3]姚文,祁春节.市场化改革对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影响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1,(4):24-31.

[4]许国权,陈春根.基于RCA和“国家钻石”模型对我国茶叶国际竞争力的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7,(11):38-43.

[5]王艳丽.中国茶叶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分析[D].长春:吉林大学,2010.

[6]黄娇娣.基于“钻石模型”的中国茶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1.

[7]谢庆.广东省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J].南方农村,2013,(10):13-19.

[8]包建华,方世建.安徽茶叶产业集群式发展:基于钻石模型的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6,(6):65-68.

[9]柯琼娥.福建省茶叶产业出口竞争优势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15.

[10]李天芳.陕南茶叶产业集聚动因及竞争力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7578-7580.

[11]王小平.钻石理论模型述评[J].天津商学院学报,2006,26(2):33-36,70.

[12]张英华.浅议商洛市茶叶产业的发展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23):1-3.

[13]陈义吉.中国茶叶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分析[J].福建茶叶,2016,(7):42-43.

[14]翟羽.中国茶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探析[J].福建茶叶,2015,(6):46-47.

[15]管曦,杨江帆.对中国茶叶消费现状的分析和建议[J].茶叶,2014,40(2):75-79.

[16]徐金玉.2016年中国茶业经济形势简报[EB/OL].(2017-02-24)[2017-03-06].http://http://www.echinatea.cn/news/6/47535.aspx.

[17]董照锋.我国茶叶产业国内竞争力分析[J].茶叶通讯,2017,44(2):44-48.

《茶叶学报》论文格式要求

1 论文内容 来稿要求材料翔实、数据可靠、文字精炼、论点明确、论证合理,在某些方面有创新;综述性文章应是农业科学重要领域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结合作者自己在相应领域对学科的贡献有独到见解,对学科发展有指导意义。

2 文稿项目 研究论文(包括研究简报)书写顺序为: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全称、所在城市、邮政编码,中文摘要,关键词,英文题名(与中文一致),英文作者,英文单位全称,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正文(包括前言、材料与方法、结果与分析、讨论、结论),正文第一页脚注(包括作者简介和基金项目),正文末致谢,参考文献。

3 论文格式 来稿要求采用A4页面,17榜行距,单栏编排,电子文稿投稿前应认真校对以确保无误;论文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和表题、图题须附有英文。撰稿应采用规范化名词术语,采用法定计量单位。外文字母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文种,符号的上下标应区分清楚,容易混淆的字母在第一次出现时应注明。正文各级标题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可用至3级标题。

4 题名 文章题目务求简明确切,能反映文章主题。

5 作者与单位 作者署名应限于参加研究工作并可解答论文有关问题者,所有作者均须注明所在单位。多位作者如系不同单位,其右上角用数字标注,数字与单位序号相对应。作者单位应写明全称、省份、市(县)和邮编。作者汉语姓名译法采用姓前名后,姓全大写,名首字母大写,名为两个字时中间加一短线。第一作者还应在文末注明办公室电话、传真、电子邮件、手机号码以方便联系。

6 摘要和关键词 论文摘要一般要求简要介绍研究的目的、采用的主要方法、最主要的结果、结论。综述论文的摘要可以写成指示性摘要。中英文摘要均应以第三人称表述。关键词3~8个。

7 中图分类号 从《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中查找中图分类号。

8 首页脚注标识项目 包括作者简介和基金项目。作者简介:第一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别,学位,职称,主要研究方向。通讯作者除注明上述项目外,还应注明E-mail。基金项目:文章应注明基金项目来源名称,并在括号内注明项目编号。

9 引言 请尽可能按照“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学术价值或经济意义)、前人研究基础、与本项研究有关的主要作者的最主要进展(应尽可能高度概括性地列出)、本研究的切入点(前人研究的薄弱环节或空白)、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展开,在阐述前人研究进展时须有文献支持。

10 材料与方法 应写清楚试验时间、地点、试验材料与试验条件的代表性及具体名称、试验规模(样本容量)、设计思路、设计方法、重复次数、试验仪器、药品及规格、统计方法等等。倘系借鉴他人方法,应交代清楚参见文献[**]

11 结果与分析 主要叙述本研究得出的主要结果,应有基础数据以及依据具体数据统计分析得来的二级或三四级数据,并对统计分析数据之后显示出来的信息予以描述,要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12 图和表 文中只附必要的图和表。表一律用三线表,线条图请用EXCEL作图要带数据源。照片图如电泳等谱带图要求照片清晰。

13 量和单位 按国际标准中关于量和单位的规定和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书写,单位不能用中文表示,复合单位一律用幂的负次方表示,如:mol·L-1,kg·hm-2;图表中的计量单位置于括号内。

14 讨论 “讨论”是体现论文学术水平的重要部分,主要对获得的科研资料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解释、评价、综合判断,从而得出具有独特性或创新性结论的推理论证过程,为结论提供理论依据,并给出论文的价值及其意义,明确存在的问题研究方向。

15 结论 应高度简明、扼要。应条理清晰地概括本研究的基本结论。应将本研究揭示出来的基本信息全部概括性地展示给读者,以便他人引用。

16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表应列出引用的所有的相关文献,未公开发表的资料不作为参考文献列出。参考文献著录格式请遵循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文中序号与文后参考文献表序号一一对应。文献作者应列出前3位,多于前3位的后加“等”字英文作者姓名全大写。无论中、英文参考文献,均要求内容完整、准确。具体格式如下:

a.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著者.题名[文献类型标志].其他责任者.版本(第1版可不写).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页码

[1]徐云碧,朱立煌.分子数量遗传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108-110.

b.期刊文章

[序号]作者.题名[文献类型标志].刊名,年,卷(期):页码

[2]杨惠杰,郑景生,姜照伟,等.再生稻超高产结构特征[J].福建农业学报,2005,20(2):65-68.

[3]ZHONG Z T,SHEN Q R,RAN W,et al.The promoting of plant growth by Rhizobium inoculation in mixedcropping of rice and peanut cultivated on upland condition[J].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2002,35(5):303-308.

c.专著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著者.题名[文献类型标志]//源文献责任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页码

[4]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C]//赵玮.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468-471.

d.报纸文章

[序号]作者.题名[文献类型标志].报纸名,年-月-日(版次)

[4]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e.技术标准

[序号]责任者.标准代号标准名称[文献类型标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页码

[5]全国技术委员会.GB/T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40-42.

f.专利

[序号]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文献类型标志],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

[6]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中国,88105607.3[P].1989-07-26.

g.学位论文

[序号]作者.题名[文献类型标志].出版地或保存地:出版者或保存者,出版年

[7]陈淮金.多机电力系统分散最优励磁控制器的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1988.

h.电子文献

[序号]责任者.题名[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8]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CP/DK].(1998-08-16)[1998-10-04].http://www.cajcd.edu.cn/pub/wml.txt/980810-2.html.

【附】文献类型标识:专著[M],论文集、会议录[C],汇编[G],期刊[J],报纸[N],学位论文[D],标准[S],专利[P],报告[R],电子公告[EB],计算机程序[CP],数据库[DB]电子文献载体类型标志:磁带MT;磁盘DK;光盘CD;联机网络OL

《茶叶学报》编辑部

地址:福建省福安市社口镇湖头洋1号 邮编:355015

电话:0593-6610388 E-mail:cy6610388@163.com 网址:http://www.cyxbt.cn

Competitiveness Analysis Using Diamond Model on Tea Industry in Shangluo

DONG Zhao-feng
(Shangluo Municipal Agricultural Product Quality Safety Inspection and Testing Center,Shangluo,Shanxi 726000,China)

Using data available from the Shaanxi Statistical Yearbook,competitiveness of the tea industry in Shangluo,Shanxi was analyzed with Porter Diamond Model.The factors for the analysis included production elements,market demand,enterprise structure,related industries,governmental involvement,and business opportunities.The industry appeared to be advantageous in the areas of production,market demand,and clustered industries,but somewhat short on the categorization,risk tolerance,and development stage of the business.Accordingly,a strategy was recommended for the tea industry in the city,by capitalizing the superior production and natural endowments it enjoys,to promote the product following closely the marketing research results while upgrading organizational and business structures,accelerating product and process standardization,establishing proprietary branding,exercising macro-control mechanisms,and enhancing innovation efforts to achieve industrial and business sophistication.

tea;competitiveness;Diamond Model;Shangluo City

S571.1;F327

A

2096-0220(2017)02-0085-06

2017-04-12初稿;2017-05-22修改稿

陕西农业科技示范推广项目(KJCX-2015-02)。

董照锋(1977-),男,农业推广研究员,研究方向: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农业品牌。E-mail:516220829@qq.com

猜你喜欢

商洛竞争力茶叶
《茶叶通讯》简介
陕西商洛:创出菌蔬轮种发展新模式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作品赏析6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香喷喷的茶叶
我的是故乡商洛
日本竞争力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商洛加快培育千亿元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